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石頭城”的故事

我們一年要幾次從不同的路徑穿越阿巴拉契山脈。

凡跨州旅行,人們總是選擇走州際高速公路,我們也不例外。原因很簡單,長途旅行花的時間長,要想早些抵達目的地的話,走這樣的道路更順暢,可以達到的車速最高。可是,我們其實又很不喜歡這樣的道路,因為它雖然是公路,卻和火車道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路,雖然在山川河流中穿行,它和車子所經過的兩側卻通常是半隔絕的。你坐在車里,會感覺到道路對周邊環境的排斥,它頗為蠻橫地一把將周圍的村鎮城市甚至風光景致推得很遠。高速公路多有一張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面孔。

于是,路途常常就單調起來,而我是一個最怕單調的人。所以每次要經過阿巴拉契山脈,就會悄悄生出一點期盼,期盼一段開車人通常并不喜歡的盤山路。在那里,山脈以它石頭的堅實身軀頑強地抗拒被公路推開,因此公路在這里被迫謙虛。它只能像是一條細細的山間裂縫,順著山勢曲折蜿蜒地爬行。車里的人也因此能夠進入山中。不論春夏秋冬,你能感受山的呼吸,體驗它的四季風情。雖然你會被前后左右的車們逼得仍然維持高速,復雜的地形也迫使你全神貫注,可是山緊緊地圍繞著你,你還是融入進去了,阿巴拉契山脈的靈氣不可抑制地已經進入你的身體,足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慢慢地給你滋養。從佐治亞北部進入田納西州的24號公路,就有這樣一段穿越阿巴拉契山脈的路程。

阿巴拉契山脈有一線漫長的、風光秀麗的風景,卻是一個相對美國其他地方擁有更多窮人的地區。它曾經有過煤礦興盛的年代,卻隨著開采的終結盛極而衰。它的周邊也有過許多小牧場和小農莊,卻也因農牧業走向現代化大規模的農牧場而逐漸凋零。深山里還留下一些故土難離的村鎮,生活得艱難。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在哪里都一樣。很多阿巴拉契人,也就此離開家鄉,奔向經濟更為活躍的地區??拷?,如同靠近水流,失望的人群更容易得到新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帶走。棄留的小牧場上有一些建筑物,就像一座座舊日歲月的紀念碑一樣,飽經滄桑地矗立在公路兩旁。

這些建筑物我們叫它谷倉,其實是畜欄和飼料棚的結合。嚴格地說,它不是農業建筑而是牧業建筑。它們遍布美國南方,記錄著這里曾經牛羊遍地的牧歌式的浪漫歷史,多得就連我們家里都有這么一個。我們有個藝術家朋友阿蘭·南斯,是個地地道道的南方老農民,從來沒有進過藝術學院,和美術也從不沾邊。但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谷倉這樣一種實物歷史已經在日漸消失。于是他開始拿起畫筆,精細地記錄一個個坍塌中的谷倉。他的畫是那么美,畫中的谷倉就像一個個布滿皺紋的老人的面容……

在南方的公路兩旁,有許多這樣神態各異的老谷倉??墒?,在田納西州24號公路的阿巴拉契山脈這一段,當我們貼近那些荒廢的小牧場時,我們常常看到的谷倉與眾不同,在它們歪歪斜斜的身軀頂著的棗紅色大屋頂上,赫然可見巨大的幾個白色的字跡,工整地鋪滿整個屋頂:

 

從石頭城看七個州

 

我們一次次從它們身邊駛過,雖總是行色匆匆,心里卻存下個疑惑。石頭城?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城?漸漸地就尋思著,哪一天沒準去看看?直到那一年十月中旬,初霜過去,就在阿巴拉契山脈秋色最濃郁的時候,我們在山腳下的一個鄉村節日中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攝影藝術家大衛·簡肯。這才解開了這個“石頭城”的謎:我們聽到了一個有關石頭城和谷倉廣告的南方故事。

石頭城原來只是大自然的一個杰作。那是深山中綠葉簇擁的懸崖、瀑布和清泉,景色充滿奇異的魅力。在二十世紀初,這片三百英畝的山林屬于噶奈·喀特和他的妻子弗麗達??μ叵壬阅腥说男坌膭摌I,全力投資開發一個叫做“仙境”的居住小區,他的妻子弗麗達,卻懷著女人天然對美的敏感,一心一意地在營造一個真正的人間仙境——石頭城。

