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不掉的血跡
——塞勒姆小鎮(zhèn)和審巫案
從波士頓出來,沿95號州際公路往北開,不多久就可以看到通往小鎮(zhèn)塞勒姆的標志了。塞勒姆是海灣邊的一個老鎮(zhèn),它的歷史幾乎和英屬北美殖民地開發(fā)的歷史一樣長。1620年,“五月花”號載著第一批清教徒在附近的普利茅茨上岸,而五年后就有人在這個地方定居了。如今這個小鎮(zhèn)就以它的早期建筑吸引游客。為方便外來的游客,小鎮(zhèn)的人們在老城區(qū)街道上畫了一條半英尺寬的醒目紅線。人行道上的這條紅線,曲曲彎彎長達將近三公里,沿途凈是值得一看的老房子,房子的門后全藏著歷史典故。說它是美國最老的小鎮(zhèn)之一,那是當之無愧的。

小鎮(zhèn)塞勒姆
塞勒姆這個小鎮(zhèn)的名字幾乎每個美國人都知道。我不知道在美國還有哪個小鎮(zhèn)有像它那樣家喻戶曉的名氣。不過,這么大的名氣不是來自它在早期清教徒開發(fā)史上的地位,也不是來自它精心保護的老建筑老街道,而是來自三百年前這兒發(fā)生的一系列法庭審判案,來自這些案件在美國人心中投下的陰影,雖然案件發(fā)生的時候,還沒有美國這個國家。
這就是寫進了每一本歷史教科書的“塞勒姆審巫案”。
塞勒姆怪案
三百年前,在塞勒姆鎮(zhèn)西北還有一個塞勒姆村,現(xiàn)在叫做丹佛斯鎮(zhèn)。1688年,塞勒姆村的教堂請來一個叫帕利斯的牧師。這個牧師是從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搬來的,帶著妻子、六歲的女兒蓓蒂、一個侄女和一個黑人女奴蒂圖巴。
1691年漫長的冬天又冷又陰,牧師的女兒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她行走跌跌撞撞、渾身疼痛,還會突然發(fā)作痙攣,表情非常恐怖。隨后,平時和她形影不離一起玩的一共七個十幾歲少女相繼出現(xiàn)了同樣的癥狀。本地的醫(yī)生試了各種治療方法均無效,只得說,這種病癥可能是某種超自然的力量造成的。在那個時候,這種說法就暗示著有人使用了巫術使這些少女中了邪。而這些少女的舉止也變得怪誕離奇,她們結(jié)成一伙,形影相隨,互相重復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或者突然尖叫,又突然歪歪斜斜地擺出僵硬靜止的姿態(tài),實在是匪夷所思。
這些少女的奇怪病癥沒法解釋,猜疑和不安開始在人們腦子里發(fā)酵,釀造著恐慌和流言飛語。人們必須得到一個解釋,而在三百年前,這個解釋看來只能是巫術。那么,誰在用巫術邪法呢?
人們首先懷疑的是帕利斯牧師從巴巴多斯帶來的女奴蒂圖巴。那時候就有這樣的傳說,事實上一直到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傳說,說熱帶的巴巴多斯盛行種種巫術。巴巴多斯黑人的外貌、女奴的卑賤地位,都使得蒂圖巴成為最容易遭受懷疑的對象。人們要這些“中了邪”的少女揭發(fā),是誰對她們施了巫術,她們果然揭發(fā)的是女奴蒂圖巴,還有一個女乞丐和一個孤僻的從來不上教堂的老女人。
這三個女人,恰恰都是少女們平時不喜歡的人。
村子里的頭面人物向縣政府投訴,縣里安排了一次聽證會,讓這些少女和被指控的巫婆對質(zhì)。1692年3月1日,聽證會在村里的酒店舉行,但是來了幾百個村民,只好轉(zhuǎn)移到村里的“會屋”。少女們活靈活現(xiàn)地講述說,這些巫婆都帶著一個光圈,她們看到巫婆的光圈就“中了邪”。當把那三個女人帶到會場上的時候,這些少女果然一看到她們就發(fā)出驚恐的尖叫,然后擺出歪斜僵硬的姿態(tài),凝固不動了。
隨后,有些村民提供了一些他們認為也是巫婆作祟的現(xiàn)象:他們的牛奶和奶酪無緣無故地壞了。有一個女人來看過一家的牲口以后,牲口就生下了一個怪胎,等等等等。這一切,對于村民們來說,似乎毫無疑問是巫婆作怪的結(jié)果。如果不是巫婆作怪,那又會是什么呢?主持會議的官員一遍一遍地訊問那三個被指控的女人:你是巫婆嗎?你見過惡魔嗎?如果你不是巫婆,為什么那些少女見到你就中了邪?
