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 看到并看見:如何成為一個犀利的人
- 高原
- 2716字
- 2018-01-24 10:55:24
我撰寫本書的最初動機,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史密斯對韋納(B.Weiner)的“歸因理論”的批判:“強調穩定和可控性的思維是如何讓我們的頭腦變得僵化教條的,判斷和選擇的能力以怎樣的方式衰退?”
我和他都相信,本書的內容能夠幫助人們培養并提升直接高效的判斷力——排除紛雜無用的信息,擺脫對經驗的依賴,第一時間洞見事物的本質,從而做出更優的選擇,改善其生活,并創新性地拓展我們的思考空間。
這本書中的內容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因為我們搜集、提供了大約48家全球知名企業的成功領導者的決策案例以及大量的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我們可以一起看看他們是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下搜集信息、分析問題并得出正確見解的。
當然,本書并沒有倡導你應該摒棄傳統的“經驗型判斷”,這源于經驗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們產生直觀洞見的基礎。經驗是選擇的依據,是決策的參考,甚至構成了人應對生活、工作和一切事物的本能的反應機制。許多人擁有數年的針對性的實踐——他們在完成了相當全面的心理學、逆向思維的專業培訓后,仍然經常抱怨:
“一個人要完全跳出經驗的‘陷阱’,或擺脫多樣化信息的干擾似乎是不可能的,在復雜多變化的環境中,犀利的洞見能力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人們情不自禁地將昨天的經驗和對未來的判斷放到了對立的位置上。這好像十分符合我們的直覺與本能,人們在學習新的“經驗”時,總試圖讓它覆蓋舊的部分。在網絡時代,新的經驗正層出不窮,人們也因此更加頻繁地懷疑過去。毫無疑問,這對思考造成了新的干擾。
環境總在發生變化,很多思考的方法正變得不那么合乎時宜,這包括做出判斷的方式。要想在新的環境中繼續取得成功,我們都需要重新對待“如何思考與判斷”的問題。我們每天睜開眼睛,面臨的都是一個正無限增長的信息海。信息以前所未有的數量、方式和速度沖擊著我們的大腦。我們也正經歷一個價值觀光怪陸離的時代,擁有比過去更多的選項。正因如此,我們發現越來越難以看到問題的本質,在紛繁的變化中快速尋找到正確的答案。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洞見”的力量——它是人對于事物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判斷能力——它繞開了經驗法則,但又嚴格遵循事物的規律。簡單地說,它將我們的分析型思維與由直覺產生的才能充分結合起來,對問題進行創新性的思考并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
如果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擁有過這種能力,后果是很難想象的。人類社會的領袖人物多次憑借天才般的洞見力挽救了我們的文明,并且推動了各個行業的突破性革命,或者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假如僅憑經驗的推斷,這些“奇跡”都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它們太違反常識了。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理性是最高等級的思維與判斷形式。它建立在復雜的邏輯能力和經驗歸納的基礎上,并且依托于環境中不同信息的支持。但實際上,最優秀的企業家經常憑借“突然的直覺”做出偉大而犀利的決策。他們的判斷基于理性,但又超越理性,乃至達到一種不可思議的神性的思維,展示了出眾的判斷力。經驗的理性和思維的創新有時會表現出沖突的一面,因為理性永遠在追求“結果導向”,而創新則要求我們最大限度地忽略“不確定性”,大膽地尋求突破。這就像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搏斗。
直觀的洞見會比理性的經驗更能讓你做出明智的決定?史蒂夫·喬布斯和沃倫·巴菲特等商業天才都會告訴你這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同時,我們在生活中的一些“并不愉快的體驗”也會督促我們加強自己的洞見力。開啟這堂課,就是在與我們浮躁、冒進、輕率、情緒化與左搖右擺的頭腦告別,對我們的思維和判斷的能力進行一次徹底的優化。
1.洞見是理性得以升華的思維邏輯:基于一種縝密高效的“思維優化”,我們簡化對事物做出判斷的過程,從而快速地獲得最有效的結果。
2.洞見是直覺超越經驗的思考結果:它通常取決于我們對待事物的心態,以及是否受到經驗的束縛。如果直覺幸運地占了上風,你會取得意料之外的結果,它將大大縮短經驗替代你計算好結果的時間。
3.洞見是將理性邏輯運用于靈感和創新的推導過程:它能幫助我們產生遠見和新穎的想法,激發頭腦的創新能力。當你有意識地開發直覺與邏輯的結合區域時,在事物分析、戰略策劃等領域就擁有了超前的判斷能力。
簡而言之,洞見不是“定論未來”,而是“感知未來”。
感知“已經發生的未來”
我們今天的生活、工作和任何一件事情的處理方式正發生奇妙的變化。你會發現互聯網在過去的10年中徹底改變了信息的流通方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透明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機遇和問題的同步產生。例如,一家很不起眼的企業是如何在3-5年內成長為世界級公司的?這在20年前無法想象,但在信息時代則顯得稀松平常。對人的頭腦而言,信息具有無限的價值,同時也具有無限的殺傷力。
今天這個時代,可以讓人們更輕易地看到未來,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正成為堅定的“未來主義者”。他們覺得自己很聰明,對自己的判斷力充滿了自信,在不同的地方預測未來,并用各種方式計算自己的成功概率。
不過,他們總是對已經發生、尚未明顯的“重要事件”毫不為意。未來主義者永遠都在對明天做出判斷,但卻沒有關注到那些“已發生事實”中的要義——它們恰恰是我們解讀未來的關鍵:洞察尚未發生的變化是多么的重要!因為機會往往隱藏在我們的背后,而不是觸手可及的腳下。
有時人們會感覺到,當經驗要求自己繼續向前走時,直覺卻請求他停下來,讓他把握當前的機會。開發自己的洞見能力,即是使我們有機會以最快的速度感知到“這個世界究竟在發生哪些變化”,或者“我們剛才犯下了哪些錯誤”,并且制定一系列的策略來觀察、分析并捕捉這些變化,實施最有力的計劃。
基于洞見的“判斷力指南”
看清事物的本質、把握即將和已經出現的“變化”是一種特殊的本領。它既屬于經驗與理性的范疇,又被我們的大腦中某些直觀的反應所控制。本書會將“判斷”與“決策”兩個密切相關的領域統一起來,闡述如何在復雜的情勢下獲取相應的洞見能力,改善自己的判斷和決策能力。
這會解決我們正面臨的許多問題。比如:
·為何有些問題我們過去照方抓藥很快解決,今天卻“越分析越混亂”?
·為何“愚蠢的錯誤”總是在重復,而沒有及時踩下剎車?
·怎樣認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偏執決定是正確,還是謬誤?
·在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各種立場的解讀與誘導性的新聞中,如何快速發現真相,得出那個最貼近真實的“解”?
·如何不被表象迷惑,而洞察本質?
·如何在行動之初即看到未來?
·如何發現自我真正想要的東西,并且制訂有效的計劃?
是否擁有這種能力,將會影響到我們的一生。學習并提高這種洞見的能力,將使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無窮。它是我們對待生活最直觀的智慧,對待未來最犀利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撥云見日,恢復思考本來的理性,洞察事物的本質,把握未來的趨勢。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