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世界史
  • (美)海斯 穆恩 韋蘭
  • 11字
  • 2019-01-03 20:42:27

第3章 近東的藝術和帝國

3.1 偉大文明的搖籃

我們現在從沒有歷史記錄的混沌年代,過渡到有歷史記錄的較為光明的年代,這要感謝文字的發明。這個偉大的發明,是在人們的生活中緩慢地創制出來和使用的。它對當時的古人有重大意義,對今日的我們也有重大意義。本章所要敘述的時期是從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些開始,到公元前500年為止。這時期包括整個銅與青銅時代,直到進入鐵器時代。

近東仍然吸引著我們主要的注意力。在近東,在尼羅河流域,在幼發拉底河流域,在克里特島和愛琴海諸島嶼,我們都找到了豐富文化的搖籃。

古代的近東文明由于并肩成長,有許多共同之點,而且它們不僅交換商業上的貨物,也相互交換思想和發明。假如能夠把所有近東文明的歷史都結合起來做一個單一的敘述,我們也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是怎樣相似和互相影響。但這種敘述會很紛亂而難于閱讀。為求明白起見,還是把每個國家的故事分開講述,但讀者千萬不要忘記,這些故事是應該放在平行的專欄之內的。

尼羅河流域 埃及是尼羅河的女兒,這話千真萬確。連埃及的土壤也是從這條大河來的。許多世代以前,這條狹窄的尼羅河谷兩旁的高原水量可能很大,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埃及只是一片長而青綠的、肥沃的、16到48公里寬的河灘地帶,夾在黃色石灰巖和沙漠之間。尼羅河由北向南幾千英里,發源于中非東部高地之間,每年大雨沖刷高地的強土,急流下注,直到尼羅河水升高7.6或9米,淹沒了兩岸的平地。水退之后,便留下了一層薄薄的黑色淤泥。

地圖3.1 埃及帝國

因此,古代埃及人稱他們的國土為“黑土”,是有很好的理由的。土壤是黑色的,肥沃,富有生產力,農作自然成為主要的事業。尼羅河流域和幼發拉底河流域都有“古代世界谷倉”之稱。我們將要看到,這些人類的早期搖籃對人類的其他貢獻也是豐富的。

埃及的文字 古代埃及人發明文字,最初是畫圖,后來用某些符號代替某種聲音。他們最古老的文字記錄,被認定是在約公元前3500年,也可能更早些。如果考慮到它對人們思想生活的影響,文字的發明大概是埃及古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樁事件。同時文字對商業生活也有重大的影響,因為有了文字,記賬和寫契約都成為可能。文字對政府的成長也有幫助,因為法律可以記錄下來,官吏可以呈交報告給國王,國王也可以給他的官吏們頒布書面命令。

埃及人經常把他們的文字刻在石制的紀念物上,但大多時候,他們用墨水寫在一種紙上,這種紙由一種叫作紙草的植物制成。的確,我們的“紙(paper)”字,就是從“紙草(papyrus)”一詞得來的。

埃及的建筑 埃及人是偉大的建筑家。和大多數古代民族一樣,埃及人最美麗的建筑物是廟宇、宮殿和墳墓。因為相信有來生,他們不僅給死者提供食物、飲料、武器,甚至擦臉的油膏,而且還要煞費苦心地設法保存遺體。因此,他們發明了擦油保尸的種種技藝,而且建造石頭墳墓,希望靈魂需要肉體多久,墳墓就存在多久。國王們或法老們擁有大量的財富和許多可供他們驅使的勞動者,從而建起了巨大而堂皇的墳墓。

墳墓建筑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第四王朝的法老們時達到頂峰。當時最流行的帝王陵墓形式,是石頭建成的大金字塔。胡夫或齊阿普斯國王建造了最大的一座墳墓,迄今仍是世界奇觀。它巍然聳立,約150米之高,塔基占地52609平方米,通常被稱為大金字塔。

埃及的政府 中央政府的首腦就是國王。國王制定法律,當低級總督法庭的案件向他上訴時,他是最高裁判者。他指揮軍隊,也指導下級官吏的工作。地方政府由大約40名總督管理,每個總督就是一州之長。州長征收谷物和牲畜作為賦稅,然后送到都城孟菲斯去。同時州長也裁判案件,指揮本州的民團,主持崇祀本地的神祇。

