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喜馬拉雅山之旅
書名: 穿越喜馬拉雅山的信鴿(紐伯瑞兒童文學獎文庫)作者名: (美)丹·戈帕爾·慕克吉本章字數(shù): 8307字更新時間: 2018-02-28 11:22:53
夏天到了,平原地區(qū)陰雨連連,天氣溽熱,我們全家常常會在這個時候到喜馬拉雅山避暑。如果你手頭有一份印度地圖,你會發(fā)現(xiàn),在印度的東北角有一個叫大吉嶺的鎮(zhèn)子,他幾乎就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對面。坐上敞篷車,從大吉嶺出發(fā),慢悠悠走上幾日,我們全家和兩只鴿子,來到了一個叫丹特的小村莊,這里的海拔已經超過了一萬英尺。
如果是在美國的山峰或是阿爾卑斯山,在如此高度時,山峰上都會有些許積雪了,但這里卻沒有。印度處于熱帶,而喜馬拉雅山又位于赤道以北三十度的地方,一萬英尺以下都還未到達雪線,所以根本見不到積雪。在山麓和丘陵間,依然可以看到各種動物頻繁出沒。不過一旦過了九月,天氣就會變得非常寒冷,動物們就開始向南遷徙了。
我們先來領略一下這里迷人的風景。我們居住在用石頭和泥土筑成的房子里,四周茶樹遍布。放眼望去,遠處的山嶺密集緊湊,脊線雄渾,散布其間的土地則被改造成了稻田、玉米田和果園。更遠處的一片蒼翠間,則是陡峭懸崖和綿延幾千英尺高的雪峰,那便是肯欽真加山、麥卡魯山和珠穆朗瑪峰地帶。
晨曦初現(xiàn)時,陽光灑在白茫茫的山峰上,連成一片,隨著冉冉升起的太陽,光線一點點變亮,地平線上那些高聳入云的山峰逐漸展露在人們面前。初生的旭日,在山峰上灑下道道金紅色光線,宛如為群峰獻上緋紅的祝福。
如果想仔細觀察喜馬拉雅山,最好的時間是早晨。因為其他時候,喜馬拉雅山都被云霧籠罩著。每當這個時候,虔誠的印度人都會膜拜山峰,向神明祈福。這里的山峰大多人跡罕至,仍然是充滿神秘氣息的處女地,純潔高貴,是永恒的神性象征。而像珠穆朗瑪峰這樣的高峰,它象征著最高的神明,代表著神靈神秘莫測的一面。
來印度旅游的外國游客不知內情,總以為任何時間都能觀看到這些山峰,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不過,也無須抱怨,只要在某個清晨,見過一次珠穆朗瑪峰的雄壯和那令人敬畏的光芒,每個人都會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多么雄偉的山峰呀,怪不得不能整日都看到!只需幾眼,它的威嚴與偉大便會讓你臣服。”
七月已是雨季,因此即使在清晨,也不見得能看到珠穆朗瑪峰的景象,因為常常會有暴風雨擾亂局面。不過,暴風雪之后,你也有可能看到白雪皚皚的山峰,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而這時的山腳,說不定還是風雨交加的景象。
度假期間,我的兩位老朋友雷加和岡德來看我。雷加剛剛十六歲,但已經是婆羅門教的祭司了。而岡德,大家都不清楚他的真實年齡,不過這不妨礙他成為教導我叢林知識的老師。大人之所以會拜托岡德照顧我和雷加,是因為他是本地最杰出的的獵人。在他的指引下,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森林,了解森林里奇妙的動物世界。在我之前出版的書中,我已經詳細地描述過這些,這里就不啰唆了。
