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學會選擇,為你的人生增值(1)

  • 頓悟力
  • 麥冬
  • 4887字
  • 2018-04-03 10:22:57

人生的道路是由一個個十字路口交錯而成的,只有在每一個路口都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你才能在自己絢麗的人生大道上走出一串串堅定的腳印,才能實現自己獨特的人生價值。

1.選擇自信,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只有自信與自尊,才能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其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有自信的人,就有努力向上的斗志,這樣的人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因為他相信自己,因此在周圍的人看來,他也值得信賴。

自卑的人,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當然別人也不會幫助他成功。自卑的人由于過分在意自己的軟弱和缺點,沒有努力向上的勇氣,于是他失去了感受美好世界的機會,而永遠把自己“囚禁”在自認安全的角落。

偉人都擁有超乎常人的自信心。英國著名詩人華茲華斯毫不懷疑自己在文學上的地位,也樂于向人談論這一點,甚至他還預見到自己將來的名聲。凱撒大帝在一次海上航行時遭遇暴風雨,船長非常擔心,這時凱撒說:“擔心什么?你是和凱撒在一起。”

“固然,謙遜是一種美德,人們越來越看重這種人格特質,”匈牙利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科蘇特說,“但我們也不應該輕視自信的價值,自信比任何個性都更能展現男人的氣概。”英國歷史學家弗勞德也說:“一棵樹如果要結出果實,必須先在土壤里扎根。同樣,一個人首先需要學會依賴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運的饋贈。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可能有所成就。”

自卑是人生最大的跨欄,每個人都必須成功跨越后才能到達人生的頂峰。自卑常常在不經意間闖入我們的內心世界,它控制我們的生活,在我們要向前邁進的時候,拉住我們的衣角。只有自信,才可以釋放我們的各種力量,讓我們即使在挫折中,也不會懷疑自己。

俄國著名戲劇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實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擔任女主角這個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一個服裝道具管理員,現在突然出演主角,使她產生了一種自卑膽怯的心理,演得極差,引起了斯坦尼夫斯基的煩躁和不滿。

一次,斯坦尼夫斯基突然停下排練,說:“這場戲是全劇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兒,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沒有說話。突然,他的大姐抬起頭來說:“排練!”一掃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謹,他的大姐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實。斯坦尼夫斯基高興地說:“我們又擁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藝術家。”

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為什么同一個人前后有天壤之別呢?這就是自卑與自信的差異。故事中,身為服裝道具管理員的斯坦尼夫斯基的大姐并不知道自己有話劇表演的天賦,當她臨時被指定為主角時,頓時產生了嚴重的自卑膽怯心理,使排練最初沒有成功,但受斯坦尼夫斯基的話刺激之后,她頓時找到了自信,獲得成功。

在你跨出第一步時,你就相信你會走;在你說出第一句話之前,你就相信你會說。因為你先相信自己能完成這件事情,所以你會去完成它。那么,讓自信成為你靈魂里的一件普通“擺設”吧,你隨時隨地都會因為這件“擺設”而散發出亮麗的光彩。

麥克阿瑟將軍在西點軍校入學考試的前一晚,心情緊張極了。他母親對他說:“如果你不緊張,你就會考取成功。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否則沒人會相信你。要有自信,即使你沒通過,但你知道自己已全力以赴了。”考試結束發榜后,麥克阿瑟名列第一。

當你相信自己能得到理想的成績時,你不僅會充滿自信,同時還會發現自信果真有助于你的表現。

喬·吉拉德——世界吉斯尼汽車銷售冠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他連續12年榮登《吉斯尼世界紀錄大全》“銷售第一”的寶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車銷售紀錄——連續12年平均每天銷售6輛車,至今無人能破。喬·吉拉德,因售出13000多輛汽車,創造了商品銷售最高紀錄,而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他曾經連續15年成為世界上售出新汽車最多的人,其中有6年平均每年售出汽車1300輛。

喬·吉拉德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演講大師,曾為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精英傳授他的寶貴經驗。來自世界各地數以百萬的人們被他的演講所感動,被他的事跡所激勵。

