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觀花尋根

穿過命運的巷道,她來了,從一棵蘋果樹的間隙望向天空,她的一歲、兩歲、三歲……懸掛在云上,也曾清澈。

她愛書,以為一生會是書卷氣息的恬靜,從未想過那些絕望的黑暗與她有關。

據說,只要說“我愛你”,被詛咒的水仙便會解除咒語,于是,她帶著找尋穿過沼澤。

她的老師、她的愛人都成為她的轉折。愛像黑暗里稀薄的亮光,讓她癡迷。

她的悲情剛剛開始。

1

談女人之美,“花鈿云鬢香腮雪,膚如凝脂楚宮腰”,總覺得偏于外在,易于流逝;“云在青天月在明,風撫玉面眸愈清”,看三毛的遺照,反而很是貼合。一襲長裙,黑發中分,或是麻花辮式,或是披散隨意,她靜靜地停在時光深處,凝眸駐足,這樣的美從心而發,似乎歷久彌新。

我的心中有一個不變的信仰,它是什么,我不很清楚,但我不會放棄這在冥冥中引導我的力量,直到有一天我離開塵世,回返永恒的地方。

這是十年來我一直記得的句子,閱歷漸深,體會了這話的深意:人的一生各有守望。

觀花尋根,翻開《陳氏永春堂宗譜》,看三毛祖籍,其祖上為河南人,后遷居浙江舟山定海小沙鎮陳家村。雖不是高官厚祿,卻是書香門第。

爺爺陳宗緒是一位商人,在南京做過江南五省洋灰行的代理,家資豐饒。此人除了有商業頭腦,還是一位有遠見且有鄉愁情結的人,發達之后,不忘故土,五十多歲時帶著一生積蓄回轉家鄉,葉落歸根。他興建學堂,培養人才,以此助力民族振興,是位品德高尚的有識之士。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生于南京,畢業于蘇州東吳大學法律系,是一位成功的律師;母親繆進蘭高中畢業,曾于學校任教,是位文化素養很高的女性。

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三毛就出生于這樣一個家庭。

這個家庭的成員除了三毛父母,還有三毛的伯父一家。他們一開始在上海生活。后來抗日戰爭爆發,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漸次淪陷,上海也不例外。迫于生計,陳嗣慶和大哥陳漢青,搬到了大后方重慶南岸的黃桷埡鎮居住。陳嗣慶先行到山城尋找落腳之處,三毛是父母親重逢后的禮物。

但重慶并非歌舞升平,日軍的地面部隊雖然沒有到達,頻繁的轟炸持續不斷,一九四三年的重慶更是霜雪相逢。二月二日《大公報》發表了《看重慶,念中原》的報道,一場嚴重的饑荒正在離重慶不遠的地方肆虐。

物資匱乏和風雨飄搖并不能阻擋春天的到來。黃桷埡的一條老巷內,一棟二層的青瓦木舍里迎來了新生。不足月的三毛在老仆人的臂彎里啼哭,她的家人在焦急的等待之后終于面露喜色。

所有人都被母親的偉大和小生命的堅強感動,暫時忘卻了饑餓和空襲。

早春的光艷和山間的云煙交舞,二層樓上奔跑著一些孩子:“妹妹生了。”

陳嗣慶在屋檐下走動,正給女兒起名字。學識和眼界,已經讓他摒棄了對女性的偏見。族譜上的“懋”字在他的心中靜候,末一個字來到了腦際。他走進房內和妻子商量:“如今世事紛亂,但愿和平早日到來,‘平’字最是美好。”

于是,三毛有了自己的名字:陳懋平。

2

桃花是重慶春天的盛事。老仆人將桃花一一插瓶,房內頓生幽香。軟底的布鞋踩過地板,聲音輕緩,三毛的眼睛隨之張開,眼線長長,是明眸的雛樣。

街口的豆花挑沿石階而上,清脆的叫買聲,穿過竹竿架上的衣裳和屋檐下的紅辣椒串,在空襲間隙的短暫平靜里回蕩,市井生活的氣息被攪動得處處流淌。

但警報一起,這些都將不復存在。繆進蘭抱著三毛,仆人牽著大女兒陳田心,瘋狂地奔跑到最近的防空洞是隔三岔五要上演的。到處是爆炸聲和一片片倒下的人群,死亡就像是人的影子緊緊跟隨。

