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老味道:鄭逸梅談吃
- 鄭逸梅
- 561字
- 2019-01-04 15:18:50
零食
我的壽命長,或許和生活規律化有關。我一日三餐,晨進粥一甌,中午和晚上,每頓飯一碗,素不吃零食。那起消化功能的腸胃,工作是有限度的,過度操勞,腸胃力不勝任,未免影響身體健康,是有礙衛生的。
我這篇小文,稱之為《零食》,是不是寓有勸戒之意?不是的,我所謂的零食,僅僅是指零零星星談些食品罷了。
患血壓高的,忌飲酒,忌構思,然有一特效方,常啖向日葵子可愈。患肺病的,多啖白芨粉,亦能自愈,這是徐卓呆為我言的。
鄰人韓非木,浙江蕭山人,力稱湘湖莼菜遠勝杭州西湖。頃讀胡玉藻《得樹軒詩存》,有云:“卻記湘莼初逞味。”注云:“蕭山有湘湖,生莼絲甚美?!笨梢娍谥c味有同嗜之概。
吳訥士為畫家吳湖帆的尊人。我藏有其所書的字屏,但不知其尚擅丹青,湖帆家有訥士所繪《萱壽圖》,設色茜麗,頗具風致。按萱為多年生草木,夏月開花,花及嫩芽供食用,俗稱金針菜。
文藝界以煙橋署名者凡二人:一小說家范煙橋,平生不吸煙;一木刻家陳煙橋,則不知吸煙與否。
吳祖光喜集香煙小畫片,但彼不吸煙。錢化佛喜集香煙匣,彼亦不吸煙,取匣而以香煙贈人。
小說家平襟亞,家貧,父病,思啖馬鮫魚,未得。此后,襟亞終身不啖馬鮫魚。
昔年,丁福保組織粥會,每星期一晚上,約數友如莊通百、吳敬恒、錢化佛、侯湘、周云青、楊踐形和我,就彼話林精舍進粥。粥肴很簡單,無非藉此談晤而已,如是者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