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樂觀——用樂觀的心態迎接一切挑戰(1)

人們雖然不能選擇自己所處的環境,但是卻可以選擇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你相信生活有陽光,它就會有陽光;你向生活微笑,它也會毫不保留地向你微笑,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當你在生活中保持樂觀的心態,不放棄希望時,你會獲得快樂,會創造出奇跡。

【積極心態造就樂觀的生活】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半杯水實驗”,這個實驗比較準確地檢測出樂觀者和悲觀者的情緒特點。悲觀者在面對半杯水的時候,會說:“我就只剩下半杯水了。”樂觀者在面對半杯水的時候卻會說:“真好,我還有半杯水呢!”心態決定命運。拿破侖·希爾說:“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可能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而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可見,一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持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有什么樣的命運。對于樂觀者來說,外在的世界總是處處充滿了光明和希望。

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泉,它使人在陰影中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從而對生活感到沮喪甚至恐懼。如此一來,他們就會抱怨生活,乃至失去了進取的勇氣。

霍華德在美國一家食品冷凍公司當調車員。他工作起來一絲不茍,無可挑剔,然而他性格上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過于悲觀。他經常用否定、消極的眼光看問題,結果卻招來了大禍。

有一天,同事們都早早下班回家了,只剩下霍華德一個人在忙碌。由于一個小失誤,霍華德被關在了一輛冰凍車里,在里面打不開門,對于這一點霍華德是非常了解的。于是,霍華德就使勁地喊救命,拼命敲打車門。但是,全公司的同事們都走光了,沒有人來幫他打開車門。敲了半天車門,喊了半天救命,漸漸地他開始害怕,絕望了。因為他想到冰凍車里面的溫度是零下30度以下,如果不能出去的話,就要凍死在車里了。想到這里,他變得更加恐懼起來。他拿出身上帶的紙和筆,寫下了一封遺書。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知道在這么冷的冰柜里,我肯定會被凍死的。

第二天,公司的同事們打開車門時,發現霍華德已經死了。同事們感到很奇怪,因為冰凍車里面的冷凍開關根本就沒有啟動,溫度不可能那么低,再說里面的氧氣也充足,可是霍華德怎么說自己是被凍死的呢?

其實,霍華德并非是被冰箱車里的溫度給凍死的,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點。悲觀的他根本不相信這輛冰柜車那一天制冷系統沒有啟動。他堅信自己一定會被凍死,在這種消極心態的影響下,他成了一個悲劇。

積極的心態可以激發出人身上的能量,使人看到生活的希望,時刻保持進取的頑強斗志。選擇了積極的心態,就是選擇了成功,就能譜寫美好的人生。

美國芝加哥有一個名叫邁克的人,在10年前,生了一場大病,等到他康復以后,卻又發現自己得了腎病。于是,他又開始四處尋找醫生醫治,甚至還去找過巫醫,可是這些都無濟于事。禍不單行,不久之后,邁克又被查出患上了另外一種病,血壓也隨之高了起來。他趕忙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時日已經不多,同時,還建議他趕緊準備好自己的后事。

萬分悲痛的邁克回到了家中,寫下了遺囑,然后開始向上帝懺悔自己以前所犯下的各種錯誤,一個人整天坐在書房里難過。就這樣,一個星期過去了。

有一天,邁克突然問自己:你到底怎么了?你現在這個樣子簡直就像個大傻瓜。一年之后,恐怕你還不會死。既然這樣,那為什么不趁現在讓自己過得快樂一些呢?

從這以后,邁克開始積極地面對生活,臉上也開始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并時常表現出輕松愉快的樣子。剛開始的時候,邁克還不適應,但是他暗示自己一定要變得快樂,于是堅持了下來。慢慢地,他的努力取得了成效,發現自己感覺明顯比之前好了。這種變化讓邁克欣喜不已,也讓他更加自信了。一年以后,邁克非但沒有死,反而身體恢復了,心情也開朗了。

對此,邁克自豪地說:“有一件事情我可以非常肯定:假如我一直想到自己會死去的話,那么那位醫生的預言就會實現。實際上,我給了自己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給了身體自行康復的機會。只要我樂觀開朗了,一切都好說。”

是的,邁克并沒有被病痛的折磨和打擊所擊倒。這是因為他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康復的信念,在這個信念的支持下,他從悲觀的心態中走了出來,積極地面對生活,最終享受到了人生的快樂。