終于,這個案件出現(xiàn)了一個缺口,那就是頭號嫌疑犯蒂圖巴。一開始,她還拼命地辯解,說自己和這些奇怪現(xiàn)象沒有關系。后來,她明白自己是逃不過了,一味抵賴也沒有用,而巫婆是要被處死的。為了救自己,她答應棄惡從善,揭發(fā)惡魔。她承認自己是一個巫婆,惡魔從波士頓來,是一個高高的男人的樣子,來和她接頭。惡魔有時候裝扮成一條狗,有時候裝扮成一頭豬,惡魔要她簽下字來,在村子里作祟行邪。然后,她當場還揭發(fā)了另外四個巫婆,她說,她們能夠像傳說中的魔鬼和巫婆一樣,在沒有月亮的黑夜,或者冬天潮濕的濃霧里,騎著掃帚飛來飛去。蒂圖巴的坦白和揭發(fā)打消了所有人的懷疑,人們突然都明白了,在他們周圍,有惡魔發(fā)展的代理人,那些巫婆巫漢,在危害他們的生活。
如今,這個會屋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是在原址,福列斯特街和霍巴特街的交叉路口,人們立下了紀念標牌,紀念這一不幸事件的開端。
隨后不久,馬薩諸塞地方的總督費普斯從英國回來,他聽說塞勒姆村的巫婆弄得人心惶惶,決定盡快采取法律行動。他下令組成正式的審判法庭(Court of Oyer and Terminer),把審判地點轉(zhuǎn)移到縣政府所在的塞勒姆鎮(zhèn)?!叭漳穼徫装浮闭介_始了。
在這個法庭上,共有五個法官,都是當?shù)氐赂咄仫@赫一時的大人物。經(jīng)過一番討論,法官們決定,“中了邪”的人聲稱看到了巫婆身上的光圈的證詞,是可以作為證據(jù)的。為了驗證,他們還決定在法庭上進行“觸摸檢驗”,就是命令巫婆嫌疑人當庭觸摸聲稱是“中了邪”的人,看是不是發(fā)生了意料中的事。一些懷疑自己受到巫婆作祟傷害的人,說自己身上的紅腫或者任何不能解釋的印痕,都可以作為巫婆傷人的證據(jù)。
被揭發(fā)出來的巫婆立即被關押了起來。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周圍平時看起來沒啥兩樣的老實巴交的人,其實骨子里是心懷惡意的巫婆巫漢,這些巫婆巫漢早就在尋覓機會,要加害于人。這些不可思議的怪事原來都是因為這些暗藏的巫婆巫漢在施法。這可太危險了,太可怕了。一旦處于這樣的驚恐心態(tài)里,人們好像被恐懼挾持了,對最為荒誕不經(jīng)的事情也會深信不疑。
受指控而被關押起來的人發(fā)現(xiàn),事情糟糕了,她們陷進了一個怎么也說不清的境地,弄不好就會被莫名其妙地吊死。為了避免這個命運,她們一個個走上了蒂圖巴的同一條路,承認自己是巫婆,揭發(fā)別的惡魔和別的巫婆,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她們棄暗投明、改惡從善,甚至夫妻互相揭發(fā),女兒檢舉父母。有人被揭發(fā)為巫婆的時候,家人紛紛表示“劃清界限”,贊同懲罰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劇作家阿瑟·米勒根據(jù)“審巫案”創(chuàng)作的話劇《驗證》劇照
第一個受審判法庭審判的是村婦布列吉特·畢曉普(Bridget Bishop)。1692年6月2日,在法庭上一個農(nóng)夫作證說,他看到畢曉普偷了雞蛋以后,把自己變成一只貓溜走。有兩個村婦,其中一個顯然有精神病,都宣稱自己是巫婆,說畢曉普也是她們中的一個。還有一個村民說,畢曉普夜里來到他的屋里拷打他。有幾個聲稱自己受巫婆作祟的少女作證說,她們看到畢曉普就感覺中了邪。甚至有人聲稱,把畢曉普押解到法庭的路上,只要畢曉普眼睛注視過的房子,就會有一部分墻倒塌。這些天方夜譚般的指控都讓法庭作為證據(jù)接受了。陪審團判定畢曉普有罪。有一個法官桑頓斯泰爾反對這樣的審判,憤而辭職。而畢曉普堅持宣稱自己是無辜的。
