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沒有不好賣的東西,只有不會賣的人

愿者上鉤:怎樣讓方丈對梳子感興趣?

有時即便我們說得再多再好,只換來客戶一句“沒興趣”,就如同釣魚需要誘餌一樣,我們要想讓客戶“上鉤”,必須先準備好“誘餌”。

在將梳子賣給方丈的故事中,兩名銷售員意識到直接向方丈推銷梳子這條路是行不通的,于是向方丈提出了將梳子贈送給拜佛者以及贈送梳子籌集善款、修繕寺院的想法,讓方丈對看似沒用的梳子產生了興趣,進而批量訂購。真正讓方丈感興趣的并不是梳子本身,而是梳子能為寺院帶來的利益。

我們要想將不好賣的產品賣出去,就要讓客戶關注我們的產品。如果能讓客戶關注我們的產品,成交就不遠了。

王海強是宜家家具城的瓷磚銷售員。他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客戶在挑選瓷磚時都很盲目。他們并不太懂瓷磚的質地,只是粗略地看看瓷磚的花樣和大小。

為了讓客戶買到更適合的瓷磚,王海強對進店客戶制定了一套推銷流程:他首先會和客戶進行一番交談,了解客戶的家裝情況。如果是正在裝修,他會推薦給客戶與裝修風格相匹配的瓷磚;如果還未裝修,他會給出客戶一套或是幾套裝修方案,并且會介紹相應適合的瓷磚。

這樣一來,本來只是走馬觀花的客戶,在王海強貼心地講解下,先是對裝修方案感興趣,隨后便主動了解適合自己的瓷磚。

我們要想賣出產品,就要先分析客戶,找到讓客戶易于接受、感興趣的突破點,最好是提出供客戶參考的想法,這樣客戶就會跟著我們的思路,主動地去了解產品,也就是將客戶“引”進了門,這比我們費力去推銷產品有效率得多。

我們與其匆匆忙忙地拜訪十位客戶而一無所獲,不如認認真真做好準備去打動一位客戶。在拜訪客戶之前,先調查、了解客戶的需要和問題,然后針對客戶心中的疑團,提出導向性的建議,例如哪種產品更適合客戶的需求,怎樣發(fā)揮產品最大的性能,售后服務將會提供給客戶哪些便利等。只有把這些研究透徹了,抓住客戶的心思,才能讓他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

摸清需求:地球人都是潛在客戶

同樣的市場,同樣的產品,為什么有的銷售員可以發(fā)現(xiàn)客戶,有的卻不能?

找到客戶,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其實,客戶并不難找,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客戶。

有一個銷售新人工作一周后,因為找不到客戶,心灰意冷,因此向主管提出辭職。

主管問他:“為什么要辭職呢?”

他回答:“我找不到客戶,沒有一點業(yè)績,只好不干了。”

主管拉著這位銷售員走到窗口,指著大街問他:“你看到什么沒有?”

“我只看到了人!”

“除此之外呢?”

“除了人,就是大街。”

主管又問:“你再看一看。”

“還是人啊!”

主管說:“在人群中,你難道沒有看到許多準客戶嗎?”

銷售員恍然大悟,立即感謝主管的指點,打消了辭職的念頭。

發(fā)現(xiàn)客戶是一種機遇。如果我們不聞不問,不想不看,客戶自然不會出現(xiàn)。我們身邊并不缺少客戶,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的潛在客戶。

王強是一名剛接觸人壽保險業(yè)務的銷售員,他發(fā)現(xiàn)公司大部分的同事推銷的客戶基本上是一些中等收入者,而對那些大公司老總或者是高收入者卻很少有人去推銷。

他覺得很奇怪,便問同事:“為什么不向這些高收入者推銷保險?這可是一批大客戶啊,如果談成,會讓我們的業(yè)績飛漲啊!”

同事卻搖搖頭道:“人家都那么有錢,肯定早就買過了。”

執(zhí)著的王強卻不這么認為:“你怎么知道他們都已經買過了呢?”

