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彈性辦公:消除組織約束,創業 工作兩不誤(1)

【李守靜:“格子店”老板的“寄賣生意”】

提到“格子店”,很多生意人或創業者并不陌生,可是在幾年前,李守靜對它還是一無所知。現在,李守靜竟成了手工制作者,成了“格子店”的老板。她的家人和朋友都沒有想到,一個生意場上的“門外漢”,如今卻成了老板,而且白天還不耽誤上班,業余時間賺得更多。雖然她的網上手工皮具店規模很小,但收入相當不錯,她的腰包充實了,精神也更充實了。

創業人李守靜:從“上班族”到“格子店”老板

說起李守靜的創業之路,開始得極其偶然。幾年前,她在街上閑逛,看到商場一家店的墻壁上掛滿了一個個小柜子,看上去很像書柜,但是這些柜子里擺放的不是統一的商品,而是一些完全不同類別的小玩意兒。李守靜感到非常奇怪,商家為什么要將這么多完全不一樣的小商品放在一起呢?他究竟是賣什么的?這樣進貨不是很麻煩嗎?為什么要把它們放到這么多的小柜子里賣呢?

李守靜心里有很多疑問,于是走上前去問老板。老板說:“這叫格子店,里面的商品不是我的,每一個小格子里的商品分別屬于不同的老板,他們來我這里租一個或幾個格子,然后把商品放到這里寄賣,我替他們賣,但收益是他們的,我只是收取租金。”老板的回答讓李守靜大開眼界,心想還可以這樣做生意?老板又說,“來這里租格子的人大部分都是上班族,他們想賺錢但又不想辭掉本職工作,所以租格子店就最合適不過了。”

老板的話啟發了李守靜。她就問老板:“我有一些衣服和飾品,買回來以后基本就沒有穿過,幾乎是全新的,放在家里既占地方又浪費錢,不知道可不可以放在格子店里寄賣呢?”格子店的老板說當然可以。

于是,李守靜把自己的一些衣服、飾品、二手物品放到了格子店里。她本來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但沒想到就這樣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創業模式:大眾創業環境下的“寄賣生意”

其實,格子店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它起源于日本,已經流行好幾年了。當李守靜決定租用格子的時候,她開始詳細了解格子店的創業模式。她發現,格子店解決了創業者的兩個大問題,一是租金,二是看管和出售。

開店必然要租地方,但如果租一家店,租金會比較高,一旦生意不好可能連租金都賺不回來,而且還需要進很多貨,否則店里顯得空蕩蕩的,也會造成場地浪費,這樣對于小本創業者來說就會造成投入大、風險大的情況。但如果是租一個店里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格子,創業者可能只需要付整個店租的幾十分之一,投入和風險都會大大降低。

開店還必須照看和出售,有時還要雇人出售,這無疑增加了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但格子店完全不需要這樣,你只需要把貨放在格子店里就行了,由格子店的老板負責看管、出售甚至經營,你只需要偶爾去了解一下經營情況、補補貨、結結賬就行了,完全不需要在那里盯著。這樣你就有足夠的時間去干別的事情,比如上班。所以,開格子店既不耽誤自己上班,又不影響自己創業賺錢。

李守靜在了解了格子店的創業模式之后,發現這真的是個既省錢又省力的創業方法,適合像她這種沒有多少創業經驗又不愿冒險的創業者。由于她的東西品質不錯,而且價格合理,她第一次放在格子店里的商品沒過多久就賣掉了。

后來,李守靜把自己平時手工制作的皮具放到格子店里賣。這些皮具更具特色,賣得非常好。再加上皮具是手工制作的,節約了不少成本,因此利潤就非常可觀。李守靜一個月與格子店的老板結一次賬,營業收入減去格子的租金就是她的利潤。幾個月下來,她發現格子店的利潤已經比自己的工資高了。

李守靜發現,在現在這種大眾創業環境下,人人都想當老板,不妨先從“格子店”老板做起,把“格子店”當成“迷你店”來經營,雖然這個店很小,但若經營好了,也能創造大效益。

創業優勢:極具個人特色的手工制作贏得顧客青睞

開格子店的門檻很低,一個格子的租金只需要幾百塊錢,稍微進點貨也許1000多塊錢就可以了,所以許多學生都租格子店。但這會造成一些情況:格子多、商品雷同無特色、價錢賣不上去,所以誰都可以開格子店,但并不是誰都可以賺到錢。那么,怎樣才能從眾多格子里脫穎而出呢?就是商品必須有特色、獨一無二,并且品質要好。

