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理念二:理性——拒絕投機,堅持獨立思考(2)

第三節 研究股票而不是投資機構的動向

巴菲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市場上有些所謂的專業投資人士,他們掌管著數以億萬計的資金,就是這些人造成了市場的動蕩。他們不去研究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反而鉆研其他基金經理人的下一步動向。對他們來說,股票只不過是賭博交易的籌碼,就像是‘大富翁’里的棋子一樣。他們的做法發展到極致,便形成所謂的投資組合保險,一個在1986年到1987年年間廣為基金經理人所接受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只不過是像投機者停損單一樣,當投資組合或是類似指數期貨價格下跌時就必須處分持股。”

投資股票的利益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持有股票所帶來的收益,即股東分紅或利潤分成;另一方面則是在股票升值的過程中賺取差價。而后者往往是很多股民的主要目的。

但如果想靠股票升值的差價獲得利潤,就必須確保買進的股票能夠賣的出去,因為無論差價多高,如果沒有買家也是賺不到錢的。于是很多股民就產生了一種心理,即無論這只股票是值還是不值,只要自己認為會有人在升值之后把它買走,就會義無反顧地選擇投資,但這樣也正好犯了投資領域的大忌。

對此,巴菲特曾告誡投資者說:“如果你認為那些主力機構是從事投資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打個比方,一個有理性的人在買下某個農場之后,是不會委托不動產經紀人四處打聽會有誰要買自己手上這家農場的。又有誰聽說過,一個人只是因為隔壁的農場最近賣出的價格更低一些,就急于想把自己所擁有的農場也賣掉的呢?或者是在幾分鐘前說他隔壁的房子以比之前更便宜的價格賣掉了,他也就馬上考慮是不是也應把自己的房子賣掉,以防貶值的更厲害呢?”

巴菲特說這句話的意思無非就是想表明,類似于他舉例中賣農場、賣房屋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但這些愚蠢的理論卻正是那些主力機構或投資顧問想要投資者采取的。因為一旦市場中出現了類似于巴菲特例子中的行為,投資市場就會陷入混亂,投資者的內心也會十分焦慮,這十分有利于他們渾水摸魚。但不幸的是,很多投資者都會上這樣的當。

對此,巴菲特認為,作為一個理智的投資者,在買入股票之前必須仔細研究它的價格,衡量一下是否合理。只有買入價格合理,才能談得上獲利回報。而判斷買入價格是否合理,關鍵要看股票的內在價值,而不是看什么主力機構的炒作動向。道理很簡單,相對于主力機構來說,個人往往處于弱勢和被動的地位,主力機構可以自己選擇炒作的方向,而個人卻只能選擇跟從。因此,主力機構一旦出現故意放空或者抬高的行為,忽然選擇買進或者撤離,對于個人來說,想要掉頭調整是完全來不及的,而此時他們自然也就成了這些主力機構的頂缸者。

巴菲特在1987年伯克希爾公司的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曾這樣說道:“1987年美國股市的表現非常精彩,可是人們到最后才發現股指并沒有上升多少,道·瓊斯工業指數全年只上漲了一點。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一年的股票指數像極了游樂園里面的過山車,10月份以前一路竄高,然后就突然收斂了下來。而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就在于,現在的股市中有一些所謂的專業主力機構,他們募集來億萬資金,并把這些資金集中投入到很少的股票上面,做空或者拉高這些股票,最終造成市場動蕩。這些主力機構是不會去研究所購買的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發展方向的,他們所要研究的就是普通投資者的心理,他們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市場下一步的走向上面,利用人們的欲望達到自己的目的。對于他們來說,股票只不過是一種賭博交易籌碼而已。最后,他們還推出了一種更為復雜的賭博策略,這種策略已經為各種主力機構所普遍接受了,它就是所謂的投資組合。當股市下跌到一定幅度時,這種投資組合就會涌出一大堆賣單,推動股市進一步下跌。例如,在1987年10月,這筆資金的規模高達600億到900億美元,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成為股價迅速上漲或下跌的推動力。”

稱這些主力機構是投資市場的害蟲有點不合適,因為市場是開放的,允許任何人自由買賣、進出,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在其沒有觸犯法律和市場法規之前,我們是沒有資格把它趕出市場的。因此,為了避免被這些像大魚一樣的主力機構當成“蝦米”吃掉,作為投資者的個人就應該時刻警惕,強化自己的投資理論和技巧。

