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企業估值

根據某個著名的百科,所謂企業估值就是:著眼于企業本身,對企業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

這句話實在太繞口了,恐怕讀完了你也不知道在說什么。秉持實用主義至上的原則,我用一句白話來解釋一下企業估值的定義:所謂企業估值,就是給你的企業股權定個價格。

企業估值、融資數額和出讓股權比例之間有這樣的關系:

融資數額=企業估值×出讓股權比例

反過來也成立:

企業估值=融資數額÷出讓股權比例

比如你準備融資500萬元,出讓企業10%的股權,那么這就意味著你的企業在你心目中的價值為5000萬元。

真棒!鼓掌!你現在是個身價上千萬的千萬富翁啦!

但是,且慢!

且不說你能不能融到500萬元,也不說你出讓10%的股份是不是合理,我只問一句:憑什么你說你的企業值5000萬元,就是5000萬元呢?如果投資人就認為你的企業只值1000萬元呢?難道你要撒潑打滾、痛哭流涕嗎?請記得,資本不相信眼淚。

這就牽扯到了一個重要的概念:估值方法。

也就是說,當你給自己的企業估值時,我們需要用一個大家都承認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然后得到一個大家公認的數額,這才是你和投資人進一步談判的基礎。

對于天使階段的創業企業,常見的估值方法有4種。

1.盈利倍數法。如果你的企業有盈利,那么用你的年盈利乘以一個倍數就是企業的估值,這個倍數一般是30。比如你去年盈利100萬元,那么你的企業估值就是3000萬元。

2.收入倍數法。如果你的企業沒有盈利,但是有收入,那么用企業的年收入乘以一個倍數就是企業的估值,這個倍數一般是8~10。比如你去年流水200萬元,那么企業的估值就是1600萬~2000萬元。

3.資產價值法。這種方法就是把你企業值錢的東西一個個算出價格,然后加起來。比如有一棟房產,值1000萬元;兩個發明專利,值500萬元;100臺服務器,值300萬元;4個技術大牛,值800萬元。那么公司估值就是2600萬元。這里面,技術大牛是人力資產,主要靠人才市場上同類人才的價值評估。

4.市場慣例法。市場上同類型企業習慣上被估值多少,你的企業就被估值多少。比如說,對于一家成立1年、10人左右的、擁有幾萬名C端用戶的互聯網企業,資本一般估值在2000萬~5000萬元,那么你的企業去融資時,也差不多就是這個價格了。

非常好!方法非常清晰:這樣一算,看來你的企業估值應該是……等等!

你的企業成立1年,七八個員工,2萬名C端用戶,去年流水300萬元,但是為了沖流水采取了“低價+補貼”策略,所以盈利為10萬元,也沒有什么大牛和專利,固定資產只有幾臺電腦。按照我的估值方法:盈利倍數法,我的估值為300萬元;收入倍數法,我的估值為5000萬元;資產價值法,估值幾乎為0;市場慣例法,估值結果為2000萬元。這不同方法之間,估值差太多了吧?難道是計算錯誤,還是估值方法錯了?

你的計算沒有錯,我的估值方法也沒有錯,你的企業估值就是在0~5000萬元之間。

什么?0~5000萬元!那還要什么方法,不就是閉著眼睛瞎蒙嗎?

是的,你有這樣的疑問很正常,因為我有點兒心急,光顧著講估值的方法,卻沒有告訴你融資的環境。剛才咱們說了,融資就是股權買賣。但是買賣和買賣不同,有些買賣是在超市里做的,有些買賣是在農貿市場里做的,而融資這筆買賣就是在農貿市場里做的。

農貿市場和超市有什么區別呢?超市是明碼標價,該多少錢就是多少錢;農貿市場是能砍價的,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而股權買賣就是這樣:企業估值(意味著融資額度)是投資人和創業者討價還價確定下來的,而討價還價是要有依據的,不能撒潑打滾、涕泗橫流。所以,這4種估值方法就是創業者(以及投資人)對企業估值的依據,創業者自然會盡量選擇結果高的估值方法,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結果低的估值方法,最終雙方綜合考慮所有的估值因素后,達成一個統一的估值價格(如果能夠達成統一的話)。

所以,不同的估值方法,結果相差甚遠,但是這恰恰也為投融雙方的談判提供了空間。

那么,有沒有絕對準確的估值方法呢?說起來,也是有的。而且雙方也沒有太多討價還價的空間,但是只對上市公司有意義:“每股價格×總股本”得出的市值,就是對一家公司最準確的估值。

對于創業團隊來說,這種估值方法毫無意義。所以,我們可以比較有把握地說,所有的估值都是談出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喀喇沁旗| 锡林郭勒盟| 灯塔市| 平安县| 德清县| 西峡县| 阳朔县| 六盘水市| 琼海市| 襄樊市| 全南县| 湘潭市| 卢湾区| 临朐县| 崇义县| 海兴县| 且末县| 砚山县| 海门市| 改则县| 金寨县| 甘谷县| 广丰县| 清水县| 三都| 平和县| 蓬溪县| 木兰县| 安阳县| 彩票| 五大连池市| 二手房| 莎车县| 呼玛县| 孟津县| 吉木乃县| 云浮市| 剑河县| 玉溪市|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