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頒獎辭

瑞典學院代理秘書 漢斯·希爾德布蘭特[1]

“世界并非一成不變”,作為一句流傳千百年的至理名言,每當我們回首往事之時都會如此感慨,遺憾的是我們已經不再年輕,不再有充分的時間來對其加以印證。就我們所了解的過去來講,人們起初并不能立即關注到那些即使未來有可能造福我們的新事物,就好似枝葉繁茂的大樹最開始只是一粒微小的種子,對于現代科學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

回首戲劇的發展歷史也是如此。希臘悲劇誕生于遙遠的兩千五百年前,這一原是在酒神日舉行的祭祀儀式上,進行的披著羊皮的唱詩班演員的表演,如今已發展成為現代戲劇。其發展所經歷的差異之大,進步之多,不可被人們所忽視。

當下戲劇界,霍普特曼的名字無疑受到萬眾矚目。對他而言,正處于知天命之年,也正經歷著生命中最寶貴的黃金時代;而對于作為讀者的我們來說,不妨推開霍普特曼回憶的大門,與他一起共同感受那些絢爛多姿的文學生涯。

霍普特曼在27歲時首部作品便被搬上了舞臺。30歲時,隨著《織工》(1892年)的問世,使得他在文壇初露鋒芒,他天才般的創作才能也隨之展現在世人面前。

繼這部作品之后,霍普特曼又陸續創作了許多杰作,從而奠定了他的文壇地位。霍普特曼在故鄉西里西亞的成長經歷,使得他樂于描寫下層人民的生活疾苦。其筆觸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協調,使得霍普特曼在塑造人物方面避免了陳腐生硬的硬傷,令人感到欽佩。而對于戲劇中所出現的一些小人物,霍普特曼并不濫于矯情的歌頌與贊美,反而注重于將觀眾帶入劇情,使觀眾與劇中人物同悲歡、共命運——這也成了霍普特曼現實主義劇作的最顯著的特點——帶給人們相信救贖的信心以及對未來光明的殷切希冀。

除了戲劇寫作之外,霍普特曼還擅長神話劇的創作。《翰奈爾升天》(1892年)和《沉鐘》(1896年)便是霍普特曼神話劇的代表。《翰奈爾升天》的情節歡愉,《沉鐘》流行日耳曼許久,更是經由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6次提名。同樣使人驚異的是霍普特曼在喜劇和歷史劇寫作中也展現出杰出的才能。雖然他并沒有專門出版抒情詩集,但霍普特曼偶爾穿插在劇本中的幾首抒情詩,已經可以體現出其在寫作抒情詩方面的才能。

長篇小說《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紐·曼特》(1910年)是霍普特曼多年創作心血的結晶。這部作品的初稿雛形是《圣徒》(1892年),《圣徒》主要描寫了窮苦百姓的精神世界,書中主角除閱讀《圣經》外缺乏基本常識以及判斷能力,最后竟然荒唐地認為自己就是耶穌基督的化身。

描繪常人的心理活動之時,作者經常會受到來自自身和人物所處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干擾,這對于寫作來說是件十分吃力的事情;而描繪一個其心態不同尋常人物的精神世界,相對于刻畫一般人物來講會更加困難和痛苦。我們無法想象霍普特曼在《圣徒》這部小說中耗費了怎樣的精力,而這部作品在評論界仍然眾說紛紜,但對于同樣作為讀者的我來說,我更樂于認同大多數人的意見——這是一本描繪特殊人群心理特征的偉大著作。

然而,霍普特曼作品中最顯著的特點是作為作者的他可以洞察書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劇中所出現的人物,不論男女老少,其鮮明特征和形象都躍然紙上,展現在讀者面前,這與一些通過傀儡式的單薄人物表達出自身思想的作者有著本質的區別。霍普特曼的小說對于故事背景的描寫能格外吸引一些讀者的注意,如果缺少相應的背景襯托,便無法將書中的人物描繪得鮮活生動。霍普特曼緊湊有力的戲劇情節以及一氣呵成的戲劇脈絡,使得觀眾常常大呼過癮。最值得稱贊的莫過于當他著力描繪人性的陰暗面時,也并不會為了一味突出人性的陰暗而舍棄對人性尊嚴的描繪。

