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穿越雷區——驚心動魄的宇宙之戰

這些可能是“炸彈”的行星數目究竟有多少?保守的估算,僅僅是在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上,就有400多顆近地小行星分布。在這些小行星中,直徑1000米以上的有將近100顆。

如果將地球比喻為奔跑的馬拉松運動員,這些小行星就是地球行進途中的移動地雷。至于直徑50米以上,離地球遠一點的小行星,那就更多了。我們的地球,實際上是在雷區中穿行!

可能有的人覺得地球是那么大的一個星球,怎么會怕直徑幾米幾十米的小天體呢?物體撞擊時的能量,除了它本身的質量會起作用,速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小質量的物體,僅僅因為高速運動,同樣擁有巨大的動能,會給被撞擊的物體當頭一棒。所以,一顆高速運動的子彈可以穿過厚厚的鋼板,高速公路上兩輛時速120千米的汽車的撞擊會引起巨大損失。

相對于整個浩瀚的太空,地球只是一顆半徑6000多千米的行星。地球的個頭雖然比月球、隕石大,但與半徑近700000千米的太陽相比,簡直不值一提。在那些“宇宙飛彈”的包圍之中,地球一直安然無恙,還真是我們人類的好運氣!

1.危害紀實:“太歲頭上動土”的大碰撞

看看全球那兩百來個巨大的隕石坑,就知道地球其實不是一塊平靜的樂土。在過去46億年里,地球不知接待了多少莽撞的不速之客,只不過地質變遷和生命活動抹掉了大部分“客人”的痕跡,只留下特別顯著的一些。

彗木大碰撞

隨著觀測手段和計算技術的進步,科學家成功預報了1994年7月17~24日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并在7.7億千米外目睹并記錄了這一天文事件的全過程。

彗星和木星相撞的樣子

這顆大膽的彗星叫做蘇梅克·列維9號,1993年3月24日被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后來,天文學家們從帕洛瑪山天文臺施密特望遠鏡拍下的一組照片中,發現了一顆“好像是被壓碎了”的彗星。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工作者司各蒂聞訊后立即用基特山天文臺空間監視望遠鏡進行觀察,確認這是個像大雁般排成一字的彗星隊列。報告送到相關的國際研究中心后,更多的天文學家投入了緊張的跟蹤追跡。很快,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成為天文觀測的熱點。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本來是圍繞木星運行的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的運氣不好,在1992年7月7日靠土星靠得太近,以致超過了木星引力的洛希極限,被木星強大的潮汐力粉碎為21個碎片。1994年7月,這群碎片再度返回木星,蘇梅克·列維9號似乎是帶著復仇之心要找土星進行清算。這21塊碎片組成浩浩蕩蕩的彗星群,魚貫而行,如同一列近200萬千米長的太空列車,以每秒60千米的宇宙速度撲向木星。21塊碎片對木星的撞擊一直延續到7月22日。

彗星與木星相撞后的景象

木星,被古人稱為歲星,也就是俗稱的太歲。蘇梅克·列維9號對木星的撞擊,真有點“太歲頭上動土“的意思。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徑是地球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則相當于地球的318倍,比太陽系其他八大行星質量的總和還大一倍半!要想穿過這個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厚達數千千米的大氣層撞擊它的地表,談何容易。更何況木星地表上沸騰的氫海,還可以緩沖強大的沖擊力。

這群彗星碎塊的質量雖然與木星無法相提并論,但撞擊還是引起了木星的激烈反應。第一塊彗核碎片撞到木星上,相當于2000億千克TNT爆炸,等于1000萬顆投在廣島的原子彈所釋放的能量。木星表面當即升起一個蘑菇云以及高達1000千米的大火球,并產生了相當于太陽表面溫度5倍的30000℃高溫。木星表面由此留下直徑約為1900千米的暗斑,但這塊碎片是所有碎片中最小的一塊。碎塊G15號最大,直徑在3.5千米以上,產生的烈焰升到1600千米的高度,形成的撞擊點面積相當于地球80%的大小,釋放出3億顆原子彈同時爆炸的能量,產生了強烈的紅外輻射。彗星碎片與木星大氣層摩擦產生的萬余度高溫雖然使彗星碎片化為烏有,但爆炸時候的氣體和塵埃形成龐大蘑菇云,引發木星風暴和磁暴。當所有碎片依次撞進木星639億平方千米的巨大表面后,木星上留下8個直徑1萬千米以上的創面,這成為識別木星的新標志。

蘇梅克·列維彗星碎片撞擊氣態巨行星木星

木星尚且傷筋動骨,比它小那么多的地球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天會塌下來嗎?