一個樂觀的人在遭遇困境和磨難的時候能做到自我安慰,樹立起積極良好的心態,做到自我激勵。樂觀的人總是讓自己保持一顆奮發向上的心,他們總是積極主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悲觀的人總是抱怨生活不公,不去改變自己,因而很難感受到幸福。

心理暗示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積極樂觀的心態,會讓你的生命大放異彩,會使你的人生旅途鋪滿鮮花。其實,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失意并不可怕,受挫也無需憂傷、抱怨。如果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命中的一切,我們就能演奏出一曲生命的最美樂章。

【發現生活中快樂的一面】

雖然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生活饋贈給每個人的快樂是沒有差別的。或者說,快樂根本就沒有貧富之分,更也沒有貴賤之分。生活在世上,不管你處于一種怎樣的地位,都會有自己的煩惱,也會有自己的快樂,但最終快樂與否,就是要看我們是否有樂觀的心境,是否能發現生活中快樂的一面。

很久以前,在某個小島上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有一個仆人,他非常樂觀。無論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即使是壞事,他也能從中找到樂觀、快樂的元素。然而,國王有時候卻受不了這個仆人的樂觀精神。

有一天,國王帶著這個仆人到森林中打獵,到了中午,收獲了不少獵物。國王非常高興,便親自用刀砍柴,準備午飯用的柴火。可是,砍柴過程中出了一點意外,國王由于用力過猛,不小心用刀砍斷了自己的小腳趾。這時候,采摘蘑菇的仆人,從遠處走來,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國王皺起眉頭,大罵道:“這該死的樹木,該死的刀,讓我失去了一根腳趾。”

樂觀的仆人立即上前安慰國王說:“國王您息怒,這是一件好事啊。”國王正在氣頭上,聽到這話,心里更加不爽,對著仆人嚷道:“你剛才說什么?你敢再說一遍嗎?”

仆人肯定地說:“這是一件好事啊!也許這次意外能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國王大怒,心想:“這個小小的仆人也竟敢嘲笑我。”于是國王抓起仆人,把他扔進枯井里,一個人騎馬回城堡去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在返回城堡的路上,勢單力薄的國王被一幫土著人抓住了,并被當作獻給山神的祭品。土著人把他帶到了部落的大祭司面前,大祭司認真檢查了這個活祭品,發現祭品少了一個小腳趾。于是,大祭司說:“這個祭品不完整,不能用來祭祀神靈,否則就是對神靈的不敬。你們還是找一個健全的人來,放他回去吧。”

這個國王被釋放后,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城堡,慶幸自己撿回了一條命。回到了城堡,國王突然想到了那個仆人的話,覺得他說得非常在理。于是國王親自帶著一支隊伍來到了森林的枯井旁。當國王達到枯井時,本以為那個仆人肯定在悲傷地哭泣,卻沒想到他竟然在那里快樂地唱著歌,絲毫沒有擔憂的樣子。國王把他救出來以后,真誠地對仆人說:“你說的對,幸好這場意外,我才沒有成為神靈的祭品。他們看到我少了一個腳趾,就放我回去了。我真不應該把你扔到枯井里。”

仆人說:“不,國王,幸好您把我丟在了井里。”

國王不解,問道:“你這次又想說什么呢?”

仆人解釋說:“如果不是您把我扔在井里,救了我一命,也許我現在在天上成為神靈的仆人了。”

國王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悲觀的人總是在嘆息:我的快樂在哪里?我到哪里尋找快樂呢?又是誰搶走了我的快樂呢?事實上,快樂是一種心情、一種心態,別人根本無法剝奪。心態的調節作用是巨大的,只有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就能夠看到美好、看到希望,從而心情愉快,使得快樂常駐心田。有了這樣的樂觀心態,就能坦然地面對得失,進而收獲更多的快樂。

曾經有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里,被人救上岸后,他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呼吸空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據說,這位哲學家活了整整100歲。就在臨終之際,他還是微笑著、平靜地重復那句話:“呼吸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正是這種樂觀的心態讓他更加珍惜生命,快樂地生活著,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是很幸福的。

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如果總是悲觀地看待這個世界,那么快樂何在?很多人因為生活中的得失而備受折磨,其實有得必有失,一時的得失不會影響人生的進程,如果你總是把一時的得失掛在心頭,不能釋然,那么,內心也就得不到平靜和快樂,而如果能夠樂觀地看待這些得失,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

選擇快樂,快樂才會選擇你。選擇快樂讓我們擁有好情緒,反過來,如果我們選擇用一種抑郁的心情去體味人生,那么,我們的一生也就會充滿折磨和煎熬。用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的人,在生活中也定是十分受歡迎的人。

從前,有一個農夫家里有兩個水桶,它們一同被吊在井口上。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你看起來悶悶不樂,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嗎?”

