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虎鯨家族
  • 連城
  • 3047字
  • 2019-01-03 23:55:30

一、戴“海藻”帽子的人

太平洋東北部,美國西海岸,夏天到來的時候,海面上涼風習習。

為期一個月的夏季海洋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游船、快艇和帆船,布滿了從艾略特灣到普吉特灣的廣闊海面,把那兒點綴得熱鬧非凡。

每一艘船艇上都載滿了前來避暑休閑的游客。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操著各種語言,膚色更是黃黑紅白均有:黃皮膚的來自亞洲,黑皮膚的來自非洲,白皮膚的來自歐洲和美國本土,紅皮膚的就是地道的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了。

一艘鋼制小船在海灣上漂浮著,船身上漆著醒目的“太平洋風暴號”。這是一艘小型的近海科學考察船,所有者是華盛頓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此刻,船頭站著三名男子。三名男子三種膚色。黃皮膚的是來自亞洲的史蒂文·陳。年輕的白皮膚男子是史蒂文·陳的學生,二十三歲的比伯。另一個皮膚通紅的年輕人名叫玉米人,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世代居住在西雅圖,也是史蒂文·陳的學生。

史蒂文·陳持有美國護照,但出生地是在中國。他有一張特色鮮明的中國面孔:淡眉毛,丹鳳眼,短短的直鼻子,上唇蓄有兩撇濃黑的八字胡,非常濃密,幾乎掩住了他的嘴巴。它們氣勢非凡地向兩側伸開,遠看就像燕子的兩撇剪刀尾。

史蒂文·陳是華盛頓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教授,主要研究海洋生態學,更細分一點兒,是研究海上的一種大型哺乳動物:虎鯨虎鯨又稱逆戟鯨,一般以家族為單位群居生活,女性家長制。

陳教授舉起望遠鏡,一動不動地凝視著海面。

七月的西雅圖天氣很好,燦爛的陽光照在海上,反射出點點金光。注入海灣的淡水河流帶來大量的有機物質,有機物質養活了海灣里大量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則為各種魚類、蝦和蟹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這里的魚類最主要的是鮭魚。經過一年多的生長,眼下的鮭魚又肥又美,是居留型虎鯨居留型虎鯨:科學家根據食性和活動區域將東太平洋海域的虎鯨主要分為了居留型、過客型和遠洋型三類。虎鯨食性挑剔,居留型虎鯨在一般情況下只吃冷水魚類。最喜愛的食物。

陳教授的望遠鏡里,躍動著幾個矯健的身影。他們的身體黑白相間,體態豐滿,每一頭都有八到十米長,七到九噸重,身體的線條極為流暢,在碧藍的海水里矯健躍動的時候,俊美極了。這些身影,正是陳教授研究了大半輩子的虎鯨。

“比伯,水下錄音系統正常?”陳教授的眼睛沒有離開望遠鏡。

“一切正常,先生。”比伯回答道。

陳教授默默地想著,回去要仔細分析收集到的錄音數據。如果沒估計錯的話,望遠鏡里的這些美麗生靈,正是他研究了二十年的“茉莉花”家族。

二十多年前,還沒蓄起胡須的陳教授開始研究每年夏季來普吉特灣捕食的虎鯨。虎鯨是女性家長制,他們以家庭為單位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一起,成員之間關系緊密,親情很濃。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通過分析他們的語言,還有背鰭和體表的白斑,陳教授能辨認出任何一頭虎鯨——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普吉特灣的所有虎鯨都被陳教授和學生登記在案,他們有編號,有自己的“身份證”,每一頭都是獨立的、有個性的生命,而不是游客眼中的黑白大“魚”。

這一年,“茉莉花”家族仍然沒有添丁進口,還是去年的九頭,這讓陳教授深感憂慮:“茉莉花”家族鯨口零增長已經有五年了。五年,對于一個九口之家來說,沒添丁可能還算正常,但是陳教授很愿意看到這個家族興旺的,而鯨口的增長,是家族興旺的前提。

第三代成員“茉莉花”9號的體格比去年強壯了不少,這讓陳教授稍感安慰。她是一頭七歲的雌性虎鯨,身體健壯,性格活潑,好奇心特別強。陳教授非常喜愛她,就跟很多家長喜愛最小的孩子一樣。

研究“茉莉花”家族多年,陳教授已經把自己當成“茉莉花”家族的另一位家長。無論家族的興旺衰落,還是成員們的喜怒哀樂,他都時時記掛心上,并且感同身受。

“茉莉花”1號——就是“茉莉花”家族的女族長,正帶著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捕魚。“茉莉花”9號因為年紀幼小,還不能勝任捕魚的工作,就在那兒東一圈、西一圈地游著玩。