如果想對這種撞擊事件的頻繁程度有更具體的認識,我們找一架好點的望遠鏡,瞧瞧月亮上隨處可見的環形山便可知曉——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的侵蝕,隕石撞擊的痕跡幾乎可以一直保留下去。

除八大行星之外,太陽系里還有許多繞太陽運轉的“零碎”行星,它們絕大部分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其中一些小行星具有特殊的軌道,會定期接近地球,被稱為“近地小行星”。此外,一些彗星也會不時地光臨地球附近。這類小行星和彗星統稱為“近地天體”,如果其中某一位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撲向地球,對人類而言,那就是天塌下來了。

一般說來,直徑小于50米的近地天體基本可以不去在意,因為它們在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摩擦產生的熱能足以把它們燃燒得片甲不留,至多不過是變成耀眼的流星劃過天際。但直徑在50米至1公里之間的天體就不同了,它們可能會造成地區性的災難,而且尺寸越大,麻煩就越大。萬一撞上大城市,死亡人數就可能達到百萬計。最可怕的是,如果這些天體直徑超過2公里,那么它就足以引起全球性的氣候劇變,就像恐龍時代所經歷的那樣。但是這一天是在何時呢?誰也說不準,也許會在100萬年后,也許就是明天。

關于小行星的消息,媒體上時常披露,前段時間還有“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如撞中可能殺死15億人”的可怕報道。太嚇人的消息反而讓人生疑,大多數讀者看到這消息恐怕都會一笑置之吧——哪里就真的撞上來了呢,那顆小行星離地球還有幾百萬公里呢。

然而,在不久前,英國政府的一個三人專家顧問小組發表了一份報告,就如何加強探測可能撞上地球的天體向政府提了一大堆建議。英國科學大臣賽恩斯伯里還鄭重其事地把這份報告夸獎了一番,說政府會認真考慮專家們的建議。沒過幾天,中國又表示將在紫金山天文臺建一個空間警戒網,監測可能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同時,華盛頓政府召集了來自全球高級別的科學家們赴美,召開一個緊急“反恐”會議,以討論如何才能使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城市從“毀滅性的災難”中逃離出來。不過,這次科學家們討論的“反恐”卻不是全球的恐怖主義,而是來自地球外的小行星撞擊。這就讓人有點緊張——如果是某個科學家或媒體的一家之言也就算了,政府不會隨便跟公眾開玩笑。那么,天真的會掉下來嗎?

當然會的。為什么不會呢?

2.有利有弊:小行星“砸”出了人類?

行星之間的相互碰撞是在所難免的,地球有史以來至少經歷過幾十億次外星體的撞擊。只是現在人類還無法證實它們發生的確切時間、地理位置以及所帶來的后果。

據科學家們估計,在地球上,直徑大于800米的撞擊坑大約有150000個以上。另外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宇宙飛船帶回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水星、火星、金星、木星等行星上都布滿了成千上萬的環形山,而這些山體大都是其他天體撞擊留下的痕跡。

小行星的闖入,人類得到了生存空間?

一顆行星呼嘯而下,所有生靈瞬間毀于一旦……這就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K-T滅絕事件”。在這次地球有史以來第二大的生物滅絕事件中,地球上約75%~80%的物種滅絕,長達16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從此終結。恐龍和其同類失去了地球上的霸主地位,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登場讓出了歷史舞臺。

科學家們現在大多傾向于“K-T滅絕事件”的肇事者是隕星的說法。這顆不折不扣的殺手星,直徑約有10千米。地球上的動物看見它的時候,它到地面的時間已經只能用分鐘來衡量。這顆隕星如果是小行星,速度為每秒15千米;如果是彗星,每秒的速度可達60千米。

這顆隕星與大氣層的瞬間摩擦使它的表面燃燒起熊熊大火,它在接觸地面的一剎那爆炸,爆炸的能量相當于目前全世界核武器庫中所有核武器威力的1萬倍。爆炸產生的熱能與強大沖擊波,把周圍一切東西消滅得干干凈凈。隕星的一頭撞在地面上,留下深達25千米的坑穴;另一頭撞到海面上,激起了50米高的海浪,海嘯沖上陸地,灌入內河。

