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刀疤豺母(9)

我調準望遠鏡焦距——淡黃色的體毛,背部有一條厚密的金黃色毛帶,哈,果然就是從尕瑪爾草原流亡來的那群金背豺。瞧,這是歪嘴巴雌豺,少掉一只耳朵,哦,那是刀疤豺母為阻止它傷害我和強巴而咬掉的;瞧,那是胸毛已經禿光的老豺,哦,顯得比一年前更蒼老了,連脖子上的豺毛也差不多掉光了;瞧,這只年輕的公豺背脊上有一條紫色毛斑,我記得很清楚,就是一年前強巴用計擒捉的八只幼豺里頭的一只,當時我還開玩笑地說這是一只紫金娃娃,哦,如今已變成一匹八面威風的大公豺了……

咦,怎么不見刀疤豺母?

我用望遠鏡在豺群里搜索了一遍,沒見到刀疤豺母,正在著急,突然,岸邊的灌木叢里,又鉆出一小群豺來。我仔細一看,領頭的那匹豺正是刀疤豺母,它身邊是一匹眉額長著兩叢綠毛的綠眉雌豺和兩只約三個月左右大的幼豺。看來,刀疤豺母是因為照顧落在后頭的綠眉雌豺和幼豺,所以來遲了一步。我這才舒了口氣。我對刀疤豺母印象不錯,我覺得這是一匹知好歹懂甘苦明事理的好豺,只要它還在豺群里并擔當首領的角色,我們就有希望把豺群請回尕瑪爾草原。

刀疤豺母護送綠眉雌豺和兩只幼豺到溪流飲水,強巴小聲問我該怎么辦。我咬著他的耳朵說:“我就這樣走出去,想法子讓刀疤豺母了解我們善良美好的心愿。哦,你暫時別動,待在這里。它們對你有看法,對我比較友善。我一個人先出去試一試。”

“這太危險了,萬一……”強巴為我的安全擔心。

我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去無謂的冒險,我覺得我走出去后,豺攻擊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段時間我翻閱了許多國內外有關豺的資料,對豺這種動物的品性和行為特點有所了解。按文獻記載,豺是所有大中型食肉獸中對人類最敬畏的一種動物,從不主動攻擊人類,迄今為止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找不到一個證據確鑿的實例來證明豺殺害或吃掉過人,豺攻擊人類的概率比家犬傷害主人的概率還要低。再者,我曾與這群金背豺打過幾次交道,我救過它們,它們也救過我,怎么說也是朋友了,我相信它們不會得健忘癥把我給忘了的。只要它們還能認得出我,就絕不會攻擊我。雖然人類的字典里將豺比喻為惡的化身,但在真正的豺世界里,還沒有恩將仇報這句成語。

“我還擔心,你這樣突然走出去,會不會嚇著它們。”強巴說。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我突然出現在豺群面前,會不會嚇著它們,一陣風似的逃之夭夭。兩條腿行走的人是趕不上四條腿奔跑的豺的,假如真這樣的話,我們再要尋找它們就困難了。

可我覺得我一出現它們就立刻望風而逃的可能性不大。別說豺是兇猛的食肉獸,即使一般的食草動物,也不會一有動靜不問青紅皂白撒腿逃竄的。

動物對突如其來的異常動靜的反應,不同種類的動物有不同的行為特征,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先會因驚嚇而擺出逃竄的姿勢,然后回眸張望豎耳諦聽聳鼻嗅聞,進行觀察判斷,再決定是采取逃遁還是采取迎戰的策略。

這個觀察判斷的過程因“人”而異,有的十分短暫,只有幾秒鐘,有的稍長些,延續好幾分鐘。一般來說,面對突如其來的異常動靜,兇猛的食肉獸觀察判斷的過程要拉得長些,孱弱的食草獸觀察判斷的過程會壓縮得短些。