在丹特安頓下來后,我們就開始訓練鴿子識別方向。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我們一大早就出發(fā)了。穿過冬青和冷杉樹叢,我們向著更高的山峰前進。中午時分,我們會在某個寺院屋頂或貴族庭院放飛鴿子;當傍晚回到家時,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花頸鴿母子已經在家等著我們了。
整個七月,能見到太陽的時間不多,最多也就是六七日。但在見多識廣的岡德的帶領下,我們還是可以利用短暫的晴朗日子前往很遠的偏僻地區(qū)游覽。我們在山中行走,拜訪那里不同階層的居民,還會和他們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這些居民看起來很像中國人,不僅彬彬有禮,而且非常熱情。一路上,我們都會帶著鴿子,有些時候會把他們放在籠子里,但更多的時間會把他們放在我們的罩衣下。這樣,即使我們經常被瓢潑大雨澆透,花頸鴿母子也始終安然無恙。
到了七月底,我們已經拜訪完錫金大部分的寺院和城堡。在此之后,我們決定帶上鴿子,進行一次更遠的旅行。在旅行途中,我們路過一座位于新加里拉的小寺廟,那座小寺廟給人感覺非常好。之后,我們還路過了法拉特和許多不知名的地方,最終到達了雄鷹的故鄉(xiāng)。
站在那里四處遠眺,到處都是裸露的花崗巖懸崖,在它們的低處,全是叢生的冷杉和矮松。北邊則是肯欽真加山和珠穆朗瑪峰。我們走到一處深淵邊,打開籠子,放出兩只鴿子。花頸鴿母子就像剛放學的小學生一樣,在天空興奮地飛翔。花頸鴿媽媽可能是想向兒子展示一下自己究竟能飛多高,一直朝著高處飛去。
兩只鴿子越飛越遠,直到離開了我們的視線范圍。我們三個人開始討論:當鴿子們飛過山峰時,會看到怎樣一個景色呢?首先,自然會看到聳立在我們眼前的肯欽真加山的兩座高峰。它雖然比珠穆朗瑪峰要矮一些,但和世界最高峰一樣,從未有人類的足跡在上面留下烙印,依然保持著神秘、莊嚴和肅穆。每每想到此,一種復雜的感情就會在我們心中油然而生。
遙望這些山峰時,如同面對著許多大鏡子,我們似乎從中可以看到諸多天神。我常常對自己說:“喔,神圣而永恒的高峰,你是如此的純潔,容不得半點污穢。任何人都無法玷污你,征服你!你是宇宙的靈魂,是不朽的象征!”
自然,我來到這里,并不是只為了向你描述這些山峰的壯麗景色,而是要講述我們即將進行的一次冒險。當花頸鴿母子在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之后,我們開始到附近的懸崖上尋找鷹巢。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雄鷹,他們褐色的羽毛中會點綴著些許金黃色羽毛,看起來非常漂亮,但卻是最為兇猛的食肉動物,這也許就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
