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
- (美)托尼·羅賓斯
- 3317字
- 2019-01-03 23:50:22
第8章
投資營銷謊言3:“我們的收益——你看到的就是你得到的”
太意外了,基金報告的投資收益并不是投資者真正得到的投資收益。
——約翰·博格(先鋒公司創始人)
大多數人都很熟悉基金廣告里陳詞濫調一般的免責聲明:歷史業績并不能保證未來業績。但是極少有人認識到,歷史業績的數據本身會誤導投資者。
——《基金公司如何合法操縱數據》(《華爾街日報》2013年3月31日)
給豬涂些口紅
2002年,嘉信理財公司投放了一條相當聰明的廣告,廣告中有個典型的華爾街銷售經理,他早上一上班正在他的電話推銷辦公室里發表演講,鼓舞士氣。“告訴你的客戶,這是最火的熱門股!熱得像烈火!千萬別提基本面——很糟糕。”他結束了早上的演講,揮舞著紐約尼克斯籃球隊的場邊票,這是獎給那些獲勝的銷售人員的。他最后大吼一聲給大家祝威:“我們來給這頭豬涂些口紅吧。”
只讓我看好的那一面
1954年,達雷爾·哈夫寫了本書《統計陷阱》。他指出:“無數的統計數據花招是用來愚弄人的,而不是用來告訴人真實數據的。”今天公募基金行業能夠運用一種巧妙的方法計算并公告投資收益,其實就像約翰·博格所說的那樣,基金公司報告的投資收益,“并不是投資者真正拿到手的投資收益”。后面我們會解釋這種高超的玩弄數字游戲的魔法。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弄清楚平均收益的誤區。
下面的這張圖顯示了一種假設的市場行情,它上下波動,就像過山車一樣。行情先上漲50%,再下跌50%,又上漲50%,然后又下跌50%,這樣上上下下,結果其平均收益率是0%。你可能跟我一樣會覺得,平均收益率是0%就意味著我沒有虧一分錢。我們都大錯特錯了!

圖8–1 市場表現
看看這張圖,如果你開始用的是真金白銀來做投資,比如你開始用了10萬美元,那么到了第4年年底,你實際上虧損了43750美元,虧損比例高達43.75%!你以為你是盈虧平衡,可是事實上你虧了43.75%!你事前猜到會是這種結局嗎?現在你也是個投資內行了,一定要注意!平均收益率有個內在誤區——過于美化投資業績,但其實這種業績并不存在。
《福克斯商業》雜志上有篇文章是《解決收益率的迷思》。文章解釋了這種不一致如何被運用到真實的世界:“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這種平均收益與實際收益之間的不一致,回顧一下1930年以來的道瓊斯指數。我們把過去81年每年的道瓊斯指數漲幅加到一起,然后再除以81年,算出來的每年“平均”收益率為6.31%。可是你自己用復利算一算,就會得到“真實的”年化收益率為4.30%。為什么這一點非常重要?你在初期,即1930年投資1000美元,如果每年的投資收益率是6.31%,那么經過81年到現在,你的投資會增值到14.2萬美元。如果投資收益率是4.30%,你的投資只能增值到3萬美元。年收益率只相差2.01%,你81年的投資收益卻相差了11.2萬美元。
收益率要加權計算
現在我們看到了,平均收益率這個業績指標并不能真正表明我們賺了多少錢。坐下來放松一下,更大的誤區我還沒有說呢!華爾街證券投資行業里那些數學魔術師想方設法地來計算他們的投資收益率,好讓客戶看起來更美好一些。他們是怎么做的?