“唉!”另一個回答,“我常在想,這真是一場徒勞,多沒意思。常常是這樣,剛剛重新裝滿,隨即又空了下來。”

“啊,原來是這樣。”第一個水桶說:“我倒不覺得如此。我一直這樣想:我們空空地去,裝得滿滿地回來!”

人不應該讓抱怨左右自己,不應把計劃和行動都與情緒扯上關系。無論你的處境對你來說多么艱難,你都應努力去支配和改變你所面臨的環境,始終讓自己保持樂觀的狀態。

要想快樂地生活,就需要擁有樂觀的態度。樂觀是快樂人生的催化劑,樂觀的心態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快樂,而生活中的情趣則是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只要我們能夠時時看到好的一面,我們就能夠開心快樂地享受每一天,人生就會充滿快樂與幸福。

【面對苦難,唯有選擇樂觀】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挫折苦難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是樂觀豁達,還是消極抱怨,都在個人的選擇。有的人對生活有樂觀的態度,有的人則是對生活很悲觀,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決定了他們具有不同的人生。樂觀的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為了希望,他們積極進取,那么逆境也會成為順境,直至獲得最終的成功。悲觀的人則是消極頹廢,遇到一點不如意就抱怨,對生活充滿了失望,在失望的指引下,他們怨天尤人,在人生旅途中迷失了方向,渾渾噩噩一生,最終一事無成。對那些悲觀沮喪、心態消極的人而言,再多的抱怨也改變不了現實的殘酷。所以,遇到問題時,我們不應該埋怨生活,而是需要轉換一下思想。

或許有人說,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會讓人有一個好心情,根本就樂觀不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讓“悲觀”化成“樂觀”,只要我們調整一下心情,不過,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我們有沒有樂觀的心態。

有人說:“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它的心靈感到幸福。樂觀的人始終成就樂觀的人生,悲觀的人只能躲在歲月的角落里偷偷地哭泣,面對人生,我們所能選擇的只有樂觀。”

曾經有一位游學的哲學家,來到了一個村莊,遇到了一位老婆婆,在老婆婆家里借宿的幾天之中,他發現老婆婆每天都抱怨不停。這個哲學家感到非常不解,就問老婆婆:“你為什么每天都抱怨呢?是遇到了什么麻煩的事情嗎?我有什么可以幫助你的?”老婆婆對哲學家說:“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賣布鞋的,小兒子是賣雨傘的。天氣好的時候,我很擔心小兒子的生意不好,所以我忍不住抱怨;到了下雨天,我又擔心大兒子的布鞋賣不出去,想到這里我也忍不住抱怨。什么時候,能讓他們的生意都好呢?”

哲學家聽完老婆婆的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想了片刻,說道:“老婆婆,你這樣想可就不對嘍。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覺得每天都開心。”

老婆婆不解,問道:“你為什么這樣說呢?”

哲學家耐心地說:“你為兩個兒子的生意擔心,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你為什么就不能為他們感到高興呢?你可以這樣想,天氣好的時候,你大兒子的布鞋生意一定會好;下雨的時候,你小兒子的雨傘生意肯定也會好。既然他們的生意都會好,你為什么還要難過?應該每天都感到高興才對啊!”

老婆婆聽完哲學家的話,頓時開朗了起來。自此之后,她再也不抱怨,再也不為自己的兩個兒子擔心了。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她都是樂呵呵的。

老婆婆用樂觀態度面對生活的時候,終于又找回了自己的快樂。可見,樂觀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它是幸福的源頭、快樂的種子、生活的開心果。樂觀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樂觀像是一座燈塔,在你失望的時候,指明你前進的方向;樂觀是一杯甘甜醇香的美酒,在你煩躁的時候,為你的人生送去一絲清涼;樂觀是一把鋒利的武器,在你前進的時候,為你披荊斬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青岛市| 开平市| 天祝| 伊春市| 民乐县| 武义县| 荆门市| 岐山县| 礼泉县| 饶平县| 兴安县| 玛纳斯县| 宜兰市| 凤冈县| 山西省| 成武县| 天水市| 西林县| 怀集县| 土默特右旗| 曲水县| 茶陵县| 苍梧县| 昭觉县| 汝州市| 佛教| 金阳县| 右玉县| 四子王旗| 峡江县| 惠州市| 连山| 壶关县| 福州市| 灵丘县| 沙洋县| 哈尔滨市| 济阳县| 大港区|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