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請客吃飯——吃的不是飯,是關系
- 全世界最高端的魅力修煉課
- 易茗編著
- 8450字
- 2018-03-29 14:52:48
1.宴請“地理學”,選擇地點有門道
大多時候我們請客吃飯,是想從飯中吃出關系。如果說好關系是從地點里吃出來的,你會不會覺得有點無根據呢?
很多人覺得,把客人請到越高級的地方吃飯,越盛情款待,就越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然而用重金砸下的交情就像是買賣,有利則合,無利則分。
想讓別人記得我們,最重要的是用心,而心意與請客的地點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客人會在特殊的安排里品出我們真摯的誠意和心意。
余波陪自己的老板去機場接一位重要的客人,誰知客人因為雷雨天氣而延誤了航班,直到中午的時候他們才接到客人。
在回程的路上,余波的領導說:“我們還是先去吃飯吧,不知這附近有沒有合適的飯店?”正在開車的余波犯難了,從機場到公司要走三個多小時的路,他們餓著不要緊,但怕怠慢了客人。這時,余波腦中靈光一閃,他聽老板提過這位客人非常喜歡旅游,而恰好這附近山上的寨子有飯店,檔次還可以。于是他把這事告訴了老板,老板覺得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便依了余波。
在余波的領路下,他們來到一家置身半山腰的酒店,而客人在這一路上滿是驚訝和欣喜。當他坐在用竹板制成的竹椅和竹桌前時,不禁感嘆道:“太神奇了,連這個房子都是竹子蓋的嗎?”旁邊一位服務員笑道:“是的,這里的一切器具都是用竹子做的。”客人眼中閃爍著亮光。接著扭頭向窗外看,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高山,清澈的小河,以及光著膀子劃船戲水的孩子。
由此,這一路都在沉默的客人,打開了話匣子,不停地跟老板和余波閑聊。回去之后第二天,客人就跟余波的老板簽訂了合同,還不斷地感謝余波他們帶給他最美好的回憶。此后,每當那位客人要來拜訪時,都會主動要求余波來接他,而余波更是深得老板的喜歡和器重。
存著目的請客,難免讓飯里飄著銅臭味,而這往往是客人最反感的地方。如果對方體會不到我們的誠意,只會生起提防之心小心應付下面的交談,這對彼此的關系很不利。
有時我們必須得把目的放在一邊,讓客人從接待中感到開心、舒心。所以,宴請的地點一定要遠離“功利性”三個字。
一般,根據客人的性格或喜好選擇請客的地點,會事半功倍:如果客人性格沉穩內斂,愛好文學,我們可以選擇環境清幽,遠離城鎮喧囂,風格淳樸的鄉間酒店;倘若客人喜歡熱鬧,是個特別熱情的人,用餐地點不如選在熱鬧繁華的市中心地帶,使客人盡情地舒展自己的心情,而不至于拘謹;如果客人喜好安靜,但又特別注重排場,那么招待地點要選在經常有知名人士或身份地位較高之人出現的地方……總之我們要做的是讓客人體會到我們費了心思,而這心思不是為利益,是注重他這個人,是想要真心和他成為朋友。
雖然職場上真正的友情少之又少,但這不代表彼此的關系不可以往深里發展。比如請領導吃飯,如果你想成功地博取老板或領導對自己的好感,在地點選擇上要注意幾點:首先吃飯的地點不能離領導的單位太近,因為你得替領導考慮,萬一被別人看到他與下屬一起秘密進餐,影響不好。當然距離也不能太遠,請領導吃個飯讓領導跑個幾十里地,路上再遇上堵車,只會讓領導的好心情變得糟糕。所以,你選擇的地點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的車程內。
其次,領導一般不會在意飯菜的貴賤,但是,你一定要體現出你的真心實意。所以,只要你抱著一顆真心,用心去安排,選擇最能夠體現自己心意的地點,便能讓宴請成為架起彼此友誼的橋梁。
2.見縫插針,抓住請客時機
請客吃飯總是需要理由的,但無論是什么理由,都只是為了借助飯局來拉攏關系、增進感情、加強合作、消除摩擦等,所以請客的重點不是理由的好壞,而是我們能否把握住請客的時機。畢竟客請不到,一切都是空談。
因為上司把本應該派給文殊的工作轉給了蘇麗,所以文殊對蘇麗一直心存芥蒂,在單位處處為難蘇麗,讓蘇麗在同事面前很難做。其后蘇麗了解到原因后,一直想找個機會扭轉局面。
一日下班后,單位里只剩下蘇麗和文殊,就在蘇麗準備走的時候聽到文殊打電話說:“那好,你們玩的開心,我自己在外面吃好了。”
蘇麗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她走到文殊面前說:“文殊,我知道這附近有家飯店很不錯,不如咱一起去嘗嘗吧?”