這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政府是非常重要的。它被稱為古王國,所做的事情不僅是征稅和進行納稅人的普查,還維持了全國的法律和秩序,監督了埃及賴以繁榮的灌溉系統。大約公元前2630年,古王國解體了,但它持續了近1000年。

埃及人在古王國時代已從事許多技藝——農業、畜牧、石工、木匠、雕刻、陶業、紡織、音樂及其他。

幼發拉底河流域 幼發拉底河距離尼羅河東北上千英里,自北向南流向,而尼羅河卻是自南向北流向;但是幼發拉底河流域在很多方面同尼羅河流域極其相似,它們約在同一時間成為兩種相似的文明。

圖3-1 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在幼發拉底河發源地亞美尼亞山嶺,同時還有一條大河流出,叫作底格里斯河。最初兩條河流向相反的方向,以后就幾乎平行,最后又匯合起來,一同流入波斯灣。在這兩條河之間的肥沃平原,歷史上稱為美索不達米亞。這是一個希臘名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因此,當我們提到幼發拉底河流域的時候,我們務必記得,它也包括底格里斯河流域,或底格里斯河的下游。

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塊富饒的、無險可守的土地,因此不斷地被敵人從東、西、北三方入侵。一些城市興起又沒落了;一種語言和另一種語言融合了;一個國王打倒了另一個國王。在這簡短的評述里,我們只能注意到幾個名字和幾項成就。

蘇美爾的文字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一個著名的早期民族就是蘇美爾人。他們和埃及人一樣都是農人,在有水利灌溉的河谷平原上種植小麥和大麥,牧養提供乳品的家畜,紡織布匹,以及制造陶罐等。蘇美爾人和埃及人一樣,也使用石制工具,但他們在公元前4000年或更早便已知道使用銅。蘇美爾有一種文字系統,和埃及的文字系統一樣古老。

最初的蘇美爾文字是刻在石頭上的,但因美索不達米亞的石頭很少,同時又不生長紙草,所以他們就把文字寫在軟泥板上,然后烤干。他們用一管尖筆書寫,像一支鉛筆或鉆子,寫出來的文字是楔形體。由于文字是“楔形”的,便被稱為楔形文字,正如同時期的埃及文字被稱為象形文字(原意是“圣圖”)。楔形(Cuneiform)這個字淵源于一個拉丁字,而象形(hieroglyphic)則淵源于兩個希臘字。因為許多書寫者都是祭司,古代埃及的圖畫文字被認為是神圣的。

試想一切書信、商業契約、公開記錄,都寫在泥板上或磚上!它們一定非常笨重,但卻留存得很好。對于我們研究歷史的人,這是幸運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大半是從這些泥板上發現的。

圖3-2 漢謨拉比法典是漢謨拉比為了向神明顯示自己的功績而纂集的,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巖柱上,共3500行。法典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社會的情況

蘇美爾的閃米特人 曾有一個很長的時期,蘇美爾很多城市被來自西方的閃米特人入侵者所統治。他們最偉大的國王是薩爾貢,他的帝國幅員廣大。約在公元前2870年,他在美索不達米亞上方,即現在的巴格達城附近,建立了都城阿卡德。因此,他在歷史上被稱為阿卡德的薩爾貢,也稱為薩爾貢一世。

漢謨拉比法典 有一段很長的時期,幼發拉底河流域下游的一部分地區被稱為阿卡德。同時,這地區也被稱為巴比倫尼亞,由巴比倫城而得名。巴比倫是古代世界的著名城市之一。大約公元前4000年,在巴比倫有個漢謨拉比王,他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最著名的統治者。他征服了整個阿卡德和蘇美爾,而且將伊拉姆人逐回到他們東方的山地,把他的統治從波斯灣沿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遠遠向北擴展。雖然他在軍事上很成功,但漢謨拉比引以為豪的,是他所疏浚的灌溉大運河和他所建筑的華麗廟宇。

不過我們對漢謨拉比知道得最多的,還是他編纂過一部法典。不久前發現了刻在一塊黑色石頭上的法典,已經歷了40個世紀之久了!我們可以肯定,在蘇美爾人和埃及人中還有更老的法典,但是漢謨拉比法典是第一套重要的法規,它的全部原文一直保留到現在。此法典共有282條法規,比起現代的法律固然簡短,但卻能處理經常為人們所感興趣的事情——商業、婚姻、工資、謀殺、偷竊以及債務等。

