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在路上
  • 杰克·凱魯亞克
  • 1616字
  • 2018-01-17 11:27:26

一九四七年七月,我從退伍軍人福利金里攢下了五十來塊錢,準備去西海岸。我的朋友雷米·邦庫爾從舊金山給我來信,慫恿我和他一起搭乘一艘客輪去作環球航行。他保證有辦法把我弄到輪機艙去。我回信說,只要我有機會作幾次太平洋的長途航行,回來時還有余錢維持我在姨媽家的生活,容我寫完那本書,我就滿足了。他說他在米爾市有一座木屋,我們辦理登船的繁瑣手續時,我全部時間都可以待在那里寫作。他同一個名叫李·安的姑娘同居;她做菜的手藝一流,一切都會完美無缺。雷米是我在預備學校念書時就認識的老朋友,在巴黎長大的法國人,是個瘋瘋癲癲的家伙——我不知道這次他會瘋癲到什么程度。他希望我十天以內到達。我的姨媽十分支持我去西部旅行;她說整個冬天我工作太辛苦,老是待在室內,出去走走對我有好處;我告訴她,為了節約,有些地方我恐怕要一路步行,一路搭乘免費的便車,她聽后也沒有異議。她要的只是我能平平安安回來。一天早晨,我把一大堆打字稿放在書桌上,最后一次折好舒適的床單,我提著裝有一些基本用品的帆布袋,口袋里揣著五十塊錢,向太平洋岸出發。

幾個月來,我一直在帕特森鉆研美利堅合眾國的地圖,甚至閱讀有關拓荒者以及普拉特和錫馬龍之類的別有風味的名字的書籍,而路線圖上有一道名為六號線的紅色長線,從科德角頂端開始,延伸到內華達州的伊利,然后拐到洛杉磯。我對自己說只要沿著六號線,直到伊利就行了,于是隨即滿懷信心地出發。要到六號線,先得登上熊山。我充滿了在芝加哥、丹佛和最終在舊金山打算做些什么的幻想,在第七街乘地鐵到了第二四二街的終點站,換乘無軌電車到揚克斯;從揚克斯的鬧市區換乘去郊區方向的無軌電車,到哈得孫河東岸市區邊界。假如你在阿迪朗達克哈得孫河神秘的源頭扔下一支玫瑰,它迂回曲折,一直流到大海,永不回頭,想想看,它途徑多少地方——想想那奇妙的哈得孫河流域。我開始了沿哈得孫河的搭便車旅行。零敲碎打地搭了五次車后總算到了我想去的熊山橋,從新英格蘭拐過來的六號線在那兒進入。我下車時大雨如注。山勢險峻。六號線過河,經過一個環形交叉,沒入荒野不見了。那里非但沒有過往車輛,而且雨越下越大,像瓢潑似的澆下來,我毫無遮掩,不得不奔跑到幾株松樹底下去躲雨;但不解決問題;我開始叫喊,捶打自己的腦袋,責怪自己怎么會這么傻。我在紐約北面四十英里處;一路上使我耿耿于懷的是在我開始旅行的重要日子里,我僅僅是向北移動,而不是朝著向往已久的西部。如今我陷在最北面的滯留地點動彈不得。我跑了四分之一英里路,到了一個廢棄的小巧玲瓏的英國式加油站,站在滴水的屋檐下。我頭頂上高大巍峨的熊山雷電交加,霹靂聲使人膽戰心驚。放眼望去,只看到煙霧迷蒙的樹木和連天的陰沉景色。“真見鬼,我在這里干什么?”我咒罵,我要到芝加哥去。“就在此刻,他們正玩得痛快,我卻不在,我什么時候能到那里?”終于有一輛汽車在廢棄的加油站停下來;車里的那個男人和兩個女人要看地圖。我走到車前,在雨中做了想搭車的手勢;車里的人商量了片刻;自然,我模樣像瘋子,頭發濕透了,鞋子進水了。我這個該死的傻瓜,腳上穿的是墨西哥平底皮涼鞋,像篩子似的,根本不適合在美國下雨的晚上穿,也不適合走崎嶇的夜路。車上的人同意我上車,說是可以把我捎帶到北面的紐堡,我認為這比在熊山的荒野里困一宿要強得多,便同意了。“此外,”那男人說,“六號線上沒有車輛經過。你要去芝加哥最好是在紐約穿過荷蘭隧道,直奔匹茲堡。”我知道他的話是對的。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的是我一廂情愿的愚蠢想法,認為不必嘗試不同的途徑和路線,順著一條大紅線走遍美國該有多好。

到紐堡時,雨停了。我走到河邊,不得不搭一輛在山區度周末的教師們包乘的公共汽車回紐約——車上人聲嘈雜,話說個沒完,而我一直在罵自己浪費了這么多時間和金錢,本來說是要去西部,從白天到晚上來來去去,折騰了一整天還沒有出發。我發誓明天一定要到芝加哥,不惜用身邊的錢買了去芝加哥的公共汽車票,只要明天能到芝加哥,什么都顧不上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上高县| 福建省| 都安| 衡水市| 和硕县| 龙里县| 遂宁市| 通辽市| 额济纳旗| 洛南县| 股票| 静海县| 天门市| 荔波县| 大竹县| 新和县| 巴林左旗| 龙里县| 额尔古纳市| 西吉县| 永济市| 西畴县| 东阳市| 江北区| 梅州市| 开远市| 嘉鱼县| 黔江区| 新宁县| 江津市| 都昌县| 宝坻区| 集贤县| 香河县| 东山县| 边坝县| 中山市| 山西省| 九江市|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