一天,一枚炮彈落在了院子里,庭院中央被炸出了一個大洞。好在家人早已撤離,躲進了防空洞。但這次爆炸后的景象成為底片,留在了年僅三歲的姐姐陳田心的記憶里。

母親臂彎里的三毛,是不是也有這種不安的記憶殘片,無人可知。只是家人發現,三毛的語言天賦很高,吐字清晰,喜歡發問,但話語很少,常常靜靜地發呆。

三毛學會走路以后,在院中蹣跚挪步,對秋千架很喜歡。由于她太小,哥哥姐姐只好把她放在上面輕輕地蕩。她大約覺得好玩,笑得很開心。

再大一些的時候,給她女孩的布娃娃,她不是很喜歡。女孩子們夢想的公主裙、新衣服好像也得不到她的青睞。她很安靜,對周圍事物的看法矛盾但滿含哲思。

母親憶起一件秋天的事。他們在院子里或是其他地方見到一棵蘋果樹,幾個小孩說要吃蘋果,小小的三毛不爭不搶,很冷靜地看著。

母親許是被她的專注吸引,許是對她的安靜好奇,笑問道:“妹妹,你看什么呢?”

“妹妹”是三毛的長輩對她的專屬愛稱,直到三毛去世,他們都這么叫她。

三毛說:“姆媽,蘋果掛在樹上痛不痛?”

母親望著這個小大人,沒有答案,只有香吻。

3

院子里有很多孩子,他們喜歡看螞蟻上樹,看那些黑色的、有著兩個觸角的生靈不知疲倦地奔忙。男孩子有時會調皮,喜歡用手指碾軋螞蟻,并把它們的尸體撿起來,放在點心盒里當作戰利品。這是三毛不允許的,她大聲地叫姆媽。伯母以為是哥哥欺負了妹妹,先過來調解。繆進蘭也尋聲而來。哥哥無限委屈,長輩們仔細詢問,才弄清楚了事情原委。他們笑著在胸前畫著十字,一個老仆人很感動地說:“二小姐真是慈悲心腸。”

然而,慈悲心腸的二小姐,又超出了預期的定位。

這一年物資匱乏,家人都沒怎么吃過肉。新年來臨的時候,大伯和父親商量買只羊回來自己殺,廚房的師傅懂得殺羊的技術,也就不必拿到外面的餐館找人去剝皮。這樣比買別人做好的現成貨會劃算。羊肉一部分可作年節禮物,一部分留作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孩子們還可以多喝點羊湯補身體,一舉好幾得。

磨刀、燒水、清案,準備停當。幾個男人一起上陣,把羊捆好。孩子們都很好奇,在外圍觀望。

小羊已經預感到自己的命運,不停地“咩咩”叫著,聲音凄厲。廚房的師傅先把羊殺死,然后拿一個瓷盆開始接羊血。羊的血如同一根懸空的紅色的帶子,流到了白瓷盆里。殷紅和白色對比強烈,加之小羊死亡前絕望的叫喊,空氣里彌散了恐懼。膽小的孩子都不敢看了;膽大的也藏在仆人和姆媽的身后,用半只眼睛偷偷窺視。三毛自始至終在那里冷靜地看著。這個景象被幫忙殺羊的父親看到,印在了心上。

死亡的小羊被懸掛起來,廚房的師傅用一把鋒利的尖刀,割下了羊頭、羊蹄,之后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開始給小羊剝皮。羊皮和羊肉迅速分離,羊皮被完整剝下來,羊肉被送往廚房清洗。孩子們散去。他們原本就是快樂的,此刻驚懼迅速被食欲取代。只有三毛還在廚房門外張望。大家一致認為她是個大膽的孩子,并且好奇心強,并不在意。

