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激情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所謂激情,就是要有一種面對困難,敢于克服;面對機遇,敢于挑戰;面對艱險,敢于探索;面對落后,敢于奮起;面對競爭,敢于爭先的勇氣。激情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精神支柱。
馬云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馬云做不到的。”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他無與倫比的激情了,激情對于成功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激情,就會覺得什么事都不想做,也什么事都做不好,導致越來越消極,越來越頹廢,最終只能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從而走向失敗。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激情那是非常危險的。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志曾有報道,一般人可能認為,成功只需要一個聰明的腦袋,但事實上,對于大多數成功者來講,聰明并不是第一位的,更重要的是激情。
的確,激情常常激發人意想不到的創意。因為擁有激情,人的大腦便會保持長時間的興奮,使思想隨意碰撞、交織、融會,創意便常常在其中誕生。并且,人擁有激情,便習慣從任何事物中發掘其本質,激發自己的靈感。激情還使人敢于謀事,善于做事,讓創意踐于實際,以務實的作為映襯空談的懦弱。
馬云無疑是一個很有激情的人,見過馬云或者在電視上看過馬云的人,都會被馬云那種好像全身都充滿著的激情所感染。事實上,馬云也正是因為激情才獲得極大的成功。
1999年,當阿里巴巴還并不被大多數人知道并接受的時候,馬云就對同伴宣稱:“我們要創一家可做80年的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的前十名。”就在這時,曾在瑞典Wallenberg家族主要投資公司Investor AB任副總裁的蔡崇信,到阿里巴巴來探討投資。幾次接觸下來,蔡崇信被馬云的思維和激情給征服了。他當即決定,要拋下75萬美元年薪,加盟阿里巴巴領取每月500元薪水。馬云的激情,不僅使自己突破重重困境,并且也感染并吸引著和他接觸過的每一個人。
后來,馬云更是“激情四溢”地宣稱:“我們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的前三名。所有這些瘋狂的想法,都是激情使然。
正是看中了他的這一點,當時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在選擇投資對象時,只用了短短6分鐘時間,便毅然決然地選擇和阿里巴巴合作,融資2000萬。
孫正義的軟銀公司,每年要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但是大約只有10%,也就是只有70家左右的公司才能夠如愿以償得到投資,其中只有一家孫正義會親自去談判。而阿里巴巴卻讓孫正義在短短的6分鐘之內就做出了投資的決定,他說正是馬云的這種創業激情和領導氣質吸引了孫正義。孫正義見到馬云經常會說:“馬云,保持你獨特的氣質,這是我為你投資的最重要原因。”
激情讓人相信任何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關鍵在于你的對策是否切實、有效、具有針對性。激情促使人們想方設法找到問題癥結,尋求對癥下藥的良方,讓困難在自己面前低頭。面對同樣的問題,激情的勇者,想的是如何設法化解、戰勝;懦弱者,則想的是如何一停二看三逃避。一樣的難題,一樣的挑戰,卻有不同的態度,不僅表現出不同的思想境界,而且必然帶來不同的發展局面和后果。
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認為激情是一種意識狀態,,能夠鼓舞和激勵一個人對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動。有一天晚上,他工作了一整夜,因為太專注,使得一夜仿佛只是一個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他又繼續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間停下來吃點清淡食物外,未曾停下來休息。如果不是對工作充滿激情,他不可能連續工作一天兩夜而絲毫不覺得疲倦。因此,激情并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一種重要的力量。
每次希爾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除了考慮他的能力才干之外,還非常看重他的激情,因為如果有了激情,就會有無限的精力。要是你沒有能力,卻有激情,你還是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聚集到你身邊來。假如你沒有資金或設備,若你有激情說服別人,還是有人會回應你的夢想的。激情很多時候就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你的意志力、追求成功的激情愈強烈,成功的幾率就愈大。
如果我們留意身邊,可以發現,有些人,專業知識并不過硬,人也不是很聰明,但往往取得令人咋舌的成就。這樣的事實證明,有些人之所以可以成功,往往歸結于他追求理想的激情。激情能夠讓人嘗試平常人從未想過、自己也沒有一點把握的事情,但內心的激情涌動,禁不住嘗試前所未有的事情,人的潛能繼而被激發。
現今的我們正置身在一個欣欣向榮的大時代,正是大有作為的時候。雖然在前進的道路上會有許多困難和挑戰,但即使這樣,我們也應該正確面對,勇于克服,敢于拼搏。只要始終保持一顆不斷進取之心、一股激情勃勃之氣,便會有著追趕、超越、必勝的信念,最終取得成功。
當然,激情也并不等于頭腦發熱、盲目決策、好高騖遠,更不等于隨心所欲、目中無人、為所欲為。而是從客觀實際出發,積極樂觀地面對現實,刻苦奮進、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如此,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奮斗目標和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