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克服自卑輸不丟人,怕才丟人
- 怕,就會輸一輩子
- (美)奧里森·馬登
- 5772字
- 2018-03-07 17:30:38
相信自己,便無所畏懼
“決心就是力量,自信就會成功。”擁有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完成即將來臨的任務,認為自己比一般人出色,并時時展現(xiàn)出這種出色?!坝行判牡娜?,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你可以仰慕別人,但是絕對不能忽略了自己;你可以相信別人,但首先最應該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
◆
一個士兵在給拿破侖送信的途中,戰(zhàn)馬不幸累死。拿破侖接到信件后,吩咐他騎自己的馬將回信送回。士兵面對拿破侖裝飾得十分華貴的坐騎,自慚形穢地說道:“將軍,像我這樣平庸的士兵,不配騎這樣高貴的駿馬。”拿破侖卻堅持讓他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法蘭西士兵不配享用的。”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像這位法國士兵一樣缺乏自信,這是造成他們不思進取、原地踏步的主要原因。
◆
自卑是心靈的腐蝕劑,自信是心靈的發(fā)電機。自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總是將“不可能”三個字掛在嘴邊。實際上,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甘平庸,就要擺脫自卑和自我懷疑的心理。這樣,你就能漸漸擺脫容易自責和抱怨的習慣。
◆
信心可以讓草根變成偉人。當美國還在內戰(zhàn)中消耗力量的時候,林肯自信地站出來說他能夠讓內戰(zhàn)結束,結果他真的做到了;貞德出身平凡,她用自信領導了法國軍隊。諸如拿破侖、路德、韋斯利、雨果、俾斯麥等偉大的人物,他們從前不過都是無名小卒而已,憑借超凡的自信最終成為眾人皆知的偉大人物。自信是一種擁有生命力的品質,一旦它有了生命,就會頑強地生長,積蓄起強大的力量,最終讓人走向成功。而萎靡不振會讓人節(jié)節(jié)敗退,最終讓壞情緒將自我吞滅。
◆
當我們相信某件事不可能做到時,大腦就會為我們找出種種做不到的理由。當我們真正相信某件事確實可以做到時,大腦就會幫我們找出解決的各種方法。“永遠做一個不向現(xiàn)實妥協(xié)的叛逆者”,就會使無數(shù)個不可能變成可能,這就是自信的力量。
◆
認清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想法,而不是我們想什么事情。人的自卑心理來源于心理上消極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哲學家斯賓諾莎說:“由于痛苦而將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悲觀者往往會有抑郁的表現(xiàn),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是消極的。先要改變戴著墨鏡看問題的習慣,這樣才能看到事情樂觀的一面。
◆
試著當眾發(fā)言。許多有才華的人無法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參與到討論中,他們并不是不想發(fā)言,而是缺乏自信。不論是贊揚還是批評,該說的時候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提高自信心的一劑強心劑就是語言能力。一個人如果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來,那么他一定具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心。
◆
加快自己的走路速度。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在工作、情緒上的不愉快,可以從他松散的姿勢、懶惰的眼神上看出來。心理學家指出,改變自己的走路姿勢和速度,可以改變心理狀態(tài)。那些表現(xiàn)出超凡自信心的人,走路的速度大多比一般人要快一些。從他們的步伐中可以看到這樣一種信息:我自信,相信不久之后我就會成功。所以,試著加快自己的走路速度。
◆
說話時,一定要正視對方。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和對方說話時眼神躲躲閃閃就意味著:我犯了錯誤,我瞞著你做了別的事,一接觸你的眼神就會穿幫。這是不好的信息。正視對方就等于告訴他:我非常誠實,光明正大,我告訴你的話都是真的,我不心虛。想要你的眼睛為你工作,就要讓你的眼神專注,這樣不但能增強自己的信心,而且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
◆
不要顧忌,大聲地笑。笑可以使人增強信心,消除內心的惶恐,還能夠激發(fā)自己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真正的笑不但能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緒,還能夠化解對方的敵對情緒。
◆
不要一味地模仿別人,而要展示自己的個性。不但要宣揚個性,還要推銷個性。學會去同存異,強調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回避人所共有的通性。成功的人從來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有一點是所有成功的共性,即拒絕模仿。踩著別人的路抵達的目的地永遠是別人的地盤,只有另辟蹊徑才能通往自己的王國。
若想走出命運的迷宮,要先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寶藏
“一個人一生中唯一的限制就是他內心的那個限制?!毕胍畲笙薅鹊亻_發(fā)自己內在的潛能,就需要真心付出,只有付出才會推開眾多虛掩著的潛能之門。很多時候,困難和阻力都被我們在心中放大了,好像一塊攔路石橫在我們通向成功的路上。但只要突破了自己內心的限制,就能夠戰(zhàn)勝困難和阻力,達到自己人生的最高峰。
◆
許多人直到年老,才爆發(fā)出能量,做出成績。激發(fā)他們潛能的,或是一次演講,或是聆聽了一席富有感染力的話,或是看了具有說服力的書籍,或是朋友傳遞而來的真摯鼓勵,等等。朋友的鼓勵是很重要的,對于人的潛能激發(fā)往往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
從未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正如一位作家所說:“1角硬幣和20元錢若沉在海底,毫無區(qū)別?!彼鼈兊膬r值區(qū)別,只有在你將它們撈起并使用時才能顯現(xiàn)出來。
同樣,只有當你深刻地認識了自己并發(fā)揮出自己無窮的智慧時,你的價值和才能才會體現(xiàn)出來。
◆