三毛好奇小羊,哥哥姐姐卻對她很好奇。

有一次他們無意間到附近的一塊墓地邊上挖泥土,也帶了三毛去。知道那是死人的地盤后,他們迅速地撤離了。驚奇的是,三毛竟毫無畏懼地走了進去,還在那里玩起了泥巴。這個場景讓家人記憶深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墳墓”作為一種特殊的標識,在三毛的一生中未曾退場。

4

三毛一天天長大,父親開始教她識字。竹管筆握在她小小的手中,墨水飽蘸。

“先學寫你自己的名字吧。來妹妹,是這樣的。陳懋平……”宣紙上有了一行工整的字跡。父親握著三毛的小手,開始讓她臨摹,同時耐心地教授如何讓柔軟的筆尖輕巧有力、筆畫線條如何勾畫才動人。三毛很聽話,但很懊惱。“平”字很快學會了,“陳”字和“懋”字卻出了一些意外。她以為是漢字們很調皮,于是,偏偏不讓它們如愿——她把“陳”字的耳部寫到“東”的右邊。

父親笑著問她:“怎么把耳朵放錯了位置,左耳朵成了右耳朵?”

三毛不答,反問道:“爹爹,左耳朵為什么不能成為右耳朵呢?”

于是,父親給三毛講了“陳”字的由來。那位被稱作陳胡公的陳氏先祖,是虞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代玄孫,善制陶,功勛大,封地于陳,因此被周王賜姓“陳”。左邊在周朝禮制中代表尊貴的地位,這個左耳“陳”包含的是尊敬之意。三毛喜歡聽故事,覺得好玩,便學會了。

“懋”字的書寫,成了三毛另一道無法跨越的門檻。她疑惑她的祖先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方式考驗后人的耐性,并很堅決地做了人生的第一次斗爭。“懋”字再也不肯寫在自己的名字里,她徑自改名叫陳平。父親只好投降,認可了這次“改名運動”,反正他們都稱三毛為“妹妹”,連陳平也不叫的。

三毛的個性顯現了——倔強獨立。接下來,她的好奇心和智慧又讓大家吃了一驚。

重慶的水缸和別處不同,它們都被埋在廚房的地下。大人們幾次明令禁止,不許孩子們靠近,但這對三毛沒有起到震懾作用。

有一天,在家人吃飯的時候,三毛偷偷地溜了出去,跑到大人不允許的地方,想看看那里究竟藏著什么怪物。

這一天的廚房很安靜,缸口因為剛剛使用還沒來得及蓋上蓋子。不足三歲的三毛,站在缸口,看到水里有一個和她一模一樣的小女孩也在看她,便探了探身子,想和那個女孩握手做朋友。

“撲通!”

幾乎沒有來得及呼救,她就到了缸底。潛意識里的自救意識,使她將小手撐在了缸底,小腳恰好可以伸出水面。她用腳使勁兒拍打著水面,水聲“嘩嘩”引起了大人的注意。父親沖出房間,來到廚房,把三毛從水里撈了出來。

三毛濕漉漉的,嗆了很多水,被有經驗的老仆人提起來拍打著吐水。

父親感嘆說:“真是智慧。”

這一年正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發布了無條件投降的詔書。抗日戰爭結束,重慶的空襲自此停止,和平來到了。三毛掉入水缸的事件因為歷史的特殊性,被父親和哥哥、姐姐們清楚記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林西县| 乳山市| 定边县| 莲花县| 南阳市| 馆陶县| 电白县| 成都市| 龙山县| 郸城县| 望谟县| 墨竹工卡县| 象山县| 井冈山市| 枞阳县| 砀山县| 读书| 察哈| 华池县| 丰都县| 林西县| 长葛市| 修水县| 柘城县| 衡山县| 迁西县| 宁阳县| 芜湖市| 扎囊县| 辽宁省| 壤塘县| 苏尼特右旗| 邵阳市| 凯里市| 平利县| 津南区| 泉州市| 泽库县| 广饶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