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飲食 用藥 調養全書
- 錢秋海 倪青 楊傳華
- 2515字
- 2019-01-04 05:58:23
第二節 你是否為高血壓病患者
一、時常監測血壓,是否達到高血壓診斷標準
血壓的高低是人為劃定的。我國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非同日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測量一次血壓發現血壓升高者不能確診,需隨訪觀察[1]。
二、平日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癥狀
高血壓病癥狀因人、因病期的不同而不同。患者在早期多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在體格檢查或因其他原因測血壓時發現。高血壓病的癥狀和血壓升高程度并無一致關系,有些人血壓不是很高,癥狀卻很多,而另一些患者血壓雖很高,但癥狀不明顯。高血壓的常見癥狀如下。
1.頭痛
頭痛是高血壓病的常見癥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呈炸裂般劇痛。疼痛多發生在清晨睡醒時,起床活動及飯后疼痛減輕。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太陽穴和后腦。
2.頭暈
頭暈為高血壓病最多見的癥狀,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的。患者感覺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者會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事物失去興趣。
3.煩躁、心悸、失眠
患者多性情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常見,出現這些癥狀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一定關系。
4.肢體麻木
常見手指、足趾麻木,皮膚如蟻行感,項背肌肉緊張、酸痛,一些患者常感到手指不靈活。這些癥狀經過適當治療后可好轉,如肢體麻木持續時間較長,且固定出現于某一肢體并伴有乏力、抽筋、跳痛時,應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5.注意力不集中、健忘
表現為注意力分散,近期記憶減退,常很難記住近期的事情,而對過去的事情卻記憶猶新。這種癥狀會隨著病情發展而逐漸加重。
6.出血
出血較少見,因高血壓病可致腦動脈硬化,使血管彈性下降、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見,其次是結膜出血、眼底出血、腦出血等。
三、高血壓病六大危險因素
引起高血壓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理、生理和社會的因素等。以下介紹引發高血壓的六個主要危險因素。
危險因素之一:遺傳因素 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壓,子女的發病概率高達46%。
危險因素之二:飲食 食入過多的食鹽,可招致高血壓。此外,鉀和鈣食量過低,優質蛋白質攝入不足,也被認為是可使血壓升高的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正常人每人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而根據中國飲食習慣,中國營養學家建議不超過6克。臨床觀察發現,患者在嚴格限制攝鹽后,血壓有所下降。
危險因素之三:肥胖 體重指數增加是高血壓病最危險的因素。肥胖者脂肪多,這不僅易引起動脈硬化,還因脂肪組織內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量增加,結果易產生高血壓。
危險因素之四:年齡 年齡與高血壓關系也很大。就總人群來說,年齡每增加10歲,高血壓發病的相對危險性增加29.3%~42.5%。
危險因素之五:精神緊張 長期精神緊張、憤怒、煩惱、環境的惡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導致高血壓的發生。工作緊張,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又少體力活動的職業,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危險因素之六:飲酒、吸煙 酒能引起高血壓,且加重高血壓,損害心腦血管。長期大量地吸煙,可引起小動脈持續性收縮,天長日久,小動脈壁的平滑肌變性,血管內膜漸漸增厚,形成小動脈硬化。
四、自測是否患有高血壓病
以下每題,請結合自己一周以來的實際情況,選出符合自己的答案。
1.有無心悸、氣喘
A.有 B.稍有 C.無
2.有無視物模糊、視力下降
A.有 B.稍有 C.無
3.有無胸痛
A.有 B.稍有 C.無
4.有無手足發麻感
A.有 B.稍有 C.無
5.有無頭痛、頭重
A.有 B.稍有 C.無
6.有無尿量增多,咽喉干燥感
A.有 B.稍有 C.無
7.有無頭暈、目眩
A.有 B.稍有 C.無
8.有無全身乏力
A.有 B.稍有 C.無
9.有無耳鳴
A.有 B.稍有 C.無
10.有無身體發熱,肩、頸部不適
A.有 B.稍有 C.無
以上各題,選A者得2分,選B者得1分,選C者得0分,計算出總分。
8~11分:為高血壓潛在者。
12~15分:為準高血壓者。
16~20分:為標準高血壓者。
五、家庭正確測量血壓
家庭血壓監測需要選擇合適的血壓測量儀器。
(一)家庭血壓測量時間和頻率
1.家庭測血壓可在上午6~10點及下午4~8點,可以在這兩個時段各測血壓一次。也可以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測血壓,比如上午8點,這樣有利于比較血壓的高低,找出血壓波動的規律。
2.每次量血壓2~3遍,間隔約2分鐘,如兩次測量結果相差較大,應再次測量,取平均值。
3.初診高血壓或血壓不穩定的高血壓患者,建議連續家庭測量血壓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測量2~3遍。血壓控制穩定者,可每周1~2天監測血壓。
4.兩上臂的血壓是不相同的,初次測量可測雙上肢,選取血壓高的一側作為血壓測量的上肢,正常情況下左右上臂的血壓相差不超過20mmHg,如果相差過大,應該進一步檢查確定病因。
(二)家庭常用血壓測量儀器
1.上臂式全自動或半自動電子血壓計
(1)靜坐休息:一般休息15分鐘以上為宜。保持精神和身體自然放松。緊張、疼痛、疲勞、過冷、過熱等情況都會影響血壓。量血壓前半小時不要吸煙、進食,不憋尿。
(2)挽高上臂衣袖,氣囊袋緊縛于上臂,其△標記應對準肱動脈處;袋的下緣應在肘窩上2~3厘米。
(3)受檢者上臂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冬日注意保暖,防止顫抖。
(4)自動測壓過程,患者不能有動作,否則因肌肉運動,可使測壓失敗。
(5)測量2~3次,取平均值。兩次測量的間隔時間為2分鐘。
2.使用標準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
(1)靜坐休息:一般休息15分鐘以上為宜。保持精神和身體自然放松。緊張、疼痛、疲勞、過冷、過熱等情況都會影響血壓。量血壓前半小時不要吸煙、進食,不憋尿。
(2)打開水銀柱的開關,使血壓計的水銀柱放氣后液平面恢復到0的位置。
(3)袖帶纏得松緊適當,以能放一指為標準,袖帶的下緣要在肘彎上兩橫指約2厘米處。
(4)將聽診器圓頭安放到恰當位置:聽診器圓頭放在肱動脈搏動最強的部位,并與皮膚緊密相貼。
(5)受檢者上臂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無論患者采取何種體位,上臂的袖帶均應與心臟齊平,并防止身體的動作和顫動。
(6)測血壓時將水銀柱打氣達到一定高度,第一次打氣可將水銀柱打到180~200mmHg,慢慢放氣,不能過快,每秒水銀柱下降2~3毫米為宜。當聽到搏動音出現,即為收縮壓;再往下放,當完全聽不到搏動音為舒張壓。
(7)將水銀柱的水銀放到刻度零。同時防止汞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