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因為他們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靶睦砀叨取笔侨藷o法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上帝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植入了一粒神奇的種子,它巨大的能量能讓我們完成幾乎一切艱巨的任務。因此,不要自我設限,把自己框定在特定的范圍內,只有打破限制,我們才能有所超越。
◆
馬歇爾在戴維斯的小店里打工幫忙。戴維斯告訴馬歇爾的父親:“他沒有經商的頭腦,你還是把他領回去,教他一些農活,或者為他另謀生路吧?!北晦o退的馬歇爾只好離開戴維斯的小店,前往芝加哥。到了芝加哥后,他的眼界開闊了,內心的斗志也被喚醒,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yè)。他告誡自己:“別人能做到的,我只要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到?!瘪R歇爾日后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其實,馬歇爾并非沒有經商潛能,而是戴維斯的小店無法激勵出他內在的潛能。人到了一定的階段,融入一定的環(huán)境之后,才能夠將自身的潛能發(fā)揮出來,創(chuàng)造價值。
◆
美國西部的一座城市里,有一位特別的法官。他前半生不識點墨,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工匠;但在60歲的時候,他成了那座城市里最大的圖書館的主人。這位法官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完全得益于他偶然聽到的一場有關于教育的價值的演講。那次演講的內容激發(fā)了他的遠大抱負、喚醒了他內在隱藏的才能,他希望能夠幫助別人接受教育、獲得知識,讓別人同他一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
只有努力認識自己的人,才會發(fā)掘出具有自我特色的潛能。羨慕會導致無知的模仿、無謂的妒忌,或者受到激勵向更高境界攀升,但后一種情況所占比例甚小,前面兩種情況都容易導致自信心的喪失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憂郁。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不要總把目光投向外界,外界的風光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若想走出命運的迷宮,要先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寶藏。
◆
一個體力很一般的人,在經過催眠后,竟然變得力大無窮。幾個人將他的頭和腳放在兩把椅子邊上,讓他的身體懸空,然后六七個人踩在他身上,站起來,而他竟然紋絲不動地支撐著。這就是人體內的潛力被激發(fā)出來后所產生的奇跡。如果這個人醒著,他肯定無法做到,但他在被催眠的狀態(tài)下,竟然輕而易舉地做到了。潛能是人身體里永遠不會丟失、不會被腐蝕的東西;潛能一旦被喚醒,即便是最卑微的生命力,也能夠發(fā)揮出強大的能量。
◆
拿破侖在談及手下大將馬賽時,說:“他的真面目在平時根本顯現(xiàn)不出來,但當他看到自己的士兵死傷無數(shù)、尸體堆積如山時,他潛在的能量就會完全爆發(fā),他奮勇殺敵的樣子簡直像個魔鬼?!比诵灾杏袧撛诘哪芰?,潛伏在生命的最深處,普通的小刺激無法喚醒它,它真正的力量也因而很難被發(fā)覺。但是,當人們被無情地侮辱、嘲笑和欺凌時,這些潛在的能量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從而可以刺激人做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來。
◆
將自己內在的潛能釋放出來,是許多人的成功秘訣。這些知道自己潛能所在的人總是能夠找到自己的出路。那些模仿他們表象之人,并不會受到歡迎,尤其是那些還走在守舊軌道上、沒法打開新局面的人,早晚會被世界拋棄。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獲得成功,就需要開發(fā)潛藏在你體內的才能、勇氣、決心,還有其他優(yōu)秀的品質。成功屬于那些勇于拓展自己潛能和勇往直前的創(chuàng)新者,屬于那些敢于嘗試新鮮事物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行事,激發(fā)自己的潛力,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才能夠成為新的開辟者。
要看清自己,而不是看輕自己
知道我們是怎樣的人,比我們已經做了什么事情重要得多。
假如我們對目前所做的事情還不完全了解,或者說我們不能清楚地確定自我的選擇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是否是合理和正義的,那么在此刻就果斷地放棄。
◆
“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闭_認識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滿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正確確定人生的奮斗目標。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奮斗終生,才能此生無憾。即使不成功,我們也會無怨無悔。
◆
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定位是對自己的期盼與要求,一個人能否給自己正確定位,將決定其成就的大小。有志攀登高峰的人不會永遠在低谷徘徊,甘心做奴隸的人永遠不會成為主人。
◆
人生的目標貫穿于整個生命,我們在工作時所持的態(tài)度,使我們與周圍的人區(qū)別開來。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們使我們的思想或者變得更加開闊,或者變得更加狹隘;使我們的工作或者變得更加高尚,或者變得更加低俗。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往往是被動適應生活的人,他們不愿意奮力崛起,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生活。