以上便是我們決定把本屆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霍普特曼的主要原因。

在《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紐·曼特》中,霍普特曼這樣寫道:“我們無法完全感知每個人生命的真諦,對于每個人而言自己的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而觀察者的視野卻是受到自身經歷所限。”

當然,這里所提到的“觀察者”也是多種多樣的。尋常人忙于生計,往往對他人的生命和感受漠不關心,除了他們對某件事物或者某個對象產生特別的興趣外,否則對他們來說,即使進行這樣的哲學探索也只是淺嘗輒止。但是請不要忘記,再逃避現實的人,也很難真正地擺脫社會對其的影響,所以,從這類人身上去洞察人類的精神世界也并非沒有可能。何況這些人并非真正的麻木不仁,只要他們不是無動于衷,他們就有喜怒哀樂的權利。

天生敏感穎悟,善于發揮想象力的唯詩人莫屬。他們善于發揮與生俱來的想象力,而霍普特曼先生更是將他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于是他的作品中得以塑造許多風格各異的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相互配合,為故事本身增色許多。

也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霍普特曼具有出色的洞察力,才有可能將不同階層的不同生活狀態描述得生動而翔實,僅憑目前面世的著作,霍普特曼當之無愧地成了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家。無論是誰都一定會在通讀他的作品之后驚呼:“這種困境非突破不可!”誠然,人類的生命中有著我們無法回避的陰暗面,但只有這種通過用精湛的文學手法來刻畫生命的陰暗,才會時刻警醒世人。

作為文學家,霍普特曼先生技法精湛,有大量的優秀作品傳世。今天本人僅以《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紐·曼特》和《沉鐘》為例,剩下的許多優秀作品便留給諸位以后慢慢欣賞品味。

《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紐·曼特》通過性格高傲、命運多舛的人物克拉默的故事,霍普特曼試圖提醒人們:“若有人情愿將人生用悲觀晦暗來上色,那么他將為此付出一生的代價,忍受長久的孤獨,無人相伴,更無法得到精神的解脫……只能在絕望中等待著救世主的降臨,將所有希望寄于永生……他是孤苦的。”

他在作品中嘲諷的是沒有披荊戴冠出現的救世主,出現的反而是在極度迷茫中認為自己是基督化身的窮苦之人。書中人物克拉默的語言反映出的是作者霍普特曼的思想。《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紐·曼特》在1910年出版,而作為其初稿的《圣徒》卻早在1892年就已經面世。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部著作耗費了霍普特曼近20年的心血。

將瞬間獲得的靈感倉促流于筆尖展現給世人并不能稱為真正的藝術,真正的藝術應是將這些瞬間產生的思想進行謹慎的斟酌、對比后加以藝術化的處理,然后再呈現于世。一名滿懷赤子之心的藝術家,一定可以借助這一段對靈感與思想體悟的過程觸摸到藝術的本質。霍普特曼先生,您以莊重嚴肅的戲劇體裁表達出作為寫作者在思想上的感悟以及在寫作上的執著。可以說,經過您多年的努力,您的文學成就已經攀上了可供世人瞻仰的文學巔峰。

瑞典學院共同認為霍普特曼先生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實至名歸,在此,請允許我恭請國王陛下為您頒獎。

注釋:

[1]1912年6月15日,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C.D.威爾遜病逝,此后其擔任的常任秘書一職一直空缺,暫由希爾德布蘭特代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鄯善县| 乌兰县| 花莲县| 寻乌县| 庐江县| 西藏| 成都市| 德昌县| 大洼县| 怀集县| 宣武区| 雅江县| 磐石市| 长武县| 定州市| 鸡泽县| 崇义县| 波密县| 三明市| 东明县| 赤壁市| 灵丘县| 都安| 正蓝旗| 潢川县| 湖口县| 镇坪县| 莲花县| 出国| 手机| 唐山市| 安阳市| 湟源县| 冀州市| 阜新市| 崇义县| 泊头市| 邢台县| 化德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