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史
- (美)海斯 穆恩 韋蘭
- 2221字
- 2019-01-03 20:42:39
第三編 羅馬帝國內的古典文明

從埃及、巴比倫尼亞和克里特這些最初的偉大文明王國的誕生,到亞歷山大帝國的瓦解,我們的敘述包括了超過3000年的時期。我們已經看到近東最古的文明,特別是埃及文明,先通過克里特島、后來又通過希臘與埃及的商業,傳給了希臘人。我們還留意到,希臘諸城邦在抵抗了巴比倫和亞述諸古文明的繼承者波斯帝國的進攻之后,把這個文明發展到了輝煌的高度。
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國,開啟了希臘化時代,又把希臘文化傳遍了近東。希臘化文明主要是一個近東文明,雖然它在黑海沿岸和地中海西部有遙遠廣泛的據點。
在這出戲的下一幕里,羅馬扮演了主角。在第8章里,我們將看到羅馬在北方的伊達拉里亞人和南方的希臘人之間的臺伯河岸興起。但是不久之后,羅馬便征服了整個意大利。在第9章里,我們將看到它跨出意大利,把環繞地中海的全部土地合并成一個大帝國。但是這個帝國的建立也影響了羅馬本身,把羅馬共和國變成了一個君主國。第10章說明了羅馬帝國怎樣接過近東的希臘化文明,并把它加以改變,傳播到更遠的西方——意大利、法蘭西和西班牙,以及非洲的北岸。
第8章 羅馬城邦的興起

8.1 羅馬興起前的意大利
當希臘化文明正在地中海東部沿岸盛行的時候,一個新的強國在西方興起了。在意大利,一個好戰的城市開始打出一條指向世界帝國的道路。我們現在必須注視這個興起中的城邦。
意大利諸部落 假如我們在青銅時代末期——大約公元前1000年——走過意大利,我們將會在亞平寧山脈西南的富饒平原上見到若干有關聯的部落。他們是混雜的種族,但是我們可以稱它們為意大利諸部落。他們中間有些是農夫,種植麥豆,放牧牛群,榨葡萄釀酒,植麻以供妻女紡織。有些是銅匠,已經能用青銅制造精美的刀劍和工具。但是在所有那些用泥土和柳條筑成的茅屋所形成的小小的意大利村落里,卻找不到一個能讀書寫字、設計寺廟或建筑大理石宮殿的人。盡管如此,在拉提烏姆有一個部落,他的成員被稱作拉丁人,住在臺伯河畔一系列山丘的頂部和四周。他們將漸漸名聲大振,拉丁語和拉丁法律將要從他們的羅馬城傳遍整個世界。
伊達拉里亞諸城市 約在公元前900年,一伙冒險家——也許是海盜——沿意大利西岸上行,靠近拉提烏姆。他們經過臺伯河口在更北的地方登陸。他們強行侵入這個地方,并及時地在親族的協助下建立了十來個有圍墻的城市。他們似乎是來自小亞細亞,在歷史上被稱作伊達拉里亞人。他們所建立的那一部分意大利在古代被稱作伊特魯里亞,近代名稱是托斯卡那。
伊達拉里亞人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與其說是由于他們自己的原因,倒不如說是由于他們把意大利和東方較古諸文化聯結起來這一事實。從很早的時候起,他們和希臘商人的交易就很興隆。這些希臘商人急于用希臘的陶器和布匹來換取伊達拉里亞的鐵和銅。伊達拉里亞人從希臘人那里借用了字母、甲胄、戰術、繪畫和雕刻的風格,把這些東西傳給了羅馬。不僅這些,還有巴比倫人砌造拱門的技術,以及較古諸文明的許多其他特征。

圖8-1 伊特拉里亞人的金屬工藝在古代世界甚為著名。這是約公元前6世紀制造的青銅雕像,為羅馬城的象征。兩個嬰兒不是和母狼一起雕塑的,而是文藝復興時期補充上去的。據古羅馬傳說,公元前8世紀,國王被胞弟篡位,其女兒與戰神馬爾斯結合生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勒莫。兩個嬰兒被拋入臺伯河,卻被一頭母狼喂養成活,長大后殺死篡位者,在臺伯河畔建立新城,羅慕洛殺死勒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為羅馬
希臘諸殖民地 在伊達拉里亞人之后,希臘殖民者很快就接踵而來。這些殖民者主要定居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在意大利的諸希臘殖民地中,最古老的一個是庫米,約建于公元前800年。庫米遠處臺伯河之南,那不勒斯灣之北——較意大利西南部其他殖民地更靠近北方。
