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子曾經說:“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孫子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任何時候都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一定要做好敵人進攻的準備。同樣的,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投資者也應隨時要做好手中股票下跌的準備,而不能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遺憾的是,在股市中,很多投資者都存在一種僥幸心理。投資者這種心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愿意面對現實,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選擇的不是面對,而是逃避,甚至是陷于幻想之中。例如,當股票不幸被套牢后,持有“最終股價會回來”的想法的投資者恐怕不在少數。但事實上,最終股價回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當大盤再度回到原來的位置上時,大多數個股并不會回來,甚至當大盤指數遠遠高于原來位置時,個股的股價也不一定能回來。結果,持這種僥幸心理的投資者大多遭受巨大損失。
其實,這是一種賭徒的僥幸心理,優秀的投資者從來不會把自己的身家一把全部押出去。夢想著一朝發財的人,十有八九都會以失敗告終。可是直到最后,他們還只是以為自己的運氣差,沒有買到大牛股,卻不知正是自己的僥幸心理害了自己。
進行股票投資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努力,當然,還要加一點點運氣,但把自己的成功全部押在自己的運氣上,則成功的概率就極小了。
僥幸心理會極大地影響投資者的分析判斷能力,從而產生操作失誤。所以,克服這種心理是投資者走向成熟的必修課。在投資實踐中,我們可以憑借以下方法來避免僥幸心理的“蔓延”。
1.投資之前做好全盤規劃。想要戰勝僥幸心理,投資者可以在買入股票之前就做好全盤的操作計劃,計劃中必須包括止損價和止贏價,以及可以加倉和減倉的價位。并且在發覺自己的判斷錯誤時,能果斷止損。這樣才不會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中束手無策,也不會在漫漫熊途中越套越深。
2.靈活運用鱷魚法則。所謂鱷魚法則,引自鱷魚的吞噬方式:被咬的獵物越掙扎,鱷魚的收獲就越多。如果鱷魚咬住你的腳,它等待你的掙扎。如果你用手幫忙掙脫你的腳,則它的嘴巴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臂,你越掙扎,便咬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生存的機會就是犧牲一只腳,壯士斷腳。當你在市場中被套,唯一的方法就是拋棄僥幸心理,馬上止損,無論你虧了多少,你越是加碼就將套得越多。
3.克服貪婪的心理。貪婪是情緒反應的另一極端,它在股市上的表現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很多的錢。錢哪里有夠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聽說過有人嫌工資太高、福利太好的嗎?無論得到什么,得到多少,總會編出理由來證明你應該得到更多。這一方面出自人這種動物對爭奪生存資源的自然反應,另一方面源自對自己的無知,對外界的無知,所謂缺乏自知之明。在股票投資上,這種情緒是極其有害的。
4.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心中常放一把刀,一旦證明投資方向錯誤時,應盡快放棄原先的看法,保持實力,握有資本,伺機再入,不要為著面子而苦苦掙扎,最終毀掉了自己的資本,到那時,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所以失敗并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而是經由適當的整理和復原,可以使人振作和獲取經驗。在山重水復的時候,一定要有認錯的勇氣,這樣就會出現柳暗花明。因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5.嚴格遵守交易規則。投資者在確定了自己的交易規則后就要嚴格執行,交易規則的改變不能是隨意的,而應該是堅持一段時間后發現這個規則不能贏利才去放棄,而一旦放棄就應該徹底放棄,換成另一種規則,一種根據目前市場特點和自身需求相結合的規則,一種能贏利的規則。一虧損就安慰自己換一種交易規則就不用止損了,只會越虧越多;另外如果同時想用幾種交易規則進行交易,除非是幾個賬戶分別使用,不然也幾乎注定是要虧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