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把80%的人都說“好”的決定扔進垃圾桶
阿里巴巴最初建立的時候,一共只有18個人,這18個人后來被稱為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他們全是馬云做教師時認識的同事、學生,或者好朋友。當初馬云離開外經貿部決定南下回杭州創業的時候,他對這些人說:“我要回杭州創辦一家自己的公司,從零開始。大家愿意同去的,每月只有500塊錢的工資,愿意留在北京的,我可以推薦你們去收入很高的其他公司上班。”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些人竟然沒有一個人離開,都愿意跟他一起回杭州創業。
于是在1999年春節之前,馬云帶著原班人馬從北京回到杭州,為即將到來的新事業做前期準備,他們準備做一個電子商務的網站。但是工作剛開始,大家便有了不同的想法。有人主張做B2C,有人提出做C2C。最后,馬云做出決定,他說:“我們就做B2B。”
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個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因為當時互聯網上還沒有這種模式,至少中國的互聯網上還沒有。但是馬云卻說:“如果一個想法80%的人都說好,那么你可以直接將它扔進垃圾桶。如果大家都想得到,別人能比你做得更好,你還做什么?”他當即拍板就做B2B。事實的確如此,馬云是對的,阿里巴巴空前成功。
前些年有一則廣告詞叫做“不走尋常路”。不走尋常路,顧名思義就是不走一般人都走的路。不走尋常路也意味著另辟蹊徑,很多時候,走尋常路,跟在別人身后亦步亦趨的人往往碌碌無為,而不走尋常路的則能夠走向成功。在尋常的道路上,你只能欣賞路邊的花花綠綠;而只有當你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你才有可能領略到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景。
不走尋常路就是自己開辟一條只屬于自己的路,只要自己肯努力,肯付出,能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總會有所收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闖出一番事業,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如果大家都走同一條道路,那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總會有人掉下河的。不走尋常路,就是要我們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引領潮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紀曉嵐云:“天下之勢,輾轉相勝;天下之巧,層出不窮。”時代需要創新,需要開拓者,生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人們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創造力。這正如法國思想家蒙田所說:“我不愿有一個塞滿東西的頭腦,而寧愿有一個思想開闊的頭腦。”如今的社會,沒有獨樹一幟,就不會有偉大出眾的事業,吃別人嚼過的饃是沒有味道的。
比爾·蓋茨1973年進入哈佛大學求學,在常人看來,進入了這樣的高等學府,必然會萬分的珍惜,但是比爾·蓋茨卻在兩年后退學了,因為他要創業。于是在一片驚愕之中,微軟誕生了。正是因為不走尋常路的風格,成就了后來的微軟帝國。
誠然,走和別人不同的道路一定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是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看到美麗的彩虹,所以即便是一片荊棘,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即便失敗了,那也會是一種難得的經驗,一筆寶貴的財富。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跟隨著別人勢必會失去了自我,失去夢想,失去與成功擁抱的機會。只有走自己的道路,才可能走進一塊屬于自己的天空里,只有走與眾不同的道路,才能夠成就不一樣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