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 羅金
- 1705字
- 2018-11-08 15:01:21
7.最美的自己永遠是由內而發的
聰明的人不會讓那些外在的亮麗遮掩住自身內在的魅力。因為,最美的自己永遠是由內而發的,除去那些外表的修飾,你擁有的是一顆更加豐富的心。
美好的心靈來自善良的內心,它讓人們肅然起敬。它不光愉悅了自己,還給別人帶來了歡樂。心靈美是一種素質,這種素質可以從他對人生、對社會、對他人以及對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態度中得到體現,往往也能從這個人極其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體現!讓旁人看得清清楚楚。外在美往往能迷惑的是人的眼睛,而內在美卻可以深深打動人的內心。
內在美是善良、有愛心,是一腔能包容天地的博大胸懷。內在美是豁達樂觀和有朝氣,是勤勞勇敢和堅韌不拔,更是擁有知識才學和追求的人。每個人對內在美都會有不同的解釋,我們也許無法做到完美,但我們會努力地去追求。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貂蟬有閉月之容,楊貴妃有羞花之貌,西施有沉魚之顏,然而最美的當屬王昭君。因為她不僅擁有有落雁之美,還兼有一顆悲憫之心。
傳說王昭君在去匈奴和親的途中,因太思念家鄉便唱起歌來,天上的大雁聽見了如此美妙的歌聲,便都低頭看去,發現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故此,大雁竟忘記揮動翅膀,掉落在地,這就是所謂的落雁之美!
王昭君的美麗不僅僅是外在的。她在出塞后,給匈奴人民帶去了糧食種子與文字,并教他們如何耕種、如何使用農作道具、如何看書寫字。美麗的昭君在匈奴百姓的眼里簡直就像仙女下凡,她因善良和文雅得到了更多匈奴百姓的愛戴。
王昭君用她的美阻止了兩個民族的戰爭,她給百姓帶來了和平安寧的生活。并且她用一生的努力,使兩個民族和好了六十多年。可以說,王昭君改變了整個匈奴,就如龐天舒的一句話所說:“這世間,只有女人的胸襟,可以融化戰爭的刀林箭叢與錚錚鐵蹄。”當然,這種寬廣的胸襟,是一種無言的美。
楊瀾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她是集媒體、商人、社會活動家于一體的當代著名成功女性。她精于時尚,擁有自己設計的珠寶品牌,在任何場合,她都以干練精致的著裝出現。同時,她才華橫溢,由內而外散發著睿智與知性。在她主持“天下女人”時,甚至連被采訪者都覺得,她是那么親切、和藹與樂觀的,她擁有著一副讓在場的“天下女人”都唏噓的一面。
楊瀾早在1997年就投身公益事業,在1997年她寫的書《憑海臨風》出版后,就把第一筆稿費30萬元捐給了希望工程,從此也與公益結下了不解之緣。她曾擔任過國內各種大型公益活動的形象大使,比如,環保大使、中華慈善總會慈善大使、義務獻血形象大使、綠色大使等。她樂此不疲地頻繁出席各種公益活動,甚至免費代言了無數的公益廣告。她將“陽光媒體投資”權益之51%無償捐贈給社會,建立“陽光文化基金會”。近幾年她又設立“汶川大地震孤殘兒童救助專項基金”。除了身體力行,她和丈夫吳征先生更是經常慷慨解囊,資助各個慈善機構和個人,比如,他們贊助“母親水窖”等工程。她到哪里都不會忘記宣傳慈善的力量,從最初零星地幫助貧困者,到成立“陽光文化基金會”,再到將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權益的51%無償捐獻給社會。慈善對于楊瀾,由“興起的善心”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美如果只存在于人的心靈世界、內部世界,就沒有辦法廣泛和迅速地感染人,而形不成影響,是稱不上有魅力的。美不是靜止的存在,它存在于人和人的溝通交往中。內在美如果不能沖破心靈的藩籬,對外開放,有鮮活的表現,形成外在美,它就只有孤芳自賞了。
如果將美比喻成一棵樹,那么內在美便是樹根,外在美便是樹葉、樹枝。樹不可無根,樹也不可無葉無枝,內在美和外在美因這種關系而相互依從。因而,真正的美是兼具二者的美。
東西也好,人也罷,如果只有外在美,則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美轉瞬即逝;而如果只有內在美,則很難在第一時間被人發現,需要較長的時間讓人慢慢去品味,有時候往往在別人發現之前,就被埋沒了。
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由此可見,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結合才是最好的。外在美是基礎,內在美是美的升華,而這兩種的統一之美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云散,是美的極致,是永恒的美。我們要勇敢地展現自己,在開放的狀態中展現美,因為美將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順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