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把自己的心擺正——清除雜念,驅散煩惱(3)
書名: 寬懷:人生幸福哲學課作者名: 管慶齡編著本章字數: 3490字更新時間: 2018-03-30 15:35:51
大多數人覺得抱怨是很好的發泄工具,因為它能在人受到挫折或面臨困難的時候放松自己的心情,卻忽略了這種情緒對自己的嚴重影響。愛抱怨者,可能很難意識到:很多抱怨都是他們自己一手造成的!工作沒做好,上司自然會來找麻煩;不注意減肥,當然沒有適合自己的衣服;不看天氣預報,被雨淋了又能怪誰?所以,當試圖抱怨的時候,不妨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否則,一旦養成了抱怨的習慣,就會把自己的問題隱藏起來。而無休止的抱怨式聊天也會讓別人心煩,導致在無形中同事、朋友、家人對你的不滿和疏遠。
不因外界的變化引起內心的起伏
西方有條著名的諺語: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牛奶被打翻了,愚蠢的人會不斷地埋怨自己的粗心,并沉溺于痛惜之中;聰明的人會一笑而過,既然牛奶灑了,痛惜也沒用,不如努力工作,去掙得下一杯牛奶和面包。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無法改變的東西,比如周圍的環境、天氣、市場等。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要去改變它們,而是面對、接受它們。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把握和控制一些改變,比如自己的想法、心態、勤奮程度等一些自我的因素,把自己調整到最好狀態,去積極地應對各種挑戰,不因外界的變化引起內心的起伏。
1.用好心情平衡壞情緒,用新快樂撫平舊傷痛
上天賦予了人類同等的歡喜與哀愁,倘若你不懂得用好心情去平衡壞情緒,用新快樂去撫平舊傷痛,那就大大浪費了人類左右情緒的天賦。
有一位青年,脾氣非常暴躁,經常和別人吵架,因此大家都不喜歡他。
有一天,這位青年無意中走到了大德寺,碰巧聽到一位禪師在說法。他聽得似懂非懂,于是留下來問禪師:“什么是忍辱?難道別人朝我臉上吐口水,我只能忍耐著擦去,默默地承受?”
禪師聽了青年的話笑著說:“哎,何必擦呢?就讓口水自己干吧。”
青年聽后,有些驚訝,于是問禪師:“那怎么可能?為什么要選擇忍受呢?”
禪師說:“這沒什么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口水當作蚊子之類的東西,不值得為此大動干戈,微笑著接受就行了!”
青年問:“如果對方不吐口水而是用拳頭打過來,那該怎么辦呢?”
禪師回答:“這不一樣嗎?不要太在意,只不過是一個拳頭而已。”
青年認為禪師實在是胡說八道,終于忍耐不住,忽然揮起拳頭,向禪師的頭上打去,并喝道:“和尚,現在怎么樣?”
禪師非常關切地問:“我的頭硬得像石頭,并沒有什么感覺,但是你的手大概痛了吧?”
青年愣在了那里,忽然心有所悟。
面對青年的暴行,禪師毫不放在心上,辱又從何而來?
當我們修煉好了內心,讓內心足夠強大,就沒有事情能讓我們生氣。大多數成功者,都是能夠把情緒控制得收放自如的人。
很多時候回頭想想,那些讓我們生氣的人和事根本不值得我們生氣;再想想,是否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發完了脾氣,卻忘了自己為什么不高興。
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每次一和人發生爭執,就會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跑上兩圈,然后坐在地上喘氣。愛地巴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
但不管房子和土地有多大,只要他因與人爭論而生氣,就會繞著房子跑兩圈。
“愛地巴為什么每次生氣都要繞著房子跑兩圈呢?”所有認識他的人心里都感到疑惑,但是不管怎么問,愛地巴都不愿意說。
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也太大了,他生了氣,拄著拐杖艱難地繞著房子轉,等他好不容易走完兩圈,太陽已經下山了,愛地巴獨自坐在地上喘氣。
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阿公!您已經這么大年紀了,這附近地區也沒有其他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廣,您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一生氣就繞著房子跑了。還有,您可不可以告訴我,您一生氣就要繞著房子跑兩圈的秘密?”
