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 羅金
- 3067字
- 2018-11-08 15:01:20
5.忽略缺陷,努力爭取成績
世上的事常常不止有一種答案,對于很多事的判斷都不能簡單地歸結為這個好,那個不好。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由于長期以來所受的教導和固有的觀念,在遇見各種情況時總是以別人為參照物,不從自身入手,檢查自己有什么地方沒有做好。
人與人不一樣,當我們做得和別人一樣時,結果是不是就代表著最好的呢?是不是就適合自己呢?
國王有七個女兒,這七個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遠近皆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一百個漂亮的發夾。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來,一如往常地用發夾整理她的秀發,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于是她偷偷地到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個發夾。
二公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個發夾;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也偷偷去拿了四公主的一個發夾;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發夾;五公主一樣拿走六公主的發夾;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發夾。于是,七公主的發夾只剩下了九十九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他對國王說:“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了一個發夾,我想這一定是屬于公主們的,這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不曉得是哪位公主丟了發夾?”
公主們聽到這件事,都在心里說:“是我丟的,是我丟的?!?/p>
可是她們頭上明明完整地別著一百個發夾,所以都只能懊惱,卻說不出。只有七公主走出來說:“我丟了一個發夾?!?/p>
話才說完,七公主一頭漂亮的長發披散了下來,王子不由地看呆了。故事的結局,當然是王子與七公主從此一起過著幸??鞓返娜兆?。
如果說前六位公主的一百個發夾代表著一種圓滿、完美的人生,那么七公主少了一個,她的人生也就等于有了缺憾,但是事實上,得到幸福的正是她。正因為這種缺憾的存在,讓未來產生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意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既然每個人都有缺點、毛病、缺陷,那么我們何不忽略這一切,或是干脆將所有的欠缺化作特色,活出自己的棱角和個性,演繹出自己的那份精彩。其實,擁有了這樣的心態,也就等于擁有了處事的精煉豁達以及寵辱不驚。
無須去抱怨上天沒有把我們塑造得完美無缺、無懈可擊,因為完美并不意味著“一切都會好”,相反,缺憾也并不意味著不能獲得成功、獲得好人生,凡事是沒有絕對的。
人們常說一句話是: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面對失敗。而對于缺陷,我們要說的是: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總也忘不了自己的缺陷,總是斤斤計較,將不足放在心上,而不懂得回避它、忽略它,乃至遺忘它。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8歲時是一個非常脆弱膽小的男孩,他臉上的表情總是惶恐的,他的呼吸就像跑步后的喘氣一樣。一旦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他立即就會雙腿發抖,嘴唇不停顫動,回答得含糊不清,最后只能重新坐下來。此外,因為長有一口齙牙,他也不討人喜歡。
換成其他的孩子,一定會對自身的缺陷十分敏感。但富蘭克林·羅斯福卻從不自我憐惜,他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奮發進取的渴望。他的自信激發了他無限的奮斗精神,他天生的缺陷促使他明白自己更應該努力奮斗。
他從不因為同伴的嘲笑而減少勇氣,他喘氣的習慣逐漸變成堅定的聲音,他努力咬緊牙床不讓嘴唇顫動,他用堅強的意志克服著自己的緊張。他不因自己的缺陷而氣餒,甚至加以利用。就是憑著這種奮斗精神,憑著這種積極心態,他終于成為了美國總統。
在他晚年的時候,已經沒有人再關注他曾有過的嚴重缺陷了。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美國民眾的愛戴,成為了美國第一位最得人心的總統,而這種情況在美國的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