在公元前8和前7世紀期間,意大利南部沿海及西西里島,特別是該島東部,希臘殖民地建立得很密集。西西里島東部的敘拉古城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勢力。正如我們已見到的,西西里島東部和意大利南部實際上是希臘世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后來竟然被稱為大希臘,或“更大的希臘”。大約直到公元前300年,大希臘的諸城市似乎比羅馬更為重要和更有前途。但是羅馬將把它們全部征服,而它們的文化卻反過來將羅馬俘獲。
8.2 羅馬城
一個小小的王國 根據古代羅馬傳說,這個城是在公元前753年,由兩個被一只母狼哺養大的孿生兄弟——羅慕洛和勒莫——所創建的。近代歷史學家卻不相信這類傳說。羅馬曾有一個時期是一個小小的城邦,一個小小的王國,和它的鄰邦屢次發生戰爭,最后的塔克文王朝似乎是在公元前6世紀末被推翻。相傳公元前509年,羅馬成為一個共和國。
一個強壯的共和國 早期,大多數羅馬公民是強壯的農夫,他們的農田和牧場就在城墻的外邊。種地是光榮的職業。幾個世紀以來,在羅馬,農夫是頭等公民。他們哺育羅馬的兒女,和羅馬的敵人作戰,但是他們沒有鑄造的錢幣。他們用牛和銅塊當做貨幣。買賣和商業必然處在極為簡陋的階段。在相當長的時期里,臺伯河上的城市比愛琴海邊和其他地方的希臘城市要更小也更落后。公元前5世紀的羅馬并沒有菲狄亞斯,沒有埃斯庫羅斯,也沒有蘇格拉底。藝術和文學不大受欣賞。公民住所大多是土墻茅屋。很少公民能書寫。
羅馬人向伊達拉里亞人學習為供奉神靈而建筑廟宇,但他們用的不是花崗石或大理石而是普通的粗石,他們得雇用伊達拉里亞和希臘的藝術工匠來裝飾這種建筑。但是羅馬鐵匠已能制造農具、防身的甲冑和有效的武器。
優良的位置 地理條件有利于這個興起中的市鎮。它離臺伯河口只有十多英里,離海夠近便于貿易,又處在夠遠的內地,足以躲避許多出沒無常的海盜。臺伯河中有一個小島,通過架起木橋,成為溝通南北的一條長長小路的渡河之處。7個山丘密集地靠攏這個小島,分布在河的兩岸,既是建筑廟宇和宮殿的好地基,也提供了防御的地勢。富饒的農田一望無際。
伊達拉里亞的影響 羅馬從最初一個土墻茅屋的村落變成一個石砌的城市,我們相信,比其他任何因素更重要的是伊達拉里亞的教導。無論如何,在公元前6世紀和以后的時間里,羅馬受到伊達拉里亞的影響極為深刻。羅馬最后的幾個國王可能就是伊達拉里亞人。羅馬人主要是從伊達拉里亞人那里學會了書寫,采用了一種修改過的希臘字母,這是伊達拉里亞人從庫米學來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羅馬軍隊使用的是希臘式方陣。以前,羅馬人和其他意大利部落的人一樣,打仗時沒有秩序或紀律。從伊達拉里亞人那里,他們學會了用希臘的甲冑——盔、矛和盾——來裝備他們的步兵,并且用密集隊形作戰。
羅馬的宗教 早期羅馬人主要的宗教中心是家庭和農場。每一個住所有它的神和代表神的偶像。拉里(Lares)是祖先的神靈,朋納(Penates)是護倉神。維斯塔(Vesta)是灶神。家庭是最重要的廟堂,一家禮拜之地。除了家庭外,城邦也有它的神。天神朱庇特被認為是羅馬特有的保護者,有如雅典的雅典娜。最高的女神朱諾是婦女的保護者。雅努斯的廟宇在打仗的時候廟門洞開,和平的時候廟門緊閉。馬爾斯是戰神。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神。
8.3 羅馬共和國內的貴族和平民
貴族 羅馬是個貴族共和國。只有貴族能進入元老院或擔任最高級的政府職位,在公共崇拜神靈的儀式里當祭司,或解釋當時還不成文的法律。貴族的身份是由父親傳給兒子的。

圖8-2 古羅馬的一位貴族以及他的兩個祖先的半身像,大理石制,真人大小,公元前1世紀晚期
貴族通常占有最大的農場,擁有大批佃戶。他們被認為在社會上比平民高出一等。平民大多數是工人、傭人和小農。他們是自由民和公民,但權利很少。這些平民對當時的情況非常不滿意,抱有怨言。例如他們常埋怨政治地位太低,債款利率過高,富人的牛羊都在公共草地上喂養,使他們的牛羊無處放牧,貴族們將大量公共所有的土地占為私有。