文殊有些驚訝地道:“我還想早點回去呢,不如改天吧?”
蘇麗道:“擇日不如撞日嘛,而且我平時回家都是一個人糊弄,剛才不小心聽到你說也是一個人在外面吃,就當慰勞慰勞我們的胃,走啦!我請客。”
文殊想到家里也沒有人,自己吃蘇麗的也沒什么,于是就跟著蘇麗去了。在吃飯的時候,蘇麗對文殊有說有笑,還不時夸贊她,文殊頗有些受寵若驚,自此完全改變了對蘇麗的看法,不再與其針鋒相對,偶爾還會在工作上幫幫忙。
故事中的蘇麗正是利用了文殊獨自一人在外吃飯這一機會,向對方示好,最終最償所愿,冰釋前嫌。沒有好的請客時機等于沒有好理由。對任何人來說,沒有理由的請客吃飯,都很容易被拒絕,因為“無事不登三寶殿”。所以,想抓住好的時機,就得選擇好的理由。
比如,在節假日的時候,你可以問一問朋友或同事有沒有時間出來聚聚。以放松和娛樂為理由邀請別人,一般不會被拒絕。
若趕上自己的生日,就更好了,在生日請客吃飯對方哪有隨便就拒絕的道理?但有些地方你需要特別注意,首先,最好別在公司里談論自己過生日的事情,如果你不打算請上司或領導,就在私下里跟同事們打招呼;其次,一旦打算通知誰,你就要通知到位,而且應當提前兩天通知,千萬別拖到生日當天再叫人,否則對方會覺得自己被輕視了,或者會因為沒有準備禮物感到尷尬,而對你有所不滿。
在重要的節日,比如中秋、元旦或其他一些特別有意義的節日時,我們也可以主動請朋友吃飯。在這種環境與氛圍下,大家都不會太拘謹,暢所欲言更容易增加彼此的感情。
有時,為了跟客戶拉近關系,我們總是想破腦袋地找理由請客戶出來吃頓便飯,與其如此,倒不如找個好理由請客戶出來玩。這需要你從客戶的興趣愛好方面著手。比如,你可以說:“王先生好啊!我朋友剛告訴我城東新開了家保齡球館,我正想去,想到您是這方面的老手,怎樣?咱去練練?”一般客戶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很難放下的,只要能把他約出來,吃飯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根據對方的愛好把對方約出來,既能讓對方開心,又能讓吃飯變得順其自然,使彼此關系自然在無形中拉近很多。
不過,有些理由你最好不要用,比如,你在單位里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績,成為眾領導眼中的人才。在這榮耀正盛的時候,如果你說“為了慶祝我的成功,我請大家吃個飯”顯然是在居功自傲,很容易讓其他同事因為心里不爽而以種種理由拒絕邀請。所以,當你有功績或在同事以及朋友面前做了什么值得驕傲的事情時,一定要盡量低調,切不可以此作為請客的理由,哪怕你本意并非如此。
3.請客之前先表誠意
誠意表示了一個人對別人的重視和尊重程度,然而有些人為了跟別人拉近點關系,想利用飯局,讓對方吃好喝好,使其欠自己一份人情,稍后為自己所用。但哪里會有這樣的傻子?一個人是不是真心,有沒有誠意請客吃飯,對方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因為沒有誠意的邀請,總是沒有說服力的。所以,我們莫要犯那自作聰明的錯誤。要想跟別人套近乎,先得在請客之前表誠意。
王志明為了攬下一個大客戶,千方百計想請人家吃頓飯。一日,他鼓起勇氣給人家打電話,電話接通后,王志明說:“張先生,您有時間嗎?咱出來吃頓飯吧!”
