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認識心態——識別情緒的種類(3)
- 別讓心態害了你:最實用的情緒管理課
- 章巖
- 3238字
- 2018-04-02 14:35:07
傷心、悲傷——流行指數:★★★
這是由于遭受到不如意或不幸的事而內心感覺到的一種痛苦、不如意的消極情緒。如與親友離別,或自己生活中遭遇挫折和變故等,均會導致這一情緒的發生。
調節建議:
(1)與親友分享感受。
找一位信得過的親友,尤其是能夠傾聽你說話,但又不會審視或改變你的人,然后告訴他自己的感受。即便只是有人陪伴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也能讓你感覺好很多。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人分享,你也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寫在日記里。
(2)留一段時間給自己。
接受自己傷心的現實,知道出現這種情緒不是錯。
主動做一點工作或其他有意義的事情,同時留時間給自己去接受傷心的事實,覺得悲傷就悲傷,不要勉強自己。學會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用同情和愛意看待、關懷自己。
(3)不要過多聯想。
傷心的時候要想想到底是什么事情令自己傷心,不要總是因為此時的不快而聯想到過去的種種不易,這樣下去,情緒會很難控制住。問題總會有解決的方法,要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讓我們傷心、悲痛的事同時也能促進我們心靈的成長。
(4)善待自己。
生活還要像平常一樣保持規律性。保持自己身體的健康,鍛煉、合理的飲食、休息,一樣都不能少;還可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比如說買些新衣服給自己,找時間來一次旅行,去吃些平時不舍得吃的東西,改變一下自己的發型,讓自己煥然一新,等等。
(5)不要封閉自己。
生活中痛苦總是難以避免的,在悲傷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封閉自己。比如,當手機的鈴聲響起時,你知道有人在關心你;當有人對你微笑時,你知道自己是被人接納和欣賞的……當你感覺到這些的時候,你的痛苦和悲傷也會減輕很多。
懊悔、自責——流行指數:★★★
懊悔、自責就是指事情過后,遺憾自己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心里自恨不該這樣的一種消極情緒。經常自責懊悔的人是相當痛苦的,它意味著要時常和自己做斗爭,不斷地自我批駁。當他處于這種內心沖突中時,除了要耗費很多精力去想,更會因為害怕再犯錯而縮手縮腳,不敢去行動,嚴重的還會引起自卑、自貶的情緒。
調節建議:
(1)明白懊悔不能解決問題。
首先要知道一味地懊悔、自責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與其這樣,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補救上,盡量將可能的影響減至最小。
(2)對事件做一下總結。
自己分析總結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的確有不當之處,并直接引起了不良的后果?如果有的話,可以把它作為教訓,避免以后類似的事情發生。
(3)重新找回自信。
每個人都不能預料事情的結果,沒有人能不犯錯,即使眼前的事情令自己有些遺憾,你還是要看到自己身上所具備的優點和長處,找回自己的信心。
(4)把目光轉向未來。
要為將來打算。寫下自己一天、一周和一年內想做的事情,包括日常的家務,如清理房間、給寵物洗澡等,還有游玩、看電影等活動,當然,還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標等。然后,把自己的心思轉移到需要去完成的這些事上。
委屈、冤枉——流行指數:★★
委屈、冤枉是指受到不應該有的或者不公正的指責或待遇,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不被人理解,并為此心里難過、不舒暢。不喜歡的事情,但是必須要去做時,我們會感到委屈;自己被人欺負,卻無力反抗時,我們也會感到委屈。
調節建議:
(1)表達自己的委屈。
向自己可以信賴的親友發泄這種不快的情緒,尋求支持和安慰;如果覺得不便訴說,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去表達,比如找個安靜的地方大哭一場,去KTV大聲唱出內心的感受,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幾聲,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出一身汗,等等。
(2)原諒別人,優待自己。
生命中有很多事是我們無力改變的,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情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態度,所以我們要學會寬容。當然,在寬待別人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善待自己。
(3)調整表達意見的方法。
及時調整心態,靜靜地想一想該怎么扭轉局面。比如在職場中,可以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和場合去表達自己,不要見人就抱怨,不要不分場合地去和領導、同事爭執。要對事不對人,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同時要對別人表示必要的理解,最好還能提出相應的建設性意見,來弱化對方可能產生的不愉快。