羅馬的主要官職 最高的官員是兩個執政官,分別是主要的行政長官和軍隊指揮官。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又選出兩名“財務官”,作為司庫和檔案保管員,后來增至四名。“監察官”進行人口普查,征收捐稅,選定公共工程的承包。“營造官”監督市場、街道和用水的供應。公元前4世紀選出了若干“副執政”以協助執政官,主要是在訴訟中當法官和每年公布哪些法律應予實施。所有這些官員都由平民大會選舉,除了營造官之外必須全都是貴族。
元老院和平民大會 羅馬元老院由貴族組成,是一個極有權力的機關。所有的法律和所有重要官職的候選人都需經元老院批準。平民大會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式。在公元前5世紀,它主要是平民的集會,和同時期雅典的公民大會相比,它權力小得多。它常常只是批準已經由官員們起草好的法律、已經訂立的條約和已經由貴族領袖們選擇好的候選人。
平民的進步 平民曾屢次威脅要退出、脫離羅馬并建立他們自己的政府。這種方法很見成效,公元前466年平民們贏得了在他們自己中間選舉四個新的官員——“保民官”的權利。保民官的作用是保障平民的權利。不久之后一切法律都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平民大會更民主了。
到公元前5世紀快結束時,財務官可以由平民擔任。公元前4世紀,選出了第一個由平民擔任的執政官。從此之后,兩個執政官中必須有一個是平民。這個世紀,平民也初次被選為獨裁者、副執政和監察官。到了公元前4世紀末,城邦祭司的職務也允許他們擔任了。這一切改變使得每年有少數平民進入元老院,因為所有退職的高級政府官員都是元老院的終身成員。
公元前287年,平民大會獲得了更大的立法權,因而平民的權利又邁進了一步。所以,經過了長期的艱苦斗爭,平民和貴族之間大部分舊有的障礙被平民打破了。不少平民變得富有,身居最高職位,進入元老院,并和貴族的家族通婚。
沒有解決的問題 可是從經濟觀點來看,那些現在包括少數平民在內的富有的上層階級同廣大的窮苦農民、佃農及城市工人之間的鴻溝依然存在。政客們許下種種諾言,因而贏得短暫的聲望和選票,但是土地問題和債務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這些問題在許多年里繼續困擾著羅馬。
8.4 羅馬統一意大利
在上述這些政治變化發生的同時,羅馬進行著一連串幾乎沒有停止過的戰爭。因此,約從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265年間,阿諾河和盧比孔河以南全部意大利都落入了羅馬的控制之下。
羅馬的戰爭機器 羅馬征服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它的戰爭機器。從伊達拉里亞人那里學來的裝備雄厚的方陣,在平原作戰中很有效;但是當羅馬軍隊必須行進更遠,進入丘陵和山嶺地帶時,另一種陣形和裝備就成為必要了。因此羅馬發明和采用了軍團的編制。一個軍團分成若干支隊,操練純熟,能迅速變成不同的隊形。它在必要時能分成小集體,隨時又能重新集合起來。每個軍團的士兵都有頭盔、盾牌和披甲的保護。他手執裝有鐵尖的重標槍,可向敵人投擲,在狹窄的地方則可用短劍。行軍途中,軍團每夜都構筑設防的營壘。

圖8-3 扈從跟隨主要官員出現在公共場合。左邊一人扛著斧頭,象征在羅馬城外軍事指揮官可以處死任何羅馬公民。另兩人扛著束棒,這表示官員可以對公民施加肉體懲罰,但必須經過審判
羅馬的戰士 武器、隊形、訓練和防御措施對羅馬軍事成就都有重大的關系,但比機器更重要的是個人。他們是在四面皆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習慣于為生命而戰;現在,隨著人口的增多,他們又為土地、戰利品和榮譽而戰。
羅馬和維愛 在12個伊達拉里亞城市中,最靠近羅馬的是維愛,僅在羅馬以北19.3千米。羅馬和維愛打來打去,打了許多年,但在公元前396年,當高盧人在北方進攻伊特魯里亞時,羅馬攻占了維愛,并把它毀壞了。9年之后,羅馬本身也陷落高盧人之手,遭受了幾乎與維愛相同的命運。高盧人攻占了羅馬,燒毀了一部分城市,但是他們如果不是像羅馬傳說的那樣被趕走的,就是得了453.6千克金子的賄賂才退出的。