觀察判斷的時間長短,還取決于距離的遠近。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警戒距離,例如野兔的警戒距離是七十米左右,白鷺的警戒距離是五十米左右,虎的警戒距離是兩百米。假如突如其來的異常動靜是在警戒距離之內,動物的心理壓力陡然增高,情緒高度緊張,往往會這樣想:這奇怪的動靜離我太近了,要真是天敵的話,一轉眼就能撲到我面前,我不能麻痹大意,逃吧,三十六計逃為上,寧可錯逃千次,也不可冒險一次啊,就會把觀察判斷的過程壓縮到最短。假如突如其來的異常動靜是在警戒距離之外,在動物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內,就能從容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往往會這樣想:這奇怪的動靜雖然要提防,但也不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距離還遠呢,就算真是危險的天敵,我也還有足夠的時間逃命,用不著太害怕,等看看清楚究竟是什么東西再作理會也不遲嘛,就會把觀察判斷的過程適當延長。

我既然了解這個規律,何不利用這個規律呢?

我提了一只風干的紅毛雪兔,沿著一條雨裂溝,像蛇一樣無聲無息地爬行,繞到豺群的上風口。目測了一下,我所在位置與豺群約百米左右,動物行為學教科書上介紹說,豺的心理所能承受的警戒距離約八十米,也就是說,我現在與豺群之間的距離很合適,既能讓它們看見我,又不至于使它們受到驚嚇頭也不回地逃之夭夭。

這時候,大部分豺都已喝飽了水,有的躺在野花叢中憩息,有的互相打鬧戲耍,母豺舔理幼豺的體毛,公豺扒開草叢尋找青蛙……

我突然從巖石后面鉆出來,跳到一片無遮無攔的開闊地里,雙手高舉,(左口右歐)——(左口右歐)——發出柔和的叫聲。

我是有意繞到上風口來的,這樣風就能把我身上的氣味吹送到豺的鼻子里去。在人類社會,兩個闊別多年的朋友遐邇相遇,甲認出了乙,而乙一時想不起甲是誰了,甲就會用埋怨的口吻提醒乙:哎喲,你老兄真是貴人多忘事啊,我是某某某呀,你不記得了嗎!這樣自報家門,喚醒了乙沉睡的記憶,乙恍然大悟連連抱拳作揖說對不起,兩人遂到小酒館里喝一壺共敘友情。這些金背豺自然聽不懂我的話,對人類使用的語言符號更是一竅不通,不曉得我姓甚名誰,但它們仍有一套分辨熟悉者與陌生者的識別系統,那就是氣味。豺的嗅覺比人類靈敏數十倍,而且具有非常牢靠的氣味記憶,習慣用氣味來認知世界。我讓風把我的氣味吹送過去,其實就是在自報家門,提醒它們,我是它們所熟悉的朋友。

我發出(左口右歐)(左口右歐)柔和的叫聲,是在模擬豺高興時候的嘯叫聲,表達我見到它們的喜悅的心情。

我雙手高舉,這動作在人類社會意味著弱者向強者投降,乞求強者不要傷害自己,但在豺社會,則意味著我向它們證明,我手里沒有刀槍弓箭,沒有讓它們心驚膽寒的冷兵器或熱兵器,我是和平使者,我只有善良的愿望,我為友誼而來。

果然如我所料,當我從巖石背后鉆出來的一瞬間,所有的豺停止了其他一切活動,都緊湊四肢肌肉擺出一副隨時準備撒腿奔逃的姿勢,扭頸瞪眼,幾十雙豺眼齊刷刷地朝我望來。

我一動不動,如果這時候我朝前奔跑或者彎腰什么的,它們極有可能會轉身逃掉。

雙方就這樣靜止不動地僵持了一會兒,我看見,刀疤豺母抬起下巴翹起鼻吻,做嗅聞狀。我只有一個希望,風再刮得大一點,能及時有效地把我的氣味傳送到刀疤豺母的鼻子里去。

歪嘴巴雌豺、胸毛已禿光的老豺和那匹年輕的紫金公豺,學著刀疤豺母的樣,也抬平下巴翹挺鼻吻做嗅聞狀。更多的豺則不時瞟刀疤豺母一眼,等候首領的指示。

刀疤豺母認真地長時間地嗅聞著,偶爾發出一聲短促的嘯叫,好像在質疑這氣味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它仍然腿肌繃緊,尾巴平舉,保持著隨時準備逃離的姿勢,這說明它還沒完全認出我是誰來。

