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獸乳養大的英雄

稽山千巖競秀,鑒湖明澈如鏡。我們祖國的如畫江山,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世世代代哺育了多少仁人志士!

但是,中華民族的近代是一個蒙塵的時代。一八四〇年,帝國主義列強用炮艦敲開了古老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從此,我們這個西方冒險家眼中的“東方黃金世界”,便迅速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神州大地,風雨如磐;鏡水稽山,黯然失色。就是在這樣一個國運艱難、危機四伏的年代,魯迅在被稱為“報仇雪恥之國,歷史文物之邦,名人薈萃之地,山青水秀之鄉”的浙江紹興呱呱墜地了。他誕生在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這時,距鴉片戰爭爆發有四十一年,距太平天國失敗有十七年。魯迅出世之后,按照紹興的習俗,家人依次給他嘗了五種東西:醋、鹽、黃連、鉤藤、糖,象征他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先要備嘗酸辛,經歷磨難,最后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甘甜。事實也恰恰如此,這個被人愛稱為“胡羊尾巴”的聰慧靈巧的孩子,自從來到人間,就跟我們的國家、民族一起,過早地承擔著時代的憂患。

魯迅的童年是在一個敗落的封建家庭中度過的。他原名周樟壽,后改字豫才,改名樹人。祖父周介孚,仕途充滿了坎坷。父親周伯宜,長年臥病在家。母親魯瑞是鄉下人,思想比較開通。繼祖母蔣氏是一個幽默詼諧的老人。每逢夏夜,她常常坐在堂前的桂花樹下,一邊搖著芭蕉扇,一邊給躺在小板桌上納涼的長孫講述美妙動聽的民間故事,這使魯迅從小就領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善良淳樸的保姆長媽媽,替魯迅買到了一部他渴慕已久的繪圖《山海經》——這是魯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然而,驟然而來的風雨打破了這個小康之家短暫的安寧。十三歲那年,魯迅的家庭遭遇到一場很大的變故:他的祖父因科場賄賂案被捕,在杭州府獄被關押了整整七年。每年秋后,官府都趁機勒索。魯迅家中僅有的四五十畝水田賣完了,以致不得不靠典當度日。病情加劇的父親又為庸醫所誤,終于在三十六歲那年去世。

在家庭敗落的過程中,少年魯迅看透了上流社會人物的虛偽與墮落,對于封建科舉制度的吃人罪惡有了切身的感受。這種環境的重大刺激,使他對熟識的紳士階級產生了極度的憎惡;與此同時,他又得到了更多深入農村接觸農民的機會。混進“野孩子”群中,呼吸“小百姓”的空氣,成為魯迅后來的回憶中最美好的部分。這段難以忘懷的農村生活,不僅使魯迅養成了農民化的生活習慣,比如愛吃農家的炒飯,愛聽深夜的犬吠;更為重要的,是使他開始跟勞苦大眾建立了緊密的精神聯系。這對他形成“下等人”勝于“上等人”的觀點,以及日后創作以農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都產生了極其明顯的影響。

魯迅外婆家在紹興水鄉,因此魯迅童年時代能跟母親來到農村,同農民的孩子一起放牛釣蝦,搖船摘豆。最為迷人的,是在朦朧的月色中,乘著大白魚似的航船,嗅著豆麥水草的清香,到仙山樓閣般的寶殿去觀賞社戲……這一切,都激起了魯迅美好情感的浪花,增強了他對勞苦大眾和祖國山河的熱愛。然而,舊中國的農村并不像田園詩人描寫的那樣無憂無慮。自從祖父入獄以后,魯迅有較長一段時間在鄉下避難,對農村有了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了解。在跟泥土一樣渾厚、淳樸的田夫野老身上,他得到了從稱他為“乞食者”的親戚本家那里所得不到的慰藉和溫暖。而勞苦大眾“畢生受著壓迫,很多苦痛”的非人生活,又激起了他改革進取的強烈愿望。在魯迅的少年時代,紹興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地主租船到,心頭別別跳,虛田要實收,像在油里熬……”還有這樣一首漁歌:“一日七百,一日八百,兩日勿落(指兩天不下江捕魚),餓得發白……”在曹娥江邊的鎮塘殿,魯迅曾目睹鹽工們在炎夏酷暑中一把干柴一把火地熬鹽,褐色的脊梁彎成了弓形。在野獸出沒的富盛山區,魯迅又耳聞了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一個管墳的勞動婦女,整日辛勞,無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一天,孩子在門前剝豆,被野狼叼走了,臉上、胸部的肉和腸子都被吃得精光。“城里來的小倌人”啊,你面對這些血淚斑斑的生活圖景想到了什么?你可曾想到了兒時的好友章運水?此刻,那位英武矯健的少年正在杜浦村的沙地上成人般地從事著繁重的勞動,終日不停的海風刀子似的刮在他紫色的圓臉上。你可曾想起了土谷祠里的阿桂?此刻,他正赤著膊替人舂米,而財主的大竹杠頃刻間就會劈向他的腦門……就這樣,少年魯迅逐漸看清了這樣一個鐵鑄般的事實:勞苦大眾并不像古書和師傅所說的那樣,過的是花鳥一般的安樂生活。他們正在死亡線上掙扎,連陽光和空氣都不能夠跟上等人平等地享用。

