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人以下小團隊管理手冊
- (日)堀之內克彥
- 946字
- 2019-01-03 20:09:53
“目標管理”分三種
◆目標管理:“使用目標進行管理”
不少公司雖然制定了目標,但卻沒有發揮出目標管理的有效作用。
在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別說一年以后,就連半年之后的情況都很難預料。好不容易定下了目標,半年后卻發現它已經偏離了軌道,這種情況也確實屢見不鮮。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些人甚至開始質疑制定目標的意義。目標管理成了時代的替罪羊。
其實,“目標管理”的原意并不是“管理目標”,而是“使用目標進行管理”,其目的在于“通過制定目標,使下屬能夠自發地工作”。
“使用目標進行管理”,也可以看作是“制定目標”“過程評價(即中間測評)”,最后“考核下屬”的過程。
制定出恰到好處的目標,無論對于員工們齊心合力共同完成部門目標來說,還是對于確保能夠進行公平公正的考核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完成部門的目標,主管必須明確地指示每名下屬,告訴他們應該如何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取得哪些成果。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制定客觀并且公正的目標。如果在這一步出錯,目標管理就無法落實到位,最后成為替罪羊。
◆不成熟組織從“溝通型目標管理”做起
話說回來,到底什么才是目標?很多公司還都沒有弄明白這個基本問題。
假設下屬在目標管理制度下自主制定了“戒煙”和“今年之內結婚”這兩個目標,對此公司該如何評價?如果對戒煙成功的人給予肯定評價,那又該怎樣評價原本就不吸煙的人?
根據公司、組織及團隊的實際情況,我將目標管理分為三種類型:溝通型目標管理、培養能力開發型目標管理和績效主義實現型目標管理。
如果你的團隊能力水平處于較低階段,甚至還無法實現順暢的內部溝通,那我建議先采用溝通型目標管理。這一階段的目標可以是“戒煙”“今年之內結婚”,也可以是其他任何目標,但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些目標的實現與否不與人事考核或員工評價掛鉤。
根據公司情況選擇合適的目標類型

各類型目標的管理要點

如果是內部溝通暢通無阻的組織,可以改用培養能力開發型目標管理。而追求進一步發展的組織則可采用績效主義實現型目標管理。
有些主管為了追趕潮流,無視團隊的水平,一上來就選用績效主義實現型目標管理,這樣做只會讓團隊的工作亂成一團。
一個部門到底適合哪一類目標管理,當然應該由經營者來定奪。不過,我建議身為主管的人也要有這個判斷能力。
總之,不深入了解目標管理的意義,就無法管理好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