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冬至之晝(1)

司馬炎不負司馬昭所望,司馬昭去世后僅四個月,便撕碎“魏”字旗,扯起自己的“晉”字大旗。

公元二六五年的十二月,沾滿曹家鮮血的“晉”字大旗,迎風招展在洛陽城上。

司馬一門從司馬懿到司馬炎,已經經歷了三代四朝,宣帝司馬懿、景帝司馬師、文帝司馬昭及武帝司馬炎。后世很多人對司馬氏一門不齒,翻開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能夠開國的皇帝都堪稱雄才大略,運籌帷幄,大多親臨矢石,在槍林彈雨的拼殺中取得天下,得來江山乃實至名歸。但是司馬氏靠陰謀詭計獲取了本屬曹家的天下,世人不服。

從司馬一門奪得天下的軌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點:

公元249年,司馬懿殺一同領受魏明帝曹睿遺詔輔佐曹芳的魏國大將軍曹爽;

公元254年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廢魏帝曹芳,立曹髦;

公元260年司馬師之弟司馬昭殺魏帝曹髦,立曹奐;

公元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又廢魏帝曹奐,正式建立晉國,改元“泰始”,建立晉國以后,司馬炎給了他爺爺,大伯和老爸宣帝、景帝和文帝的稱號。

英明神武的曹操地下有知,當深恨自己有眼無珠,早知今日,當初就該干掉司馬懿。

客觀來說,曹家的興旺也是得司馬懿父子三人的輔佐,曹操建立的魏自曹丕以來皇室一代不如一代,逐漸形成了主弱臣強的局面,以致后期的魏國基本是靠司馬一家在經營,沒有司馬,魏的滅亡也是遲早的事,即使不亡于蜀國,也可能亡于國內其他大將之手,特別是那些滅蜀而野心勃勃的悍將。司馬父子不過合天下大勢,順應歷史潮流而已,而且司馬父子當權時,也給了老百姓較多實惠,尤其司馬昭時代,一改魏國上下彌漫的奢侈之風,“蠲除苛碎,不奪農時,百姓大悅”。

司馬炎上任之初,也改魏之奢侈,《資治通鑒》記載“(司馬炎)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矯以仁儉”。《晉書》記載“(其)循省風俗,除禳祝之不在祀典者。”有人拍馬屁要求為晉室興建七廟,“帝(司馬炎)重其役,不許。”

作為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元首,司馬炎更親自在田間春耕,《晉書》中經常可以看到“(武)帝耕于藉田”的記載,既然是“耕”,便是受苦受累的差事,決非西服革履暴露在閃光燈下鏟兩下土那么愉悅。

不僅如此,司馬炎還積極納言,鄴城小吏郭暠向政府提了五條意見,司馬炎立刻讓他管理一個縣;還有公開發布反政府反領袖言論者,一千多年前就存在的神秘的有關部門,即“有司”,要定此人斬首棄市之罪,司馬炎認為“朕之過也。”不予追究。

司馬炎更有不錯的武功,他體恤將士,曾發布命令,將士家中有喪父母的,只要本人不在前線,都必須回家奔喪。

憑借這股開國的新氣象,晉軍上下氣勢如虹,破匈奴,伐鮮卑。很快便“布國威于四方”,《晉書》記載:“西北雜虜及鮮卑、匈奴、五溪蠻夷、東夷三國前后十余輩,各帥種人部落內附。”

這時還有一個部落默默無聞,并未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個部落定期向晉帝國進貢弓箭,貂皮等珍貴物資,年年不落,表現相當不錯。此部落就是數百年后滅了北宋,一千多年以后又滅了明的大清帝國祖先——肅慎。

值得大書特寫的是,公元二八〇年,司馬炎更揮軍滅吳,完成了中華民族再次大一統。

后世對于司馬氏的微詞,大多居于儒家的正統君主觀,對“忠君愛民”的理解,忠君永遠是第一位,而司馬氏把政權是建立在對君主曹家以及忠于曹家的士大夫殺戮之上,為儒家人士所不能容忍,不過這是儒家人士的通病,改朝換代必然與“忠君”矛盾,而一旦坐穩皇權,則又祭起“忠君”大旗,如此周而復始。于草民來說,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關鍵是誰能給他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和自由。

不過與其他王朝不同的是,司馬炎當了皇帝不久,其治下的王國就迅速走向腐敗,全無開國之新氣象。

為很多人樂道的魏晉之風,其實就是人們面對無奈的時局而產生的逃避之舉。司馬炎作為晉朝建國的開國皇帝,按理他的王朝應該是將星如云,名臣輩出,國力上升,百姓生活欣欣向榮,但是很多人才在司馬家族奪權的時候被殺,司馬炎上臺之初還出臺了一些利好政策,可是他從來沒有制定過長遠治國的方略,跟著司馬炎上臺后榮登宰相的何曾,就憂心忡忡的對他兒子說:“國家剛剛創業,應該是朝氣蓬勃,可是我每次參加御前會議或者宴會,從沒有聽到談過一句跟國家發展有關的話,只是談些日常瑣事,這樣下去遲早要亂,或者你們這一代還可以幸免,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就危險了。”其實,何曾自己也是窮奢極欲,《晉書》記載其“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于王者”,連這樣的人都發出如此的感嘆,可見晉室之腐。