同事笑著說道:“雖然我沒有確切的市場資料,但我敢保證,99.9%的這樣的客戶都已經買過了。”

然而,王強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單獨去跑這些高層人士的業(yè)務,最后成功說服了幾個公司董事長購買保單。后來,王強又在這些成功人士中簽了更多的保單,取得了很好的業(yè)績。

王強的成功就在于他對尋找客戶有獨到的理解,跳出了很多銷售員的思維局限,在同事忽略的客戶群中,尋找到了新客戶。

能否發(fā)現(xiàn)潛在客戶,與我們敏銳的眼光與獨到的見解有關。有些銷售員之所以找不到客戶,是因為他們總是把握不到客戶的需求。茫茫人海中,雖然我們不知道誰一定會需要我們的產品,但是通過我們的分析與思考,發(fā)掘出他們的需求,他們自然會成為我們的客戶。

認同法則:買東西,也許只因為賣東西的人

熱戀中的男女,往往會把全部心思放在對方身上,一舉一動都能夠心意相通,這時無論對方提什么要求,都會有求必應。同樣,成功的銷售員也會像了解戀人一樣了解客戶,與客戶心意相通,這樣簽單也就水到渠成了。

王峰和李彬是同一家公司的座椅銷售員,他們先后都到過張總那里去推銷。王峰先介紹產品,他一進門便滔滔不絕地向張總介紹產品的好處,渾然不顧張總的情緒,直到張總將他打斷,很不客氣地讓人將他轟走。

李彬在吸取了王峰的教訓后,先是側面地向張總的員工了解張總的為人。他發(fā)現(xiàn),張總是一個脾氣暴躁,并且很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強硬的態(tài)度一定會讓張總反感。

于是,李彬見到張總后,并沒有直接介紹自己的產品,而是很有禮貌地說了一些贊美和恭維的話,對自己的產品卻只是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不過張總始終都是一副很冷淡的樣子。

接著,李彬誠懇地對張總說:“謝謝張總,雖然我知道我們的產品是絕對適合您的,可惜我能力太差,無法說服您。我認輸了,我想我應該告辭了。不過,在告辭之前,想請張總指出我的不足,以便讓我有一個改進的機會,好嗎?謝謝您了!”

這時,張總的態(tài)度突然變得很友好,很和善。他站起來拍拍李彬的肩膀笑著說:“你不要急著走,哈哈,我已經決定要買你的產品了。”

這樣的回復讓李彬喜出望外,正是因為他事先了解了張總的脾氣,分析了張總的心理特點,于是格外注意與張總溝通的方式,采取迂回戰(zhàn)略,最后得到了張總的認可。

我們若想讓客戶回復我們幾分心意,就要拿出幾分心意來。如果我們渴望得到客戶的回應,就要像對待戀人一般耐心地了解客戶,給予他們貼心的服務,我們的付出到位了,自然就會打動客戶。

在我們面見客戶時,可以留心觀察他們的外部特征、穿衣打扮、言行談吐等方面,解讀出對方的心理,發(fā)現(xiàn)成交機會。客戶的心思雖然難以捉摸,但是只要我們拿出像了解戀人一般的態(tài)度,“愛上”我們的客戶,耐心細致地去了解他們,就很容易簽下訂單。

圓心法則:圈子越大,銷售越好做

有些銷售員看起來非常有“關系”,他們總是能夠尋找到很多的有效客戶。在銷售行業(yè)中,積累人脈就等于發(fā)現(xiàn)訂單。可以說,人脈是銷售成功的關鍵。

世界一流銷售大師金克拉銷售他的產品時,總是會準備好兩張紙。而這兩張紙,就是金克拉成功的最大奧秘。

金克拉手上的一張紙上,滿滿當當?shù)貙懼S多人的名字和別的東西;另一張紙則是一張完全的白紙。這樣的兩張紙有什么用呢?

原來,那張有字的紙是他以前客戶的推薦詞或推薦信,當有客戶對他的產品不感興趣或是拒絕接受時,他會說:“××先生/女士,您認識杰克先生吧?您認識杰克先生的字跡吧?他也是我們的客戶,他用了我們的產品很滿意,他希望他的朋友也享有到這份滿意。您不會認為這些人購買我們的產品是件錯誤的事情,對吧?”

“您不會介意也把您的名字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吧?”

有了這個推薦詞,金克拉會很神奇地得到客戶的簽單回應。

那么,另一張白紙是作什么用的呢?

當金克拉成功地銷售一套產品之后,他會拿出一張白紙,說:“××先生(女士),您覺得在您的朋友當中,還有哪幾位可能需要我的產品?”

