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飲食 用藥 調養全書
- 錢秋海 倪青 楊傳華
- 2359字
- 2019-01-04 05:58:23
第三節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病是一種病因復雜、病情進展緩慢、病程較長且需要終生治療的漸進性、全身性疾病。很多高血壓病患者沒有意識到高血壓的嚴重危害,未進行規范治療,對身體產生了很大危害,嚴重者甚至死亡。高血壓病致死率比較高,居各種疾病死亡人數的第3位。高血壓病的危害可以分為以下三方面。
一、神經衰弱
高血壓可引起一系列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包括頭痛、頭暈、眼花、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頸項部僵硬等。有效的降壓治療可使這些癥狀得到緩解,若不及時治療,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則會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二、慢性臟器損傷
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根本無任何癥狀,但持續血壓增高卻在無聲地侵蝕著人體健康,逐漸破壞重要臟器的功能。一旦形成臟器功能障礙,很難使其完全逆轉,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臟器損傷過程雖然緩慢,但無疑是長壽道路上的障礙。因此,醫學上又將高血壓病稱為“潛伏的殺手”。
經常受高血壓損害的臟器稱為高血壓的靶器官,即高血壓可以定向損傷某些臟器,這些器官包括心臟、腦、腎臟和視網膜等。
1.高血壓對心臟的損害
心臟是維持血壓的重要器官,由于血壓升高,左心室阻力上升,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無相應的供血增加。同時高血壓損害冠狀動脈,逐漸使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狹窄,使供應的血液減少。兩者合力作用,會導致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高血壓對腦部的損害
高血壓是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腦卒中的危險性與血壓升高水平有關,與收縮壓升高的關系更為密切。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腦動脈受到嚴重損傷,常導致腦動脈硬化,小動脈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當腦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時,就容易形成腦血栓。老年癡呆往往由多次發生腦梗死發展而來,而腦梗死最初多是微小血管堵塞,進而形成腔隙性梗死。腦卒中發病率隨著血壓的下降可降低30%~50%。
3.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
高血壓病患者若不控制血壓,隨著病情進展,可以導致腎小球動脈輕、中度玻璃樣變或粥樣硬化。當腎入球小動脈因高血壓而發生管腔變窄甚至閉塞,會導致腎實質缺血、腎小球纖維化,最初尿濃縮功能減退,表現為多尿、夜尿、少量蛋白尿,若腎入球小動脈硬化進一步進展,則會出現大量蛋白質、少尿、血尿、氮質潴留等,最終可發展成為尿毒癥。此時,實驗室檢查肌酐水平增高,預示著腎臟病變會進一步加重,腎臟病變加重,又會促進高血壓的發展,高血壓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病變,形成惡性循環,繼而腎實質缺血、壞死,最終發生腎衰竭。
早期積極有效的抗高血壓治療,可減緩或減輕高血壓引起的腎損害,有助于降低蛋白尿,保護腎功能,減少腎功能不全的發生。
4.高血壓對視網膜的損害
血壓的持續升高使血漿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通過損傷的血管滲入到視網膜,使視網膜水腫、出血及滲出,導致視力下降。同時,眼底小動脈內膜增厚,中膜玻璃樣變,血管外纖維化,導致小動脈硬化。
高血壓眼底病變的程度,與血壓升高的程度、持續高血壓的時間及血壓升高的速度密切相關。血壓升高程度高、持續時間長、升高的速度快,眼底病變較嚴重;反之,病變較輕。
三、高血壓急癥直接威脅生命
高血壓患者有時會突然出現血壓顯著升高,伴有劇烈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甚至意識模糊、昏迷等臨床表現,這些表現稱為高血壓急癥,需要立刻住院進行緊急降壓治療,否則會危及生命。
1.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危象,即在不良因素影響下,血壓驟然升到26.6/16kPa(200/120mmHg)以上,出現心、腦、腎急性損害的一種極其危急的癥候。為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后,根據影響預后的因素(血壓升高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損害及并發癥情況),對高血壓患者做出危險性分層,詳見表2。
表2 高血壓危險性分層

低危、中危、高危、極高危分別表示10年內將發生心、腦血管病事件的概率為<15%、15%~20%、20%~30%和>30%。
高血壓病患者由于強烈的情緒變化、精神創傷、心身過勞、寒冷刺激和內分泌(如女性經期和絕經期)因素等誘因,會出現劇烈頭痛、頭暈或眩暈、胸悶、心悸、氣急、視物模糊、腹痛、惡心、嘔吐,或伴隨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癥狀,如興奮、手足顫抖、發熱、口干、出汗、皮膚潮紅或蒼白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心絞痛、肺水腫、腎衰竭、高血壓腦病等并發癥。
高血壓治療的當務之急是盡快降血壓,使其維持在安全的范圍內,從而使受損傷的臟器恢復功能。但如果降壓過速、過猛,會使原本受損臟器的血液供應明顯減少,反而加重該臟器的功能障礙。因此,當發生高血壓急癥時,患者千萬不宜自己吃幾片藥了事,應該盡快到醫院就診。醫生會判斷患者各個器官的受損情況,并根據血壓的高低選擇降壓方法及調整降壓速度。
2.高血壓腦病
高血壓腦病是一種變化急驟、腦功能呈亞急性病變的臨床綜合征。腎功能損害時易誘發此病。發病常先有血壓突然升高、頭痛、惡心、煩躁不安等癥狀,然后發生劇烈頭痛、嘔吐、心動過緩(個別患者亦可心動過快)、脈搏有力、呼吸困難、視力障礙、黑蒙、抽搐、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也可發生暫時性偏癱、半身感覺障礙、失語等。眼底檢查有局限性或彌漫性視網膜小動脈痙攣,但不一定有出血、滲出或水腫。
正常情況下,當血壓持續升高,腦部小動脈將持續痙攣,這樣會導致腦細胞缺血、水腫以及顱內壓升高,最終導致腦血液循環障礙、大腦功能損傷。
高血壓腦病發病急驟,如果不及時治療,水腫的大腦隨著壓力、體積的增大,會從顱腔中突出,醫學上稱之為腦疝,可致人迅速死亡。若降壓過低、過速,也會發生心、腦、腎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通常存在腦血管硬化),建議家中備血壓計,如果出現血壓明顯升高,有嚴重頭痛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因為在家中通過口服藥物治療無法在最初的1小時將舒張壓降至110mmHg,所以及時到醫院就診對于緩解高血壓腦病、預防腦卒中的發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