巴比倫的商業 在漢謨拉比的法律保護之下,商業繁盛起來,這從千萬塊泥板中得到了證明。谷物、油、棗子、皮革以及陶罐,都被由背負重載的驢子組成的商隊,運輸到鄰近國家去。巴比倫交換回來的是金、銀、銅、石頭、木料、鹽、奴隸及許多其他貨物。漢謨拉比的繼承人繼續建筑廟宇,用豐盛的祭物供獻神祇,建立城市,以及挖掘灌溉農田的運河。最后的一個君王于公元前1926年被好戰的赫梯人推翻。關于赫梯人我們下面將知道更多的情況。

3.2 蠻族、馬和帝國

簡略的復習 前面各節已經敘述了埃及和巴比倫尼亞兩個偉大的文明王國的興起。在這兩個地區,河邊低地的肥沃土壤有助于稠密定居的農業人口的增長,而這些農業人口已經團結起來組成了一個組織緊密的王國。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在近東的其他各處,特別是克里特島和愛琴海諸島,文明也在生長起來。后面將談到這些地區的更多情況。

在巴比倫尼亞的喀西特人 公元前18世紀,埃及和巴比倫尼亞都遭受了蠻族的入侵。在巴比倫尼亞,侵略者就是喀西特人——來自底格里斯河以東山區的一支耐勞的游蕩民族,他們最初作為收割工人來到了巴比倫尼亞,后來就作為強盜和襲擊者,而最后變成了征服者。這是后來一再上演的蠻族攫取有文化的平原財富的故事。喀西特人采用了被征服民族的神祇和習俗,企圖學習作為商業和政府語言的巴比倫用語。他們也企圖學習古蘇美爾文字,當時只有祭司和其他有學問的人才使用它。

大約有六個世紀之久,喀西特征服者一直維持著他們在巴比倫以及阿卡德和蘇美爾的其他城市的統治。他們征服的直接后果,就是內部紛亂、地方酋長的爭吵以及文明的衰落。

喜克索斯人在埃及 幾乎在喀西特人攻擊巴比倫的同時(約在公元前1800年),埃及也受到蠻族的入侵。這支蠻族是從敘利亞越過西奈半島來的,被嚇壞了的埃及人稱他們為喜克索斯人,或“沙漠王子”。喜克索斯人是騎著馬來的。人們有理由想象到埃及步兵們的驚慌,當駕著戰車的喜克索斯戰士們以青銅鑄成的彎劍左右亂砍,向他們猛沖過來的時候,他們只有無力的弓和箭、銅斧、青銅短劍以及寬邊的矛。慚愧和失敗之余,尼羅河畔驕傲的民族不久就發現自己已被奴役,他們的財產被掠奪,他們的土地被侵占,他們的廟宇被玷污,他們的祖墳被劫掠,他們華麗的宮殿被毀壞。這在埃及人中間留下了長達幾世紀之久的憤怒和痛苦。

當喜克索斯諸王統治埃及的時候,在尼羅河上游的底比斯,一個本土的埃及王子宣布獨立,號召愛國的埃及人集合在他的旗幟之下,向外來的國王進攻。這個時候,也許埃及人已開始用馬同喜克索斯人作戰。經過長時期血戰之后,大約在公元前1580年,喜克索斯人終于被驅逐出埃及,越過西奈半島,逃入巴勒斯坦和敘利亞。

馬和戰車 在喜克索斯人和喀西特人入侵以前,埃及和巴比倫尼亞的農人們,無論在戰爭或在和平的工作中,都未曾使用過馬匹??墒牵ξ魈厝撕拖部怂魉谷硕际怯民R的民族,無疑是由于用了馬,他們才能夠那樣成功地掃蕩了富庶的平原。馬的出現是一樁至關重要的事件。無論埃及人還是巴比倫人,這時都開始用馬,用于駕駛戰車和其他工作。征服者這時可以迅速地馳騁到遙遠的行省并贏得勝利。在以前,征服往往同劫奪性的襲擊差不多,因為當征戰的軍隊回家的時候,被征服的地方又可以重新獨立。但自從用馬以后,征服者可以迅速派遣使者和士兵,而叛亂也可以更快地被撲滅。至于對文明的影響,就更為重大了。由于馬的使用日益廣泛,近東各地在商業和文化上的接觸也日益密切起來,文明由此進步了。

