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各位讀者,在講這個故事之前,我需要先講一下這個故事的起因。
這本書開始于兩個小孩子,開始于我給她們講的一個童話故事,關于一只刺猬的故事。后來,這個故事把我的思路遠遠帶到了童話世界之外,進入遙遠的宇宙星空,進入人類深邃的心靈世界,最終,它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這一點兒也不要緊,如果你是個小同學,我非常鼓勵你看這本書。這個時候,你也許可以把自己看作一個大人。你知不知道,事實上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要成熟得多。事實上,你的很多想法已遠遠超過了成年人對你的預期,所有美好但幼稚的童話故事顯然不能夠滿足你。
但這本書又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世俗小說,如果你是個成年人,你必須具有童心和想象力,才能達到故事對你的要求。它是在神話的云層上,向你講述真實大地的故事。
在講這個故事之前,我要先向大家介紹我的兩個小侄女:童歆和童畫。這個故事就是從她們開始的。
童歆那一年7歲,她的妹妹童畫當時只有4歲。童歆伶牙俐齒,語言能力超群;而童畫更喜歡生活在幻想世界里,不太愿意進入現實世界。
我問4歲的童畫:“畫畫,你今年幾歲了?”童畫的回答幾乎千篇一律是這樣的:“我16歲了,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要去人類的世界。”
4歲的童畫怎么會認為自己16歲了呢?原來,童畫說的是動畫片《美人魚》里的臺詞。童畫的現實世界和幻想世界沒有任何差異。
別以為小小的童畫什么都不懂。她只是愛思考不是一個小孩子應該提的問題。我第一次走訪南太平洋的島國新西蘭,到達奧克蘭機場的時候,我見到了4歲的童畫,她的手被她父親牽著。
看見我出了機場,童畫的爸爸就松開了手,讓她來見她從沒有見過面的伯伯。小姑娘好像對我一點兒也不陌生。她見我面所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伯伯,愛情究竟是什么東西?”
看見我很驚訝的樣子,童畫的父親對我說:“不要大驚小怪,這只是一句動畫片的臺詞而已,她看動畫片看得太多了,所以把臺詞都背下來了。”
可是,她父親卻沒有問他自己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我的女兒對這一句話記得最牢呢?
我去看童歆和童畫的時候,兩個小女孩的第一句話很可能就是:“伯伯,講故事!”
有一天,童歆對我說:“伯伯,你講的故事怎么沒有一點點歷史感?”
我當時有點兒窘迫,我知道她說中了我的要害。我對她講:“你說得一針見血,伯伯小時候沒有學好歷史,所以講的故事沒有歷史感。”
童歆說:“可是我很喜歡歷史。”
“歷史非常重要。”我說,“它是智慧的起點。”
“那伯伯你為什么不喜歡歷史?難道你不喜歡智慧嗎?”
我一時無言以對。
童歆又問:“那我可不可以說你是個現代主義者?”
現代主義者?我想地球上沒有人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有一天,童歆對我說:“我的偶像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伯伯的偶像是誰呢?”
在回答童歆之前,我想問她妹妹童畫:“畫畫,你的偶像是誰?”
童畫眨著懵里懵懂的眼睛,她好像沒有聽明白我的話。
她姐姐說:“伯伯問你,你——的——偶——像——是——誰?”
畫畫說話了:“我——是——愛——麗——爾。”
愛麗爾是安徒生童話中小美人魚的名字。
童歆說:“伯伯不是問你是誰,而是問你的偶像是誰!”
畫畫說:“我——就——是——愛——麗——爾。”
我明白了,因為畫畫太喜歡小美人魚愛麗爾了,就把自己變成了愛麗爾。我只好認為,畫畫的偶像就是小美人魚了。
“那么伯伯的偶像是誰呢?” 童歆問。
我說:“我的偶像是一只刺猬。”
童歆說:“什么?伯伯的偶像是一只刺猬?真是太好玩了!”
“我的偶像就是一只刺猬。”我很認真地說。
“這是為什么呢?”童歆問
我告訴她:“因為她是一只不尋常的刺猬。”
“快告訴我,它有什么不尋常?”
我吞吞吐吐地說:“首先,她……她……她是一只女刺猬。”
童歆說:“女刺猬?伯伯說錯了,應該叫母刺猬!”
我說:“她成為我偶像的時候,還沒有做媽媽,所以我說她是一只女刺猬。”
“哦,原來是這樣子的。”童歆說,“那么下面呢?”
“下面,我就講我的偶像的故事,不過,我必須改變一下身份。我現在必須變成一只刺猬。”
“為什么呢?”童歆問道。
“因為你妹妹在講她的偶像的時候,就要先變成她的偶像,我也是。”
“那你就快變成一只女刺猬吧。”童歆催促道。
我開始講我偶像的故事:“我是一只刺猬,我的名字叫刺猬球球。”
童畫插嘴道:“她是一個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