“啪”的一聲,對方把電話掛了。下一秒張先生打過電話來說:“呵呵!真不好意思啊!剛才有個電話占線了,我實在忙得很,還是有時間再說吧!”
人家都說到這份上了,王志明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寒暄了兩句就掛電話了。但王志明不想就此放棄。他打聽了一番,得知張先生因為糖尿病的緣故,不能吃大魚大肉。這時王志明想到了老家的野菜,所以特意回了趟鄉下,挖了很多野菜,并從當地的郵局以快遞的形式寄給了張先生,他在快遞里放了一封信,上面寫著:“回了趟家鄉,看到地里的野菜很新鮮,所以給您備了些。”
五天后,王志明來到張先生的公司,聽張先生的秘書說張先生有些忙,他便安靜地在辦公室外等。這一等就是三個多小時。從辦公室里出來時張先生嚇了一跳,問:“你很早就來了嗎?”王志明說:“來了一會兒了。”張先生笑了笑說:“還沒吃飯吧?走,旁邊有個火鍋店的口味相當不錯,一起去嘗嘗。對了,上次你寄來的野菜……”
沒有誠意的邀請一般很少會被人接受,因為沒了誠意就只剩下了功利性,是非常令人反感的。況且,只是為了某種目的才請人吃飯的人,很難取信于人,因為對方會懷疑一旦交易談妥了,你會為了利益而糊弄于他。
所以,為了贏取對方對你的信任,在請客吃飯之前,你必須要讓其清楚自己是真心實意在重視他這個人,而非利用他。
要證明誠意,你首先得態度謙遜有禮,在言行上盡可能地尊重對方。誠意不是一兩下就可以令對方看清的,所以你平時需在不打擾到對方的情況下送點心意,就像案例中王志明的做法一樣。需要注意的是,送什么東西都別跟金錢掛太多勾,否則難免讓人家多想。你也不能送一次禮,就趕緊打電話約對方,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誠意是需要對方去慢慢體會的,所以你需要一點點地去表示。
千萬記住,不能用自己的身份或地位來壓對方。即使你是上司對方是下屬,也別用絕對命令的口氣讓對方接受你的邀請,否則會讓別人覺得你的邀請是“鴻門宴”,從而導致對方不僅不滿你的邀請,還時刻提防和警惕著你。你若想請下級吃飯,必須以商量的口氣征詢他們的意見,請客的理由最好明確,比如,因為加班大家很辛苦,或者他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等。若對方恰好有不得已的理由而拒絕,身為上級的你要盡可能的予以理解。如此,當下次你再邀請時,他們會非常樂意地接受。
有些人請了人家一次,被拒絕后就不再理會人家,這是非常欠缺誠意的。請客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必備方式,凡是遭遇拒絕后都該有所忍耐,今天請一次,他不來,你可以放棄,等明天、后天、大后天……一次次地發出邀請,足以證明你的誠意與堅持,就是石頭也會為這鍥而不舍的精神而感動。
你需記住一點,所謂的誠意是為了讓受邀請的人感動,只要你做到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方就會因為這份感動而愿意跟你交涉。
誠意就像一面鏡子,你笑時它對你笑,你哭時它對你哭,你誠意到了,它自然深有體會,你發出了邀請,里面的人也會向你發出邀請。
4.宴請要看場合,吃飯要分檔次
雖然偉大的推銷員可以將梳子成批的賣給和尚,并讓和尚對其感激不盡,但請尊貴的客人去名不見經傳且不衛生的小飯館吃飯,難免有損人家的面子,讓人家對你產生不滿。
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喂飽肚子,更多的時候是為了體現文化和檔次。作為東道主,你得學會根據客人的不同身份、地位來決定宴請的檔次,這關系到彼此的關系,甚至決定了你們有沒有繼續交往下去的必要。
比如說,你請的只是普通朋友,如果選擇富麗堂皇的酒店,難免會令大家感到拘謹,心里不舒服,讓這頓飯吃得不順當,最終讓彼此疏離。