在巴菲特看來,用期待主力機構買進的心態來購買或者持有股票是完全錯誤的,股市的上下波動是正常的,而投資者是很難確定主力機構的下一步動向的。因此,理性的投資者不應當因為股價波動而輕易地買進賣出股票,唯一能夠作參考的,應當是股票的內在價值,以及股票自身的發展趨勢。

巴菲特曾說過:“只要投資者能夠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那么事實上由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人所造成的市場波動,反而能使得真正的投資人有更好的機會去貫徹其明智的投資行動。只要他在面臨股市波動時,不會因為財務或心理因素而被迫在不當的時機出脫手中持股,他就很難會受到傷害。”

在2006年伯克希爾公司的年報即《致股東的一封信》中,巴菲特曾以這樣一個人為例,這個人就是他的老朋友沃爾特·許洛斯。巴菲特說:“早在50多年前,當時有一家位于圣路易斯的機構希望我能夠為他們推薦幾位既誠實又能干的投資經理人,而我向他們推薦的唯一人選就是沃爾特。當知道沃爾特沒有上過大學商學院,甚至沒有讀過相關專業時,他們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但他們還是聽從了我的建議,事實也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是對的。從1956年到2006年這50年間,沃爾特一直掌管著這個十分成功的投資合伙事業,而他同期的業績也遠遠地超過了市場的成績。

“沃爾特是個堅持原則的人,他的原則是,為合伙人進行投資就一定要賺錢,否則他自己將分文不取。那么,他又是如何來操作股票的呢?你們可能不知道,沃爾特從來就沒有聘請過任何秘書、會計或辦公室人員,他唯一的員工是他的兒子愛德文,一名藝術專業的碩士。沃爾特和他的兒子也從來不打聽什么小道新聞、內幕消息,甚至連公開的信息也很少關心,他們完全采用他與本杰明·格雷厄姆共事時的一些統計方法,歸納起來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努力選擇到便宜的股票,然后持有它等著升值。在他們看來,那些所謂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技術分析、總體經濟學派及其他復雜的運算方法都是多余的。在沃爾特50年的投資生涯中,他所購買的股票大多數在當時都是冷門股票,但他取得的業績卻是十分驚人的,大大超過了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增長速度。”

由此,我們應該明白,對于成熟的投資者來說,重點放到投資物本身才是正道。要是你種下的蘋果樹連你自己都不好好看著,那還能指望誰來接手呢?

第四節 從不相信消息,堅持獨立思考

巴菲特說:“作為一名職業的投資管理人,我從沒有讓其他人左右過我的思維。我從來沒有考慮過什么內幕消息、小道新聞,我永遠獨立思考并相信自己的判斷,堅持自己的理論。”

投資市場上總是存在著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這些消息也常讓一些投資者困擾不堪,若是不信,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若是相信,又很可能誤入別人的圈套。信與不信,真是無從選擇。

炒股的黃先生就特別喜歡打聽內幕消息,但凡周圍有哪個消息靈通人士的聚會或飯局,黃先生從來不會缺席,甚至有的時候不請自來,上趕子和人套交情,弄得大家好不尷尬。但黃先生卻樂此不疲,他總說:“一個好的內幕消息頂的上忙活好幾年的。”

功夫不負苦心人,終于有一天,有位朋友告訴他最近有醫藥版的某某公司的股票會有情況,有大的操盤手將強力拉漲停,讓他注意觀察。黃先生一聽這消息,頓時激動不已,將家里所有的錢全部買了這只股票,并且還發動親朋好友一起買。

買過之后,黃先生就開始等著股票大漲。但等了半個多月,也不見股票有什么大的動靜,總是在上下兩個百分點浮動。黃先生開始有點按捺不住了,于是再次請教那位朋友,朋友給他的回復是“耐心點,就快了”。果然,一個禮拜之后的星期二,股票開始一路攀升,到上午收盤時就接近漲停了,黃先生也開始沾沾自喜,為自己拿到這個“內幕”而慶幸。但好景不長,下午一開始,股票就開始走低,一路下跌,到下午收市時不但沒漲,總體上還跌了五個百分點。往后的幾天,股票都是如此,只見綠不見紅,不用說,黃先生被套牢了。現在每天看著手中這只垃圾股,聽著親戚朋友的埋怨,黃先生真是后悔莫及!

人總是妄圖通過某些“捷徑”、“后門”來代替努力,獲取額外的收益,這也正是投資市場上很多人熱衷于追尋“內幕消息”的原因。但試想,如果“內幕消息”能夠傳播出來,那它還有什么“內幕”可言呢!再退一步想,就算真的有內幕消息,但獲得它就真的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嗎?