這次下午之旅起初非常平淡,我們沒有遇到任何猛獸,反而很快地找到一個鷹巢,還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兩只雛鷹。像新生嬰兒般可愛的雛鷹,長著白色的絨毛,小小的。從南面呼呼吹來的風,吹著他們的眼睛,可他們卻絲毫不在意。喜馬拉雅山的雄鷹都喜歡把自己的巢穴建在對準風口處。人們知道這是他們的本性,卻沒人知道原因。人們只知道雄鷹都喜歡在巢穴洞口臨風而立,又或是御風飛翔。
兩只雛鷹大概三周大,剛出生時包裹著他們的柔軟胎羽似乎已經褪掉,真正的翅膀開始長了出來。他們的爪子變得銳利,喙也變得堅硬鋒利,以至于你都不敢相信他們才剛剛幾周大。
開放式的鷹巢非常寬敞。洞穴入口處是一塊非常干凈、大約六七英尺寬的平臺,供老鷹著陸。和明亮的外部不同的是,巢穴里面陰暗狹窄,到處堆放著樹枝、獵物毛發(fā)及殘骸。那些殘骸大約都是雛鷹留下的,因為成年雄鷹進食時,可是連骨頭都不會吐出來的。
懸崖周圍長著一些低矮的松樹,卻有許多不同的鳥鳴聲此起彼伏;杉樹叢中則總有許多小蟲子嗡嗡地在叫;紫紅色蘭花叢中,如同顆顆寶石般的兩翼昆蟲撲閃著翅膀;漫山遍野的杜鵑競相開放,有的花朵甚至大如盤碟。偶爾,還會傳來一兩聲午睡中的野貓發(fā)出的囈語聲……
突然,岡德招呼我們趕緊跑到不遠處的灌木叢后。我們剛剛藏好,就發(fā)現(xiàn)周圍的嘈雜聲漸漸消失。不一會兒,小蟲子們的嗡嗡聲消失了,鳥兒也不再歌唱,似乎連樹木都停止了生長。四周變得靜悄悄的。慢慢地,空中傳來陣陣細微的呼嘯聲,沒一會兒,就變成了一種奇怪的尖呼聲。這時,一只巨大的鳥停在了鷹巢上空。他用力地扇動著翅膀,刮起了陣陣風。
根據(jù)他的體型,岡德覺得他應該是一只雌鳥,就是剛才看到的雛鷹的母親。鷹媽媽沒有著急著陸,而是等雛鷹都縮回巢穴深處之后,才落到平臺上。鷹媽媽的爪子里抓著一只動物,因為已經被剝了皮,看不出是什么,只是模糊覺得是一只大兔子。鷹媽媽把獵物放在巢穴入口,等著自己的孩子出來。
鷹媽媽張開的翅膀,看起來足有六英尺長,她像人們折紙那樣把自己的翅膀收了起來,為了不傷害到走近她的孩子,她甚至把爪子也收起來了,以免無意間刺傷雛鷹嬌嫩的皮膚。看到媽媽回來,兩個小家伙歡天喜地地跑出來迎接,鉆到媽媽的翅膀下,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
可沒過多久,他們又跑了出來,大概是因為他們實在太餓了。鷹媽媽把兩個小家伙帶到死兔子邊上,撕下一部分兔肉,剔除了骨頭之后才把肉丟給他們。
山崖下和四周又開始有了動靜,鳥啼蟲鳴再次響起,我們也從藏身之處出來,跟著雷加往家走。經不起我的糾纏,岡德答應,等到雛鷹羽翼豐滿之后,他會再帶我們來看看。
岡德沒有食言,一個多月后,我們又來到了這里,自然少不了花頸鴿母子。我希望花頸鴿能夠再次從這里進行飛翔,這樣才能確保他熟悉這里每一個村莊、每一條河流、每一處寺院,更為了解這里的各種鳥類——鶴、鸚鵡、野鵝、雀鷹、雨燕和喜馬拉雅蒼鷲……
還有更多的朋友或者對手需要花頸鴿去認識。
秋風拂過,火紅的杜鵑花開始凋謝,光禿禿的莖干在風中簌簌作響;樹葉也開始變黃,到處都是一片秋意。這一次,我們爬到距離鷹巢大概只有一百碼的地方。在上午十一點,我們打開了鴿籠,兩只鴿子迫不及待地沖出籠子,在蔚藍的天空中盡情飛翔。
