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周公輔政

周公又稱周公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文王時,他就以孝順仁愛聞名,武王即位后,又全力輔佐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征服了商朝。如何處置殷商遺民呢?武王問周公,周公說:“讓他們在原來的住處安居,耕種原來的土地,不要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只要是有仁德的人,我們就去親近;老百姓有什么過失,我們就去承擔。”

“有這樣的胸襟,足以安邦定國了。”武王很高興,當即同意了周公的意見。

武王命人釋放被紂王囚禁的箕子和其他被關押的商朝貴族,打開鉅橋的糧倉,賑濟饑餓的貧民。這一切措施都表明武王要一改紂王統治時期的失德做法,給受紂王殘害的黎民百姓新的生活。他的行為極大地爭取了商朝的百姓。周武王還將商朝故土切分為四部分,由紂王的兒子武庚和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別管理:殷都朝歌地區由武庚負責,朝歌以東地區由管叔負責,朝歌以西地區由蔡叔負責,朝歌以北地區由霍叔負責。同時,武王的三個弟弟還負責監視武庚,三人被稱為“三監”。

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成王即位,由于成王年紀太小,所以周武王臨終前托付周公旦輔佐幼主。管叔覺得自己是周武王的弟弟,自己應當即位,所以他對周成王和周公旦十分不滿。他為了奪權,散布關于周公旦的流言,同時拉攏蔡叔、霍叔、武庚以及其他諸國,一起起兵逼迫周成王讓位于他。面對這樣的局勢,周公旦沒有妥協,而是決定鏟除這些叛軍。

作戰之前,周公旦鼓勵大臣們和眾將士,說:“當前形勢非常嚴峻,但是我并沒有放棄,絕對不能讓叛軍把周朝天下奪去,否則無顏面對先王。周朝之所以有今天,多虧先人的努力。武王已經過世,成王尚且年幼,為了周朝能夠延續,我不得不站出來。”

有人說敵人過于強大,不好對付,周公旦回應說:“這些人打出口號,說要恢復前朝,這都是癡心妄想。過去周武王擊敗商朝,建立起周朝,經過這些年,商朝人大部分都已經歸順了周朝。所以說,敵人想要恢復前朝純屬做夢。還有,我們周朝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小小的邦國變成今天的大國,是天意難違。我為這次出征占卜,得到的結果是上上簽,大吉大利。這次老天還是站在我們這一邊,天命如此,誰也不得違抗。”

周公旦的一番講話,把大臣和將士們的心都團結了起來,大家士氣高漲,叫喊著要消滅叛軍。

周朝大軍在周公旦的統帥下,戰無不勝,所向披靡。武庚、管叔、蔡叔、霍叔死的死,逃的逃,他們手下的叛軍也很快被消滅。周公此時并沒有收兵的打算,他想乘勢一舉消滅所有周朝的敵人。周公聽從手下的建議,先攻打九夷。九夷雖然是個小國家,但擅長作戰,所以花費了九個月的時間,周朝大軍才將其擊敗。九夷被擊敗之后,另外一個大國奄國知道自己不是周朝的對手,便主動投降了。奄國一投降,其他國家為了保全自己,也都紛紛選擇投降。

經過三年的征戰,最終周公將叛軍擊敗,徹底消除了威脅周朝的隱患。同時,另有周邊五十多個支持叛軍的小國被消滅,周朝的版圖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這其中,周公的貢獻最大。

當然,鏟除叛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為了鞏固戰果,周公營建東都洛邑,將不順從本朝的人遷居到那里去。周公還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例如,將封國內的土地統一規劃,廣泛推行井田制,鞏固和加強了周王朝的經濟基礎;建立嫡長子繼承制和貴賤等級制,加強中央政權的統治。一系列政策的制定與頒布,使新生的周王朝政權得以鞏固。

周公攝政七年,到周成王滿二十歲的時候,他決定還政于成王。這七年之間,周公可說是日理萬機。《尚書·大傳》記載:“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還政前,周公還作《無逸》,告誡年輕的成王謹記商朝滅亡的教訓,不要縱情享樂,而要勤儉愛民。

經過文王、武王和周公的苦心經營,周王朝的統治越來越穩固,國力也開始強大起來。成王在位三十年,再加上后來他的兒子康王的十六年。在這近半個世紀間,西周出現了繁榮富強的“成康之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大渡口区| 沙田区| 通山县| 丽水市| 阿巴嘎旗| 姚安县| 岢岚县| 海宁市| 邵阳市| 大余县| 维西| 两当县| 海城市| 武城县| 故城县| 抚顺县| 德江县| 阜宁县| 章丘市| 嘉义县| 永和县| 昭平县| 东山县| 荣成市| 金坛市| 长治县| 定边县| 古丈县| 东丰县| 杨浦区| 准格尔旗| 蛟河市| 泸西县| 虞城县| 墨江| 上思县| 大同县| 普兰店市| 日照市|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