我跟刀疤豺母僅打過兩三次照面,分別已經快一年了,雖然豺有氣味記憶,但時間一長,氣味記憶也會被沖淡的。再說,我距離刀疤豺母有百米之遠,雖說是在上風口,但風不大,徐風輕吹,途中免不了會飄逸損耗掉一些氣味,豺的嗅覺盡管靈敏,怕也難以辨得真切啊!要是刀疤豺母認不出我的氣味來,帶領豺群一走了之,該如何是好?我急出一身汗來,渾身燠熱得喘不過氣來,解開領子想涼快涼快,突然,想出一個好辦法來。哦,我記得一年前在尕瑪爾草原與豺群周旋時,我穿的也是這件勞動布牛仔裝,這幾日跋山涉水流了不少汗,牛仔裝上浸透了濃濃的氣味,有助于刀疤豺母回憶往事。

我這么想著,趕緊脫下牛仔裝,裹了一塊石頭,用力朝豺群扔去。這是我的氣味名片,哦,請驗明正身。牛仔裝像只灰色的大鳥,在空中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落在約五十米開外的草坪上,剛好是我與豺群的中間位置。我力氣小,無法將裹著石頭的牛仔裝扔出一百米去。

刀疤豺母眼睛警惕地瞄著我,小心翼翼地朝前走來,顯然是要查驗我的“氣味名片”。我規規矩矩地站在原先位置上,靜候裁決。刀疤豺母往前走了五十米,叼起我的牛仔裝,一溜煙又退回溪流邊,與歪嘴巴雌豺和胸毛已禿光的老豺一起來檢驗我的牛仔裝。它們一會兒將嘴吻拱進牛仔裝,翕動鼻翼做深呼吸,深入調查是不是假冒或偽裝的氣味,一會兒又用爪子扒抓用嘴巴拉扯,翻來覆去鼓搗我的牛仔裝,里里外外搜尋有無陌生可疑的危險的氣味,比海關工作人員搜查走私物品更認真更嚴謹。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等待。

折騰了老半天,終于,刀疤豺母揚起臉,朝天發出一聲長嘯,音調悠揚柔和,就像發出了警報解除的信號。豺們四肢繃緊的肌肉松弛開,平舉的尾巴也軟軟地耷拉在地,收斂起隨時準備逃竄的姿勢,有幾匹豺重新躺倒在野花叢中,捕捉在低空飛行的紅蜻蜓。

刀疤豺母側身對著我,尾巴墊在后腿彎,蹲坐在地上。

即使外行也能看得出來,它們認出了我這個朋友,并了解我沒有惡意,所以松懈了警戒。

謝天謝地,我大大松了口氣。

十四

我仍然是雙手高舉的投降姿勢,面帶著微笑,模仿豺的聲音(左口右歐)(左口右歐)輕柔地叫著,緩慢地朝前移動,一點一點接近溪流邊的豺群。我不能走得太急,這會讓它們起疑心的。我曉得,野生豺由于經常受到人類捕殺迫害,對兩足行走的人天生抱有戒備之心,即使面對曾經幫助過它們的熟人,也不會像狗遇見主人那般親密無間的。對豺來說,確確實實是這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我覺得我將豺的心理揣摩得很準,因為我看見,當我距離豺群越來越近時,刀疤豺母不時用眼睛瞟我,我每向前跨出一步,它的耳朵就劇烈地顫動一陣,顯示出內心的不安。

當我走到離豺群還有七八米遠時,刀疤豺母再也按捺不住,倏地站起來,沖著我呦(左口右歐)發出一聲尖厲的嘯叫,雙眼爆出一片敵意。我明白,這是在警告我別靠得太近。動物除了警戒距離之外,還有一個規避距離。