司馬炎另一名垂青史之舉乃其在聲色方面的作為,光是嬪妃就有一萬多人,相當于現在一個師的人數,可以想見用于這些嬪妃的開銷,要為她們建全國最高檔的別墅,還要配備一幫太監宮女,一個人要應付一個師的美女,辛苦之極,為此,他經常為去哪里睡覺而發愁,他的辦法是乘一輛羊車,任憑羊拉著走,羊如果自動停在哪個美女門口,他在哪個美女那里住宿,而聰明的美女就在自己家門口路邊的竹葉上撒滿鹽汁,羊要吃這些竹子,到了這家門口自然會停下來,換得皇上的春風一度,如果有幸生個小皇子,便還有君臨天下的機會。

如此的結果,司馬炎有18個兒子,6個女兒。

這是見于記載的,無記載者不知其幾。

此時的晉國,猶如冬至的白晝,很快便面臨黑夜。

第一節 南風入宮

司馬炎的皇后楊艷,聰明而且漂亮,《晉書·后妃傳》說其“少聰慧,善書,姿質美麗,閑于女工”,楊家本來就是官宦世家,祖上有四代人位于三公之列,嫁入豪門一直是楊艷的遠大理想,為了這個理想,楊家盯上了當時顯赫的司馬家,楊家了解到了司馬昭迷信的弱點,司馬昭謀劃奪權篡位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要緩解這種壓力,他便經常找一些算命先生來搖卦占卜,楊家私底下找到這些算命先生,一陣討價還價把這些算命先生全部搞定,因此司馬昭聽到的全是楊家女子有大富大貴、旺夫之相之類的好話,《晉書》載:“有善相者嘗相后,當極貴。”如此一來“文帝聞而為世子聘焉”,司馬家要奪取天下,還是希望沾點這個小女子帶來的福氣,既然如此,這門親事就由司馬昭做主定下來了。

嫁人司馬家后,楊艷生了三男三女,其三個兒子是:司馬軌、司馬衷、司馬柬。

而司馬軌早死,司馬衷就成了老大,此人弱智,但在楊艷的堅持下被立為太子。

楊艷其實活得很辛苦,她一生都在為捍衛自己皇后和兒子司馬衷的太子地位而斗爭,這是她的事業,她很明白她面臨著的兩個相當不利的因素,首先,她的兒子弱智且高居太子之位,這無疑是羸肉存之于惡狼,隨時有被其他皇子代替的危險;另一方面是她本人正一天天的衰老,而司馬炎又是有名的好色之君,后宮一萬佳麗,又有多少人在窺伺她這個位置,俗話說母以子貴,而她不但沒有體會到母以子貴的喜悅,還經常擔心他兒子位置不保而因此帶來的大禍,這方面她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因此她要找幫手,看朝堂之上誰更適合做她的幫手。

一番考察權衡,楊皇后選擇了賈家。

而此時的賈充也正好遭遇為政以來最兇險的危機,他需要楊皇后的庇護。

賈充的內心一直有著雙重的壓力:一是殺魏帝曹髦帶給他的道德負疚感;二是擔心失去司馬家信任而產生的恐懼感。

如果前者只是出于士大夫良心不安的話,后者則是賈充殫精竭慮提防的,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賈充雖然對司馬忠心耿耿,但司馬會這么認為嗎,一個可以幫著司馬家殺皇帝的人,難道就不可以在某一天殺司馬家的人嗎。司馬家族殺人歷來是六親不認的,要避免在政治中可能惹下的殺身之禍,最好的辦法是遠離政治,做個閑云野鶴,但是賈充不能走這條路,他賈充一旦失去權力,成為庶民,隨時有可能有生命之憂,因為天下人都知道是他賈充殺了魏國皇帝,他現在唯一能走的路是要保住司馬家對賈家的恩寵,這是他的至高原則,而要獲得皇上的恩寵,就必須要為皇上做事,為皇上排憂解難,光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建立起自己的圈子,聚攏自己的人脈。

于是,賈充和司馬炎的舅爺、太子太傅兼太尉(國防部長兼太子老師)的荀顗、中書監(立法院副院長)荀勖、左衛將軍(四品武將)馮紞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雖說政壇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是有太多共同的利益又會增進彼此間的友誼,這四個人堪稱當時的政壇夢之隊,大有壟斷朝野之勢,不可避免地會使其他官員感到恐懼,《晉書》上載:“(賈充等)相為黨友,朝野惡之”,這還不算,還有一個讓朝臣們日益擔心賈充坐大的更重要原因。