大約半個小時后,突然出現(xiàn)了一只雄隼,他朝花頸鴿母子飛去。當離鴿子越來越近時,他便開始朝他們沖刺。幸好花頸鴿母子足夠警覺,敏捷地躲開了這次攻擊。他們快速地朝著樹林降落時,又出現(xiàn)了一只雌隼。他和雄隼開始聯(lián)手攻擊鴿子。雌隼的攻擊同樣兇猛,但也沒能擊中目標。看到獵物們飛遠,雄隼發(fā)出了尖銳的叫聲,好似在和雌隼打招呼。聽到丈夫的招呼,雌隼停在了空中,似乎是在盤算發(fā)起下一次攻擊的時間。花頸鴿母子似乎以為已經脫離了危險,自顧撲扇著翅膀朝南邊飛去。誰知,那兩只隼仍舊緊緊地跟隨,并從東西兩個方向把他們包圍起來。兩只隼如同屠夫揮舞著大斧頭般張大著翅膀,在天空中用力地劈過,向鴿子步步緊逼。
這時,花頸鴿的母親突然在空中停住,只是扇動著翅膀。這個行為,讓兩只隼有些摸不著頭腦。現(xiàn)在該撲向哪只鴿子呢?怎么做才最好?正當隼陷入疑惑之時,花頸鴿抓住機會改變了飛翔路線,朝著高空沖去。過了幾分鐘,鴿媽媽也開始沖向高空,但是已經晚了。隼自上而下朝她猛沖而來,鴿媽媽頓時被嚇壞了,比起擔心自己受到傷害,她更擔心隼會傷害自己的兒子,于是顧不上逃跑,反而是朝著兩個捕獵者飛了過去——其實完全沒必要這么做。因為此時,兩個捕獵者已經把他作為了目標,攻擊開始之后,不停有羽毛從天空中散落……
花頸鴿顯然被嚇傻了,他飛到最近的懸崖上,僥幸躲過殺身之禍。花頸鴿媽媽的錯誤判斷,不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差點讓自己的兒子也陷入危機。
我們三個開始在懸崖邊搜索花頸鴿的藏身之處。
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喜馬拉雅山環(huán)境是如此的險惡,除了老虎,還有更令人恐怖的蟒蛇出沒。只是,雷加堅持要到山里去,而岡德也贊成他的想法。岡德認為,這種經歷能夠鍛煉我們。
我們從原先的懸崖上爬下來,走進了一個堆滿了動物尸骸的狹長峽谷中。那些比較新鮮的尸骸,估計應該是肉食動物昨晚進餐時剩下的。盡管這里的景象頗為恐怖,但是有岡德的帶領,我們也并不感到害怕,他可是孟加拉最出色的獵人。很快,我們走到了山口和懸崖的裂縫,里面開滿了紫紅色蘭花,我們必須從這些地方向上攀爬。這是件很費力氣的事情,因為里面長滿了綠苔蘚,攀爬時非常不易。攀爬過程中,常常有冷杉的味道撲鼻而來,偶爾還能看到一簇還未凋謝的杜鵑花。
天氣非常冷,而山卻如同沒有盡頭般,怎么爬也爬不完。我們感到有些餓,于是吃了一把膽汁豆(把干豆子放在水中泡軟后做成的食物)。下午兩點左右,我們到了一處懸崖,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花頸鴿。令我們意外的是,這里居然就是上次觀察兩只雛鷹的地方。那兩只雛鷹現(xiàn)在已經長滿了漂亮的羽毛,正坐在巢穴前的平臺上。而花頸鴿則畏畏縮縮地躲在離他們不遠的一個角落里,顯得非常的害怕和無助,可憐極了。
雛鷹看到了我們,立刻向外走了一步,準備用嘴朝我們發(fā)起攻擊。離他們最近的雷加,被雛鷹用嘴狠狠地啄中了手,大拇指上的皮膚頓時裂開,血流如注。由于小鷹正好擋在我和花頸鴿之間,如果想要繞開雛鷹救下花頸鴿,除了爬到更高的懸崖上就別無他法。
我們剛離開鷹巢不遠,岡德便又像上次那樣做出了躲避的手勢,我們趕緊跟著他迅速躲到了一棵松樹下面。
很快,空中傳來一陣呼嘯,小鷹的媽媽貼著我們藏身的松樹飛過,當她滑進巢穴時,呼嘯聲變得異常的尖銳。剛才大鷹飛過時,尾羽幾乎碰到松樹的樹葉。當時,我頓覺夾雜著喜悅的戰(zhàn)栗沿著我的脊梁骨由下而上直沖后腦。
