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忘記生活中的那些不美好(3)

面對別人的批評,是抱怨,還是立志做出一番事業來讓批評自己的人看一看?固特異選擇的是后者。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有自己爭氣,做出一番事業來改變現狀,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正是這種“爭氣”的想法,使得固特異勇于面對任何失敗和困難,不達目的不罷休。

固特異的成功固然是因為他的不懈努力,但當初如果沒有柯斯瓦的刺激,他渴望成功的愿望可能不會這么強烈,追求成功的動力也不會這么強大。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批評自己的人,不要爭一時之氣,要學會把其作為動力,使我們斬破荊棘,走向成功之路。如果那時的我們已經釋懷,就請在心中默念:“謝謝你,那些批評我的人!”

【告別生氣與煩惱】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不停地積累那些令自己生氣、讓自己煩惱的東西,包括名譽、地位、財富、親情、人際關系、健康、知識、事業;也包括煩惱、郁悶、挫折、沮喪、壓力……人們被這些東西壓得喘不過氣來,失去了生活原本應有的樂趣,徒增許多無謂的怨氣與煩惱。

其實,人生本應該是快樂的,快樂才是人生永恒的主題。煩惱是令人心冷的垃圾,是成功的絆腳石,是快樂生活的病毒。但煩惱很多時候不過是我們自找的。煩惱和快樂是兩粒種子,你在心田上播撒什么樣的種子,生活之樹便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

要知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絕對的完美,所以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千萬不要生氣,并為此煩惱。因為生氣和煩惱只會把事情搞砸,所以只有愚蠢的人才會為一些毫無意義的事而煩惱。

清代東閣大學士閻敬銘寫有《不氣歌》:“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命要長;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如果一個人為了憂慮和煩惱呼天搶地、茶飯不思,任由憂慮和煩惱的陰影籠罩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實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不僅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而且還會被別人恥笑。

生氣和煩惱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一個人如果無休止地煩惱,不僅自己會身心俱疲,頭痛欲裂,而且這種壞情緒還會影響到他(她)的親朋好友。因此,煩惱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情緒。它會直接導致了一個人的失敗,煩惱和憂愁不僅苦了自己,而且還不為人所理解。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在他26歲的時候,耳朵就開始出現問題了。在28歲時,他發現自己聽覺系統有了很大的問題,而且日益嚴重。這使貝多芬十分憂心,但他又不愿意告訴別人,再加上愛情的挫折,他的脾氣越來越暴躁。

在1802年,他的壞情緒達到了頂點。當時,他住在維也納的近郊,找了很多醫生來醫治他的耳病,由于沒有查出病因,醫生們采用了各種治療耳病的方法卻絲毫沒起作用。耳朵完全失聰,這讓貝多芬的情緒壞到了極點。失聰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災難,貝多芬甚至寫下遺囑,曾幾度打算自殺。然而,由于貝多芬心中對音樂的熱愛,再悲慘的命運,也將被他的意志征服。他成功地化解了這一次精神危機,貝多芬從心中發出吶喊:“難道這個世界就不能收留我嗎?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值得我留戀的東西嗎?難道自己死后就沒有一個牽掛和懷念的人嗎?不,我不能和自己過不去,一定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這以后,貝多芬推掉了所有的應酬,專心致志地投入到了音樂的創作之中。這樣過了兩年,貝多芬創作出了一系列的作品,終于迎來自己人生中碩果累累的收獲季節,到達了音樂藝術的高峰。

——摘自《貝多芬: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貝多芬的一生雖然非常坎坷,但他懂得化悲痛為力量,拋開煩惱,讓音樂帶給他安慰和快樂。他的音樂作品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和激情,也給自己帶來了快樂和掌聲。

很久以前,在西藏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每當他要生氣和人起爭執的時候,他就會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田地邊喘氣。愛地巴工作非常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但不管怎樣,只要與人爭論生氣,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愛地巴為何每當生氣時都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所有認識他的人,對此都很疑惑,但是不管怎么問他,愛地巴都不愿意說明。

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的面積都已經很大,當他拄著拐杖艱難地繞著土地跟房子走3圈后,太陽都下山了。在愛地巴坐在田地邊喘氣時他的孫子在旁邊懇求他:“阿公,您已經年紀大,這附近的人也沒有人的土地比您更多,您不能再像從前,一生氣就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為什么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3圈?”愛地巴經不起孫子的懇求,終于說出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子和土地跑3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么小,土地這么少,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一想到這里,氣就消,于是就能把時間用來努力工作了。”孫子問道:“阿公,您年紀這么大,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么還要繞著房地跑呢?”愛地巴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子和土地走3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么大,土地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較真?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摘自《西藏·愛地巴》