畢曉普被判處死刑,1692年6月10日,她被押往絞架山(Gallows Hill)吊死。7月19日,又有五個被審判法庭定罪的巫婆被送上絞架山受刑。
受到指控的人,面對漫無邊際的控訴和證據(jù),求生的唯一機會就是認罪,并且揭發(fā)別的巫婆巫漢和惡魔。但是還是有人即使面對死刑也不愿承認罪過,不禍及他人,他們最終只能在絞架山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1692年的夏天,塞勒姆審判法庭的一系列審巫案,一共把十九個被告送上了絞架山,還有四個人死于監(jiān)獄中??偣灿卸俣嗳吮淮逗捅O(jiān)禁。還有一個叫吉爾斯·柯萊(Giles Corey)的人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他和他的老伴都受到指控,而他拒絕接受這樣的審判,以藐視法庭的罪名在塞勒姆監(jiān)獄里關押了五個月。他仍然拒絕走上法庭接受審判。根據(jù)中世紀傳下來的英國法律,對待這樣的藐視法庭者,要施以peine et fort的懲罰,即用巨石壓在犯人身上,直到氣絕身亡??氯R在石頭下壓了兩天后才死去。三天后,他的妻子和其他七個犯人被吊死。
歷史證明,這些人全部是清白無辜的。
神與魔共舞
到1692年的秋后,審巫風潮像它的突然興起一樣,突然消退了。人們好像不約而同地從夢魘中醒來。塞勒姆鎮(zhèn)受過教育的精英首先起來質(zhì)疑審巫案。波士頓著名的牧師、曾經(jīng)當過第一任哈佛學院校長的英克里斯·馬瑟(Increase Mather)原來也贊成審巫,后來發(fā)現(xiàn)審巫案的株連愈演愈烈,連他的妻子也可能被別人揭發(fā)為巫婆了,終于大徹大悟。他發(fā)表了《良心案》(Cases of Conscience),被后世稱為“北美的第一部證據(jù)系統(tǒng)”。他指出:“錯放過十個巫婆也比冤枉一個無辜的人要好?!?/p>
這些質(zhì)疑促使總督費普斯下令,審判法庭不能接受所謂看到巫婆的光圈的證詞,不能采用當場觸摸來檢驗巫婆的做法,定罪必須要有清楚的令人信服的證據(jù)。在排斥了“坦白揭發(fā)”的證據(jù)以后,最后一批三十三個被告,有二十八個被法庭認定無罪,其他的人后來也得到了赦免。1693年5月,在最初的審巫案差不多一年以后,總督費普斯下令釋放所有被指控的人。塞勒姆審巫案結(jié)束了。
說來奇怪的是,塞勒姆的審判法庭一解散,巫婆神漢的怪現(xiàn)象也像當初突然出現(xiàn)一樣,突然地消失了。一年前引出審巫案的那些少女,奇怪的病癥都消失了,后來她們都正常地長大、出嫁,正常地度過了一生。當人們不再“一根筋”地認定有巫婆作祟的時候,那些不能解釋的現(xiàn)象也消失了。
可是,塞勒姆審巫案在北美歷史上留下的陰影卻一直沒有消失,三百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清教徒這塊平靜的英屬殖民地會出現(xiàn)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錯。
人們無法不沉重,為什么會在一個公認有法制的地方,設立了正式的法庭,經(jīng)過正式的司法程序而處死了幾十個絕對無辜的人?