自卑——流行指數:★★
自卑是指自我評價偏低,自愧無能而喪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觀失望等情緒體驗。自卑來源于心理上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長期被自卑情緒籠罩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處處不如人,一方面又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逐漸就會形成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膽小孤僻等不良的個性特征。
調節建議:
(1)列出自己的優點。
多想想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可以用筆把它們一項項記下來;還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慢慢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多給自己一些鼓勵,相信自己其實足夠優秀。
(2)不拿短處和人比。
客觀全面地看待事物、看待他人。任何事物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不要總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優點去比較。
(3)踏踏實實做點事。
踏踏實實地去做自己有能力并且喜歡做的事,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會讓你越來越自信,從而逐漸遠離自卑。
5.面對負面情緒要理智
無論是哪種負面情緒,都是由具體的原因引起的。找到引起消極情緒的原因,對解決情緒問題幫助很大。
問問自己,是什么問題引起了自己的消極情緒?是不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是不是因為人際關系沒搞好?是不是因為經濟出現了困難?可以把可能的原因都寫下來,然后自我分析一下,找出哪種原因是最根本和作用最大的。找到問題所在之后,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出現消極情緒后,重要的是給情緒一個表達的機會。情緒得到表達,是最好的調節方式。但怎么表達情緒呢?以前曾一度流行通過發泄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即使現在,在某些城市還存在“發泄吧”之類的場所,意在通過發泄的方式,比如摔東西、打橡皮人等,達到表達情緒的目的。但隨著心理學研究的進展,人們發現這種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反倒有些負面的作用,比如,可能誘導當事人的攻擊性等。最新的心理學研究結果推薦“冷卻式”的情緒調節方法。也就是說,在遇到某種消極情緒時,要“冷卻”一下,給自己留出一點時間,然后再考慮如何對待情緒、處理問題,比如,對自己說“睡一覺再說”,或者“等明天再處理吧”。這樣“冷卻”一段時間后,消極情緒常常可以得到更好的處理,甚至可以自然消失。
有些時候,情緒是由一些客觀的、無法改變的因素引起的。這種情況下,不妨告訴自己,既然環境、事實、客觀實際沒法改變,不妨改變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這時,你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對問題本身的看法,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到底是否科學,是不是有更好的看法來代替,等等。可以把自己原來的看法和更科學的看法都寫下來,這樣便于分析。
面對消極情緒時,還有一些技巧可幫助你暫時把消極情緒扭轉,使你避免受到傷害。不過,有些調節方法比較積極,可以起到治本之效;而有的方法比較消極,治標不治本。比如,你在某一方面失敗了,不要老是掛念著失敗,想一想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可以取得成績,然后就向這些方面加以努力;當然,還可用意志去壓抑不良情緒,告訴自己要堅強;或者用轉移法,如失戀時,可以選擇去旅游散心,也可以與朋友聊天傾訴。這些方法都是積極的。但很多人在遇到不良情緒時,會采取消極的應對方法,回避、否認存在的問題。比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自我安慰,可以暫時緩解情緒,短時間內有保護作用;還比如,采取喝酒、猛抽煙、長時間上網或打游戲等方式逃避不良情緒。這些方式屬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依賴它們來解決問題,只會把你從一個泥潭帶進另一個泥潭。
出現消極情緒后,你可以把自己對情緒的反應寫下來,看自己采取了哪些應對方式,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果是消極的,問問自己可以用哪些更積極的方式來取代它。
面對消極情緒時,你要理智,不要反應過于強烈。可以問問自己,這種消極的情緒對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到底有沒有造成影響?如果沒有造成影響,則不必過于關注,可以順其自然,沒必要去特地處理。如果消極情緒持續1個星期以上,那就應該引起注意,可找專業的咨詢師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