生活中,令人煩惱和憂傷的事確實會不斷發生。然而,即使你只經歷一次憂傷,也一定會給你的心理帶來長期的陰霾和傷害。由煩惱和憂傷情緒產生的痛苦遠遠比事情本身帶給你的傷害多得多。煩惱總是損害著我們的健康,消耗著我們的精力,擾亂著我們的思想,減少著我們的工作效能,降低著我們的生活質量。

煩惱情緒對人百害無一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因煩惱而獲得過好處,也沒有一個人因煩惱而改善過自己的境遇。因為煩惱,一些本可以成為天才的人卻只能平庸一生;因為煩惱,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了無謂的事上。

其實,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壺酒,每個人就都是釀酒師。有的人把生活釀成了苦酒,天天都在咀嚼自己的不幸,歲月的長河變成了無盡的苦海;有的人把自己的生活釀成了美酒,天天都在品味著生活的甘露,百年的時光被打磨得光彩熠熠。

從今天起,讓我們告別生氣,告別煩惱……讓自己帶著陽光的笑臉、帶著陽光的心態,步履輕盈地上路吧!如果天空刮起狂風,那么就在這颶風里磨砥我們的堅毅;如果天空下起大雨,那么就在暴雨中歡快地唱歌;如果天空飄落雪花,那么就讓我們與皚皚飄雪一起飛舞,舞出生命里絕倫的精彩。因為風雨過后,依然會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

【用嬰兒般的眼光看世界】

在這世上,有一笑泯恩仇的人,但也有銘記仇恨過一生的人。

法正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去請他解答疑問,或者拜他為師。這天,寺里來了幾十個人,都是心中充滿了仇恨而活得痛苦的人。他們請法正禪師替他們想一個辦法,消除心中的仇恨。

法正禪師聽他們說完痛苦后,笑著對他們說:“我屋里有一堆鐵餅,你們把自己所仇恨的人的名字一一寫在紙條上,每個紙條只寫一個名字,然后把每個紙條都分別貼在不同的鐵餅上,最后再將那些貼有仇人名字的鐵餅全都背起來!”大家不明就里,都按照法正禪師說的去做了。于是那些仇恨少的人就背上了幾塊鐵餅,而那些仇恨多的人則背起了十幾塊,甚至幾十塊鐵餅。

一塊鐵餅有兩斤重,背幾十塊鐵餅就有上百斤重。仇恨多的人背著鐵餅難受至極,一會兒就叫起來了,“禪師,能讓我放下鐵餅來歇一歇嗎?”法正禪師說:“你們感到很難受,是吧!你們背的豈止是鐵餅,那是你們的仇恨,你們的仇恨你們可曾放下過?”大家不由得抱怨起來,私下小聲說:“我們是來請他幫我們消除痛苦的,可他卻讓我們如此受罪,還說是什么有德的禪師呢,我看也不過如此!”

法正禪師雖然人老了,但卻耳聰目明。他聽到大家的抱怨和議論后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微笑著對大家說:“我讓你們背鐵餅,你們就對我仇恨起來了,可見你們的仇恨之心不小呀!你們越是恨我,我就越是要你們背!”有人高聲叫起來:“我看你是在想法子整我們,我不背了!”那個人說著當真就將身上的鐵餅放下了,接著又有人將鐵餅放下了。法正禪師見了,只笑不語。

終于大部分人都撐不住了,一個個悄悄地將身上的鐵餅取些出來扔了。法正禪師見了說:“你們大家都感到無比難受了,都放下吧!”大家一聽立即就將鐵餅放了下來,然后坐在地上休息。

法正禪師笑著說:“現在,你們感到很輕松,對吧!你們的仇恨就好像那些鐵餅,你們一直把它背負著,因此就感到自己很難受很痛苦。如果你們像放下鐵餅一樣放棄自己的仇恨,你們就會如釋重負,不再痛苦了!”大家聽了不由地相視一笑,各自吐了一口氣。法正禪師接著說道:“你們背鐵餅背了一會兒就感到痛苦,又怎能讓仇恨背負一輩子呢?現在,你們心中還有仇恨嗎?”大家笑著說:“沒有了!您這辦法真好,讓我們不敢也不愿再在心里存半點仇恨了!”