人們檢討了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指出清教徒的宗教執(zhí)著,在相對封閉的社區(qū)環(huán)境下會變成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偏執(zhí)和狹隘,只承認自己認可的東西,只信任自己相信的東西,不見容于任何不同于自己的異端,并且把一切異端都視作邪惡。當年,清教徒在歐洲受到殘酷迫害,他們懷著堅毅的宗教信仰,逃離歐洲,來到新英格蘭建立殖民地。在他們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以后,他們也會像當年迫害他們的人一樣,不能容忍和他們不一樣的人。這種要純潔自己心靈、純潔世界的理想主義的執(zhí)著,一瞬間就會變成殘酷迫害異端的可怕動力。對神的追求,會變成同魔的舞蹈。正是基于這一教訓,現(xiàn)在的人們把司法獨立、政教分離,看作是現(xiàn)代國家的重要標志,把多元和容忍看作一種必需的進步。
對于塞勒姆少女的奇怪癥狀,長期以來比較一致的認識是,這是一種集體歇斯底里,多發(fā)于比較緊密而孤僻的少女群體,和環(huán)境的壓抑也有一定的關系。這種歇斯底里癥狀通常會在一段時間以后消失。一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禍首很可能是一種寄生于黑麥的真菌:麥角菌。這種麥角菌會產(chǎn)生一種類似于現(xiàn)在的毒品LSD的毒素。吃了這種受麥角菌感染的麥子以后,抵抗力較低的人會產(chǎn)生幻覺。塞勒姆少女的奇怪癥狀,其實是一種麥角菌中毒。但是塞勒姆審巫案后來演變成一場大規(guī)模的迫害,其根源卻在于當時司法體制和程序的缺陷,在于新英格蘭的社會狀態(tài),和當時人們的不安全感。
塞勒姆審巫案留給后世的最重要遺產(chǎn)是法庭證據(jù)的嚴格認定原則。在塞勒姆審巫案中,被告及證人的坦白、互相揭發(fā)和道聽途說都可以作為證據(jù),逼供信是塞勒姆審巫案法庭失控的主要原因。三百年前在塞勒姆發(fā)生的事情給了人們一個嚴重的教訓,只有經(jīng)過一定程序認定的確切無疑的證據(jù),方能在法庭上作為陪審團判斷的依據(jù)。法庭必須排斥那些不經(jīng)呈證程序檢驗的證據(jù),排斥非法取得的證據(jù)。被告必須享有專業(yè)律師為之作辯護的權(quán)利。
至于很多人在法庭內(nèi)外的坦白、認罪和互相揭發(fā)指控,其原因雖然很復雜,難以用一句話講清,這種現(xiàn)象卻并不是我們所陌生的。原本無辜的弱者互相指責、互相迫害,大規(guī)模地殘害同類,是很多地方多次發(fā)生過的事情。這種事情在局外人看來十分荒唐,事后也顯得不可思議,身處其中的時候卻幾乎無人可以逃脫,大部分人都會像吃了迷魂藥一樣,身不由己地參與互相迫害。
三百多年過去了。那條從審判法庭通往絞架山的路,還在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zhèn)的地圖上清清楚楚地標著。當年犧牲在絞架山上的幾十個無辜者,用他們的生命奠定了后世美國司法的一個重要原則:寧可放過十個,不可錯殺一人。
歷史的驗證