車輪和馬匹相結合,既是征服和法律的重要陸路運送者,也是商業和技藝的重要陸路運送者。車輪和馬匹使得版圖遼闊的帝國的建立和統治成為可能。

赫梯帝國 由騎手們建立的最早和最偉大的帝國之一,就是赫梯帝國。在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和喀西特人征服巴比倫尼亞之前的某個時期,赫梯騎手們曾在小亞細亞建立過一個強盛的王國。赫梯諸王用戰爭、聯盟和條約等各種方法,逐漸地擴展了他們的領土,直到可以恰當地稱為一個帝國。這個帝國的極盛時期約從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1200年,它是當時近東最強大的國家。

直到幾年以前,我們對于這個偉大的國家還知道得很少,但近年來人們辨讀了赫梯文字系統,了解了許多有關赫梯民族的組織良好的政府、法律和歷史。就軍事和政府而言,赫梯人可同埃及人和巴比倫人相媲美,但整個說來,赫梯人對文明的貢獻是次要的。約在公元前1200年,赫梯人被稱為“海上民族”的侵略者所擊敗,一度雄立的帝國崩潰了。

3.3 埃及帝國

戰爭和征服 那個領導埃及人攻擊喜克索斯人而取得勝利的埃及王子,大約在公元前1580年自立為王,定都底比斯。他的繼承人都屬于第十八王朝,其中幾個是顯赫的將領和偉大的征服者。在長期反抗喜克索斯人的斗爭中,埃及人變得較為好戰了。他們的弓箭手從喜克索斯人那里學會了便利的方法,即用一個箭袋多帶一些箭作為額外的供應。他們對致命的目標瞄準正確,贏得盛名。喜克索斯人帶進埃及的馬拉戰車也被埃及人采用了。好戰的諸法老中最成功的是圖特摩斯一世和圖特摩斯三世,他們用象形文字把自己的武功刊刻在華麗的紀念物和廟宇中。被征服的地區并沒有真正成為埃及版圖的一部分,但是它們被迫繳納貢品,并承認法老為太上君王。叛變經常發生,如敘利亞就屢次叛變,也屢次被征服。

但是,這些征服有一定的結果:(1)它們使埃及文明向南傳入努比亞,向東北傳入敘利亞。(2)它們給法老們增添了財富。法老們從敘利亞和努比亞接受到很多金銀貢物。他們還得到成群的奴隸,因為戰時的俘虜都被奴役了。(3)由于和其他各民族的接觸,埃及人接受了新的觀念,采用了別族的習俗,也知道了別族的宗教。

美術和建筑 在首都底比斯,為奉祀阿蒙神而建立起許多華麗的廟宇。其中最大的莫過于今日稱為卡納克神廟的宏大建筑物,廟頂用花崗巖做成的大石柱支撐著,從廟宇通到河濱的大道兩旁排列著怪獸斯芬克斯的造像。全世界沒有任何城市可以賽過底比斯這個“一百個城門的城市”。

關于這一時期埃及的美術和建筑,有幾點是可以注意的。(1)美術和建筑主要為顯耀法老們和諸神之用。最巨大和最優美的結構都是為諸神建造的廟宇和為法老建造的宮殿。(2)建筑師們在雕刻巨大石像方面顯出非常的技巧,而在處理巨大石塊方面也顯出驚人的能力。他們可以從遙遠的采石場鑿下一塊重1000噸的花崗石,運到底比斯,然后雕成一具高達27米的巨像。(3)在繪畫和雕刻方面,埃及的藝術家們都遵照一些固定的法則,然而人像的面部和一些雕像卻奇妙地栩栩如生。(4)廟宇的四壁往往布滿了各種繪畫和象形文字的銘刻。這些在當時主要的目的無疑是作為裝飾,現在卻成為富有價值的史料。(5)無論在巍峨的建筑中,在石刻中,或在繪畫中,埃及人都是先驅者。埃及人的作品被許多國家所仿效,同時也刺激了整個近東藝術的進步。