“石頭城”的名字是來自當時的美國兒童樂園。那時的美國還是一個被歐洲人看不上眼的落后野蠻“開發中國家”,老百姓貧窮樸實,孩子們還沒有迪斯尼樂園這樣的現代兒童游樂場,人們常常在一片園地里豎立一些童話中小精靈的形象,吸引孩子來玩,其中一個孩子們熟知的小精靈,就叫“石頭城”。

弗麗達有著兒童的天真和熱忱,在山中建造的“石頭城”是一個自然園林,它本來就有著天造的美景。弗麗達在其中修建步道,細心收集無盡的南方野花裝點,野花的品種竟有幾百種。就這樣,“石頭城”一天天趨近完美。美國南方一向是人們眼中沒有文化的蠻荒之地,弗麗達在“石頭城”的園林創作,卻使她在1933年為南方人贏來了第一個美國園林俱樂部的杰出作品銅質獎章。而對于弗麗達來說,她得到的最大獎賞,是她享有了創造和生活的樂趣。

這家人的生活卻不是一帆風順的。三十年代大蕭條,喀特投資的鋼鐵股票從二百九十八美元一股,跌至三十美元。他已經談不上再發展事業,只差沒有破產了??μ卦庥鲋卮蟠煺?,當然很痛苦,這個時候他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妻子營造的人間樂園能夠給人帶來怎樣的心靈撫慰。他開始以一種從未有過的眼光來打量這個花園,“石頭城”使他有所改變,他開始熱衷于參與妻子的創作。當然,喀特先生仍然是聰明的投資者,1932年5月21日,他決定將“石頭城”作為旅游點正式對外開放??μ叵壬簧甲摺⒂行脑曰ǖ摹笆聵I”并沒有成效,妻子的“無心插柳”反倒成為這家人最為成功的“業績”了。

旅游點是要有人來參觀才會有收入的。這座園林從本身條件來說無懈可擊,不僅有天然及人工的景致,而且地處幾州交界的深山之中。在懸崖上放眼望去,據說可以遙遙看到七個州的風光??墒窃谀莻€年代,并沒有電視和現代化的廣告手段,怎么才能用有限的資金打響廣告,吸引人來呢?喀特想到了那些南方無所不在的谷倉。他托自己的好朋友,找來了一個機靈可靠的男孩,雇他去做在谷倉屋頂寫廣告的“廣告人”。男孩來了,問喀特,寫什么呢?喀特先生在小紙片上寫下四個大字:看石頭城。

這個男孩叫克拉克·巴易爾,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他還是和南方的農民們一樣,習慣地戴著一頂草帽,怎么看都不像今天的“廣告人”。但是在當時,他可是真正的廣告人。從尋找推銷對象、推銷廣告直到制作廣告,一個人全包。他開著車尋找路邊的谷倉,設法找到谷倉的主人。推銷的方式說來簡單,就是答應替對方免費油漆谷倉屋頂,以交換在屋頂上面刷上幾個大字“看石頭城”。然后,他就自己爬上屋頂,開始“制作廣告”。老谷倉們的屋頂都是鐵皮的,不用幾年就銹跡斑斑,刷屋頂不僅花錢,還是個吃力的活兒。所以,他的推銷總能一舉成功。

一開始,喀特先生還不放心撒手讓這個小男孩自己干,總是他親自出馬,選到合適的谷倉再派克拉克去。終于有一次,克拉克發現一個位置很好的谷倉,隱藏在幾棵大樹后面,他主動說服谷倉主人砍去那幾棵樹,結果“刷出來的廣告一英里之外就能看到”。八十多歲的克拉克今天還對此十分自豪。因為喀特先生也走過這條線路,可是他壓根兒沒看見躲在大樹后的谷倉。從此,這個好眼力的男孩克拉克就放“單飛”了。后來他越走越遠,還帶著兩個幫手,足跡遍布美國東南部和中西部,我們所看到的“石頭城谷倉”,原來只是數以百計的同類谷倉廣告中的幾個??死烁芍芍?,還會編些新的廣告詞自娛自樂,比如:“從石頭城看七個州,世界第八大奇跡!”