◆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墻。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干什么?”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墻。”第二個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邊干邊哼著歌,他的笑容很燦爛:“我們正在建設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墻;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板。三個同樣起點的人對相同問題的不同回答,顯示了他們不同的人生定位。想得最遠的走得也最遠,沒有想法的只能在原地踏步。很多時候,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努力的方向。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一些人擅長做某些事,另一些人擅長做另一些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天賦有所認識,那么他離成功已經近了一大步。即便你還沒有真正看到自己的天賦是什么,只要不斷地努力和嘗試,你也終將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成為杰出人士。
◆
在深入了解工作特點之后培養(yǎng)興趣。對問題的一知半解很容易使我們陷入困惑之中,只有對問題深入研究和了解之后才會產生興趣。對一些人來說,數(shù)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不過是數(shù)字、符號堆砌起來的惱人的魔術而已。對于真正了解它的人而言,數(shù)學則是一門藝術,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嚴謹?shù)乃囆g。這就是泛泛了解與深入研究的區(qū)別。
成長錦囊
為人生定位就是找好自己的方向,然后全心全意地在這個方向上發(fā)展。做人生定位,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
1.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你就會主動投入,思考工作中碰到的任何難題。
2.潛力。當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千萬不要就此停止,要有意識地給自己施加壓力,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
3.環(huán)境。在進行人生定位時一定要好好選擇志同道合,有能讓你學習的優(yōu)點,能給你幫助、提高,給你慰藉、交流的朋友。
即使不是金子是塊鐵,也要發(fā)出鐵的光芒
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長,并且經營它,能使其他特長也得到同步發(fā)展。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事,那他就一定能在那個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先認清自己的特長屬于哪種類型,然后通過努力使其得到發(fā)展和提高。有的人具有敏銳的判斷力,有的人具備毫不畏懼的氣概,有些人的特長經常會被他們自己盲目地使用,最終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
經營自己的長處能使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有的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人生的訣竅就是找準人生定位,定位準確才能發(fā)揮你的特長。如果你沒有給自己準確的定位,那么你就應該抓緊時間,坐下來全面分析自己,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只有坐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你才能得心應手,在人生的舞臺上游刃有余。
◆
在生活中,假如你對自己的天賦有所察覺,那么你在選擇職業(yè)的時候就可以此作為考慮和踏板。譬如說,你發(fā)現(xiàn)你在做木工活的時候比較熟練,那么就選擇去當木匠;若是你發(fā)現(xiàn)自己對醫(yī)學的東西感興趣,那就去當醫(yī)生。很多案例告訴我們,一個人若是能夠秉承自我的興趣去從事某項工作,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就高很多。
◆
雖說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并不是容易的事,但要想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有所成就,更是難上加難。一個整天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人,不可能體會到工作的快樂。
◆
1888年,銀行家里凡·莫頓先生成為美國副總統(tǒng)的候選人,他當初是一個賣布商人。后來轉戰(zhàn)銀行業(yè),并且成為鼎鼎大名的銀行家。問及他轉行的原因,他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之所以轉行是因為我看到愛默生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為他人所需的特長,無論他到哪里都不會被埋沒?!?
◆
每項工作對工作者的要求都不一樣,一些工作需要勇氣,一些工作需要細致觀察。最簡單的工作就是只要我們勤勤懇懇,最難的工作是要大量運用巧智。好的工作是那些不使我們厭煩、本身有重要性、多變且能不斷自我更新的工作;受尊敬的工作是那些包含了最多或最少的依賴性的工作;最差的工作是那些使我們現(xiàn)在做不完,將來也做不完,甚至越干越苦的工作。那些最能使你發(fā)揮所長又能使你獲得贊美的工作,才最適合你。
◆
在工作中以實干和才華為自己加碼,才會使自己脫穎而出,成為行業(yè)中的佼佼者,成為萬眾矚目的領導。工作中的“多一盎司定律”,可以充分突顯人的卓越與平凡。如果你每天只顧勤勤懇懇,做一個合格的職員,那么雖然你同樣干了很多工作,可你并不卓越,也無法顯露才華超絕的一面。如果你主動嶄露頭角,并且保持翩翩風度,你的人生便會有質的改變。
成長錦囊
規(guī)避自己的長處而發(fā)展自己的短處難以獲得成功。成功者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他們由于專長從而在一定范圍內成為不可缺少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
1.從生理看優(yōu)勢。例如右耳朵較長的人在數(shù)學、物理學等精密科學方面會有所作為。
2.從興趣看優(yōu)勢。人們的興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優(yōu)勢的閃光點。
3.從行為看優(yōu)勢。表現(xiàn)為對某些知識一點就通,容易入門,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強,熱情長久不衰。
4.從性格看優(yōu)勢。不同類型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優(yōu)勢,比如感性者更適合從事與藝術有關的工作。
每個人都可以走上成功之路,關鍵在于能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