賈充有兩個妻子,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兩個妻子及其所生女兒的反差太大,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史載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生的兩個女兒賈荃、賈浚也漂亮賢淑,賈荃嫁給了齊王司馬攸,現任皇帝司馬炎的弟弟,由于李氏的父親李豐犯罪被誅殺,李氏就被流放到了外地,不知道是賈充受到什么刺激影響了他的擇偶觀,或者是受到了媒婆的忽悠,找了現在這個老婆郭槐,史書上說這個郭槐是個悍婦,品性很差,而且什么大風大浪都經歷過的賈充還特別怕這個老婆,司馬炎即位后下大赦令,命令賈充迎回李氏,特批李氏和郭槐并列為左右夫人,但是由于郭槐反對,賈充怕老婆怕得出奇,就回復司馬炎說不敢接受兩個夫人,女兒賈荃要求父親賈充休掉郭槐迎回李氏,賈充卻根本不敢。

其實這些都是表象,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郭氏性子潑不假,但賈充心里卻另有一本賬,司馬炎和司馬攸兩兄弟關系很微妙,司馬昭一再公開聲明要立司馬攸為太子,結果立了司馬炎,司馬炎上臺后自然對齊王要多加防范。賈充夾在二人中間別無選擇,只能倒向司馬炎,因此賈充決定單獨為李氏建一座房子,從此不和李氏來往,不管賈荃、賈浚怎么求情,賈充鐵石心腸就是不為所動。司馬炎心知肚明,了解賈充的一片苦心,而旁人卻不知道個中關系,那幫同樣對司馬王朝忠心耿耿的大臣們心里想的是賈充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攸,已經是天大的榮耀了,豈能再讓他在司馬炎面前得寵,否則,這個賈充權勢熏天,對自己可沒有好處。

有這樣的兩個事實放在這里,賈充很難獨善其身。

侍中裴楷,出生于門閥之家,精通《老子》和《易傳》,出名很早,史載:“(裴楷)善宣吐,左右屬目,聽者忘倦。”長得容貌英俊,非常有氣質,被人稱為:“玉人”,特別是其說話吐詞很好聽,極善演講,但這個帥哥的奢侈浪費也是出了名的,他的說法是:“損有余以補不足,天之道也”,典型的道家觀點使得他向來我行我素,根本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由于存在明顯價值觀的不同,裴楷對賈充很看不上眼,司馬炎比較喜歡他,因為這種人沒有什么心眼,有什么說什么,不會去做對司馬家天下不利的事情,和這種人交往起來不累,因此讓他擔任侍中。

公元281年,司馬炎問他“以方今得失?”一聽皇上問這個問題,裴楷馬上就精神起來,早就對賈充看不慣了,今天要放他一炮:“陛下受命,鈿海承風,所以未比德于堯、舜者,但姿賈充之徒尚在朝耳,宜引天下賢人,與弘政道,示宜示人以私。”司馬炎聽了一笑:這個家伙膽子挺大,敢這么和我說話,說賈充是奸臣,那我就是昏君嘛,還和堯舜比個屁,不理他罷。司馬炎不在意也罷,但是裴楷的這招其實是投石問路,目的已經達到,后面才是實招。

裴楷的一番火力偵察,大臣們已經知道了司馬炎對賈充的態度,皇上對賈充太信任了,要在皇上面前扳倒賈充是完全不可能的,看來要采用迂回策略。

大家在等機會,機會是屬于有心者,有心就有機會。

機會很快就到。

這時,陜甘地區的官員對民族政策執行不力,鮮卑人禿發樹機能率領本族人發動武裝暴動,聲勢之盛,震動全國。

消息傳來,司馬炎寢食難安,這時司馬炎身邊的侍中任愷,積極為司馬炎出謀劃策:“宜得威望重臣有智略者以鎮撫之。”司馬炎一聽,對啊:“那么你認為誰去合適呢?”這時任愷不緊不慢地說出了“賈充”兩個字,正在旁邊的河南尹(河南省省長)庾純馬上接話:“對啊,賈大人英明神武,他出馬定會馬到成功。”司馬炎一聽大喜,心想我沒有看錯人,賈充就是個人才,當初我不理裴楷那個碴簡直是英明無比。

頓時,一紙詔書到賈充家,賈充被任命為陜甘軍區司令,全權指揮陜甘地區所有部隊,現有的宰相(尚書令)兼車騎將軍的行政級別不變。

大家很清楚,賈充如此得勢,主要是因為他與皇上貼得太緊了,只要將他從皇上身邊調開,時間長了皇上對賈充的依賴就會減弱,到時候他人再乘虛而入,賈充再要回來就難了。

這一招在職場卻是經常采用,對不服管理卻因為各種原因難以辭退的下屬,常采用調動工作的方式,使之有名無權,時間長了就被邊緣化,再也難以翻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晋城| 千阳县| 江西省| 鹤峰县| 荔波县| 临泽县| 广河县| 威海市| 宜宾市| 张掖市| 遂平县| 娄烦县| 什邡市| 蚌埠市| 桂平市| 乌兰察布市| 长兴县| 安仁县| 蒙山县| 广西| 左贡县| 兴义市| 金秀| 仲巴县| 昆山市| 平邑县| 古浪县| 开原市| 黔江区| 渭源县| 赣州市| 普兰店市| 白玉县| 阜新| 叙永县| 工布江达县| 南川市| 德昌县| 天津市|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