簡而言之,公募基金投放廣告宣傳自己的具體投資收益率是多少,但正如約翰·博格所說的,這并不是“客戶真正賺到手的投資收益率”。為什么?你看在基金公司廣告宣傳的小冊子上看到的投資收益率是時間加權收益率。聽起來比較復雜,但其實并不復雜。(不過,別緊張,你肯定一學就會,下次你出去跟別人一起吃飯聚會時,你就可以用這個專業術語了,這會顯得你很牛,顯得你很懂行。)
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說,如果你在這個年度一開始就投資1美元購買這只基金,一直持有到年底,你的基金凈值會是1.2美元,你賺了20%。“發動市場營銷部,多搞些整版廣告,好好宣傳我們這么好的業績。”但是,事實上投資者很少會在一年剛開始的時候就把所有的錢都投到基金上。投資者一般是一年里陸陸續續地往基金里面投錢——他們一般是每次發工資后就拿出一部分轉入401(k)賬戶,然后再用這些錢去買基金。如果我們是在基金業績好的時候買更多的基金,而在基金業績表現比較差的時候少買基金,那么我們實際上得到的投資收益率就和基金廣告上宣傳的基金業績差別很大。所以,如果到了年底我們坐下來,把現實情況考慮進去,我們不斷地申購基金往基金里面投錢,也不斷贖回基金從里面拿錢,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真正賺了多少錢或者虧了多少錢。這種現實世界真實業績的計算方式被稱為資金加權收益率。資金加權收益率是我們真正拿到手的業績,而時間加權收益率是基金經理用來做廣告吹噓的業績。
約翰·博格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推動改變這種只公告時間加權收益率的行規。他相信投資者應該看到他們到底真正賺了多少錢(或者虧了多少錢),完全根據他們的個人實際操作情況(把申購和贖回都考慮進來)來計算。這聽起來就像普通的常識,本來就應該這么做,是不是?但是不足為奇,基金公司都不愿意公告基金投資人的實際業績。博格說:“我們比較過這兩種基金投資業績,一個是投資者真正賺到手的業績——資金加權收益率,另一個是基金本身賺到的業績——時間加權收益率。我們比較之后發現,投資者真正賺到手的業績要比基金本身的業績低3個百分點。”噢!如果基金廣告上說的業績是6%,那么基金投資者實際賺到手的業績只有3%左右。
真相和解決方案
平均業績就像網絡約會前你看到對方的資料照片。這些照片都是被美化過的,和他們的真容相比,你會覺得完全是兩個人。要想知道開始的時候你的資產凈值(基金凈值和現金),以及你現在手里的資產凈值,那你可以利用網絡,輸入初期和期末的資產凈值,它馬上就會算出這段時期你的資金實際取得的收益率到底是多少。
你必須記住,公募基金報告的基金業績(年化投資收益率)是基于一個理論假設,這個人每年都是在1月1日把所有的錢投進來,并一直持有到當年年底12月31日。這種假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不要誤導自己相信基金宣傳手冊上那些看起來非常亮麗的業績,就是我們這些基金投資人實際得到的業績。
前路從此不再迷茫
從來沒有人說,爬上一座高山是很容易的。不過如果你有一把大砍刀叫作“真實”,用來砍掉那些謊言,讓你前面的道路清晰可見,你的登山之旅就會容易得多。成為一個投資內行,從此以后你就不再是亂飛亂撞的無頭蒼蠅了。
你現在知道了兜售選股能力公司的基金,在一段持續較長的期限里,并不能戰勝市場(特別是你的基金賬戶在扣除費用和稅收之后的凈投資收益率會更低)。
你也知道了費用并不是無關緊要的,而是至關重要的。降低你的費用,你就可以拿回你未來潛在投資收益的六成到七成。那么這個令人震驚的真相會對你的未來退休生活產生多么巨大的影響呢?
最后,你還知道了平均收益并沒有描繪出真實的收益情況。你實實在在拿到手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現在你有了簡單的工具,可以計算出你真正實現的投資收益率。
現在你通向財務自由的旅程遠遠不只是剛剛起步了。你已經跨出了一大步。你現在所了解到的那些真相,可以讓你鶴立雞群。你再也不是那些盲目投資、任人宰割的羊群中的一只小綿羊了。
單飛
我教過很多人學習掌握這些工具。這些人因此經常感覺他們再也不能相信任何人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覺得自己被那些券商經紀人和銀行理財經理出賣了,他們從此真正覺悟了,開始明白投資游戲的真正規則。他們認為現在必須自己親自動手處理每一件事情,結果讓自己變成了一座孤島,因為“沒有人可以信任”。這并不是完全真實的,還有很多非常棒的金融投資專家,他們正直可靠,完全值得信賴,并全心全意地為客戶的未來著想。我就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投資顧問,我毫無保留地信任他,他會根據我的最佳利益采取行動,我們一起評估和管理我的個人投資。和你一樣,我也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時間,或者根本不想花時間去管理我的投資組合。實際上,如果正確操作的話,只需要每個季度或者每半年簡單評估一次投資組合就足夠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回顧一下你的投資目標,并對投資組合進行再平衡。
那么你怎么知道你對面的銷售人員是只想從你身上賺到最多傭金,還是一個值得信任的投資顧問,可以完全托付你的未來?你又怎么能知道他到底是一個經紀人,還是一個投資向導?揭開第4個投資營銷謊言,會幫助你快速確定坐在桌子對面的人是在為你工作,還是在為他發給你的名片上印著的那家公司工作的。正像水門事件里的“告密者”所說的那樣:
“跟著錢走。一直跟著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