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jié) 中國思想界的反應與對策

鴉片戰(zhàn)爭打過了,《南京條約》簽訂了,道光皇帝對于英國究竟位于何方,距離中國遠近,英國為什么由年輕的女王統(tǒng)治,感到一頭霧水,毫不知情。這反映了清朝統(tǒng)治階級高層的顢頇、封閉與腐朽。

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洗禮,一批處在第一線的官員和具有經(jīng)世致用主張的學者和思想家,做出自己的思考,提出應對主張。

林則徐在接任赴廣州處理鴉片交涉以前,對外國事物的了解也是不多的。由于他為官辦事具有實事求是的品格,與英美官員和煙商交涉,需要有國際知識和處理手段,他便俯下身段,努力學習域外知識。他在廣州開辦譯館,羅致譯員,對所能搜集到的有關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進行摘譯。凡西洋國情、中外交通、中西歷法、各國貨幣、鴉片產(chǎn)地種類、各國對中國禁煙的反應,以及地球儀、航海圖、地圖集、地理書等,無不悉心搜羅薈萃。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匯譯了《澳門新聞紙》《華事譯言》《各國律例》《洋事雜錄》《四洲志》等。掌握夷情,恰當制訂禁煙方策,與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等的破壞禁煙活動進行斗爭,整頓廣東海防以備敵來犯等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林則徐是最早了解西方有關萬國公法(今稱國際法)知識的中國官員。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在所著《中國近代史》(上冊)中稱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歷史評價。他在對外交涉中主張嚴厲禁煙,但不停止正當?shù)闹型赓Q(mào)易;主張抵抗外敵侵略又主張學習敵人的長處。他總結(jié)與英國斗爭的經(jīng)驗,提出“器良技熟,膽壯心齊”八個字林則徐:《致姚春木、王冬壽書》, 《道咸同光名人手札》,第二集。。這就是他主張造炮、造船、發(fā)動群眾抵抗侵略的理論根據(jù)。

鴉片戰(zhàn)爭給中國精英提出的首要任務是了解外國,走出“天朝上國”的封閉圈子。鴉片戰(zhàn)爭期間擔任臺灣道的姚瑩,曾擊敗英國的進攻。此人在鴉片戰(zhàn)爭前就開始搜集外國書籍。鴉片戰(zhàn)爭后,更注意尋求抵抗外國侵略的辦法。他認為:要雪中國之恥,首先需要知道敵人的虛實。書生眼光短淺,不勤遠略,對海外夷勢夷情,平日不肯講求,一旦外國猝然來攻,驚若鬼神,畏如雷霆。這種拘迂之見,誤盡天下國家大事。他對英、法、俄等國的情況,印度、尼泊爾入藏的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等問題進行探討,指出英國在吞并印度之后,早已蓄謀窺伺中國的西藏,建議清政府加強沿海和邊疆地區(qū)的防務。

林則徐被貶后,把《四洲志》交給他的朋友魏源。《四洲志》被梁啟超譽為“新地志之嚆矢”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崇文書局2015年版,第273頁。。此書據(jù)英人慕瑞著《世界地理大全》編譯而成,刊行于1841年,對當時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歷史沿革、地理概況、山川河流、民情風俗、政治制度、物產(chǎn)稅餉、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種族隔閡等進行了介紹,其中重點介紹了英、法、美國家社會風情、政治制度、工藝制造、機械生產(chǎn)、對外貿(mào)易和西洋各國相互關系等,意在通過對這些殖民主義國家國情的了解,尋求御敵之法。該書作為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之作,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較為系統(tǒng)的世界史地譯作,為中國社會打開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戶。

魏源在鴉片戰(zhàn)爭中擔任裕謙幕友,主張抵抗英國侵略。他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海國圖志》一書,該書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紹各國歷史、地理和社會現(xiàn)況,介紹外國軍事和科技,是近代中國最早介紹外國歷史地理的書籍之一,被譽為了解外國知識的“百科全書”。該書“敘言”開宗明義地指出,是書“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海國圖志·籌海篇》分析鴉片戰(zhàn)爭失敗的教訓,提出許多強國御侮的辦法,中心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為了“制夷”,首先應洞悉“夷情”。魏源批評當權頑固派閉塞無知和拒絕吸取敵人長處的守舊態(tài)度,認為在對外戰(zhàn)爭中,只有對敵人保守自己的機密,沒有怕了解敵情的。要“制夷”,就要效法西方,設廠制造輪船和槍炮,聘請西洋工匠舵師教授,選派本國巧匠精兵學習制造、使用;仿照西方選兵、練兵和養(yǎng)兵的經(jīng)驗,改造軍隊,變通取士制度,增設水師科,凡能制造戰(zhàn)艦、輪船和槍炮、水雷等新式器械的,都作為科甲出身;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如量天尺、千里鏡、龍尾車、火輪機、火輪舟、自轉(zhuǎn)碓、千斤秤等,凡有益民用的,可與軍需工業(yè)同時舉辦;允許私人設立廠局,制造輪船、器械等,自行出售。等到那時,人們會云集鶩赴,中國的機器工業(yè)也將與西洋各國并駕齊驅(qū)。魏源斥責那些把外國的一切機器制造都說成是“奇技淫巧”而加以排斥的人是不明白“因其所長而用之,即因其所長而制之”魏源:《籌海篇三·議戰(zhàn)》, 《海國圖志》第二卷。的道理。《籌海篇》中再三歌頌三元里等處人民的英勇斗爭,指出“三元里之戰(zhàn),以區(qū)區(qū)義兵圍夷酋,殲夷兵”;廣東“捐戰(zhàn)艦者皆義民,兩擒夷舶于臺灣,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義民”魏源:《籌海篇二·議守下》, 《海國圖志》第一卷。。魏源以為從人民群眾抗英斗爭勝利的經(jīng)驗來看,外國侵略者是可以打敗的。該書流傳到日本,對推動日本維新運動起到重要作用。《海國圖志》50卷于1843年初刊,以后續(xù)有增編,1852年再刊時擴編為100卷。

福建布政使徐繼畬是又一位開眼看世界的人物。他在福建處理對外交涉事物,留心搜集外國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10卷,于1848年刊刻出版。《瀛寰志略》全書以圖為綱,系統(tǒng)地介紹了當時世界上近8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jīng)濟文化、風土人情簡況,內(nèi)容豐富,敘述完備,尤重歐美各國考察和介紹。

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的打擊還不是足夠大,《南京條約》簽訂后,道光皇帝還在一份奏折上批示,英吉利到底在哪里,道里遠近?中國朝野還是笙歌如舊。魏源、徐繼畬等先進士人反映出來的新思考,影響的范圍很有限。魏源的書倒是對日本的明治維新產(chǎn)生了啟迪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崇信县| 乐业县| 正定县| 来宾市| 吉水县| 江门市| 甘德县| 宜兴市| 馆陶县| 申扎县| 兴义市| 麻江县| 新邵县| 宿州市| 翼城县| 剑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乌兰察布市| 睢宁县| 开鲁县| 万载县| 成安县| 公主岭市| 天镇县| 蓝田县| 松原市| 青田县| 吴旗县| 泰和县| 阿拉善右旗| 铜梁县| 中宁县| 上虞市| 莱芜市| 九龙城区| 沁水县| 灵台县| 永昌县| 萍乡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