宗教 埃及人是多神教徒——他們有很多的神。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神。他們總共有好幾千個男神和女神。有一些神以鳥獸和爬蟲來代表,例如鷹神、豺神和鱷魚神。另一些神代表大自然的力量,如拉是太陽神,奧西里斯是河神。

在古王國時代,太陽神拉作為最大的神被崇拜,法老則被認為是拉的兒子。帝國建立后,首都從孟菲斯遷到底比斯,底比斯神阿蒙變得至高無上。不過,拉也部分地同阿蒙成為一體,因此這兩個名稱往往寫在一起:阿蒙—拉,好像他們是一個神。

關于諸男神和女神的婚姻、爭吵和其他活動,有許多很有趣的故事或神話。從某些保存下來的神話和圣歌看來,受過教育的埃及人是相信來生的,因此,正如我們已經看到過的,這才導致了保存尸體的技藝和建筑精美的墳墓。

圖3-3 卡納克神廟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廟,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在開羅以南700公里處的尼羅河東岸。遺址占據當時底比斯東城的北半部

《亡靈書》為了幫助一個埃及人在他死后獲得諸神亦即死者審判官的恩赦,關于他的某些好話就寫在紙草上,并放在墓中他身旁。下面是一些例子:


我沒有造成過饑荒

我沒有和奴仆的主人一起傷害過奴仆

我沒有盜竊過死人殉葬的食物


這類言語被認為具有符咒的作用,有巫術魔力。把這類言語全部收集起來的書籍通常稱為《亡靈書》。

圖坦哈蒙 1922年發現了圖坦哈蒙的墳墓,他是公元前1358年到公元前1352年統治底比斯的一個法老。在發現這個王室木乃伊的同時,也發現了很多金器、幾個精致的瓶子、一些華麗的袍服以及其他王家貯藏品。

埃及的祭司,特別是在圖坦哈蒙年代以后,變成擁有極大財富和權力的人。

經濟生活 在尼羅河流域,農業繼續占有首要的地位。只要灌溉的運河隨時很好地加以修理,農人們從事他們的工作,埃及總是富裕的。不過,國內的土地多為國王、祭司和富有的貴族所占有。而在土地上勞作的人民卻多半是奴隸、雇工、牧羊人和牧民。精細活和制造業發展了。鑿石工人、石匠、陶匠、木匠、珠寶工人、畫工、銅匠以及金匠等,多到數以萬計。

對外貿易在早期就開始了,隨著貿易的發展,精巧的花瓶、紙草、亞麻布、珠寶等大量生產,以供輸出。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經得到了歐洲金礦采出的金子,自敘利亞買進了牲畜、魚類、酒、香,甚至船只和有輪子的車輛,自南方的努比亞輸入了象牙、黃金和鴕毛。公元前15世紀時,歷史上有名的第一個偉大婦女哈特謝普蘇特女皇,派出了五只埃及船向南航行,經過紅海到達蓬特,大概就是今天的索馬里。甚至在此以前,一條從尼羅河到達紅海北端可通船舶的運河已經挖成了。

衰弱和偉大 到公元前1200年,埃及帝國衰弱了。當時構成軍隊的士兵大多數是俘虜,他們身上都刺有法老的名字,還有外國雇傭兵。后來統治者相互競爭。公元前670年,埃及被亞述人所征服,公元前525年,被波斯人所征服,其后又被其他民族所征服。

但如果認為埃及武力的衰落和它獨立的喪失就是它的重要性或影響的終結,那將是錯誤的。它的偉大不在于戰爭,而更在于農業、工業、藝術和思想。在這些方面,直到被征服之后很久,埃及仍然是偉大的。它的制陶術影響了其他各地陶器的風格,直到今日還被仿效著。玻璃和陶器上釉都是它的發明。遠在希臘人之前,埃及就使用了柱廊,又在羅馬人之前發明了拱門。它留給近代世界的,還有一年12個月和365天的日歷。它的學者們已經把算術和幾何的初級基礎給演算出來了。

圖3-4 亞尼死后來到亡靈之主奧西里斯的王座前,接受審判。導引亡靈之神阿努比斯在稱量死者的心臟,天平的另一邊是代表正義公理的“羽毛”。天平平衡便代表死者生前善良公正,可以復活。不平衡則說明死者生前作惡多端,他的心臟將被取出,丟給一旁的怪獸“阿敏”吃掉,再無法復活

