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看到災難比看到機會更重要
馬云說:“一個CEO看到的不應該是機會,因為機會無處不在,一個CEO更應該看到災難,并把災難扼殺在搖籃里。”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不僅要給大家指出一條通往光輝前程的康莊大道,更要及時發現在這個通往光輝前程的路途中存在有怎樣的災難。
馬云習慣于把繁榮稱為夏天,認為人在夏天的時候,就要少運動、多思考、多靜養。繁榮一旦持續了很長時間,那就意味著冬天很快就要來臨了,所以在繁榮的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持警惕。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實驗,并提出了著名的“溫水煮青蛙”理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個理論也旨在告訴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具有足夠強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
許多人都認為并購雅虎中國,是阿里巴巴擴充自身實力的一次機會,但是馬云似乎更愿意將它定義為一個扼殺災難于搖籃之中的必要措施。其實,早在2005年以前,馬云已經意識到了搜索引擎技術對互聯網公司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對電子商務來說,搜索這塊是個絕對繞不開的坎,而搜索正是阿里巴巴的軟肋。
就以美國的eBay為例,eBay的賣家很多,但錢都投到Google上去了。這些企業不光將廣告投到Google上去,還將店也開到Google上去了。用Google一搜索,全是eBay賣家們開的店。
美國eBay可以說是Google最大的廣告客戶,Google為eBay帶來了相當大比例的客戶流量,所以電子商務和搜索引擎的結合已經是必然的趨勢。而如果有一天,Google開始做電子商務,那么eBay絕對會遭受非常沉重的打擊。
馬云覺得雖然現在Google式的電子商務在中國還沒有出現,但并不代表未來也不會出現,阿里巴巴要鞏固自己的“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的地位,并更快更穩地向國際市場擴張,通過并購獲得當前最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顯然是必要的,也是很不錯的一個捷徑。
所以,盡管外界對這一樁并購有頗多猜測和爭議,但馬云所看重的是這一并購所帶來的促使公司業務結構升級的結果。而如能實現這一點,這一次并購在馬云眼里當然是值得的。
在成功并購雅虎中國后,馬云在高興地向他的員工宣布好消息時,便及時提出,要開始對雅虎中國的業務進行整合,強攻搜索。正是馬云的高瞻遠矚,使他沒有盲目樂觀于當下的喜悅,而是決定馬上采取措施來應對威脅,從而將災難消滅于搖籃之中。
2006年,馬云在接受西班牙《國家報》記者費得里格·拉蒙比尼采訪時說:“我是政府的好朋友,但我從來不和政府交易,我選擇小公司做我的客戶。名聲讓我憂心,所以我留在杭州,遠離權力中心北京。我見過太多飛上天空然后突然摔下的人了。”
一個優秀的CEO和領導者,在給員工展示未來美好前景的時候,一定要告知他們未來的災難可能是什么,認清潛在的災難,你才能渡過未來的災難。
英國危機管理專家邁克爾·里杰斯特也說過:“‘預防’是解決危機的最好方法。”在當今中國,企業要獲得真正的成功,除了運營企業的卓越能力之外,還必須有高度的危機意識以及危機管理能力。
應對危機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將危機扼殺在搖籃里,而不是在危機出現之后化解它。在中東6日戰爭中,以色列空軍司令在戰爭前的動員會上說過這樣的話:“我們不是為空戰而空戰,而是為了勝利而空戰,所以,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將阿拉伯人的飛機消滅在地面上,使我們永遠保持空中的優勢,打開勝利之門。”
馬云在《贏在中國》節目中就曾建議創業者,要預見災難,而且千萬不要把災難當公關,不要覺得出現質量問題可以通過告訴媒體,然后再翻回來。要用好心態看到災難,盡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對于一個企業來講,利潤下滑不是危機,市場成熟以后利潤一定會下滑。真正的災難是企業失去了自己最珍貴的、最好的品質。所以,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完善自己,盡量將災難消滅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