有些事情我需要向讀者解釋一下:大家總以為,老鷹喜歡在與世隔絕的地方或是無法攀爬的懸崖上建筑自己的巢穴,但事實并非如此。選擇巢穴的時候,兇猛的飛禽從來不擔心這些,對他們而言,更看重的是空間。猛禽需要巨大的空間張開或收攏翅膀,而沒有這么寬闊的地方,是不可能達到的。另外,他們建造巢穴時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技巧。老鷹就喜歡尋找那種懸崖裂縫外的大巖石,特別是平整的。通常,大自然已經幫他們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程,他們自己只需要完成最后的三分之一。老鷹基本就是只用撿一些樹枝、落葉和草梗之類,為自己堆成一張簡易的床,一個巢就算大功告成。之后,他們便會在里面產蛋和孵蛋。
這些細節(jié)都是我躲在藏身之處仔細觀察后總結得出的。我們一邊爬,一邊遠遠地觀察老鷹窩。既然我們已經是第二次過來,那么這兩只雛鷹和母鷹也可以算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唯一的區(qū)別在于,兩只雛鷹已經長大了。盡管如此,鷹媽媽仍舊保留了那個收攏爪子的習慣,免得傷害到她的孩子們。不過幾秒鐘之后,她還是伸開爪子,以便可以牢牢抓住腳下的巖石。兩只小鷹爭先恐后地跑了出來迎接媽媽。不過,這個時候再用“小鷹”稱呼他們似乎已經不太恰當了。他們都已經長大,羽翼也變得豐滿。和上次我們看到的一樣,他們飛快地躲進媽媽張開的翅膀下面,片刻之后,又迅速跑了出來:比起與媽媽嬉戲或接受媽媽的撫愛,現(xiàn)在饑腸轆轆的他們更渴望食物。只是他們很快又失望了,因為他們的媽媽什么都沒有帶回來。失望的小鷹們從媽媽身邊走開了,回到洞口迎風而坐,繼續(xù)等待。
這時,岡德朝我們做了一個手勢,于是我們便站起身,隨著他繼續(xù)悄無聲息地往上爬。花了整整一個小時,我們才如蜥蜴般爬到了老鷹巢穴的頂端。爬過老鷹巢穴的時候,一股骨頭和干肉發(fā)出的濃烈的惡臭撲面而來。我這才知道,貴為空中之王的老鷹,卻不怎么愛干凈。在整潔這一點上,他們可比鴿子差遠了。就憑這一點,我就喜歡鴿巢多過鷹巢。
不多會,我們就爬到了花頸鴿身邊,想把他放進籠子里。花頸鴿看到我們,顯得很高興,卻并不愿意鉆到籠子里去。看到天色已經很晚了,我便喂給他一些小扁豆。趁著他拼命地吃東西而無暇顧及四周情況時,我伸出手想要抓住他,可是他卻立刻飛走了。估計先前的遭遇已經把花頸鴿嚇得夠嗆,這個可憐的小家伙!不過,花頸鴿飛起時發(fā)出的聲響,引起了母鷹的注意,她從巢穴里飛出來,仔細地觀察四周,嘴巴翕動,翅膀微張,一副隨時準備發(fā)起攻擊的模樣。須臾,叢林頓時變得寂靜無聲,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母鷹朝著花頸鴿飛了過去,我的心里一沉,以為小家伙這回真的死定了。眼看一團黑影就要落在花頸鴿的身上,不過很快又離開了。再次逃過一劫的花頸鴿,更加害怕,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我們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我以為再也見不到我的花頸鴿了。可岡德卻很堅定地告訴我,過不了一兩天,我就能再次見到他。因此,我們決定在原地等待,等上幾天。