既然是請客,讓客人心里感到舒服才是關鍵,而不同的人對舒服的就餐環境有著不同的享受標準,這一標準,我們可以從平時的接觸中有個大致揣摩。讓客人吃到他所中意的菜品,這次的招待才算是成功。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你一定要爭取選擇符合與宴者身份的用餐地點。
宴請尊貴的客人,可以到具有古樸裝修以及精致菜品的高檔飯店;宴請西南的客人,具有巴蜀風情的酒店更能讓人難以忘懷;宴請從西方歸來的客人,精致的西餐廳是個不錯的選擇;宴請文人墨客,典雅的農家食府就可以……
除此之外,恰當的菜色可以使宴請的檔次更加符合客人的身份地位,讓客人身心愉悅,這對彼此的關系也更有利。
比如,要宴請的客人若喜好海鮮,選擇專營海鮮的酒樓最適合不過了。客人一旦由胃到心都感到了滿足,有什么話就都好說多了。
不過,宴請的檔次要根據客人的數量來決定。如果只是一兩個客人,便好決定些,可若客人數量比較多,我們就需要在選擇上保持公平的態度,不能太過偏向任何一方,否則會引起其他客人的猜忌和不滿。
你還要記住一個小技巧:請熟悉的人去不熟悉的飯店,請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飯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熟悉的人你一定請過很多次了,換個新去處,品味下新鮮感,反而會加深彼此的印象。而請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飯店,是為了以防萬一,你對熟悉的飯店了解很多,應付突發狀況自如些。
檔次往往體現出我們對客人的尊重和重視程度,在人際交往中,請客是建立關系、加深關系、鞏固關系的重要程序。對于家人親戚、朋友知己、同事上司、領導客戶等,適合的品味才能使大家敞開話題,敞開心扉。宴請中,最重要的一個注意點是:請客的檔次可以稍高一點,但絕對不能過低。
5.要做東道主,一定要事先了解對方的禁忌
作為東道主,讓客人吃的舒心,乘興而歸,才會給客人留下個好印象。然而酸甜苦辣咸,總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接受。如果我們事先不去了解客人有哪些禁忌,可能會因為小小的一道菜,或者一些細節的疏忽,破壞掉整個飯局的氣氛,從而影響彼此的關系。
王兆興高采烈地請同事們吃飯,在飯桌上,他熱情地向大家敬酒,但敬到李彬時,李彬推脫道:“不好意思,我不能喝酒。”可王兆就是不信,硬生生地說:“你不喝可就是不給我面子,不!是不給大家面子。”
無奈,李彬不得不為了顧及大家面子,勉強喝下了一杯。可飯剛吃到一半,李彬就覺得渾身瘙癢難耐,片刻就起了一身的紅疹。同事們嚇了一跳,趕緊送他去醫院,結果一場飯局不歡而散。
事后,李彬對王兆恨之入骨。雖然王兆已經向李彬道了歉,但李彬難以忘記那日的窘境,處處針對王兆,想盡辦法讓他不好過。
請客吃飯的學問可以說是深不可測,請好了贏得滿堂彩,請不好得罪人不說,還可能給自己引來更大的麻煩。
作為東道主,我們應當讓宴請盡量接近完美,因此,有必要去了解到場客人是否有什么禁忌。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禁忌。也許我們身邊的少數民族不多,誰能保證今后不會遇到?如果在飯桌上違反了少數民族的禁忌,雖不至于讓其當場翻臉,與你對簿公堂,但會使你陷入尷尬的境地,因此,你要小心為上。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人的不同禁忌太多,我在這里無法說全,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去網上查一查。