拉提烏姆的征服 羅馬不久就從高盧人的入侵中恢復過來,建立得更大更強了。它擊敗了在拉提烏姆邊境上的兩個意大利部落——埃魁和沃耳西。其他拉丁城市眼看著羅馬的成長,都感到妒忌。它們和羅馬結成一個稱作拉丁同盟的松散聯邦已超過一個世紀之久,這時它們之間的戰爭卻爆發了。經過兩年的戰斗和圍攻(公元前338—前336年),羅馬成了這個平原的無可爭議的主人。
薩莫奈人的戰爭 在羅馬之東、那不勒斯之北的亞平寧山脈中,一些薩莫奈人組成的頑強部落開始引人注意。它們南下攻入沿海富饒的平原。那不勒斯和卡普亞大為驚慌,乞援于羅馬。羅馬援助了它們,也是為了幫助自己。和薩莫奈人的戰爭是持久和猛烈的。羅馬屢次面臨失敗,但是它沒有認輸。這場戰爭拖了35年,從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90年。最后薩莫奈人和他們的盟邦都被征服了,成為羅馬的“盟邦”。
伊特魯里亞的征服 在公元前280年以前,所有伊特魯里亞的城市,如維愛,都被羅馬征服而變成了它的“盟邦”。大約同時,高盧人被驅逐到盧比孔河之北,他們的土地被羅馬并入版圖。這樣,羅馬的邊境向北推進到了盧比孔河和阿諾河。
大希臘 在意大利半島南部那些稱作大希臘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希臘城市中,主要的是利基翁、羅克里、赫臘克利亞、圖里和塔蘭托。不過這些城市里的公民已失去了好戰的性格。像當時其他許多希臘城市一樣,他們依靠雇用的外邦人去為他們打仗。不僅如此,他們也仍然展示了希臘人的那種特性——缺乏團結。他們之間互相爭吵,圖里請求羅馬協助他們攻擊塔蘭托,塔蘭托向東渡海,乞援于雄心勃勃的年輕的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
皮洛士像他的名字暗示的那樣,性如烈火,又很能干。他帶來了羅馬人從未遇到過的最好的軍隊。此外,他還有受過訓練的戰象。來自臺伯河七丘的羅馬軍團遭到慘敗。皮洛士從意大利南部長驅直入,幾乎到達羅馬的城門,在那里他再度擊潰羅馬軍團。但是羅馬并不求和,而和迦太基結盟,頑強地繼續戰斗。
皮洛士又把戰爭推進到西西里島,希望挫傷迦太基。他在西西里島上的希臘“朋友們”背棄了他;迦太基人擊沉了他的艦隊。他回兵意大利,又被羅馬人打敗了。皮洛士帶著他方陣的殘兵敗卒回到伊庇魯斯。他吃了敗仗,更為消沉些了,不過也學得更聰明些了。不久塔蘭托對羅馬打開了門戶。到公元前270年,整個意大利南部都在羅馬的統治之下了。
羅馬人的現實感表現在他們撥用了一部分從這場戰爭中奪得的戰利品,去建筑一條60千米長的高架渠,從山上把清水引到羅馬城里。
實力政策 在對待被征服的民族上,羅馬是非常精明和成功的。制服了的敵人通常被允許保持他們大部分的土地,并按照他們自己的法律和習俗管理本地的事務。在被征服的土地上,羅馬到處建立一些殖民地。每個殖民地大約有3000個羅馬公民,每人分得一片小農場。這些殖民地的建立不僅是為了給羅馬增長的人口提供土地,而且也保證了邊遠地區有個效忠于羅馬的公民社區。羅馬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以獎勵那些被征服的城市,就是如果某地的人民能證明他們對羅馬真正效忠的話,就可以擴大他們的特權。
羅馬的道路 同時羅馬也在做應付緊急情況的準備。例如,它修筑了良好的道路。有句諺語,“條條道路通羅馬。”事實上,他們最初主要是想有可以從羅馬通出去的道路。他們的用意是在戰爭時便于軍團迅速開往各地,便于羅馬城和它的殖民地能經常保持聯系。但羅馬的道路卻是文明的動脈,它們促進了旅行和貿易。它最初所鑄造的銀幣大約在公元前269年,隨著這些道路——貿易的路線——散布出去,刺激了商業。羅馬的第一個劇作家就是從塔蘭托沿著著名的亞壁大道帶到羅馬的一位俘虜。這條大道通向南方,是亞庇烏斯·克勞狄在和薩莫奈人的戰爭中建造的。
羅馬的道路也通向機遇——那種羅馬能夠抓住的機遇。亞歷山大的帝國瓦解了,羅馬的帝國正在締造。羅馬的道路是引它達到帝國的道路。

地圖8.1 約公元前265年的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