羅斯福用他的驕傲和成就,徹底戰勝或是說擺脫了自己的先天缺憾,就像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的男主角一樣。阿甘確有他不如人的地方,但他因缺憾所產生的獨特性卻也是非常珍貴的。并且,拋去缺憾不提,在他所擅長的領域,他甚至做得比一般人更加出色。
阿甘克服了腿腳的缺陷,靠奔跑改變了命運,靠奔跑做出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壯舉;羅斯福則因為天生的缺憾,促使他比別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贏得別人的尊重和贊賞。而當他們都做到了自己想做的,并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后,曾經的缺憾也從此變得不再重要了,人們看見的只是他們頭頂籠罩的光環。
當一個人在面對困境、危難的時候,更為關鍵的是學會把劣勢轉化為優勢,這往往能夠令人絕處逢生、平穩地渡過難關。
當阿諾德·施瓦辛格成為一名職業演員的時候,他有一個弱點:濃重的奧地利口音。但是當奧地利口音和他扮演的動作英雄的魅力混合在一起出現在屏幕上的時候,他的弱點變成了優點。口音成為他所塑造的人物的一個特征,人們開始紛紛仿效。
在美國電視臺的一個節目中曾出現一個杰出的踢踏舞舞者,他被稱為“木腿貝茨”。貝茨在早年失去了一條腿,這樣的弱點會令大部分人放棄成為職業舞者的夢想。但是對于貝茨來說,失去一條腿不是他的弱點,因為他把這種弱點變成了一種優勢。他把一個踢踏板安裝在木腿的底部,借此發展出一種切分音式的踢踏舞風格,而他也因此在演出中脫穎而出。
美國勵志大師史蒂克·錢德勒早年的一個弱點是同別人談話時有障礙。他對自己同別人交談的能力沒有自信,因此養成了給別人寫信和寫便條的習慣。但熟能生巧,過了一段時間后,他竟成了寫信和寫便條的高手,他把弱點轉化成了能力,他寫的信和便條拓展了他的關系網。
我們的所有弱點都是可以轉化的,只要用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它。一旦我們真正開始思考自己的弱點,弱點就很可能變為長處,種種創新的可能性將不斷地涌現出來。
任何人只要愿意控制自己的弱點,愿意接受積極思想,就能夠使自己的弱點發生變化。
暢銷書作家兼名嘴傅佩榮在上小學時,隔壁搬來的新鄰居家中的小孩說話口吃,他覺得好玩就跟著說,沒想到自己因此而成為嚴重的口吃者。
后來,傅佩榮上課很害怕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因為他每回總是面紅耳赤,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半個字,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別的班的小朋友知道了,還捉弄他邀他去他們班上演講。
為了維持自尊,傅佩榮非常認真地念書,用功課來彌補口吃的缺憾。他說:“口吃的毛病曾讓我非常自卑,卻也同時啟發了我,在其他地方證明自己的價值。”
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傅佩榮就這樣生活在口吃的陰影下,直到高二時才去參加口吃矯正班,慢慢地學習說話技巧,而一直到耶魯大學念完了博士,他才徹徹底底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傅佩榮在不斷克服自己口吃的缺點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和修養,終于成為“名嘴”。
每一個人都有弱點。不同的是,一般人讓弱點成為羈絆,一事無成;成功者卻能克服,甚至開發自己的弱點,把弱點轉化為優點。世界是公平的,絕不會因為一個人身體的缺陷而剝奪他的成功與幸福,也不會因為一個人性格的靦腆而掩蓋他的榮耀和風采。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機會,而成敗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有信心、有毅力去把握它。
那么,要怎樣來克服自己的弱點,使自己的整體素質得到升華呢?
第一是學會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弱點。我們不能將自己的弱點與自我想象的弱點混為一談。大多數有自卑感的人總是把注意的焦點放在自己的弱點上,把弱點進行夸大,以為其他人都注意自己的這些事,而事實并非如此。
改變,無論是誰,這一決定權在我們自己手中。一旦我們選擇突出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自卑感便會消失,一種強有力的能力便會取代我們的缺陷和弱點。
第二是要有積極的心態,它往往能使一個人將自己的弱點積極地轉為最強的部分。這種轉化的過程有點類似焊接金屬,一片金屬在破裂后經過焊接,它反而比原來的金屬更堅固,因為高度的熱力使金屬的分子結構更為嚴密了。
另外,克服弱點要防止氣餒。我們性格中有一種普遍的弱點——氣餒。氣餒會導致失敗,但如果我們能多堅持一下、多努力一下,那么氣餒就會被控制,而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