黑夜很快就來臨,我們找到一棵松樹作為蔽身之處。第二天早上,岡德告訴我們,今天小鷹會學習飛行。他還說:“老鷹并不像鴿子一樣會教自己的孩子如何飛翔,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時候可以飛翔。到了那一天,鷹爸爸鷹媽媽就會離開自己的孩子,再也不會回來。”
果然,整整一天,我們都沒有看到母鷹再飛回巢穴。夜幕降臨時,小鷹們似乎也知道媽媽再也不會回來,于是縮回了巢里。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難忘的夜晚。
為了避免受到野獸的攻擊,我們爬上了高處。老虎和豹子只會出沒在山腳附近,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怕高,而是因為他們要尾隨自己的獵物。實際上,所有的動物都這樣。羚羊、鹿、水牛、野豬等都在叢林和峽谷中生活,那里水草豐美、枝葉鮮嫩,他們可以在河邊找到大量的食物。而那些以他們作為食物的動物,自然也要跟隨他們活動。這就是為什么在高處,只能見到鳥類、野貓、蟒蛇及雪豹等較少的猛獸。牦牛的生活習性雖然和奶牛相似,但一般也不會爬到那么高的地方,而且也不會成群結隊地出現(xiàn)。當然,偶爾還是會看到一兩只野生白山羊路過。但除此之外,幾乎看不到更大的動物了。
整個夜晚都很平靜,毫無異常。但是到了凌晨時分,刺骨的寒冷打破了這種平靜。清晨時,刺骨的寒風將我們吹醒了,冷得實在無法入睡的我只好坐了起來,用毛毯將自己全身裹好,打量著四周。此時的四周一片寂靜,就如緊繃著的鼓,仿佛只要輕吹一口氣就能將他捶響。我感覺自己就像被可怕的沉寂包圍。一只野貓從不遠處的樹枝上輕輕跳下來,落在深秋時節(jié)最常見的滿地枯葉上,沙沙作響,這些細微的聲音在寂靜中卻如同炮彈爆炸般震撼,也像石頭落入大海,激起了層層波浪。那種聲音沒有維持多久,很快就消失。星星漸漸隱去之時,山谷卻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薄紗。
突然,我聽到鷹巢中傳出一陣瑟瑟聲,就像舞動長矛時帶起的風聲。天色慢慢變亮,那陣瑟瑟聲又傳來了。原來那是雛鷹在梳理羽毛,如同人們睡醒之后會伸懶腰。接著,又傳來了一陣沙沙聲,我猜,肯定是小鷹走到了巢穴前的巖石上。又過了一會兒,空中陸續(xù)傳來了各種聲音,一些鳥兒從我們頭頂飛過。有獨自飛行的鹮,有三三兩兩并肩飛行的鶴……附近的牦牛低沉的叫聲,如同牛角捶鼓時發(fā)出的聲音,徹底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遠處的山下,鳥兒們開始用清脆鳴唱來呼朋喚友。
晨曦灑滿了肯欽真加山。而在一片巨大的乳白色光暈的籠罩下,麥卡魯山也顯露出來。這時,珠穆朗瑪峰也露了出來,他仿佛穿了一件亮晶晶的奶白色的衣服。此刻,山石林木的形狀和顏色不斷跳入眼簾,綴滿了晨露的蘭花輕輕搖擺。太陽像一頭兇猛的雄獅,躥到了天空的肩膀,在雪線之上噴出熾熱的火焰。
岡德和雷加早早地也就醒了,他們站了起來。雷加是一位修養(yǎng)極高的僧侶,他開始用梵語唱起了僧侶們的圣歌:
啊!