“請您介紹幾個您的朋友讓我認識,以便使他們也享受到與您一樣的優(yōu)質服務。”然后把紙遞過去。

85%的情況下,客戶會為金克拉推薦2~3個新客戶。而金克拉就通過這張紙上寶貴的“數(shù)據庫”資源,獲得這些人的聯(lián)系電話,與他們進行聯(lián)系,介紹自己的產品。

金克拉的成功就在于借助了某幾個客戶的人脈影響力,從而擴散自己的客戶群。這種人脈圈子的擴大,本身也是尋找新客戶的過程,并且這種方法會很輕松地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有效客戶。

做銷售其實也是在做一種人際圈子。如果我們找準了這個圈子的圓心,那么在我們的掌控下,這個圈子就會越來越大。能夠將每一個客戶點擴大成客戶群,想辦法吸納更多的客戶,我們的銷售通道就會越來越廣。

誠信法則:客戶,比產品更重要

有這樣一則關于“測謊器”的笑話:

一個銷售員在街頭叫賣:“誰買最新式產品——測謊器,不論男女老少,不分好人壞人、活人死人,只要講了謊話,燈泡馬上就亮,百試百靈,貨真價實,有備無患,以防受騙……”

他又說:“哎,先生,您看了半天不吭聲,您在想什么?”

“哦,我在想,燈泡怎么沒亮?亮了我準買。”一位先生回答說。

這個銷售員就是觸犯了銷售中的“誠信法則”。如果想要客戶對產品信賴,首先要讓客戶對我們信賴。誠信是讓客戶信賴我們的最好產品,它比產品本身更重要。

誠信可以吸引更多的新客戶。每個人都喜歡講誠信的銷售員,誠信會帶給人一種可信賴感,這是我們與他人進一步交談的基礎。如果我們與客戶之間有這種信賴感,雙方之間的溝通就變得容易很多,不用我們推銷,客戶就會主動找我們了解產品。

誠信也是維護老客戶的根本。它能幫助我們贏得客戶的認可,獲得更好的口碑。

李明正是一家體彩網點的銷售員,他每天不僅賣給彩民彩票,自己也會花上十元錢機選一張彩票試試手氣。一天,一位彩民急匆匆地跑到店里問李明正:“今天的彩票還能買嗎?”

李明正看了看表,已經過了停售時間,微笑著說:“真不好意思,今天已經停售了,請您明天再來買吧。”

彩民無奈地嘆了口氣說:“哎,急忙忙地跑了半天,還是沒有趕上!”

看到彩民如此失望,李明正說:“兄弟,我今天機選了一張彩票,如果你要的話,可以讓給你。”

這位彩民興奮地答道:“那太好了!最近我手氣比較好,那我買了你那張吧!”

于是,李明正將自己機選的彩票賣給了彩民。等到開獎的時候,彩民緊張地對著開獎號碼,突然欣喜若狂道:“中了!中了!中了一等獎!”

李明正聽后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隨后對彩民說:“恭喜你啊,兄弟!你中了一等獎,獎金十五萬多,你的手氣真好,我就沒這個命!”

這位彩民立即說道:“這張彩票本應該是你的,沒有你我也不會中獎。這樣吧,拿到獎金我們一人一半。”

李明正馬上回應道:“這可不行!我們是講誠信的,既然我把彩票賣給了你,這張彩票就是你的了,中獎是你運氣好,我是真心恭喜您!”

彩民聽后心里暖暖的,笑著說:“看你這么講誠信,我們交個朋友吧,以后有事情隨時找我!”

我們在銷售工作中講誠信,不僅僅能夠從客戶那里收到一張訂單,客戶還會因為我們?yōu)槿丝煽浚敢馀c我們成為朋友,漸漸地,我們的口碑也會越來越好,大家都會樂意選擇我們的產品。

鍥而不舍:打破“謝絕推銷”的咒語

我們向新客戶推銷產品時,常會得到這樣的回應:“別說了,我不需要”“我根本不感興趣”;或者客戶會直接在門口掛上“謝絕推銷”的牌子。我們遇到多次拒絕是很正常的,銷售都是從被拒絕開始的,有接受必定有拒絕。很多情況下,客戶可能不是拒絕我們的產品,而是抵觸我們的銷售方式。

日本“銷售之神”原一平,小時候是村里的“混世魔王”,人見人怕。當他在保險業(yè)做出成績后,想要回家鄉(xiāng)開展保險工作。為了讓自己的想法可以順利進行,原一平找到村長幫忙。

村長是當年和原一平一起玩的朋友,而且當時的原一平經常欺負他,如今要想得到村長的幫助,肯定不容易。不過,原一平沒有放棄,他找了一個合適的時間提上禮物來到村長家,村長一看當年的“混世魔王”回來了,不禁想起了他以前在村里做的壞事,下意識地產生了懷疑。