拋開大范圍的禁忌搜索,人與人的生活習慣與個人適應能力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些人對辣椒過敏,有些人卻非常能吃辣;有些人嗜酒如命,有些人卻滴酒不沾;有些人吃素不吃肉,有些人缺了肉就食之無味……這些單方面的個人禁忌也是需要我們事先了解的。
如果宴請的客人是上司或領導,你可以向他們的助理或秘書,或者是平時與他們走動特別頻繁的人多詢問詢問。倘若你是下屬,那么在平時陪上司或領導參加應酬時,要多留個心眼,多觀察他們的習慣。
如果宴請的是客戶,事前你不好多做了解,那么在點菜之前,你可以細心地問一問對方有什么不吃的,喝不喝酒等,盡可能多的征求對方的意見,以免出現差錯。但你也不能太過客氣了,因為過度的客氣會令氣氛變得拘謹而尷尬。
“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無論你是想求人辦事,還是為了增進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最大的避免失誤,撐住場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吃好喝好玩好。
6.怎樣安排客人愉快地點菜
因為點菜鬧得不愉快的事例有很多,比如:出于禮貌,我們通常會讓客人先點菜,結果客人扭扭捏捏,半天也點不出一道菜來;要不然就是客人與我們推來推去的,或者就點個小菜……總之讓客人點菜,不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就是點來點去點了一些誰都不愛吃的菜色。
出現這種狀況,完全是因為客人不好意思點菜,也不清楚該怎樣點菜。而消除這種尷尬局面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一些巧法來安排客人愉快地點菜。
李鑫因為與女友訂婚了,便想提前請朋友們吃頓飯。
在酒店里,服務員把菜單給了李鑫,李鑫翻了翻,便點了水煮魚、新疆特色大盤雞兩個價格頗高的菜。隨后,李鑫把菜單給了朋友們說:“隨便點,今天咱就是要吃個盡興,別跟我客氣哦!否則輪到你們的時候,別怪我嘴下不留情!”朋友聽他這話,頓時笑了起來。
菜單順著坐位傳到每個人手中,客人們根據自己的口味,按照合適的價格點了起來。等輪到一個女孩子時,女孩子似乎有些為難。李鑫笑道:“文芳,你喜歡酸甜苦辣咸里的哪一味啊?”文芳笑道:“當然是辣啦,我平時就喜歡吃辣。”李鑫點了點頭,扭頭問旁邊的服務員:“你們這有沒有辣點的招牌菜呢?”服務員禮貌地向其介紹了三個,李鑫道:“三個招牌辣菜,你看看哪個好啊?”文芳道:“那我可不客氣咯,就選第二道招牌菜吧!”
等最后一個朋友點完菜時,朋友把菜單給了李鑫的女友,笑道:“嫂子,你也點兩個。”李鑫的女友聽這會兒就被人叫嫂子,有些不好意思,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李鑫道:“你們嫂子愛吃的就是我愛吃的,我點的就是你們嫂子愛吃的。”朋友們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一般客人不好意思點菜,是因為主人還未點菜,自己點的話,會惹來主人的不滿,而點得太便宜的話又擔心抹了主人的面子。放任這種情形只會讓客人越來越為難,使局面越來越尷尬。
為避免這種狀況出現,我們該為客人事先設定個價位選擇范圍。但有些人對此建議是這樣做的:點菜前說“照著貴的選”,“你想吃什么就點什么,別客氣,價格在其次”。這樣說跟沒說有什么分別?所以,我們不能只動嘴,得用行動來告訴對方自己能接受的價格范圍。
點頭一道菜的應該是自己,如果你想讓朋友不去在意價格,最好點兩三道昂貴點的菜。如果你想把價錢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點的菜菜價別太高。客人根據主人點菜的價格選擇菜色是習慣。
