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是成功之道
美國發明家和教育家托德·西勒說:“所謂天才,總能于凡人不經意之處發現意外的事物,他們在不可能的事物當中看出種種的可能。”
托德·西勒還提出了“超傳思維”的概念,認為天才的思考方式就是“超傳”,即把某個事物或者想法的新的含義和聯系,傳遞到另一個事物或者想法上去,產生新的創意,即我們通常所講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從馬云的創業經歷中,我們發現他的很多創業構想都來源于他不可思議的想象力基因。
馬云成功創業之后,很多人認為馬云有經商的天賦,馬云在接受楊瀾采訪時說:“我不覺得自己有什么經商天賦,我只不過喜歡看一些金庸的小說。”
馬云小時候最大的業余愛好是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因為武俠小說可以讓他“東想西想”。他還特別喜歡去各個茶館聽杭州大書、蘇州評彈。虛擬的世界讓他插上了想象思維的翅膀。
馬云很善于把金庸的武俠境界演繹并實踐到自己的創業過程之中,2000年馬云還突發奇想,請金庸主持了網絡英雄的“西湖論劍”大會。很多時候,聽他談論創業經驗,就像是在講自己的武俠故事。
如今,馬云運用他的想象力,在他的“光明頂”開始構筑他的“電子商務王國”: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淘寶網讓“天下沒有淘不到的寶貝”,阿里軟件讓“天下沒有難管的生意”,阿里媽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廣告”,支付寶讓“天下無賊”,馬云用他的“達摩五指”,欲將80%的中小企業“一網打盡”,一統江湖。
馬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表現在“外行領導內行”的管理風格上。馬云常被形容為一個“不懂IT的IT英雄”,“不懂網絡的網絡精英”。馬云說:“我只會干兩件事,一是瀏覽網頁,二是收發電子郵件,其他的一竅不通,我連如何在電腦上看VCD都不會弄!”在阿里巴巴的每一款新產品推向市場之前,馬云都是該產品的“第一測試員”。他一再堅持,“只要我馬云不會用,社會上80%的人就不會使用”。如“第一測試員”這關過不了,那些神通廣大的工程師們都要從頭再來。馬云充當了第一顧客的換位思考角色。
鄭淵潔有一段話很精彩:這是禁忌相繼崩潰的時代,沒人攔著你,只有你自己攔著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就越少,人只應有一種禁忌——法律,除此之外,越肆無忌憚越好。
我們從出生起就一直被灌輸這樣的思想:很多事情我們干不了。很多人的想象力不夠,是因為他們對現實的理解告誡他們許多東西只能停留在想象中,無法實現。然而,歷史上有成就的思想家、發明家、作家無不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并且敢于將其實現。他們常常因為出格的舉動被人恥笑,直到有一天,他們創造出令人驚嘆的作品,人們才發現他們的想法原來如此奇妙。
蘋果就是靠想象力打下天下的。所有的蘋果產品,都是蘋果員工用想象力創造出來的東西。喬布斯擁有無與倫比的想象力,這是上天賜予他的最好的禮物。
喬布斯比一般人幸運之處在于,他是蘋果的CEO,他在公司具有無上的話語權,即使再荒誕不經的想法,喬布斯都能將其貫徹始終,而且,喬布斯有足夠的感染力,能讓精英團隊的成員們衷心擁護他的想法,并竭盡全力去嘗試。
喬布斯可以天馬行空地想象,以后每一個家庭會擁有一臺電腦,以后的電腦會變得跟記事本一樣薄,以后的電影可以用計算機來制作……這些在當時看來猶如天方夜譚的想法,如果從另一個人口中說出,那么,人們會認為他患了妄想癥,然而,當喬布斯說出這些大膽的想法時,他得到了團隊最有力的支持,所以他有生之年得以有機會將這些幻想一一展示給大家看,并將“幻想”一詞變為了“創新”。
古人云:“尊新必威,守舊必亡。”一部科學發明史可以說是人類想象力的發展史。歷史上有些被認為是最荒謬的想象往往成為人類的創舉,想象力能夠使知識的效益和功能最大化,想象力能夠讓知識創造出許許多多人間奇跡。
19世紀中葉,法國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在科幻小說中描繪的潛水艇、登月飛行、高速列車后來都成為現實。沒有豐富的知識的支撐,想象力就是無源之水,沒有想象力的作用,再多的知識也不可能成為創舉。當一只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牛頓悟出了萬有引力;當蒸氣把壺蓋頂起來,瓦特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力量;當萊特兄弟夢想能像鳥一樣在空中飛翔,他們的飛機便獲得了起飛的動力。
美國《商業周刊》刊登過一篇文章,稱美國公司已經率先步入一個由想象力和創造力主宰的新經濟階段,通過創新來推動發展。數字和科技不再是衡量公司競爭力的唯一標準,創造力和想象力更重要。
通用電氣前首席執行官韋爾奇說過:“創造力和想象力放在企業的環境中就是創新。”正是具備了超凡的想象力,人類才有超凡的創舉,人類才會有今天和未來。我們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創新人才,必須具備一流的想象力,并敢于將其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