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智慧15謙卦:謙虛謹慎,虛懷若谷

【原文】

謙:亨,君子有終。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解析】

謙卦:通泰。筮遇此卦,君子將有所成就。

《象辭》說:外卦為坤為地,內卦為艮為山,地中有山,內高外卑,居高不傲,這是謙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以謙讓為懷,裁取多余的,增益缺乏的,衡量財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

謙卦象征謙虛。只要謙虛地待人接物,行事必然亨通順利;而只有君子才能自始至終保持謙虛美德。初六凡君子都是謙而又謙;君子憑著這種謙虛美德可以涉越大川巨流,獲得吉樣。六二謙虛美名傳揚在外,占問必獲吉祥。九三有功而不驕,君子保持這種美德至終,必獲吉祥。六四發揮擴大謙虛美德,無所不利。六五不與其鄰人共同富有,就利用征伐加以懲治,無所不利。上六謙虛美名傳揚在外,利于興兵征戰,以討伐相鄰四方的小國。

滿招損,謙受益

《謙卦》的“謙”就是謙虛之意,在其整篇卦中都講到了謙虛美德的益處,以及怎樣做才算謙虛。其中九三上說“勞謙,君子有終,吉”,點明了主旨。謙就是有功而不驕、有德而內養,這樣便能消除災禍、獲得吉祥。

古人有“滿招損,謙受益”的箴言,忠告世人要虛懷若谷,對人對事的態度不要驕狂,否則就會使自己處在四面楚歌之中,被世人譏笑和瞧不起,這樣處世,怎么能使自己有進步呢?一句話,謙虛是通往成功和贏得人們尊重的最重要的品質之一。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聯盟的戰將杰克遜,以“天賦和謙遜”著稱。

還是在西點軍官學校時,他便以謙遜著稱。一次名叫“石城”的戰役,本來是他指揮的,但他卻一再堅持說,功勞應屬于全體官兵,而不屬于他自己。還有一例就是,在墨西哥戰斗中,總司令斯哥托對他的指揮能力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杰克遜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這事。

不過,杰克遜并不是視功名如糞土,從墨西哥戰爭開始時他給他姐姐的一封信中便可以看出,他充滿了樹立聲譽、博得大眾注目的計劃,因為那個時候他只不過是一個空有其名的副官。在他后來的事業進程中,這位勇敢、謙遜而聰明過人的人,巧妙地運用了他向上進取的每一個計劃,使斯哥托將軍對他大有好感。在他的手下,杰克遜得到了不斷的提拔。

只有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的人才會時時標榜自己做了什么,有時為了標榜自己,甚至在大眾面前掩飾自己的過失。像杰克遜等偉大的人物則不同,他們都能超脫這種淺薄的虛榮,他們深知,人們所樂意接受和尊敬的是那些謙遜的人。一個有功績而又十分謙遜的人,他的身價定會倍增。

對于謙遜,我們還要指明的一點是:在這個現實的世界,好的道德與才能,如果沒有人知道,并不就是很好的回報。這不僅是在欺騙自己,也是在欺騙別人,更是對自己功績的詆毀。所以,過度的謙虛并不是一種可取的美德。謙遜與恰當時候的自我標榜相結合,也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途徑之一。

謙虛的人恪守的是一種平衡關系,即讓周圍的人在對自己的認同上達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從不讓別人感到卑下和失落,非但如此,有時還能讓別人感到高貴,感到比其他人強,即產生任何人都希望能獲得的所謂優越感。

另外,保持謙虛的品德對于人際交往也尤其重要。一個背著自負自傲沉重包袱的人,他的友誼財富必然少得可憐。這里,謙遜須以坦誠為基礎,否則就難免陷入虛偽的泥潭。比如討論問題時,明明自己有不同意見,為表謙遜而不明白說出,或者吞吞吐吐,言而不盡;對方批評自己時,當面唯唯稱是,背后卻又發牢騷。再者,還應劃清兩個界限。一個是謙遜與虛榮的界限。如果一個人故作謙遜姿態,以求得到“謙遜”的美譽,就是虛榮的一種常見的表現。這種虛榮心一旦被對方察覺,還哪里會有愉快的交往可言?再一個是謙遜與諂媚的界限。有些人在交際時愛對對方說一些言不由衷的溢美夸飾之詞,以為只有這樣才顯得自己彬彬有禮,謙恭而有教養,殊不知,過分溢美,跡近諂媚。雖說諂媚“也可造成協調,但這種協調是借奴性的無恥的罪過或欺騙所造成的”。

