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話
晉王羲之蘭亭序:書圣的最高杰作

王羲之在會稽舉辦“曲水宴”,受邀的文人即興吟詩,王羲之為此作“序”。蘭亭是聚會的場地,現存的《蘭亭序》不是真跡,而是石刻拓本。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總有寫也寫不完的故事。他對于日本的影響無遠弗屆,自古以來,王羲之就是日本書法家的標桿。日本所謂代表三跡的三人小野道風、藤原佐理、藤原行成,就是以王羲之的書法為范本,提升了日本書法的水準。從日本平安時代以來使用的平假名,筆順就是模仿王羲之的字。對于日本文字整體而言,王羲之具有“師”的崇高地位。

在中國,王羲之的名號特別響亮。王羲之有“書圣”之稱,他的書法稱為“王法”。為了參加科舉,熟練“王法”是絕對必要的。如果從中國文化史中要挑選出最偉大的一個人,首選就是王羲之。這是為什么呢?中國文化之中類別多元,包括書法、繪畫、陶瓷器、青銅器、玉器等,書法又被認為是最崇高的藝術,王羲之是書法界地位最高的人,自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

蘭亭序
(宋拓定武褉帖趙氏藏本)

東晉 王羲之 拓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25×66.9cm

王羲之的名氣如此之高,《蘭亭序》是重要的作品之一。王羲之是東晉時代的人,《三國志》中的曹操之子曹丕建立魏國,遭到家臣司馬家消滅,建立晉國。當時的貴族握有政治的主導權,科舉制度尚未建立。王羲之出生于名門之家,從小接受英才教育。也曾在《三國志》出現的漢末書法家蔡邕、魏國政治家兼書法家的鐘繇,都是當時一流的書法家,都曾擔任他的家庭教師。

王羲之并無強烈入世的想法,他傾向于當時流行的“清談”厭世思維,沉溺于詩詞、書法、飲酒之中。四十歲的王羲之到會稽(今浙江紹興)赴任,邀當地士紳四十一人齊聚蘭亭,在小溪旁飲酒吟詩,舉辦“曲水宴”。宴會上,參加者一個一個輪流作詩,后來把這些詩集結成冊,王羲之寫下序文,就是這部《蘭亭序》。這段佳話之所以特別有意義,是因為對于中國人來說,書法不只是技法,在書法之中表達的精神更為重要。寫下《蘭亭序》的王羲之,正值與權力保持一定距離之際,心里想的是如何度過有意義的余生。與心靈相通的好友們吟詩作樂,酒后寫下絕世名作,這種精神的自由體現在《蘭亭序》的每一個字當中,因此后世一致推崇《蘭亭序》是書法界的最高杰作。

可惜的是,包括《蘭亭序》在內,王羲之的作品沒有一件傳世,原因是唐太宗熱愛王羲之,動用所有權力搜羅王羲之的作品,而且死后和自己一起埋葬。當時的皇帝相信死后的世界,將金銀財寶一起埋葬可以作為在另一個世界里手邊的財產,因此唐太宗也希望在那個世界繼續欣賞王羲之的書法。王羲之的真跡一件也沒留下,但是王羲之的書法卻能傳世,一是因為拓本,另一是因為臨摹,這是一種極為細致的抄寫。拓本是用墨汁拓印刻有王羲之書法的石頭,最接近王羲之的書法真品。臺北故宮收藏的是《定武蘭亭序》,定武位于河北,是失蹤碑文發現的地點。

日本是王羲之留存摹本的寶庫。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使,曾將大量的王羲之摹本運往日本,在日本人手中長期保存下來,二〇一三年時日本的晚間九時新聞便曾報道“在日本發現王羲之的書法抄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亦曾舉辦特展“書圣·王羲之”。這份抄本是在長25.7厘米、寬10.1厘米的紙面上,寫下三行二十四個字:

 

(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當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

 

信件的一部分稱為“斷簡”,通常會以開頭的兩個字作為名稱,因此這件抄本稱為《大報帖》,推估應是七到八世紀間唐代制作的。當時的日本正值奈良時代,全面向興盛至極的唐代學習,在十到二十年間派出遣唐使冒險乘船,從中國帶回大批的文物,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書法抄本、王羲之的抄本等。有人說,唐太宗時大量制作王羲之的摹本,其中一部分送給遣唐使。天皇家族保存了王羲之的摹本,后來移至東大寺,其后賞賜給民間人士,而流入日本社會。

臨摹需要諸多技法,其中最高超的技法就是“雙鉤填墨”。在書法上放置紙張,沿著文字的輪廓描線涂滿,作業程序非常費工,以畫出細如毛發的細線,此摹本制作極為精巧,傳達了微妙的意境。這種風格的臨摹,全世界只有十幾件,卻在日本陸續發現王羲之這類精巧摹本。

地理上位處邊緣的地點(日本),對于地理上位居中央位置(中國)的文化,反而保存得較好,文化傳播的趣味正是在此。日本民俗學者柳田國男曾經提出證明,日本各地的用語及語匯,在偏遠的地方反而保存首都(如京都)的古語。中國的文明傳到日本,也是同理可證。

現在,日本收藏不少王羲之的抄本,例如宮內廳的《喪亂帖》、前田育德會收藏的《孔侍中帖》、私人收藏的《妹至帖》等,不勝枚舉。在日本如果發現王羲之的抄本,頂多就是媒體報道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新聞稿,并不會有更深入的追蹤。因為王羲之是書圣,具有高知名度,一旦發現王羲之的臨摹,意義非凡。要是在中國臺灣和大陸,可是會引起很大的騷動。從這個角度看來,日本擁有王羲之的最高杰作,但被說成“有眼不識泰山”,也是莫可奈何的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堆龙德庆县| 柳江县| 东至县| 宁乡县| 怀远县| 阳曲县| 永平县| 淮北市| 樟树市| 绥江县| 柘荣县| 晋州市| 长丰县| 望江县| 灵宝市| 赫章县| 沁源县| 梅河口市| 衡山县| 双柏县| 平谷区| 嵊州市| 泸州市| 济南市| 静海县| 湾仔区| 博湖县| 巴楚县| 湾仔区| 荔波县| 名山县| 尼玛县| 民丰县| 罗甸县| 沭阳县| 黑山县| 康保县| 城口县| 泸西县| 兰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