3.4 愛琴文明和克里特的海王

克里特和埃及的早期貿易 在東地中海,希臘南面,埃及的西北面,是一個多山的長島即克里特島。直到公元19世紀結束之前,歷史學家們從沒有想到克里特島曾經是一個古代帝國的發祥地。但是從那時起,掩埋的廢墟逐漸被發掘出來,它告訴了我們一個富庶的帝國和它突然遭遇的悲劇故事。

在埃及的金字塔建立之前,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已經開始用銅做器物,制造陶罐,建造村落,而且也許冒險在海上行船。他們是否曾航行到埃及,或者埃及人是否曾經來到克里特島,我們無從知道,但很清楚的是這兩個國家彼此有過接觸,因為雙方都有勇敢的船員。克里特的陶器、武器和各種金屬器具制造者,從埃及學來了很多東西。克里特藝術家們通過模仿和企圖改進埃及的圖案,使技藝變得更加精巧了??死锾爻蔀榘<拔幕虮眰鞑サ闹饕ǖ?。

克里特的米諾斯時代 約自公元前3400年到約公元前1200年的兩千多年里,克里特是文明的最重要中心之一。這個時期經常被稱為米諾斯時代,因為在希臘傳說中克里特的國王叫作米諾斯。大體上講,克里特的米諾斯時代,相當于埃及自古王國的開始到帝國的衰亡;又相當于美索不達米亞自蘇美爾諸城邦時代起,迄喀西特人統治之末為止。

克諾索斯的光榮 約自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400年間,克里特文化達到了頂峰。發掘材料顯示,當時克里特有很富庶的城市,其中最大的是克諾索斯。顯然克諾索斯的統治者便是全島之王,也許他在希臘和其他地方已有了殖民地。根據克諾索斯宮殿廢墟所顯示的,國王既有眾多的機匠、珠寶工匠、藝術家和勞動者,又有聽他指揮的很多官吏和辦事人員。在宮殿的儲藏室里,有一排排的大罐子,裝著橄欖油、酒和谷物。還找出了一堆堆的泥板,上面寫著政府檔案和記事。假如有人能夠讀懂克里特文字,毋庸置疑,這些記錄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有趣的秘密。

圖3-5 克諾索斯出土的牛頭形角狀杯。希臘神話傳說中,克諾索斯國王的兒子米諾斯是牛首人身怪物,國王專門為之建造了一座王宮,復雜精致如同迷宮,投入其中的男女均成為他的食物。后來,雅典被要求每年向其供奉童男童女七對,王子門修斯主動要求以身為餌,帶著其他童男童女來到克里特。他得到克諾索斯國王的女兒的垂青,公主暗中給他一個線團,由此,門修斯得以在殺死怪物后順利走出迷宮

藝術、貿易和海權 克里特人在金屬制造和制陶方面都極精巧。他們用來自塞浦路斯的銅和從歐洲遠方采出的錫,鑄造出精美的短劍、長劍和其他青銅器具。他們的陶罐是用陶輪制出的,而且畫繪得極其華麗,馳名于近東一帶。還有其他技巧的工作,如王宮內的取水和排水系統。克里特人沒有建筑過像埃及那樣堂皇的廟宇,或雕刻過那樣巨大的石像;但在壁畫上,在陶罐的繪畫圖案上,及在金屬作品的裝飾上,他們都曾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才能。

尤其是在海權和貿易方面,克里特是很重要的。它的船只不僅到了埃及,并且遍達東地中海沿岸各地,也許還到達過西岸。在塞浦路斯,在希臘,也許還在西西里島,都找到了克里特的殖民地??死锾氐暮\娨欢◤姶蟮娇梢院葱l遙遠的殖民地,警衛克里特的海上貿易,以及守護克諾索斯的宮殿。克諾索斯王是一位真正的“海王”。

克里特人把他們的文化播遍愛琴海周圍的區域,因此克里特文化常被稱為“愛琴海文明”。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著重克里特對希臘的影響。希臘半島當時的文明不如克里特,克里特人在希臘半島上建立過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遺址,在邁錫尼、梯林斯和其他地方都被發現過。我們將在講到希臘城邦那一章時再加以論述。

