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導讀
來自海洋的生態感悟與思考
——余雷
人類對于人類以外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與審視,動物便是他們樂于關注和研究的對象。這種關注和研究并不只是局限于科學層面,作家們也會用文學的方式來思考動物與人的關系。
動物小說《虎鯨家族》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個虎鯨家族的故事。這一敘述視角不受時空限制,較為靈活地表現了虎鯨一家的家族生活,同時記錄了人類對虎鯨的研究與探索。
有研究者認為,動物小說美學風格分為理想型、紀實型和復調型三類。“理想型”的動物小說主要是將動物世界作為人類社會的延伸來寫,用動物的行為暗示出人類社會的某種倫理品格,具有較強的寓言特征;“紀實型”的動物小說以紀實為主,盡可能忠實地記錄和表現野生動物在人類自然生態環境中的生活場景和重要作用,此類作品能夠客觀反映動物生活,體現出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與尊重;“復調型”動物小說有著性格鮮明的動物形象,這些具有靈性的動物形象在表現動物屬性的同時,在曲折傳奇的故事中折射出人類社會的某些特點。以此標準來判斷連城的動物小說《虎鯨家族》會發現,這部作品同時具有“紀實型”和“復調型”特點。
華裔科學家史蒂文·陳教授多年來持續研究一個虎鯨家族,并盡自己所能對這個家族給予了較大的幫助,成功地營救了被抓捕到海洋世界進行表演的虎鯨孩子,讓他們母子重新在大海中團聚。作品利用教授的研究和觀察視角,詳細描寫了虎鯨在大海中的生活場景,為讀者描繪出一個真實的虎鯨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虎鯨是海洋之王,他們有高度統一的家族管理方式,家族成員之間互相關心;他們有固定的飲食習慣,有被飲食習慣影響到的交友和擇偶規則;他們善于分工合作捕獵,能用特殊的聲音交流……這種紀實性的描述方式讓少兒讀者在閱讀中不僅可以從曲折的故事中獲得啟發,同時也掌握了和虎鯨相關的科學常識,對虎鯨這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連城在講述這個虎鯨家族故事的同時,始終沒有忘記對生命本質的思考。《虎鯨家族》有兩條線索,一條線索是虎鯨霞落一家的故事,另一條線索是陳教授一家的故事。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讓讀者對人與虎鯨的關系有了一種更深入的思考與發現,體現出動物小說“復調型”的特征。霞落是一頭具有領導才能的虎鯨,她有著部落領導者的果斷勇敢和母親的寬厚善良,當兒子被人類抓捕后,她對人類懷有了戒心,帶著自己的族群遠離人類。在陳教授的幫助下,霞落母子得以重逢,但這并未讓霞落重拾對人類的信心,她帶著族群向更遠的北方游去,希望能找到一片樂土。然而這次旅途讓她的兒子受了重傷,家族也險些被冰凍在海底。霞落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虎鯨無法回避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和利用,只能維持合適的距離,才能與人類共享一個海洋,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作品塑造了霞落、黑潮、道格拉斯、海藍等虎鯨的形象,他們個性鮮明,具有一定靈性,其行為折射出人類社會的某些特點,表現了作家對人與動物關系的理性思考。陳教授一家的故事與虎鯨家族的故事同時展開,小茉莉與道格拉斯的親密關系為故事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陳教授多年來為虎鯨研究所付出的一切令人敬佩和贊嘆,也表現出人類對環境危機的警惕與積極行動。
閱讀動物小說能喚起我們對發展導致的環境惡化和生態危機的重視,能喚起我們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態責任。
《虎鯨家族》給我們帶來的正是這樣一些閱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