東方沉默世界的花朵,
愿你選擇最古老的方式遠離塵世,
沿著神秘的無塵之路前行,
抵達梵天的金色寶座,
面對天神的沉默和慈悲,
你是我們最后的依賴。
雷加的祈禱聲驚動了兩只小鷹,顯然,他們并不習慣聽到人類的聲音。不過,還沒等激怒他們,我們便結束了禱告儀式,又藏到了松樹后面。這兩只被鷹媽媽遺棄的小鷹,看起來早飯也還沒有著落。他們探出頭,在天空中尋找著自己父母的蹤跡,一無所獲之后又低下了頭。下面的叢林中,鸚鵡這些鳥群紛紛飛過,遠遠望去,就好似蜂鳥那么大。休息了一晚之后,大雁繼續(xù)自己的南遷之旅,不一會兒,他們便飛過了白雪皚皚的山頂,變成了一個個小黑點,漸漸消失在天際。
時間一點點消逝,兩只小鷹依然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父母的身影。饑腸轆轆的小鷹,開始變得煩躁,開始爭吵甚至演變?yōu)榇蚨贰R恢粦嵟男→楅_始離家出走,沿著懸崖往上爬,越爬越高。看來他似乎還不會使用自己的翅膀,只能用腳往上爬。這時已經到了中午,感覺到餓的我們吃掉了帶來的午餐。直到此時,小鷹的父母依然沒有出現(xiàn)。
因為待在巢中的小鷹比離家出走的那只個頭要小一些,所以我們猜測他應該是妹妹。鷹妹妹迎風坐在巖石上,凝視著遠方的天空。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他漸漸變得垂頭喪氣。
我總說鷹在迎風而坐,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奇怪?可實際上,我所見過的喜馬拉雅山鷹,從出生到學會飛翔,都會迎風而坐。可能就像水手在學會航行之前,總會坐在海邊觀察大海一樣。
到了下午兩點,鷹妹妹再也坐不住了,他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哥哥。而他的哥哥正迎著風,站在高高的崖頂。看到妹妹的出現(xiàn),鷹哥哥有些喜出望外,他終于有伴了,不必為自己獨自去尋找食物而發(fā)愁了。
小鷹只有餓到受不了時,才會展翅飛翔,這也許就是成年鷹從不教孩子飛翔的緣故吧。他們的父母非常了解這一點,所以到了該走的時候,總是毫不猶豫。
體型較小的鷹妹妹也沿著懸崖往上爬,費了許多力氣后,終于來到哥哥的身邊。只是那個地方太小,容不下他們兩個,鷹妹妹站上去的時候差點就把哥哥擠下去。鷹哥哥立刻張開翅膀。風把他卷起來了,鷹哥哥伸出爪子,似乎想要抓住巖石,但已經飛起來兩英尺多的他就沒辦法碰到巖石。鷹哥哥扇動著翅膀,不斷向上飛,還會用尾翼調整自己飛行的方向,時而向東,時而向南,時而又轉頭向東……
他扇動著翅膀,裹挾著微風,從我們的頭頂飛過。
為了迎接這位新的空中之王,四周都陷入了莊嚴的肅靜:昆蟲們停止了吵鬧,樹葉也不再抖動,都在聆聽他扇動翅膀的聲音。原本就是偶爾出現(xiàn)的野兔,現(xiàn)在更躲進洞里不出來。雄鷹只有飛到高空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獵物,因此他必須不斷高飛。一只老鷹,可以在三千英尺的高空看到在地面蹦跳的兔子,然后收起翅膀,疾如閃電般從天上俯沖而下。可憐的兔子聽到那種巨大的響聲,常常會被嚇得手足無措,呆立不動,任憑如迅雷般靠近的老鷹用利爪把自己穿透。
看著雄鷹騰空而去,或許是害怕自己會落單的雌鷹,突然張開了翅膀,也飛到空中。她在空中滑翔,像哥哥一樣用尾翼控制飛行方向,努力地朝哥哥飛去。不一會兒,他們兩個也都消失在天際邊。
我們也該離開這里,繼續(xù)去尋找花頸鴿了。也許,花頸鴿已經回到丹特了吧。盡管如此,我們商量之后仍然決定,去之前到過的每個寺廟和貴族城堡里看看,因為在花頸鴿的飛行過程中,那些建筑可是他分辨方向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