克諾索斯的覆滅 約在公元前1400年,在克里特發生了一個突然而神秘的悲劇??酥Z索斯的偉大王宮被劫掠了,焚毀了,克里特的其他城市也遭到了同樣殘酷的命運。是叛亂嗎?是地震嗎?很可能的似乎是外來敵軍打敗了或躲過了克里特海軍,突然掃向那些富庶的城市,劫走了大量的財物。也許入侵者就是從希臘半島,或者從邁錫尼來的海盜們。

3.5 敘利亞和閃米特人

民族的遷徙 克諾索斯被劫掠之后的一個時期,愛琴海區域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向南遷徙。這是一個遷徙和侵略的時期。一隊隊的冒險者到處打家劫舍,從故鄉被趕出來的各族人民,不得不向新的土地尋找定居之處。一些流浪者乘船漂在海上,另一些人卻乘著笨重的兩輪車,從陸地上通過小亞細亞和敘利亞。最先的幾批人遇到了從埃及來的一支軍隊,被打敗并被殺害了。但在他們以后出來的人們就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定居下來。

敘利亞是地中海東岸一條山岳地帶的國家,北起托羅斯山脈,延伸到南面的西奈半島。巴勒斯坦不過是最靠近埃及的敘利亞的南部地區。雖然敘利亞的東南兩面都以沙漠為界,但它出產的牛羊、酒、蜂蜜和橄欖油,它的銅礦,它的商業,以及從布滿黎巴嫩山坡的柏樹林出產的良好木材,都是遠近馳名的。

由于埃及在南面,小亞細亞在北面,幼發拉底河流域在東北面,敘利亞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戰場,一條商業的通道,一個會聚和混合的地方。敘利亞是古代世界動蕩的熔爐,它的居民由各種族混合而成。腓力斯丁人來自克里特島和小亞細亞;赫梯人來自小亞細亞;其他民族來自其他地方。然而,這個國家在語言上卻比在血統上更為一致。流行的許多語言都屬于通常叫作閃米特語的一個語族,凡講這些語言的人通稱為閃米特人。不僅希伯來人,而且鄰近的部落和阿拉伯人在語言上都是“閃米特人”。甚至腓力斯丁人也學會了使用一種閃米特語。

希伯來人 希伯來人,或稱以色列的兒女,他們的神圣著作構成猶太人的圣書和基督教圣經中的《舊約全書》。他們是游牧民族,到處流蕩,為他們的牛羊尋找牧場。《舊約全書》告訴我們,希伯來人怎樣在饑荒時期南下埃及,后來受到壓迫,又逃走了,并經過漫長的游蕩之后才回到了巴勒斯坦。

在巴勒斯坦,希伯來人偉大的國王是大衛和所羅門。公元前10世紀,在所羅門統治之下,由于商業發達而獲得財富。一支紅海上的艦隊駛向“阿裴爾地方”去采金。從埃及運來了馬匹、麻線和戰車,向香料商人征收了過境稅,并派了船只遠航至西班牙。但是所羅門最大的光榮還是他在耶路撒冷為耶和華建造了一座華麗的廟宇。所羅門死后不久,王國分裂成兩部分,后來分別被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所征服。

宗教的教師 以色列對世界主要的貢獻,是它的神靈的福音:向世人發出警告,不可崇拜偶像,反對崇拜多神(多神教),堅持崇拜和奉祀唯一的、至高無上的上帝耶和華。有些希伯來人認為耶和華是他們那個部落或民族獨有的神,然而一些較大的教師們卻認為耶和華是全人類的上帝,是至公和至圣的。這種上帝的觀念,及其十誡和其他崇高的教義,給予世界在宗教上和道德上一種新的標準。除非一個人懂得構成其他古代宗教的人祭、邪惡儀式以及低劣信仰,否則他就不能理解希伯來人作為宗教上和道德上的教師,對世界的貢獻是多么大。再則,希伯來的先知們已在人們的心靈中為基督教奠定了基礎。

腓尼基人 在敘利亞沿岸一帶住著腓尼基人。他們屬于閃米特人,也是希伯來人的鄰居。他們主要的城市是提爾、西頓和畢布勒斯。他們最大的工作是商業和殖民。在克里特覆滅和埃及衰落之后,腓尼基人便在非洲北岸,在西西里島,在塞浦路斯,也許還在希臘,建立了殖民地。殖民地中最大的是迦太基,在現在的突尼斯。它在很長的時期內是羅馬的一個競爭者。