專家稱小行星相撞導致恐龍滅絕

強烈的撞擊引發了全球性的大地震,火山也隨之爆發。隕星碎塊與地球上的巖石碰撞后全部氣化,羽毛狀的塵埃與氣體向外爆炸,形成了厚厚的塵埃云,遮住了天空。大火在森林中迅速蔓延,全球的林木都在火焰中呻吟。塵埃云與大火形成的濃煙混合在一起,遮天蔽日,持續了兩三個月。植物見不到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大批量死亡。

科學家們推測,這數月內地球每平方米土地上覆蓋了1千克塵埃,形成了第三紀的首層沉積物。科學家們還估計,碰撞后大氣中的氧、氮與石灰巖中的水汽化合,生成了硝酸。石灰巖還釋放出1000億千克二氧化硫氣體,形成硫酸。含酸氣體在塵埃云下凝聚生成酸雨,溶解了海生物的貝殼,某些陸上動物的骨骼也被溶化,一些地方從此變成了貧瘠的不毛之地。因為沒有陽光,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也大量死亡,海洋食物鏈被嚴重破壞。在某些陸地上,地面溫度降低了20℃,且時間長達半年之久。

曾經的地球統治者恐龍

大爆炸之后,地球變得忽冷忽熱。不僅僅是恐龍,翼龍、蛇頸龍、魚龍等爬行動物,以及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都相繼滅絕了。中生代末,地球上有動植物2868屬,到新生代初只剩下1502屬。75%的物種滅絕了,生物界遭到了空前的大毀滅。

地質學上的“喜馬拉雅運動”

地動山搖的災變對地質海洋和氣候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地質學上的“喜馬拉雅運動”就發生在這次災變之后,這是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和構造運動——印度板塊向亞歐板塊沖擊,古地中海閉合,擠壓出了世界上最高的喜馬拉雅山;太平洋板塊向南美板塊擠壓,形成美洲最高山峰安第斯山。拔地而起的高原和大山脈阻礙了空氣的流通,中部地區出現了大面積干旱或半干旱氣候。為了適應氣候的改變,生物的形態隨之發生變化。哺乳類和鳥類登上了地球舞臺,靈長類的始祖誕生了。

有研究者認為,我國四川盆地就是一個巨大的隕石坑,而且它是導致恐龍滅絕的最直接證據。那是一顆直徑在2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以高達1萬億千克TNT炸藥的威力,由東南方向呈30°到40°入射角急速向西南方向的地殼砸去,砸出了直徑500千米、面積約23萬平方千米的四川盆地。小行星瞬間撞擊的巨大能量造就了橫斷山脈上的大褶皺。

月球很可能是幼年地球被小行星撞擊后的產物?

無獨有偶,有月質學家認為,月球很可能是幼年地球被小行星撞擊后的產物。這顆小行星有火星那么大,是一顆重量級的“炮彈”,它撞擊地球的結果是濺起了無數地球的碎片,凝結成了月球。有了月球,地球上才有了潮汐,海水才有了漲落,生命才可能走上陸地……

科學家對月球隕石的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和地球在大約40億年前遭到了來自小行星的具有毀滅性的“轟炸”。這場轟炸可能對早期地球演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因為當時正是地球上生命形成的時間。這場“轟炸”持續了2000萬年~2億年,流星或隕石在整個月球上砸出許多隕坑并改變了月球表面的面貌。

在地球上,這一轟炸有可能令海洋蒸發,使大氣充滿窒息生命的霧氣。如果當時地球上有生命的話,所有生命都將絕跡。

科學家又推測,遠古隕石或彗星有可能給地球帶來生命:一些復雜的有機分子或原始的生命形態“搭乘”天外隕石或冰凍的宇宙碎片落到了地球上,成為地球上生命開始或生命重現的“種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扎鲁特旗| 井研县| 广南县| 建昌县| 信宜市| 庄河市| 蕲春县| 太白县| 五台县| 临安市| 克东县| 高安市| 孝感市| 萝北县| 峨眉山市| 遵义县| 南木林县| 海丰县| 邵阳市| 桂林市| 通渭县| 镇巴县| 吉木萨尔县| 高尔夫| 德清县| 玉门市| 招远市| 牡丹江市| 商都县| 辽阳市| 长兴县| 远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昭苏县| 延长县| 安仁县| 靖宇县| 营口市| 芒康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