35歲以前,喬·吉拉德是個全盤的失敗者,他患有相當嚴重的口吃,換過40個工作仍一事無成,他甚至當過小偷,開過賭場。然而,誰能想象得到,像這樣一個誰都不看好,而且是背了一身債務幾乎走投無路的人,竟然能夠在短短3年內爬上“世界第一”,并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由此可以推斷,如果你的出身比喬·吉拉德強,沒有偷過東西,如果你不口吃,那你就沒有理由不成功,除非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除非你真的沒有努力過,奮斗過。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突然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重新指揮演奏了一遍,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

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小澤征爾思考再三,最后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并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我們應該培養自己的自尊、自信,即便自己從事的是別人認為“卑賤”的工作,也要讓自己的人格顯得高貴,與各式各樣的侮辱“絕緣”。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夠擁有自信的。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知自信為何物,只能渾渾噩噩地度日。要做到自信,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

(1)不隨便否定別人的贊美。

聽到別人的欣賞時,不采用否定的態度,如“這不算什么,只是運氣好而已。”“哪里是呢?某某人做得才真是好。”“我不行的。”把這些話全都丟棄,而學會去接受別人的贊美,并大方地說聲:“謝謝你!”

(2)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指責。

當有人指出你的不是或不同意你的做法時,避免“照單全收”——不要完全同意對方的看法。可以說:“謝謝你,我會仔細反省一下。”要經過你自己的思考和過濾后,收下真正適合自己的批評,并做出修正。

有時別人的批評很沉重,甚至可能會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比如父母生氣時說的話,“你真是沒用,只叫你做這點小事,你也能把它搞糟。”又如朋友誤會你的時候說,“我覺得你是個不負責任的人。”這些情緒化的話語,通常都是以偏概全,你也要學會選擇性地接收。弄糟了一件事,當然不能全盤否定我們在其他事情上的做事能力。即使這一次未能按承諾把事情如期做完,也不能說明你這個人就是個不負責任的人。所以當聽到這類批評時,你要練習看穿這些傷人的“假象”。

(3)學會給予自己肯定和欣賞。

當完成了一件任務,做好了一份艱難的功課,能夠做到不理會電視的吸引而去溫習功課,克服了溫暖被窩的誘惑而早起上學,鼓起了勇氣在課堂上向教授發問,在地鐵里讓座位給行動不便的人,陪身體不適的同事回家,提出的方案獲得了主管贊賞等,每當這時都要記得給自己一份鼓勵,對自己說:“好!你做得好!”

2.選擇能引導你邁向頂端的信念,丟掉會讓你躊躇不前的信念

哈佛大學最杰出的心理學教授威廉·詹姆斯曾說:“幾乎不論任何課程,只要你對它滿懷熱忱,你必定會為了它廢寢忘食。倘使你對某項結果十分關心,你自然會獲得成功。如果你想做好,你就會做好。若是你想學習,你就會去學習。”

信念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累積而學會的。信念是我們生命中活力的來源,指引著我們人生的方向,決定著我們人生的價值。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冷酷無情、嗜酒如命且毒癮甚深的人,有好幾次差點把命都給丟了。一次,他因為看不順眼酒吧里的一個服務員,而犯下殺人罪,被判終身監禁。他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一歲,其中一個跟他老爸一樣有很重的毒癮,靠偷竊和勒索為生,后來也因犯了殺人罪而坐牢;另外一個兒子就不一樣了,他是一家大企業分公司的經理,他的婚姻幸福美滿,有三個可愛的孩子,他既不喝酒,更不吸毒。為什么有同一個父親,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下長大的兩個兒子,卻會有如此不同的命運呢?在分別的私下訪談中,有人問起造成兩個兒子現狀的原因,兩人竟然說出了相同的答案:“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么辦法?”不同的是,哥哥無奈地接受了現狀,而弟弟則不甘心,努力改變現狀。

我們經常會認為一個人的成就深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有什么樣的環境,就有什么樣的人生。這實在是荒謬極了。影響我們的人生態度的,絕不是環境,也不是機遇,而是要看我們對這個世界抱著什么樣的心態。

