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以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為主的變態(tài)反應疾病。其臨床特征是以呼氣困難為主的呼吸困難,反復發(fā)作,發(fā)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且伴有咳嗽、咳泡沫痰。秋冬季發(fā)作最為頻繁。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病主要與自身過敏體質及外界致敏原有密切關系,而且多有遺傳性。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yī)學“哮證”范疇,有發(fā)作期與緩解期兩個階段,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一般分為寒哮、熱哮、痰濁阻肺、肺腎氣虛等證型。臨床需根據(jù)虛實不同辨證調養(yǎng)和治療。

1.寒哮

【癥狀表現(xiàn)】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塞,咳痰不利,面色晦暗帶青,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受寒易發(fā),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調理原則】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藥膳配方】

杏仁薄荷粥

原料:杏仁30g(去皮尖),鮮薄荷10g,粳米50g。

做法:將杏仁放入沸水中煮到七分熟,再放入粳米同煮,將要成粥時,放入薄荷,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辛散透表,溫肺止喘。

用法:早晚服食。

說明:本方中杏仁能祛痰理氣,止咳平喘;薄荷辛散驅除表邪;粳米補脾氣。全方共奏辛散表邪、祛痰平喘之功。

2.熱哮

【癥狀表現(xiàn)】喘促氣粗,鼻翼扇動,咳嗽痰黃而黏稠,口渴喜冷飲,胸悶煩躁,汗出,甚至身熱面赤,舌質紅苔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等。

【調理原則】宣肺清熱,化痰降逆。

【藥膳配方】

白蘿卜豬肺湯

原料:白蘿卜150g,荸薺50g,豬肺75g,鹽適量。

做法:白蘿卜切塊。豬肺洗凈切小塊,用少許油在鐵鍋中炒透,加入適量開水,與荸薺、蘿卜同放入砂鍋內(nèi),煲3~4小時,煎成約2碗,以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化痰,下氣寬中。

用法:分2~3次食用。

說明:本藥膳方中,白蘿卜辛甘涼,能清化熱痰,消積滯,下氣寬中,解毒;荸薺性寒,化熱痰;豬肺甘平,可補肺而增加抗病能力。三味合用,對熱哮證有一定的調治作用。

3.痰濁阻肺

【癥狀表現(xiàn)】哮喘痰多黏膩,咳吐不爽,甚則喉中有痰鳴聲,胸中滿悶,甚至咳引胸痛,或兼嘔惡,口淡無味,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調理原則】燥濕化痰,降逆平喘。

【藥膳配方】

蘇子粥

原料:紫蘇子10~15g,粳米30~60g,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紫蘇子洗凈,搗爛如泥,加水煎2次,取濃汁,去渣,再把淘洗干凈的粳米和冰糖一同放入鍋內(nèi),同煮為稀粥。

功效:祛痰止咳,降逆平喘。

用法:作點心或早晚溫熱服食。

說明:紫蘇子辛溫無毒,它的止咳平喘、通便的作用受到歷代醫(yī)家的重視。李時珍曾用四字概括其功效,“利膈寬腸”。蘇子粥能治上氣咳逆。需要注意的是,此粥不適合氣虛久咳、陰虛喘逆、脾虛便溏者服用。

4.肺腎氣虛

【癥狀表現(xiàn)】短氣喘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痰吐起沫,或痰少質黏,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勞累后易發(fā),舌淡苔白,質胖嫩,脈沉細。

【調理原則】補腎益精,溫腎定喘。

【藥膳配方】

杏仁煎

原料:杏仁、核桃仁各15g,蜂蜜適量。

做法:杏仁去皮尖微炒,核桃仁去皮,均研為極細末,加適量蜂蜜制成10丸備用。

功效:補腎納氣,肅肺平喘。適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肺腎兩虛,咳喘不止,睡臥不得,腰膝酸軟。

用法:每次服1丸,用生姜湯嚼下,晚飯后臨睡前服食。

說明:方中杏仁具有潤肺降氣、止咳平喘的作用,配合核桃仁效果尤為顯著。本方適用于老年津液虧虛,納少便秘,咳嗽氣喘者服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杭锦旗| 内江市| 平江县| 射洪县| 渝中区| 雷山县| 和静县| 阜新市| 深州市| 岐山县| 正安县| 乌什县| 平凉市| 盐边县| 肥西县| 积石山| 兴义市| 凤山县| 遂溪县| 镇平县| 安新县| 潼南县| 琼海市| 来安县| 阜康市| 临夏市| 桂林市| 大宁县| 云阳县| 西宁市| 临汾市| 建德市| 红河县| 台南县| 连城县| 云龙县| 周宁县| 兴化市| 洮南市|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