警戒距離是對可疑動靜和潛在危險而言的,換句話說,是針對天敵的;規避距離是對同類中的競爭對手或友善型異類的,換句話說,是針對不大可能會來傷害自己的對象的。例如山羊在山坡上吃草,發現黃牛走過來了,山羊曉得黃牛不會傷害自己,一般情況下不會介意,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但如果黃牛靠得太近,離山羊只有三四米遠了,山羊便會掉頭跑開,絕不會跟黃牛摩肩接踵頭挨著頭吃草的,山羊始終與黃牛保持一定距離,這就叫規避距離。

所謂規避距離,就是為規避潛在風險設定的恰當距離。動物行為學家解釋說,動物之所以要保持規避距離,是出于只怕萬一的防范心理。據書本介紹說,金背豺的規避距離是七米左右。我已經闖入規避距離的極限,刀疤豺母自然會覺得緊張。

我早就想好了對策,刀疤豺母一叫,我立刻識相地趴在地上,扭轉脖子露出頸側的動脈血管。這姿勢在豺群中經常可以見到,表明愿意和解或服輸。刀疤豺母眼睛中的敵意慢慢消散了,重新又蹲了下來。歪嘴巴雌豺和胸毛已禿光的老豺也還認識我,站在十來步開外的地方,友好地朝我甩動蓬松的尾巴。

我坐在草地上,看著散落在我四周的豺。它們和一年前相比,明顯消瘦了,肩胛支棱,露出一根根肋骨,肚皮癟塌塌的,眼里閃動饑饉的光。整個豺群只有綠眉雌豺身邊帶著兩只幼豺,明顯丁口不旺。我注意觀察,豺群中有不少育齡雌豺,正值夏天繁殖季節,竟然沒有一只腆起了大肚子有懷孕征兆的。再看刀疤豺母,背毛灰撲撲的,色澤黯然,胡須焦黃曲卷,鼻吻和臉頰上的皺紋更深了,那條刀疤變得像僵死的蚯蚓一樣難看,比一年前憔悴蒼老了許多。看來,這群金背豺活得并不輕松,從某種角度說,還有點落魄潦倒。完全可以想象,這兒土地貧瘠,食物資源貧乏,北有高山峻嶺,南有怒江天塹,地域逼仄,這群金背豺的日子過得很艱難。

我心中暗暗高興。我可不是什么虐待狂,別人受苦我開心。我之所以高興,是覺得有希望將這群金背豺重新請回尕瑪爾草原去了。假如它們遷徙到這里,各方面條件都比尕瑪爾草原強,有冬暖夏涼的巖洞可供棲身,有廣袤的草原可供狩獵,有逮不完的牛羊豬兔,有永不枯竭的山泉溪流,桃紅柳綠,鶯歌燕舞,那它們還會愿意返回尕瑪爾草原去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對豺同樣適用。“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任何生命都在不懈地奮斗,以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

我掏出那只風干的紅毛雪兔,朝豺們揚了揚。立刻,就像鐵屑遇到了磁石一樣,所有豺的視線都被我手中的紅毛雪兔吸引住了。曾與我打過交道的黑耳朵公豺眼睛里迸出貪婪的光亮,胸毛已禿光的老豺舌頭伸出老長做乞討狀,歪嘴巴雌豺合不攏的嘴角滴滴答答流出一條口水來……哦,這是你們最愛吃的來自家鄉的土特產,也是故鄉在深情地向你們召喚的信物!我一揚手臂,將紅毛雪兔扔了出去。

送禮好辦事,這是人類社會的特點。小恩小惠,籠絡豺心嘛!

嘩,豺群蜂擁而上,圍成一個密密的圓圈,搶奪紅毛雪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乌苏市| 即墨市| 鄂伦春自治旗| 赣榆县| 阜阳市| 益阳市| 苗栗县| 瑞安市| 景洪市| 芷江| 抚顺市| 新干县| 阿合奇县| 阿尔山市| 宝丰县| 通山县| 深水埗区| 昆山市| 商丘市| 广丰县| 长岛县| 金门县| 莆田市| 凉城县| 额尔古纳市| 虎林市| 杂多县| 施秉县| 十堰市| 大丰市| 绥滨县| 柯坪县| 吴川市| 岳阳县| 元朗区| 龙门县| 长治市| 贵南县| 汾阳市|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