走出四角高墻的深宅,來到河網縱橫的水鄉,魯迅不但了解到了農村的生活狀況,懂得了一些農業生產的知識,而且還從那些在生活的重軛下受難而始終不屈的貧苦農民身上,吸取了斗爭的智慧和力量。在上演目連戲的戲臺上,魯迅看到了一段《武松打虎》——“這是真的農民和手工業工人的作品”。開始,武松的扮演者拼命地打虎,他對虎說:“不打,不是給你咬死了?”接著,演員互換位置,虎的扮演者拼命咬武松,他說:“不咬,不是給你打死了?”在后來的斗爭生涯中,魯迅時時記起這個跟《伊索寓言》相比也毫不遜色的杰作,總結出了“被壓迫者對于壓迫者,不是奴隸,就是敵人,決不能成為朋友”的斗爭規律。在海塘邊,魯迅跟農家孩子一起“撥草尋蛇”。他們用竹竿打動塘邊的蘆葦,幾十條受驚的蛇一齊從蘆葦叢中鉆出,在他們身后緊追。他們來一個急轉彎,趁蛇繼續前竄的時候,狠狠打它們的七寸。后來魯迅也跟朋友說起這段往事,并用當年學得的打蛇的方法施之于惡人。至今,在魯迅寄居過的皇甫莊還流傳著一個“魯迅打狗”的故事:那時,村里有個惡霸養了一條狗,咬傷了十多個窮人。少年魯迅看在眼里,恨在心頭,便跟小伙伴一起打死了這條專欺窮人的勢利狗。惡霸氣勢洶洶地要求賠償,并提出要用葬人的儀式安葬他的狗。魯迅挺身而出,駁斥道:“你家這條惡狗,不知咬傷了多少人,你要我們賠狗,首先你要賠人。”農民都支持仗義執言的“魯家外甥”,理屈詞窮的惡霸只好悻悻而退。

十九世紀俄國偉大的思想家赫爾岑,曾經把那些出身于名門貴族而反抗沙皇統治和農奴制度的“十二月黨人”比喻為“野獸的奶汁所喂養大的”。作為紳士階級逆子貳臣的魯迅,也正是獸乳哺育的英雄。不過,作為貴族革命家的“十二月黨人”因為脫離人民而慘遭失敗。而魯迅卻在走過曲折的人生道路之后,最終投入了他的乳母——民眾的溫暖懷抱,成為民眾的忠誠的兒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渭南市| 体育| 莱阳市| 阳泉市| 福安市| 民权县| 鹤庆县| 吕梁市| 敦化市| 汤阴县| 北碚区| 南康市| 河源市| 香格里拉县| 涞源县| 汾阳市| 察隅县| 连平县| 临海市| 辉南县| 湘西| 额敏县| 盐津县| 浏阳市| 文登市| 晋中市| 安吉县| 调兵山市| 黄龙县| 炎陵县| 屯门区| 平南县| 海盐县| 宣恩县| 娄烦县| 孝感市| 牡丹江市| 鄂伦春自治旗| 沙湾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