有兩位年屆七十歲的老太太,因為她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有了不同的想法,從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老太太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于是便開始料理后事;但另一位老太太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么事無關乎年齡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心完成。于是這位老太太替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以70歲高齡開始學習登山,之后的25年里,她一直參與攀登高山的活動,其中還有幾座世界聞名的山峰。到現在為止,這位老太太已經95歲了,她卻以如此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有史以來攀登此山最高年齡的紀錄。

由上述例子可見,不是環境,也不是機遇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一生,而得看人們對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機遇賦予什么樣的意義,也就是說人們如何認識自己,這不僅會決定一個人的現在,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未來。你的人生到底是以喜劇收場還是以悲劇落幕,是多彩多姿還是平淡無奇,全在于你到底抱著什么樣的人生觀。

信念何以對我們的人生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事實上,信念可算作我們人生中追求快樂、避開痛苦的一種力量。當一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腦海里會自然浮現兩個問題:一是這件事對我是快樂還是痛苦(或者說是好還是壞)?二是此刻我得采取什么行動,才能避開痛苦或得到快樂?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如何,就全要看我們從何種角度來思考了。

趙小蘭,華裔美國人。2001年1月1日,她成為進入美國總統內閣的華裔第一人。在美國勞工部長的崗位上,她又創造了新的業績。

趙小蘭在接受央視《高端訪問》時坦言,她的成功源于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戰勝困難的堅定勇氣,有果敢選擇的決心和魄力。

趙小蘭初到美國時,生活非常困難,那里條件簡陋,她語言不通,沒有朋友。面對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文化,趙小蘭總是這樣鼓勵自己:相信明天會更好。她從未覺得困難不可戰勝。這種信心首先是來源于趙小蘭父母的勇氣,這種信心還來源于歷代華人移民艱苦奮斗的傳統,這種信心還來自于她對美國寬容他人和熱心助人等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這一切鑄就了趙小蘭樂觀豁達、堅強有力的人生態度,更成就了她輝煌的事業。

本來趙小蘭在金融業已有相當的成就,任舊金山美國商業銀行國際金融副總裁,年薪已達10多萬美元。但是1983年,她毅然決然下定決心轉變人生發展方向,放棄銀行業高薪,考取美國白宮實習生,走上了“從政之路”,并從很低的職位做起。

趙小蘭說,人只要有信念,就敢于選擇,勇于堅持,就能顯示出決心和魄力,就能從內心勉勵自己克服困難,就一定會“自己有主心骨”,就“自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當有了消極的信念后,我們對未來就不敢有任何希望,我們的一生也就只能平淡地度過了。也就是說,信念是能力的供應站,當你選擇了某種信念,它就會主宰你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信念可以幫你創造成功,也可以破壞你正從事的事業,就看你從哪種角度去思考。人類對生活中的一些遭遇,會很主觀地賦予某些意義,有的積極、有的消極,前者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繼續向前邁進,而后者很可能就此毀掉一個人的一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中也會有極為痛苦的遭遇,要想活下去,非有積極的信念不可——這是心理醫生維克多·弗蘭克從由納粹設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種族屠殺事件中發現的道理。他注意到,凡是能從這場慘絕人寰的浩劫中活過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不但能忍受百般的折磨,而且懂得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些痛苦。他們相信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從而告誡世人千萬不要再讓這樣的慘劇發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广丰县| 达孜县| 通化市| 龙泉市| 永昌县| 仁寿县| 开封市| 乌拉特后旗| 广宗县| 桐城市| 涞源县| 赣州市| 岳西县| 孟村| 竹溪县| 鱼台县| 云安县| 宁远县| 望奎县| 固原市| 德令哈市| 桐庐县| 台北市| 合作市| 林州市| 庆云县| 田阳县| 德安县| 广东省| 永城市| 和顺县| 喀喇沁旗| 泽普县| 景洪市| 高台县| 冕宁县| 盘锦市| 民勤县| 青海省|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