愛地巴終于說出了隱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的時候,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子跑兩圈,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么小,土地這么少,哪有時間去和人生氣呢?一想到這里,氣就消了,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努力工作。”
孫子問道:“阿公!您年老了,又成了最富有的人,為什么還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呢?”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子跑兩圈,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么大,土地這么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里,氣就消了。”
發現自己有了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首先把責任推給別人,而必須學會反省,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只有自己不斷“照鏡子”,才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認清自己的優缺點,讓自己的潛能發揮得更為出色,更為淋漓盡致。
(1)當有負面情緒(生氣、悲傷、郁悶、煩燥等不舒服的感受)時,你要能覺察到,然后告訴自己:“哦,這是負面情緒。”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內在,而不是那些引起你負面情緒的人和事物上。
(2)先觀察一下你此刻的肢體動作是什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上面,可以讓你不至于完全陷入自己的情緒沖突當中。
(3)接下來,試著去“看”自己在想什么,就是去觀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能夠傾聽內在那個喋喋不休的聲音,你就是在觀察自己的思想。這時候,請你帶著理性和愛去觀察它。它只是一個思想,不代表你,不要去批判它,只需看著它。
(4)你此刻有什么情緒?有些人連自己生氣了都不知道。其實,觀察情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觀察自己的身體,因為情緒實質就是身體對思想的反應,只不過有的時候還沒有覺察到思想,情緒就起來了。感覺自己身體哪里緊繃,胃部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覺,心臟是否緊繃或抽痛,身體是否顫抖,這些都是情緒在身上作用的結果。發現它,觀察它,允許它的存在,全然地去感受它,不要抗拒。你會發現,你的全然接納會讓它更快消失,甚至轉化為喜悅。
當然,并不提倡將許多愁苦往內心的深處囤積,不是讓你外表佯裝堅強,內心卻五味雜陳。其實,你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悄然釋放壞情緒。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面前,氣呼呼地對他講,一位少將用侮辱性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對方。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后拿給林肯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里時,林肯卻叫住了他,問道:“你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里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么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么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林肯的做法,是給自己安上了個“防火墻”。煩惱既然來了,壞事既然碰著了,就找一些方法去平衡一下心情的“酸堿值”吧!
(1)藏心事要顧及體內容量。
有人總是將委屈往肚里吞,卻不知道要清除體內早就過時,或是已經不在乎的舊煩惱。有時候,新愁一上心頭,舊恨也會跟著牽腸掛肚。越是收藏心事,就越會不快樂。
何不學習一下計算機系統清除垃圾檔案的功能呢?氣頭上的煩惱稍稍炒作就可,褪了色之后,就讓它們煙消云散吧!找一個心靈的資源回收桶,訓練一下善于遺忘的本領,人生沒必要讓苦悶永遠保鮮,只要記得傷心當下的凄美就可。至于心事,保存期限過后,就扔掉它。
(2)給壞情緒找一個出口。
給壞情緒找一個出口,一個不妨礙別人的出口,讓它趕快溜走,而且走得越遠越好。否則,愈積愈多,我們就會慢慢被它壓垮。而它一旦占領我們全身,我們就會在不堪重負之下匆忙給它一個出口,一個方向對準我們親人朋友的出口,結果是傷了別人自己也后悔不已,一點壞情緒污染了一批人的天空。
(3)我愛我自已。
愛是最偉大的力量,通過自我情緒的選擇,我們知道選擇不愛自己的空間就是選擇了恐懼的空間、進攻性的空間、傷心的空間、憤怒的空間等;而選擇愛自己的空間就等于擁有了信任的空間、理解的空間、尊重的空間、感恩的空間等。
在自我情緒管理中,“愛自己”是最有效的方式。通過“愛自己”的方式來改善自己的情緒,請參考以下建議:
(1)不要宣揚領導與同事之間的過節。
(2)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更好。
(3)對自己或別人的缺點不去強化。
(4)在生活中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5)不要逢人便訴說你的困難與遭遇。
(6)不要一有機會就嘮叨你的不滿。
(7)永遠不要去寫自己的傷感日記。
(8)說話不要慌亂,走路要穩。
(9)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條不紊。
(10)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為有人在關注你。
(11)不要用缺乏自信的詞句。
(12)不要常常反悔,對已經決定的事不可輕易地推翻。
(13)每天做一件實事。
(14)事情不順時,請深呼吸,重新尋找突破口。
(15)不要刻意地把朋友變成對手。
(16)對別人的過失、小錯誤不要斤斤計較。
(17)不要有權力的傲慢及知識的偏見。
(18)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說,說了就要努力做到。
(19)不玩弄小聰明,因為它是向錯誤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