李守靜剛開始賣的是自己的二手物品,由于大部分都是名牌,當初的交易小票她都保留著,而且售價比較低,所以比較好賣。但是,要想賺錢就不能一直這樣賣。李守靜想,自己做的東西應該很有特色,因為自己從上大學時就有做手工的愛好,這些年也做了一些手工牛皮包,除了自己用還給家人和朋友用,大家常常驚嘆比商店里賣的都好。她想,不如把這些手工牛皮包放在格子店里試試。結果,這些牛皮包很快就被大家一搶而空,李守靜連忙加班加點制作。就這樣,李守靜擁有了最佳貨源。由于這些皮包是手工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小巧精致,每一個都別具特色,還可以根據顧客的要求定制,所以她的手工牛皮包非常受歡迎。

其實,誰都能創業,尤其是開個幾乎無門檻的格子店,但若想成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創業優勢。雖然格子店的創業模式本身已經具備了不少優勢,但這個優勢是所有的“格子店”老板共有的,創業者必須再找到自己的獨特優勢才能成功。

創業定位:具有藝術特色的DIY手工制品

即便創業規模再小,都得有自己的定位,否則你的產品就會被淹沒。李守靜是怎么定位自己的格子店的呢?她后來對格子店進行了更多的了解,發現格子店不適合平淡無奇的商品。司空見慣的東西大商場里都有,而且比格子店里更全、質量更好、更容易獲得顧客的信賴。顧客來到格子店就想買一些稀奇古怪、價格適中的新奇玩意兒,他們不是圖便宜,但是很貴重的他們也不會在這里買。所以,格子店很適合賣一些有藝術特色的、DIY(自己動手做)的或者二手潮品等。

了解了這些之后,李守靜就把自己的格子店定位于具有藝術特色的DIY的手工制作品,結合自己的特長,就專賣手工牛皮包。因為格子店的大多數顧客一般是具有一定生活品位的20歲至40歲的白領階層,他們對生活講究但又不完全追逐名牌,他們往往更關注商品的獨特性和品質,所以價格中檔的手工牛皮包就很容易受到他們的青睞。

事實證明,李守靜的定位很正確,她的手工牛皮包賣得越來越好。李守靜覺得格子店已經不能滿足發展了,因為格子店受規模和經營方式所限不可能有大的發展,畢竟格子店老板只是代賣,不可能在經營上下太大的功夫,但是她又不想開實體店,因為沒有時間去打理。于是,李守靜就在網上開了一個網店,將格子店與網店相結合,線上、線下齊開花,她的輕創業之路走得越來越好。

【秦歌:辦公室角落里的“真股東”】

在一座普通辦公樓的不起眼的角落里,有這樣一位年輕女士,上班時她只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下班后她卻是一位老板、股東。沒有多少人知道她這樣的雙重身份,她真正實現了彈性化辦公,做到了創業、上班兩不誤。一個合適的創業項目——養生早餐鋪,卻讓她在這兩個角色之間游刃有余。

創業人秦歌:“上班族”開起了養生早餐鋪

秦歌,30多歲,一位普通的職場人士,職場生涯多年以后,工作激情已漸漸淡去,但事業上并沒有太大的起色。她感到有些茫然,很希望在事業上還能有新的刺激和發展,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就在秦歌感到茫然的時候,機會降臨了。秦歌的媽媽有一套臨街的房子,有一個鄰居想開一家養生早餐鋪,看中了她媽媽的房子。由于媽媽的房子面積大、格局好、朝陽,因此非常適合開店。媽媽把這個事情交給她處理,鄰居三番五次來找她談,希望她能夠出租房屋。剛開始她并不同意,但經過多次交流之后,她發現鄰居的養生早餐很有特色和創意,應該會有發展前途。

于是,秦歌有了一個想法:房子可以給鄰居使用,但有個條件,鄰居必須同意她以店面入股的方式一起創業。剛聽到她的要求時,鄰居并不接受,因為這意味著秦歌要分走他的一部分利潤,但是后來又覺得可以不用掏租金使用房子,能夠減輕資金短缺的壓力,于是就同意了。

秦歌把媽媽接到了她家里,然后把媽媽的房子簡單裝修了一番,營養早餐鋪就開業了。

創業模式:“租金+幫工”合作模式

以店面租金入股,該如何分配利潤呢?秦歌和鄰居商量,秦歌占30%的股份,沒有其他資金投入,但每天早上6點至8點需要在早餐鋪幫工兩個小時,而且沒有工資,每周可以休息一天,春節期間休息15天,年底按股份的比例分紅。

這樣的合作模式對雙方都有利,秦歌基本上是零投入,但可以分得30%的利潤。對鄰居來說,租金免了,還多了一個不需要付工資的幫工,成本大大降低,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大了很多。

雖然早餐鋪的利潤很微薄,但雙方都幾乎沒有成本壓力,經營起來就輕松很多。再加上他們的早餐鋪位臨街,又是人們上班必須路過的地方,除了附近小區的人來就餐,一些上班族也會來就餐,每天早上的上桌率、打包率都很高,因此一年下來收益還是不錯的。

