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恭送大師姐下山
- 那年風雪涼
- 葉白鹿
- 1933字
- 2018-04-11 11:20:21
一天后,當劉知蟬找到暫居山上的公孫拓時身后已經跟著一個背負竹箱與行囊的山上小童李方。這名掃雪先生在那日聽到劉知蟬的話后并沒有猶豫,只是恭敬地對劉知蟬鞠了一長躬,再次起身卻是已經去自己的房間收拾行李了。
“將軍,我可以下山了。”劉知蟬開口說道,聲音輕靈。
公孫拓打量了劉知蟬與李方一眼,并未說話,只是站立向門外走去,他就這樣沉默地經過劉知蟬發出叮當的響聲。這名塞北十六騎的圣人領袖似乎從前日開始就并未卸甲,當劉知蟬進來時他就那么大刀闊斧地坐在房間的正座之上。公孫拓為首先行,劉知蟬跟上,先生李方則隨在最后。三人沉默走出廂房。
公孫拓居住的是山上客人的客房,旁邊便是禮教殿。這位將軍似乎不想耽誤工夫,步履不慢。劉知蟬跟得有些吃力,但卻還是抬頭向著兩邊走馬觀花。她看了看按照制式建立中規中矩的禮教殿,又看了看殿旁一座座雅致的小院落。終于到了禮教殿正門,劉知蟬看到那里立著一個身材健壯的中年先生。
那人是王慶。這個對劉知蟬最為嚴厲的長老并未與劉知蟬送行,甚至在得知劉知蟬下山的消息后就再沒去見劉知蟬。事實上,山上的長老幾乎都如此行事,趙松石這般,劉午陽也是這般。反而是平日里最為木訥冷清的郭青山在昨日偷偷跑去看了劉知蟬一眼。當時的郭青山倒是沒有分別的悲傷,也不知是不會表現還是本來如此。他只是遞給劉知蟬一枚小巧的木匣子,然后跟劉知蟬說了一聲“在山下別餓著。”
此時見到王慶,劉知蟬不知如何言語。沉默片刻,她對著禮教殿蹦跳著揮了揮手,算是對自己這個師叔告了別。這當然是不合禮數的,劉知蟬這樣做未嘗沒有再看看自己那師叔黑臉生氣的意思。但遠處的王慶卻愣了愣,隨后有些笨拙地抬起手對劉知蟬揮了揮。兩人隔得很遠,但劉知蟬卻還是看到了那不茍言笑的先生嘴角一絲淡淡的弧度。這讓劉知蟬的鼻子酸了酸,然后有些失態地低下了頭。
劉知蟬就這樣宛如地鼠一般低頭摸索到了山巔廣場,那座區隔山上山下的門坊已經盡在眼前。劉知蟬再抬頭,想要再看看這座山,卻發現趙松石正站在門坊那里等著自己。
請圣最終請下去一個女子,這于觀陽樓來說算不上是件體面事。所以從禮數上來說,劉知蟬下山道觀并不會舉行儀式送行。但這無礙趙松石站在門坊下,這個老道和藹地望著劉知蟬,身邊卻還跟著不少自發聚集到這里的山上先生。
一路沉默的公孫拓總算不是毫無人情,他看到趙松石便明白了意思,于是轉頭對劉知蟬平淡道,“我去門坊外等你。”說完,這位軍中圣人加快腳步,與趙松石擦身而過。劉知蟬來到趙松石身邊,輕聲喚了一聲“師叔。”
趙松石打量著依然亭亭玉立如高山雪蓮的劉知蟬,眼中頗有些不舍神色與舐犢之情。山上都知道劉午陽與劉知蟬情同父女。而他們這幫師兄弟又相互感情深厚,愛屋及烏加上日夜相伴,劉知蟬在趙松石眼中何嘗不是親近的子侄?注視劉知蟬一會,趙松石開口叮囑,“這山下不比山上,人心險惡。下山以后少說少做,為人清凈,行事無為即可。那塞北王或許對你不錯,但要知在這世上不是有人對你好便是好事了。恰好相反,那對你好的人身世越是顯赫,你反而會因此招惹到越多的麻煩。你這雙眼睛裝得下天地大道,卻也被忘了多看看周圍人。還有那葉雙城身邊的讀書人,他看你時的敵意怎么也藏不住……”
說話時,趙松石面色憂慮,言語絮叨。若是旁人來看,誰又能猜到這個看似垂垂老矣擔憂晚輩的老人會是那天人合一的道家真人?但劉知蟬并無不耐,她靜下心將趙松石說的所有話都聽到心里,臉上帶著淡淡的笑。人在臨別時話總是多的,但再怎么多的話卻總有說完的時候。當趙松石最終張了張嘴發現已經無話可說時,這個老道終于嘆了口氣,對劉知蟬說,“下山吧。”
劉知蟬點頭,目光從趙松石身上掃過周圍來送別的先生。他們當中劉知蟬大都面熟,似乎都是那些平日里議論自己清冷的山上子弟。但現在他們卻都面帶不舍,靜靜地看著劉知蟬。劉知蟬目光再看,從這群先生的最后找到了埋頭隱藏的俞守司。劉知蟬心想,自己的這個小師弟最終不想讓自己看到他,莫不是生氣自己不帶他下山?劉知蟬再看,卻沒有再周圍找到自己的師父劉午陽。但她并不失落,因為她看得到那高聳入云的觀陽樓頂層的窗戶開著,那里佝僂站著一個老先生。
“走了!”劉知蟬不敢再看,怕再看自己就不想走了。所以她狠心回頭,帶著小童李方一起往門坊外走去。身后眾人靜靜看著劉知蟬離開,想著以后山上再也看不到這道素麗的背影了,心里多少有些憋悶。眼看著劉知蟬出了門坊,就要消失在那向下的山道上,終于有一道身影跌跌撞撞地從人群最后擠了出來。
“恭送大師姐下山!”俞守司帶著哭腔大喊一聲,略顯稚嫩的聲音響徹山頂。周圍的先生聽后竟是突然齊了心,他們一起鞠躬行禮,隨俞守司喊了一聲,“恭送大師姐下山!”最初俞守司的那道喊聲哭哭啼啼又扯破了嗓子,怎么聽怎么都像是山上公雞打鳴,但劉知蟬聽后卻如聞天籟,心間卻是沒有什么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