在點菜的過程中,客人會因拿不準其他人的口味而猶豫不決,這時候我們若不了解對方的口味,可以問一問對方喜歡吃什么口味的菜,如果他喜歡吃甜的,可以讓服務員幫忙介紹,縮小選擇范圍,比如“糖醋帶魚好還是松鼠魚好?”如此不僅節省時間,還可以讓客人痛快地做個決定,免除其尷尬。但需要注意的是,兩道或多道菜之間的價格不要差太多,一個太便宜一個太貴的話容易讓客人為難。
有時候客人會不好意思點自己喜歡吃的菜,如果你比較了解對方的口味,可以從側面幫他一把。比如:“我聽說這里的酸菜魚不錯哦,你可以試試看。”用輕松的語氣向客人提出建議,會讓對方不再拘謹,同時會讓對方覺得我們很細心,很有辦事能力。
點菜時來點小幽默能幫客人掩蓋緊張的情緒,舒緩對方的緊張神經。在放松的情況下,客人言行舉止會更自然舒暢,從而能盡快的決定點什么菜。
7.點菜,別輕易問菜價
如果要問在飯店里吃飯最令人反感的舉動是什么,呼聲最高的屬問菜價無疑了。不管是不是自己請客,問菜價給人的第一感覺都會是摳門、吝嗇、小氣。所以,千萬別輕易問菜價,那有損你的形象,同時使隨行的客人們感到心里不舒服。
王宣過生日,叫來了很多朋友以及幾位同事,在一家還算高檔的飯店訂了包間。等朋友們都過來后,氣氛熱鬧起來,王宣收禮物幾乎收到手軟。
眼看該點餐了,服務員過來把菜單給了壽星。王宣出于禮貌,先讓朋友們各點一道菜,但是朋友們一直推脫,王宣不好多為難,就自己點了。
王宣沒有看菜單,就直接問服務員:“你們這有鍋包肘子嗎?”服務員道:“有,正宗的保定鍋包肘子。”王宣隨即問道:“什么價位啊?”服務員道:“一份138元,請問您訂這個嗎?”王宣想了想道:“等會兒,我再想想,‘雞里蹦’什么價位?”服務員道:“98元。”王宣點點頭,依舊在思考著,沒有注意到身邊的朋友皺眉的皺眉,私語的私語。
“酸菜魚也不錯,我先點份酸菜魚吧。”王宣笑呵呵地道。對此,周圍的朋友頗為尷尬地笑著。之后王宣讓朋友們點菜,朋友們點的都是些不太便宜但絕對不貴的菜。酒足飯飽之際,王宣一說:“撤!”他的那些朋友們相互寒暄了幾句就走了。吃飯前大家說想去KTV玩,但現在誰也沒提起。
過后,王宣想叫上幾個朋友再聚聚時,幾乎很少有人應邀。
如果是我們請客,去問菜價,會讓別人覺得我們小家子氣,沒見過世面。在別人要點菜的時候,這一行為會讓對方非常不自在,生怕自己點貴了。如此,這頓飯不會吃得多愉快。
若我們是以客人的身份問菜價的話,是對主人的不尊敬,如果問的菜價太貴了,選不選都會使我們以及主人感到尷尬,可若選了太便宜的菜,就是看不起主人。
點菜問菜價,無論是站在主人還是客人的角度,都是一忌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別去犯這種過于低級的錯誤。
如果你擔心菜單上沒有報價,大家點菜后會大大地超出預算,不如提前訂餐,私下聯系飯店,定制價位適中的飯菜。若要提前訂餐,你必須了解一下所到客人的口味,盡量照顧到每一個人。
控制預算的另一種方法是選合適檔次的地點請客,如此客人能領會到你的預算和心思。另外你可以在客人沒到之前查看菜品的價位,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結賬時尷尬。
雖然我們不問菜價,但有的時候客人會問,不管對方是有意還是無意,我們都不能露出絲毫反感或輕視的表情。若客人不小心問到價格較高的菜時,一般會有點尷尬,因為點與不點都會讓他覺得有些不自在。這時我們不如故作無所謂地道:“嗯,還可以,味道一定不錯,我倒是想嘗嘗,不如咱來一個?”這時候客人一定會笑道:“你看著辦吧!”讓客人把球踢給我們,就相當于給客人找了個臺階下,能避免對方陷入兩難的境地。
總之,無論在什么地方跟誰吃飯,我們都不能輕易地問菜價,即便是和親朋好友或者鐵兄弟在一起也不能輕易地問,因為大家對問菜價者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摳門。若是和客戶或身份地位尊貴的客人一起吃飯,這個小問題會毀掉你的形象,讓你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