在經營的過程中,秦歌也在摸索更加有創意的經營方式,比如她想規范化管理,像西餐店、快餐店一樣按照流程操作,然后漸漸樹立品牌,這樣方便日后復制成功模式,為以后開連鎖店做準備。

創業優勢:零投資創業使利潤的實現更加可能

對于秦歌來說,這次創業可以說是零投資,她只投入了兩個小時的時間,連投入食品材料費都沒有。對于她的鄰居來說,只需要投入食品材料費,無租金和人工費,這樣成本就被降到很低,只要經營上沒有大的差錯,就一定能夠賺到利潤。

開店,店租是最大的投入,尤其是像賣早餐這種微利的行業,沒了店租和人工費,除去食材的費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純利。秦歌當時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下決心和鄰居一起開養生早餐鋪。對毫無創業經驗的她來說,這樣的創業模式她很滿意。

創業定位:顧客非常喜歡的“營養養生早餐”

開早餐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意,哪個大街小巷沒有幾家早餐店?所以,如果只是開一家一般的早餐店,可能也有利潤,但要想賺得多就不大可能了,因為利潤都被同行業的人瓜分了。這一點,秦歌和她的鄰居早就想到了。在開店前,他們就想好了要開一家與眾不同的早餐鋪——“營養養生早餐鋪”。他們覺得,現在的中國人吃飽早就不是問題了,他們追求的是吃好,尤其是早餐,所以“營養養生早餐”會更受顧客歡迎,也更容易從與同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秦歌的早餐鋪的早餐種類很多,分3個系列:粥、湯和餅,每個系列都不少于6種樣式,比如粥就有桂圓粟米粥、雞肉皮蛋粥、血糯紅棗粥、阿膠芝麻核桃羹、生姜大棗粥、紅豆粥等多種,這些粥是普通的早餐鋪沒有的。秦歌和鄰居按時令節氣專門進行配置,而且還經常更換,因為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膩,所以不斷給顧客新鮮感非常重要。

主打“營養”牌使秦歌的早餐鋪很快與其他的早餐鋪區別開來,有營養、種類多、味道好,吸引了眾多顧客。再加上是零成本創業,秦歌的早餐鋪一開業就很快賺到了利潤。創業兩年來,她的收入越來越豐厚。現在,她白天上班,晚上早早地休息,早上早早地起床經營早餐鋪,日子過得很有規律,精神也充實了很多。她現在是創業、上班兩不誤,同事們常常開玩笑稱她是“辦公室角落里的真股東”。

【黃鐵森:大學生邊上學邊賣水果也能月入上萬元】

微信的出現,使得創業者創業更加容易,有人賣花,有人賣菜,而有一位叫黃鐵森的大學生卻選擇了賣水果。為什么他會選擇賣水果呢?黃鐵森說:“水果的利潤大,它的毛利潤能夠達到總體投資的30%。”

成本小,利潤大,當然是一個好的創業項目。不過,黃鐵森的水果主要賣給大學生,他以一個細分群體為目標客戶并獲得了創業成功。一位普通的大學生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也能夠月入上萬元,實現了上學、創業兩不誤的創業夢想。

創業人黃鐵森:從為女朋友買水果到向同學們賣水果

黃鐵森,一位普通的大學生,他的創業契機來自哪里?和“永生花”店的老板蔣靈一樣,他最初的創業靈感緣于自己的女朋友。他的女朋友愛吃水果,他每天都要為女朋友買水果、送水果。他常常看到女生宿舍樓下拎著水果等待女朋友的不只他一個人,這使他萌生了想法:女生一般都愛吃水果,每個女生每個月花在買水果上的錢至少要50元,全校有10幢女生宿舍樓,每幢大約有1500名女生,再加上一些男同學也愛吃水果,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如果在學校賣水果應該大有賺頭。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女朋友說了,女朋友說不如咱們自己通過微信賣水果吧,這樣同學們也方便買,咱們也能賺錢。倆人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在2014年3月,黃鐵森的水果微店開業了,從此,“微商”大軍里又多了一位大學生老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定边县| 德化县| 孝感市| 宜章县| 曲松县| 霍城县| 阿图什市| 罗定市| 定边县| 长阳| 南宫市| 佳木斯市| 同江市| 山阳县| 永寿县| 义乌市| 竹山县| 那坡县| 扶风县| 龙里县| 合作市| 凤山市| 龙里县| 万源市| 宜阳县| 电白县| 淮阳县| 巴彦县| 胶州市| 宁海县| 兰州市| 长汀县| 海丰县| 敦煌市| 维西| 玛沁县| 大安市| 泸州市| 驻马店市|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