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一生充和
  • 王道
  • 2121字
  • 2019-01-03 22:15:07

夢里不知身是客

在壽寧弄大院里,有兩個單獨的書房,只是隔窗對望,卻不能互相連通,它們分別是張冀牖和陸英的書房。張冀牖平時深居簡出,在籌劃著自己的教育事業,眼前的大花廳被改為大教室,正是他計劃起步的見證。陸英則掌管著整個家庭的運轉,從日常生活到理財投資,再到協調孩子們的矛盾、保姆之間的關系等。她干練的身影,以及有意無意地對自己的照顧,讓充和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當充和漸漸長大后,一直照顧充和的叔祖母識修常常帶著她往來蘇州、合肥,因為蘇州也有她的宅院,把充和帶到蘇州張家后,她自己就回到了蘇州南園李家別墅。

識修在刻意為充和與母親相處制造機會,最初的相見,充和印象深刻:

 

十五年前的一個晚上,偶然因兵亂同母親相聚了;又在那一年秋天的一個早晨,我又必然地要離開母親。她同我坐一輛洋車到車站。兩月的相聚,已很相熟了。記得那日到蘇州時,別人告訴我:“你快見到你媽媽了。”一個從小就離開母親的孩子,已經不大記清母親是怎樣一個人了。又聽見別人一路上提到媽媽長,媽媽短。明知媽媽是個愛孩子的媽媽,但究竟不知媽媽能不能馬上會熟習起來,因為實在我不大認識她。比見到一個陌生的客人還陌生,還怕難為情,就因為她是媽媽,所以才覺得難為情。

見到面時,她并不像別人的母親一樣把孩子抱起來吻一下。這時我的心倒不跳了,站在她面前像個小傻瓜。她將我覆在額前的頭發輕輕的理著,摸著,目不轉睛地瞧著我,似乎想在我的臉上、我的渾身上下,找出她親生孩子的記號。她淡淡地問長問短,問我認過多少字,讀過多少書,我像回答一位客人似的回答她。晚飯上了桌,把各樣菜分在一只小碟子里讓我吃,我最喜歡吃青豆紅燒童雞。茹(張充和筆名):《曉霧》,《中央日報》,1937年3月3日。

在少年充和的內心里,“母親”是一個糾結而復雜的稱呼,她覺得很近,但分明很遠。這是充和母親陸英女士目前可見唯一的一張個人照,據說拍攝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的上海,當時張家還租住在上海。照片上陸英神采奕奕,衣飾時尚。這是一個時代的定格,也是一位大家族母親的舊影,這張照片曾帶給張充和很多的惦念

久別重逢,母親對充和的偏愛是不言而喻的,畢竟這樣的相聚只是暫時的,陸英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

 

自然每天飯桌上,我面前是一碟青豆紅燒童雞,帶我的老媽媽不明白,說:“廚房里天天開紅燒雞,真奇怪!”

“還不是你家小姐喜歡吃,是我招呼的。”她笑著說。

過中秋節,我所得到的果品同玩意都和眾姊弟一樣。當我午睡醒來時聞到一陣陣香味,睜開眼四處一看,見床前的茶幾上有那么一個小小的綠色花瓶,瓶中插兩枝桂花,那是我比他們多得的一樣中秋禮物。茹(張充和筆名):《曉霧》,《中央日報》,1937年3月3日。

 

作為孩子,永遠也不會想到意外的事情,他們覺得一切都是永遠的,譬如與姐弟的相處,譬如眼前的母愛。對于充和來說,此時蘇州的家,已將她無形中隔成了“客”,只是這“客”又不同于尋常之“客”,大家總是帶著隨時要離別的氣息款待著充和,尤其是時刻處于離別邊緣的母親。

 

九月的天氣,趕一早七點鐘西行火車,母親同我一輛洋車,我坐在她身上,已不像初見時那么難為情了。她用兩手攔住,怕我摜下去。一路上向我囑咐千百句好話,叫我用心念書,別叫祖母生氣。

平門內一帶全是荒地,太陽深深躲藏在霧中不出來,樹林只剩下一些些樹杪,浮在濃霧的上面,左右前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覆在額前的發上,被霧打濕了,結許多小露珠,從臉上淋下來。母親用手帕為我拭干了,同時自己也拭了拭。

上了火車,她在月臺上看我,我坐在車椅上,頭平不到窗子,她踮著腳看我,卻沒有哭出,淚水在眼里打個轉身。

在晨霧中我們互相看不見了,不知是霧埋葬了我,還是埋葬了她。茹(張充和筆名):《曉霧》,《中央日報》,1937年3月3日。

 

次年,秋霧再起時,陸英辭別人世。

在陸英去世五十多年后,在美國的充和與宗和通信時無意中又提起了舊事:“大大死時我雙手捧著她頭進棺材時的情景也還記得,而且一想起來手還感到涼(死人之涼似乎和別的涼不同)。大奶奶死我才四歲,大大死我才八歲,四歲八歲時的一些其他事情卻又記不得了。”1973年8月23日張宗和致張充和的信。

宗和還抄寫了他寫于1931年10月22日的日記給四姐充和:

 

后天是舊歷九月十六日——是大大的忌日,至今已整整十年了。我還記得我那時才八歲,現在呢,已十八歲了。好久好久我幾乎忘記了大大,現在我不禁又想起她來了。我已經不很清楚以前的一切,我只記得大大沒死前的幾天,我到她床面前去,她總是對我說:“大狗,你別進來,這兒味道重。”使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是大大臨終前的話語,那時我們都在哭,她見了對我說:“現在別哭,你哭的日子還在后頭呢!”自然,沒有母親的兒不只是在母親死的時候需要哭,母親死后,他需要哭的時候更多呢。臨死的人說的話終不會錯的。

爸爸今天晚上從上海回來了,我不知道他會不會想起后天是什么日子。我還記得十年前的后天,爸爸坐在床邊上睜大了眼睛呆呆的望著躺在床上那個人,那時他心里是如何的難受啊。

 

充和以為,“說起感情,事隔多年,若是沖淡呢,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可以,但是可以升華到另一方面去”。后又“再說年齡,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好處,抓不回來的過去,好處亦并不比現在好,不過是有距離了便覺得好了。我總以為人的成長并不是一歲到十六歲,而是三十歲仍然是在成長,長的是什么呢?是知識智慧,人與人的了解”。1973年11月13日張充和致張宗和的信。

在回信給宗和時,充和說,不管從事什么工作,她都會選擇與她的兩個孩子在一起,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只是對于當初的母親,她心里是理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湖南省| 丹巴县| 通道| 花垣县| 横峰县| 都兰县| 昌邑市| 平潭县| 涞水县| 牟定县| 丹凤县| 滕州市| 姜堰市| 琼海市| 淮滨县| 定结县| 多伦县| 灵台县| 白玉县| 蒲城县| 西充县| 通城县| 莲花县| 沅陵县| 吉木乃县| 金阳县| 桃江县| 静乐县| 屏东县| 松江区| 大埔县| 南汇区| 会东县| 抚顺市| 堆龙德庆县| 拉萨市| 栖霞市| 盐亭县| 望江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