法正禪師笑著說:“仇恨是重負,一個人不肯放棄自己心中的仇恨,不能原諒別人,其實就是自己在仇恨自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讓自己受罪!仇恨越多的人,他也就活得越苦。一個人只有去掉心中的仇恨,他才能活得快樂!”大家恍然大悟。

——摘自《學會放下仇恨 重拾快樂的法寶》

佛說:要學會寬恕,要學會放下。學會忘記,學會放下,學會寬恕別人,是對自己的一種解脫。仇恨會讓人變得憤懣、狹隘、思維停滯。放下仇恨才能心平氣和,才能重獲快樂的心境。你要學會去寬恕眾生,不論一個人有多壞,對你的傷害有多深,你都一定要懂得放下。唯有如此,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有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消除仇恨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原諒。冤冤相報撫平不了心中的傷痕,只能讓自己長期陷入痛苦的回憶中,而原諒和寬恕才能帶來治療內心創傷的奇跡。

林姍已經76歲了,她做夢也沒有想到,在她孤零零一個人度過了40年時光后的今天,還會如此幸福地享受到人世間最為美好的天倫之樂。

林姍曾經有一個兒子叫小約翰,可是在他17歲那年,意外地被一群游蕩社會的壞孩子亂刀砍死了。在剛失去兒子的那段時間,她很悲傷,心中也充滿了仇恨。每一次看到那些衣著不整、叼著煙卷串街走巷,狂歌猛喊,甚至臟話連篇的壞孩子,她都有沖過去撕爛他們的沖動,這讓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漩渦中。后來,在一次“拯救靈魂”的公益活動中,她碰到了保羅——一個老得幾乎走不動了的老牧師。保羅看到眼含憂郁的林姍后,便顫巍巍地向她走了過來,并對她說:“你的事情我都聽說了,光是怨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知道嗎?這些孩子也非常可憐,因為父母早早地拋棄他們離世了,社會也用有色的眼睛看待他們,他們多數人自從出生的那天起便沒有嘗到過什么是溫情,更不知道什么是愛!”

林姍十分惱怒地說:“可是,他們奪走了我的小約翰!”

“那也許是個意外,放下這些仇恨吧,如果你愿意,也許他們都會成為你的小約翰的!”

后來,林姍真的聽從了保羅的建議,參加了“拯救靈魂”的公益組織。她每個月都要抽出兩天時間去附近的一家少年犯罪中心,試著接近這些曾經讓她深惡痛絕的孩子。開始時固然有些不自在,可通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后,她發現,這些孩子確實不像他們所表現的那樣壞。他們渴望愛,渴望溫情,有的甚至渴望能叫撫慰他們的人一聲“媽媽”。

于是,林姍像這個組織的其他成員一樣,認了其中的兩個黑人孩子作為自己的孩子。每個月她都要帶上自己最喜歡的食物去看他們兩次。就這樣,兩年過去了,當她的這兩個孩子重新回歸社會之后,她又認領了兩個孩子……直到現在,她已經認下了二十幾個孩子。他們每個人都從她那里得到了一種不是母愛卻勝似母愛的情感,而她也從他們的身上找到了小約翰的影子。他們即使從這里出去,重新回到社會后,也從沒有間斷過與林姍的聯系,他們會定期地到家里來看望她,幫她做家務,然后與她一起共進晚餐,看電視……

林姍說,她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幸福過,她不僅用她的愛心挽救了這些孩子,而且她自己也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摘自《女人要學會寬容的處世》

林姍因為舍棄了心中的仇恨,所以才獲得了幸福。如果當初她選擇一直仇恨下去,那么就不會有如今的天倫之樂了!

其實,我們剔除心中的仇恨,既是寬恕別人,更是放過自己。心中放下了仇恨,也就沒有了負面情緒的困擾;心中放下了仇恨,人才能變得平和、安詳、輕松、自在、積極向上、充滿陽光。放下仇恨,人才能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一種恬淡、從容、自信。

在仇恨的歲月里,最痛苦的不是你所憎恨的那個人,而是你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你拿出多少時間來仇恨?又分給了快樂多少時間?別讓仇恨荒廢了自己大好的時光。仇恨是一副重擔,學會放下它吧,試著用嬰兒般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就會發現生活中的那些純凈與美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岳阳市| 山阳县| 侯马市| 陇南市| 孙吴县| 丹江口市| 栾川县| 柳州市| 育儿| 盘山县| 四子王旗| 故城县| 行唐县| 阿克陶县| 长白| 张掖市| 黑水县| 长治市| 姜堰市| 遂昌县| 克东县| 嘉义县| 太康县| 榆社县| 五寨县| 陆河县| 泰兴市| 若羌县| 昌邑市| 凤庆县| 准格尔旗| 汉寿县| 图们市| 拜泉县| 阳新县| 韩城市| 饶河县| 西林县| 苍南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