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如初
遇見紫金的文字是因為責編她的長篇報告文學《泣血長城》。在閱讀之前,內心對這類主旋律題材,對這類展現現代英雄主義的作品未抱任何審美上的期待。閱讀經驗告訴我,讀這類稿子,要準備好接受空洞的情感和標語口號式的語言。但《泣血長城》一開頭就調動了我的好奇心:她切入這個“大事件”的方式居然是“小情感”,她先寫了貌似毫不相干的自己的女兒。
接著,一口氣讀下來,我被紫金這種把握文本的方式說服了。了解當代創作的人常有這種體會,一個作家只有“眼皮貼近地皮,才能看見真草根”,否則,會產生讓人生厭的知識分子的“清談雄辯”,不接地氣。而紫金在表面的“冷”之下有一顆溫熱的心,有一支彈性十足的筆。在“大事件”和“小情感”之間,她準確地拿捏了一種分寸——駕馭人物的分寸、表達敬意的分寸、展現個人思考能力的分寸,更重要的是說服讀者尤其是專業文學讀者的分寸。所謂英雄,不是生來就是,也不是舉手投足都拿著英雄的“范兒”,而是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來的一種素質;就像信仰,通常不是體現在日常中,而是在考驗最嚴峻的時刻依舊能堅持到底。
其實,紫金的說服力又何止于文本之內呢?文本之外的重重打量某種程度上更考驗一個作家的能力——在唯命是從的作家眼里,主旋律題材最好寫,也最省力,但在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作家那里,這類題材難度最大。在人文情懷和政治正確之間,在體貼生命和宣傳典型之間,都隱藏著作家的權衡和選擇。君不見,多少作家因為這類寫作丟掉了自己的風格面貌,直至丟掉了作為作家的尊嚴。
因為《泣血長城》,我記住了大連消防系統的很多人、很多事。為這些人、這些事,我還并不常見地流了淚。錢穆說:“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真生命?!睆倪@個角度說,紫金的筆賦予了很多人“真生命”。
從《泣血長城》開始的文學緣分,就這樣開始了。之后,我開始對紫金的創作感興趣。原來,她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寫作,還出版過長篇小說《黑戒指》。這次收在集子里的中篇小說《鉆石與銹》和《刑警的故事》,也曾發表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刊物上。作為所謂的當代文學的關注者和研究者,我居然漏掉了她!于是我說:“都因為你寫得太少了!”
其實,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王蒙先生說的“文學失去了轟動效應”之后,作家越來越難以靠一兩個知名的作品在文壇立足了。面對眾多的文學刊物,面對越來越同人化、圈子化的寫作風氣,作家寫作量上的積累甚至比質的高低都顯得重要了。而且,即便是拋開影響力效應,只討論作家創作上的自我開掘和自我完善,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也很重要——或許,世界上沒有什么寫作的成功之道,唯有不停地寫。這種寫,當然不是低質量地自我重復,而是不斷地自我挑戰和自我突破。
一個遵守創作道德、懂得愛護自己的作家一定不愿意重復自己。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很難相信《刑警的故事》和《鉆石與銹》的作者是同一個人。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故事節奏,包括情感濃度,兩個小說都天差地別。當然,這從側面說明了紫金創作素質上的全面。
《鉆石與銹》屬于“心理派”,有“私小說”的氣質,注重寫女性微妙的、帶著點兒神經質的內心世界,甚至它刻意渲染的物質標簽,都無不在昭示女性的某一種天性;而《刑警的故事》是“行動派”,有現實主義小說的氣質,注重寫刑警這個特殊群體的日常狀態。前者是“向內轉”的,內心風暴掩蓋了社會寬度;而后者是“外向”的,體制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復雜性等種種社會容量壓制住了人物內心世界的豐富。出版者把這兩部小說放在一起集結成冊,恰好體現了作家作品集出版的核心要素:全面呈現一個作家的創作素質。在中國文壇,既能寫自己又能寫別人、既能深入內心又能觸及社會的多面手作家還是太少了。
當然,事情還會有另外一面。本雅明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中說:“對于一切創造性而言,最具本質意義的是獨特的個人風格?!碑斘以噲D將《鉆石與銹》的風格概括為紫金風格的時候,我又看到了《刑警的故事》,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到底哪一種是紫金應該堅持下去、探索下去的路呢?或許,在深入內心幽暗的時候能夠兼顧人性多元,在書寫社會復雜的時候能夠兼顧內心豐富,是最理想的狀態。而要臻于理想,唯有不斷地寫。還是那句話,創作數量積累的過程也一定是自我尋找的過程。
當然,這或許也是紫金的困惑所在。起點如此之高,或許就難以保證產量。其實從日常接觸中也能感覺到,紫金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因為她的悟性、她的敏感,因為她對寫作純潔性的捍衛以及她對有質量、有純度的文學寫作的堅持,當然也因為世俗意義上她作為女人的“好運氣”,她有時候近乎自我苛責和自我折磨。
而頑強自我約束的生命總是會犧牲掉一些附著在生命之外的東西,比如“著名作家”的頭銜,比如獲得某某獎項的榮耀,比如獲得某某圈子的追捧,等等。而這些東西往往很能迷惑人,也很唬人。被它們迷惑的,變成了它們的奴隸;而靠它們唬人的,禁不住時間哪怕一丁點兒的敲打。
紫金的文學之路會怎么樣呢?我沒跟她交流過。以我對她不太深入的了解,“面對寫作,背對文壇”或許還會是她毫不猶豫的選擇。在這樣的選擇中,她或許會在持續的自我折磨中打磨出一個大作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她需要不斷地抗拒來自溫潤的小日子和褪不盡的小女人天性那充滿魔性的耳邊低語:寫作太苦,去享受生活吧。
作為編輯和讀者,我期待不被低語俘獲的紫金。
是為序。順便說一句,盡管從業多年,評論文字也不少了,但為作家的書作序還是第一次。對紫金的了解或許還遠未到能作序的程度,但讀她的作品,的確感受到了她調動生活和感覺的寫作潛力。這潛力,足夠支撐她走得更遠。
(作者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室主任、文學博士)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