氣量就是最好的修養

我們說,氣量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一種“宰相胸襟”,一種大將風度。

唐代婁師德,器量超人,當遇到無知的人指名辱罵時,就裝著沒有聽到。有人轉告他,他卻說:“恐怕是罵別人吧!”那人又說:“他明明喊你的名字罵!”他說:“天下難道沒有同姓同名的人。”有人還是不平,仍替他說話,他說:“他們罵我而你轉述,等于重罵我,我真不想勞動你來告訴我。”有一天入朝時,因身體肥胖行動緩慢,同行的人說他:“好似老農田舍翁!”婁師德笑著說:“我不當田舍翁,誰當呢?”

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廷玉出面干預。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墻,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墻主動退后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墻讓后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要心懷坦蕩,寬容他人,就必須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互諒就是彼此諒解,不計較個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嚴的,既需要他人的體諒,又有義務體諒他人。有了互相之間的諒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平靜的心境和寬厚的品格。互讓就是彼此謙讓,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心底無私天地寬,淡泊名利,摒棄私心雜念,自覺做到以整體利益為重,把好處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相互之間的矛盾就容易化解;爭名于朝,爭利于市,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對個人得失斤斤計較,是難以與他人和睦相處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計較我高你低。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別人,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無視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會有知心朋友。互愛就是彼此關心,不計較品格氣質的差異。愛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萬別、迥然不同的人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愛能融化隔膜的堅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們變得親密無間;愛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間變得更加美好。

能否擁有雅量,關鍵靠三點:一是平等的待人態度。不自認為高人一等,保持一顆平常心,平視他人,尊重他人。二是寬闊的胸襟。心胸坦蕩,虛懷若谷,聞過則喜,有錯就改。三是寬容的美德。能夠仁厚待人,容人之過,“宰相肚里能撐船”,而不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由此看來,在雅量的背后,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素養和品行。如今的一些人之所以難有雅量,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在于以上幾個方面的修煉不到家,素養與品行上尚欠火候吧。

自古的學者都講究養能、養學、養氣、養德、養心、養量;做人處世,重要的是先要養量。

那么如何“養量”呢?

1.平時凡是小事,不要太過和人計較,要經常原諒別人的過失,但是大事也不要糊涂,要有是非觀念。

2.不為不如意事所累。不如意事來臨時,能泰然處之,不為所累,器量自可養大。

3.受人譏諷惡罵,要自我檢討,不要反擊對方,器量自然日夜增長。

4.學習吃虧,便宜先給別人,久而久之,從吃虧中就會增加自己的器量。

5.見人一善,要忘其百非。只看見別人缺點而不見別人的優點,無法養成器量。

你的器量不顧別人,只顧自己,那只能養自己;假如你的肚量能涵容全家,你就能做一家之長;你的肚量能包容一縣,就能做縣長;能包容一省,就能做省長;能包容一國,就能做國主。歷史上,成功的人物,并非他有三頭六臂,功力高于常人,而是他的肚量比一般人大啊!肚量小的人不能容人,別人又怎么會容你呢?所以布袋和尚為人歌頌“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人間古今愁”。

有量的人,必定是不會吃虧的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永善县| 西和县| 措勤县| 岳阳市| 巩留县| 静安区| 云安县| 隆子县| 绥阳县| 拜城县| 改则县| 日喀则市| 县级市| 山阳县| 那坡县| 利津县| 辽宁省| 观塘区| 简阳市| 榕江县| 中山市| 东台市| 萝北县| 崇明县| 惠水县| 昌江| 九江县| 苏尼特左旗| 友谊县| 沧州市| 南开区| 开化县| 琼海市| 麟游县| 栾城县| 厦门市| 兴仁县| 紫云| 青川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