在塞勒姆審巫事件中,有一個人,只有一個人,逆流而行,公開譴責這種審判。他叫約翰·普洛克特(John Proctor)。普洛克特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夫,還開了一個小酒店。審巫事件一開始,他就公開表示反對,譴責那些歇斯底里的少女是胡說八道。不久,有人揭發(fā)他的妻子就是一個巫婆,他立即大聲疾呼地為妻子辯護,盡管他知道這樣做對他非常危險,引火燒身幾乎不可避免。果然,他家的女仆出來揭發(fā),說他也是一個巫漢。
1692年8月5日,普洛克特受到審判。當他被關在監(jiān)獄里的時候,普洛克特寫信給波士頓的牧師,要求他們干預,要么把對他的審判轉(zhuǎn)到波士頓去,要么掉換審判法庭的法官,因為塞勒姆審判法庭的法官已經(jīng)形成偏見,審判純屬形式。受這封信影響,波士頓的八個牧師舉行了一次會議。后世普遍認為,這次會議是促使塞勒姆審巫風潮結(jié)束的一個重要事件??上У氖?,對普洛克特來說,結(jié)束得太晚了。8月19日,他被吊死在絞架山上。他的妻子,因為懷孕而挨到了風潮結(jié)束,幸免于難。十九年后,1711年,他的家人獲得了一百五十英鎊以作為他被害以及他妻子被囚禁的賠償。
二百六十年后,1953年,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根據(jù)普洛克特被害而創(chuàng)作的《驗證》(The Crucible)在紐約百老匯上演。觀眾和評論界都認為,這是米勒繼《推銷員之死》以后最出色的作品。對于那個時代的很多觀眾和評論家來說,毫無疑問,米勒就“重大題材”創(chuàng)作的這個劇本,是對“麥卡錫主義”和“國會非美活動委員會”的勇敢回答。

《驗證》的演出海報
塞勒姆審巫案和麥卡錫主義不同于歷史上的民眾私刑,它是在制度化的權(quán)力運作下進行的??謶趾筒话踩?,是這種制度化的權(quán)力手里的工具,用來脅迫和挾持民眾,冤枉無辜,迫害異己。塞勒姆審巫案的教訓是,必須強調(diào)法庭程序,特別是有關證據(jù)的程序。麥卡錫主義造成嚴重后果的原因,也正是因為主持調(diào)查的是國會非美活動委員會,而不是法庭,因而回避了嚴格的司法驗證程序。塞勒姆審巫事件警示所有的后人,即使在當時當?shù)乜磥硭坪醮_切無疑的事情,如果不嚴格按照獨立的法庭程序和證據(jù)排斥方法加以檢驗,那么冤枉無辜的荒唐悲劇是隨時有可能發(fā)生的。在制度化的權(quán)力的參與下,罪名是可以羅織的。
1992年是塞勒姆審巫案發(fā)生三百周年。馬薩諸塞州議會通過決議,宣布為三百年前塞勒姆審巫風潮中的所有受害者恢復名譽。當年的人,不管是迫害無辜的人,還是受迫害的人,都早已在世界上消失了,歷史卻牢牢地記住了這一迫害無辜的事件。在當年審巫的法官中,有一個人叫約翰·霍桑。這個霍桑的后代里出了一個大作家,就是寫了《紅字》的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這位作家霍桑在提到他這位先祖的時候說:在約翰·霍桑的身上,那些受害者的血跡,是再也洗不掉的了。

《驗證》的演出海報

《驗證》的演出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