“制作廣告”是一個技術活兒。字跡要清楚漂亮不說,廣告人至少要站在屋頂上能夠保持平衡,不摔下來。這種“技術要求”我們倒是深有體會,因為我們剛給自己的住房、一棟百年的農家老屋換過屋頂。他們先給谷倉屋頂刷上全黑的油漆,干了以后再上去刷白字。最要命的是,如果一不小心踩上白字,那濕的油漆溜滑,一定是一溜到底。不但破壞了廣告畫面,往下跳還要技巧,既不要摔壞自己,還要讓手里的油漆罐少灑掉點油漆。要是一罐子倒扣在草地上,還得挖去草皮掩埋,否則牛吃了要中毒。

這些廣告過幾年就要翻新,所以連新帶舊的活兒干都干不完。克拉克后來還因此成為一個著迷的旅行者??墒牵裰粦俪驳镍B兒,離家一陣,他又惦著要回家。他會先寄張明信片回去通知喀特先生,有時寫得挺風趣:“用光了錢也用光了漆,我要回家去看我的妻?!保∣ut of paint and out of money, Going home to see my honey.)

就這樣一份兢兢業業的谷倉廣告人的工作,使克拉克掙到了自己的土地。1947年,就在他制作廣告的一個谷倉附近,他成為一百英畝土地的主人,蓋起了房子,和妻子一起撫養了三個男孩兩個女孩。這是典型的所謂“美國夢”模式。在官不擾民的前提下,老百姓只要辛勤勞動,就能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這些“美國夢”的個體集合以及時間積累,就是美國強盛起來的秘密。這一次,克拉克爬上了屬于自己的屋頂,自豪地漆上幾個大字:看石頭城。

從六十年代起,情況開始發生變化。美國開始建立跨州的高速公路網,從小公路帶走了大量的旅行者,使得原來在小公路旁的廣告突然間失去了讀者。1965年,約翰遜總統夫人促成了《公路美觀法》,也迫使他們停止在很多路邊的谷倉頂上刷寫“石頭城”廣告。這個特殊的谷倉廣告的制作,漸漸走進歷史。然而“石頭城”已經“名揚天下”,成為美國東南部的著名旅游勝地。

又過了二十來年,喀特夫婦的外孫比爾·卡賓,成為“石頭城”的新一代經營者。1988年,比爾·卡賓和我們的這位新朋友大衛·簡肯聊天。比爾·卡賓說自己一直有個夢想,就是為所有現存的谷倉出一本影集,只是他還不能立即投資去做。他請經常外出拍攝風景的大衛留意一下,假如順路看到這樣的谷倉,就先拍一些下來。他給了大衛一百一十個谷倉的位置。六年以后,大衛拿著一些谷倉照片和調查結果告訴比爾·卡賓,還像點樣子沒有全部坍塌的谷倉,不到一百個了。

谷倉頂上的“石頭城”廣告

比爾·卡賓凝視著這些照片,十五分鐘后,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們做。

幾天后,大衛收到了一個包裹,里面是一大包老舊的明信片,每張明信片上幾乎都貼著一張小小的、已經發黃的“石頭城谷倉”的照片。這是幾十年前克拉克寄回給喀特先生的廣告記錄。原來,當年克拉克每做完一個谷倉,就會為新完成的廣告拍一張照片,并且記錄谷倉的主人和位置。大衛告訴我們,這些照片透出的歷史感,深深打動了他。此后,他盡可能抽出時間,以一個攝影藝術家的眼光,打量和拍攝這些“石頭城谷倉”。兩年后的1996年,大衛跑了三萬五千英里,造訪了五百多座“石頭城谷倉”遺址,在十四個州里,在大大小小的公路邊,發現了現存的二百五十五個谷倉,還沒有坍塌的只剩八十五個了。

谷倉頂上的“石頭城”廣告

我們聽著這個故事,又想起我們的老朋友阿蘭·南斯和他畫的老谷倉。他們在做著一件同樣的事情,為一方土地描繪一部民間歷史。他們都不是專家學者,他們只是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

就這樣,我們的書架上又多了一本由大衛給我們簽過名的攝影集:《石頭城谷倉——一個過去的年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凌海市| 江华| 商南县| 乐安县| 台江县| 抚顺县| 连南| 柳河县| 临江市| 巴彦淖尔市| 丽水市| 麻城市| 永登县| 温泉县| 兴文县| 大足县| 柘荣县| 清涧县| 奎屯市| 北京市| 永川市| 海兴县| 大关县| 响水县| 资溪县| 通辽市| 旌德县| 宜兰县| 新营市| 包头市| 麟游县| 泾源县| 改则县| 汤阴县| 阿拉善左旗| 昭通市| 兖州市| 衡山县| 谷城县|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