當原一平提及讓村長幫忙動員村民一起學習、參加保險的時候,村長一口回絕了。

第二天,原一平提著禮物又來了,村長好像有點不好意思,但是依然拒絕了。

第三天,原一平又來了。不過這次村長的家人告訴他說,村長到幾十里外的鄰縣親戚家?guī)兔ιw房去了。

原一平得知這個消息后,明白村長是故意不肯見他,于是騎車按照村長家人說的地點追了去,車子一放,袖子一挽就干活,干完活還和村長“磨”。

為了找一個長談的時機,原一平干脆天不亮就起床,冒雨趕到村里,在村長家門外一站就是兩個小時,村長起床開門愣住了,見原一平淋得像只落湯雞,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村長這個堡壘一攻破,這個村參加保險工作的局面就打開了。

我們要想成功就要厚著臉皮去追求自己的目標。原一平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用自己的耐心與恒心打動了村長,打通了保險在村里的銷路。

拒絕陌生人的推銷是每一個客戶的權利,是客戶的自然反應,我們無需自責,更不要因為客戶的拒絕就退縮。客戶的拒絕可能只是他們當時的反應,并不代表著他們會一直拒絕。只要我們有毅力,夠真誠,終究會打動客戶,使他們購買我們的產品。被拒絕多少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采取哪些行動,爭取更多與客戶交流的機會,最終讓他們接受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最優(yōu)法則:客戶往往青睞最好的

當同類產品擺在客戶面前,客戶為什么不買我們的產品?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我們的產品不夠好,不值得買。

對產品的印象是影響客戶是否購買的關鍵因素。客戶對產品不感興趣,不是因為產品本身不好,而是我們沒有讓客戶感受到我們的產品是最好的。

一般來說,要遵循FAB法則:Feature、Advantage和Benefit,即屬性、作用和利益。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按照這樣的順序來介紹產品,往往能夠讓顧客相信產品是最佳的。客戶一旦認同了我們的產品,也就預示著成交在即了。

有一位顧客到A家電專賣店購買一套組合音響,A銷售人員帶顧客看了一圈。

顧客:“剛才看的那兩款組合音響不錯,價錢怎么算?”

A銷售人員:“那套較大的是1500元,另外一套是2300元。”

顧客:“啊?那套小的為什么比較貴,在我們外行看來覺得小一點兒的應該更便宜才對!”

A銷售人員:“那套小的進貨的成本就快要2150元了,只賺您150元。”

顧客本來對體積較大的那套1500元的組合音響有一點興趣,但想到另外一套小的居然要賣2300元,那較大的那套組合音響一定是粗制濫造,因此,就不敢買了。

顧客又走到隔壁的B家電專賣店,看到了同樣的組合音響,打聽了價格,同樣的是1500元及2300元,顧客就好奇地請教B銷售人員。

顧客:“為什么這套小的組合音響反倒要賣2300元?”

B銷售人員:“先生,請您過來,我們放同樣一首歌,比較比較。”

顧客依照他的話,聽起了一首經典歌曲,一個音調比較高,一個聲音低沉,不過小一些的組合音響音質明顯好于那套大塊頭的組合音響。

通過親耳所聽,客戶很快做出了選擇購買B家電專賣店音響的決定。

雖然是同樣的產品和價格,但是客戶卻選擇了能夠讓自己切實了解到性能的產品。A銷售員與B銷售員對于產品的解讀不同:A銷售員只是粗略地介紹了產品價格的差異,而B銷售員則是全面細致地讓客戶了解了產品性能,說的都是客戶關心的問題。

我們向客戶推銷產品時,一定要明確客戶關心產品的哪些信息。如果我們向客戶介紹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客戶很快就會產生疲憊感,不想繼續(xù)溝通下去;而只有找準客戶關心的問題,說客戶最想了解的話,才能吸引客戶,順利成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刚察县| 宁明县| 玛纳斯县| 西城区| 自贡市| 潜山县| 南皮县| 时尚| 新津县| 沙洋县| 汾西县| 格尔木市| 盐边县| 东光县| 普格县| 内黄县| 枞阳县| 南澳县| 南京市| 简阳市| 客服| 忻城县| 富平县| 鄂托克旗| 广昌县| 沧源| 吴江市| 郯城县| 勐海县| 凤庆县| 闸北区| 淮滨县| 双桥区| 莎车县| 台南市| 巩留县| 班玛县| 泾川县| 板桥市|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