- 全圖解!真賬實操教你學稅務處理
- 朱菲菲
- 855字
- 2019-01-04 15:26:32
納稅人與稅務的關系
隨著納稅人性質不同,日常工作中要處理的稅務也會存在差異。目前國內兩大納稅人主體分別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企業自身需要了解這兩類納稅人在稅務處理上具體有哪些不同之處,為處理稅務做好準備工作。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國家財政部通過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對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劃分制定了統一的標準。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或企業性單位,其余就是小規模納稅人。兩者的具體區別如表1-8所示。
表1-8

企業管理者需要注意,在經營過程中,企業可能面臨不得不轉換納稅人身份的問題,如連續12個月營業額發生重大變化。企業開始的時候是小規模納稅人,隨著市場的開拓就要關注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是否會達到上述銷售額的標準,如果預計下個月起,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可能達到規定的銷售額標準,則應及時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相關手續。
稅法規定,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應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手續而未辦理的,經稅務機關下達稅務事項通知書后,逾期仍不辦理的,將按銷售額依照增值稅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時,含稅銷售額根據3%的征收率計算“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但若轉換為一般納稅人,就會發生3個方面的變化。
◆從使用普通發票變為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發票時需要價稅分離。
◆使用的會計科目會發生重大變化,從“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二級核算到“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三級明細核算,涉及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及轉出未交增值稅等。
◆納稅人從采購貨物到接受服務,都要有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意識,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作為抵扣的憑證。
稅負轉嫁方式
稅負轉嫁即稅款責任的轉移,是企業在市場中運行并經營而不得不知曉的問題。稅負轉嫁總共有4種方式,前轉嫁、后轉嫁、散轉嫁和稅收資本化。通過稅負轉嫁,最終承擔稅負責任的對象會發生變化,如表1-9所示。
表1-9

續表

如圖1-10所示的是前轉嫁方式稅負流向,后轉嫁稅負流向與此相反。

圖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