電影《竊聽風云》講的就是關于內幕消息的故事。香港商業罪案調查科的幾位調查人員在調查某集團的大股東、幾宗內幕交易以及造市案的時候,自己卻被竊聽來的消息所迷惑,在一番公理與私欲的掙扎之后,幾位調查人員選擇了屈從私欲,合伙利用內幕消息牟取暴利,最終紛紛走上了家破人亡的絕路。

電影中的情節雖然夸張,但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兩則“內幕消息”確實能夠暫時讓你獲利,但一個不慎就容易讓自己陷入進退維谷。看看我們周圍的股民,每次牛市里層出不窮地傳出“某某股票即將連拉多少個漲停板”的內幕消息時,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之瘋狂不已,但結果又如何呢?這些人大部分都成了莊家操縱股票的犧牲品。

其實,真正的投資大師,是從來不靠打聽“內幕消息”過日子的,他們的成功與所謂的“內幕消息”一點關系都沒有。巴菲特就曾公開說,自己對任何類型的預測和所謂的“內幕消息”沒有任何興趣,而他所有的投資消息的來源是股市上每個股民都可以輕易獲得的,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年報。他曾經告誡那些希望通過各種所謂“內幕消息”以牟取暴利的投資者說:“就算有足夠的內幕消息和100萬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內破產。”

喜歡到處搜集“內幕消息”仿佛是剛剛入行的投資“菜鳥”們的通病,但同時也是他們賺不到錢的原因。因此,一個投資者走向成熟的標志就是能清楚意識到內幕消息的不可靠,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對股票的研究上,刻苦學習,獨立思考。

巴菲特曾說過:“股票市場中的大部分人是根本不思考的,他們每天想的都是不勞而獲、參考。他們到處打聽市場上流傳著什么消息、專家們是什么意見、大盤的走向又會怎樣,他們只想參考別人怎么做,然后去模仿、跟隨。因此,作為獨立思考的人,你在起點上就決定了你會比他們成功。我最崇拜的是我的老師格雷厄姆,有一次他告訴我:‘如果你想要在華爾街取得成功,一定要做到兩點:要正確思考,但是只做到正確思考是不夠的,你還得做到獨立思考!’”

我們可以學習“股神”的精神,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面對我國的投資市場,我們應該如何去獨立思考呢?

首先要學習。學習是對知識的儲備,是思考的基礎,沒有經過學習的思考只能是胡思亂想,這在投資領域更是不可取的。所以作為一個投資者,首先應該充分學習投資領域的基礎知識,做到根基牢固,不用事事都去請教別人,這樣才能充分理解問題,也才能把問題想得明白。

第二,分析企業。投資者要對所要投資的領域有所了解,就應知道自己投資的公司所在的行業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我們現在經常在說什么行業是朝陽產業,什么行業是夕陽產業,這對于我們對市場形勢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分析投資公司的狀況。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公司是與投資者的投資掛鉤的,可以說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投資的成敗。因此,投資者一定要對于自己投資的公司有充分的了解。但現實是,我們很多中小投資者是不可能有機會到上市公司作實地考察的,因此,整理投資公司的報表以及通過報道、網絡、電視來收集上市公司的相關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第四,掌握和分析國家的宏觀政策。我國的股市才剛剛起步,政策對于股市的導向作用是非常大的,這就要求投資者要緊抓國家的宏觀政策,一方面要對國家宏觀經濟的宏觀走勢、GDP、CPI、通貨膨脹率、就業率、國家進出口狀況等做到心中有數;對與股市相關的金融調控手段有所了解,比如要關注國家的存款準備金利率是下降了還是上調了,國家現行的貨幣政策是穩健的還是相對緊縮的,等等。

“任何一項投資的決策都需要獨立的思考,買股票只是一瞬間的事,但做決定時,你卻必須先把買這只股票的理由一條條地列出來擺到桌子上面,這才是一個成熟的投資人該有的做事風格。”巴菲特如是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海林市| 邮箱| 紫阳县| 尚志市| 黑山县| 长泰县| 淮南市| 福鼎市| 大理市| 景宁| 湾仔区| 台北市| 广南县| 舞阳县| 平阴县| 泰宁县| 淮南市| 太保市| 比如县| 桃源县| 高安市| 东丰县| 扎囊县| 南漳县| 阿拉尔市| 曲松县| 河曲县| 南澳县| 白河县| 山东| 湖南省| 镇坪县| 体育| 兰考县| 宜兰市| 葵青区| 广西| 黎城县| 永昌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