“茉莉花”9號看到小船了,她遲疑了片刻,朝小船游了過去——外婆吩咐過,嚴禁家族成員追逐人類的船只,但是這條船靜靜地泊在那里,去看一下,大約沒問題。

趁著長輩們忙于捕獵,“茉莉花”9號悄悄游到小船旁邊,把腦袋探出海面,悄悄窺視。

“你好,小姑娘!”陳教授朝“茉莉花”9號招了招手。

“茉莉花”9號像是受到侮辱似的,一甩尾巴,潛回海里。

“喲,還是一位怪脾氣的公主呢。”比伯開玩笑道。

比伯話音未落,“茉莉花”9號又從船的另一側出現了,她把身體沉入水下,只露出眼睛和腦袋來觀察他們——這個動作在海洋生物研究上叫“浮窺”,是鯨豚類哺乳動物獨有的。

“我想起一道英國名菜,你知道是什么嗎?”比伯問玉米人。

“仰望星空派仰望星空派是英國一道著名黑暗料理。吧?我吃過,難吃得要命!”玉米人回答道。

“嗯,一堆死沙丁魚戳在派里,居然也算一道菜!英國人真是太可憐了!”比伯搖著頭,忽然轉向老師,面露笑容,“還是中國菜好吃!上周末,先生親手做的那道菜美味極了!叫什么來著?”

“青椒炒土豆絲。”陳教授回答。

“對!”比伯激動得一拍大腿,“就是叫這名字。名字很平常,土豆也很平常,經過先生的手,居然就不平常了!這叫什么來著?化腐朽為神奇!”

“別談土豆了,快給‘茉莉花’4號拍照,她的背上好像有個東西。”陳教授說。

“好的,先生!”比伯迅速舉起掛在脖子上的相機。

“茉莉花”家族成員在鮭魚群里沖殺著,戰績相當不錯,各種海鳥聞風而至,企圖拾點兒殘羹剩肴。

“茉莉花”9號的媽媽過來了。她圍著小船游了兩圈,嘴里發出噠噠聲。

“她在說什么?罵孩子嗎?”玉米人問。

“不會的。她應該在說,這條船上的人都很英俊。”比伯笑道。

陳教授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注視這對母女——母親就是“茉莉花”4號。她背上的東西原來是只藤壺藤壺是一種有石灰質外殼的小動物,不但能附著在礁石、船體上,還能附著在鯨魚、海龜、龍蝦、螃蟹等動物的身上。,這種海洋甲殼綱動物經常把自己掛在船只或某些大魚的身體上,做免費的旅行。“茉莉花”4號會把他甩掉的,這只藤壺的海上旅行,注定很短暫。

“茉莉花”4號把小船看了個遍后,帶著孩子離開了,很快融入熱火朝天勞作著的家人當中。

“海藍,那個戴‘海藻’帽子的人不壞,我認識他好多年了。”說話的是“茉莉花”4號的母親,被陳教授稱為“茉莉花”1號。她是整個家族最年長的虎鯨,也是一位極富權威的管理者。

正如人類有各自的名字一樣,虎鯨也有各自的名字。陳教授叫“茉莉花”4號的,在虎鯨家族里的名字叫海藍——虎鯨不知道什么叫“茉莉花”,要是知道有人給自己起了另外的名字,說不定會捧腹大笑的。

“嗯,我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幾個都不壞,尤其是那個戴‘海藻’帽子的人。”海藍有點兒得意地說道。

她們口中“戴‘海藻’帽子的人”就是陳教授,他在海上時總是包一條絲綢圍巾在頭上,頭巾的顏色有時候是灰褐色,有時候是藍綠色,虎鯨們總是把它當成是海藻。

“但他們畢竟是人類,和我們不是同一物種。沒事還是離遠點兒為好。”

“好的,媽媽!您總是對的。”海藍乖巧地說。

海藍的媽媽名叫霞落。五十年前,當她在南太平洋出生的時候,布滿天空的晚霞剛好落下,于是,就有了“霞落”這個美麗的名字。

今年的鮭魚群還算大,忙活了半天,大家的肚子差不多都飽了。接下來應該是游戲時間了——虎鯨是一種熱衷于玩樂的動物,只要沒有餓死的危險,他們總是抓住一切機會玩耍。一家人在一起,總能玩得非常開心。

霞落帶著孩子們向一處偏僻的山岬游去。出發之前霞落回頭看了看小船,發現船上三個人也在看她們,尤其是那個戴“海藻”帽子的男人,細長的眼睛滿含笑意,好像家長看著自己的子女似的,喜愛又縱容。

“不錯,戴‘海藻’帽子的人,我愿意祝福他永遠平安。”霞落在心里默默地說。

“他們又去享受草裙舞了。”“茉莉花”家族游遠之后,陳教授放下望遠鏡。

“我們也要去參加舞會嗎?”比伯期待地問。

“不去打擾他們了,這些天游客太多,我猜他們愿意清靜一下。咱們先去別的地方看一看吧,等會兒回去,我請你們喝一杯。”

在陳教授的示意下,玉米人駕駛小船,離開了鮭魚重新聚集起來的海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西乌珠穆沁旗| 林甸县| 卢龙县| 余干县| 浦城县| 洛浦县| 江都市| 麻城市| 峨眉山市| 大洼县| 郸城县| 大渡口区| 吐鲁番市| 额敏县| 冀州市| 汕尾市| 台南市| 津南区| 海盐县| 定陶县| 驻马店市| 保亭| 江华| 阳原县| 长宁县| 莱阳市| 浙江省| 芦山县| 宁城县| 华阴市| 新邵县| 交口县| 西华县| 营山县| 沙湾县| 大港区| 井冈山市| 墨脱县| 滁州市|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