腓尼基人由于使用了字母,經常被認為是英文文字系統的發明人。即使腓尼基人沒有創造過字母,至少他們使用了字母并把它傳播到其他各民族。也許希臘人是從他們那里接受了字母,再由希臘人傳下給我們。這件事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遠超過一個圖特摩斯法老的戰爭或一個所羅門王的財富。

Alphabet(字母)這個詞,是由希臘文頭兩個字母alpha和beta組合而成。每一個字母當初都是有含義的,例如beta,來源于閃米特文betha,意思是房屋;如alpha,來源于閃米特文aleph,意思是牛。也許A(alpha、aleph等)最初是一個牛頭的符號或圖畫。大概每一個字母最初都是一個圖畫或符號,但后來這符號變為只做一個音節使用,它可以和其他許多音節結合起來,構成無數的詞。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字母是一個多么有價值的發明。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洞居人的粗劣圖畫已開其先河,埃及人和其他民族的圖畫文字又引導我們走上現代文字的道路。

3.6 鐵器時代的帝國

鐵器時代 在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克里特早期諸王國的漫長歷史中,青銅是制造工具和武器的金屬。但到了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某個時期,人們熔化鐵礦石把它模鑄出需要的形狀,并把它的邊緣鍛煉得堅利等技巧已開始應用。這對于近東的諸王國和諸帝國具有驚人的影響。那些使用鐵的民族能夠征服其他的民族。這樣鐵就成為一項重要的商品,而且各國為了爭奪鐵礦,引起了許多戰爭。

圖3-6 尼布加尼撒二世時建造了這座獻給女神伊師塔的城門,是古巴比倫城的北城門。亞述文化甚為推崇獅子,此門上便雕刻了為數眾多的獅子。19世紀德國發掘了遺址并運往本國,現在伊師塔門的大部分保存于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館

早期亞述 在鐵器時代以前,亞述就已經很重要了。亞述位于巴比倫尼亞的西北方,遠在底格里斯河上游。它必須和敘利亞明確地區別開來。

亞述人在泥板上寫字,騎馬,駕戰車,并以強弩射箭。他們的戰車隊和騎兵隊威震遠近。他們的矛手、劍手和射手組成的步兵,在作戰時都是組成不易攻破的密集隊形或方陣。到公元前11世紀的時候,亞述人已經用鐵制兵器作戰了。

擴張和帝國 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亞述有過一長串好戰的國王,幾乎每年都要召集他們的人民,放下耕犁,拿起刀劍,進行一次猛烈的短期侵略戰爭。國王們自己也在戰場上,在殘殺中,鍛煉得非常強悍。他們的暴行和他們的名字一樣,都可以列成長表。公元前9世紀,沙勒馬奈塞爾三世曾強迫敘利亞的許多小國向他納貢,并征服了有豐富銀礦的西里西亞。下一個世紀,提格拉特—皮勒塞爾三世和薩爾貢二世在亞述北部的叢山中,從亞美尼亞人手里奪取了鐵礦和銅礦。公元前7世紀,辛那赫里布擊潰了巴比倫尼亞和伊拉姆的叛亂,并完成了對敘利亞的征服。他的兒子埃薩爾哈東又征服了埃及,從公元前670年到公元前651年埃及一直在亞述的統治之下。這時亞述的確是近東最強大的帝國。

東方的羅馬人 亞述人和我們即將講到的羅馬人有許多相似之點。亞述人就是東方的羅馬人。他們都好戰,都憑武力建立起龐大的帝國。在帝國的組織和統治中,他們都使用鐵拳,但在管理上他們顯示出非常的技巧。他們修筑了良好的道路,使信使和軍隊能夠迅速地移動。

亞述的農業原先都是小農場,但后來竟一變而為掌握在少數富人手中的大莊園,而且使用奴隸來耕種。至于制造業與商業則任憑其落入外國人的手中。

亞述文化 在文明上,亞述人也像羅馬人一樣,是借自其他民族,但他們把它傳播下去。這一點就是他們主要的文化功績。不過在某些事情上,例如建筑,亞述人就不僅是模仿者。在建筑宮殿上,每一個亞述王都企圖勝過他的前人。辛那赫里布王重建古城尼尼微作為首都。阿樹爾巴尼帕爾是一個君王學者,他收藏了大量的書籍,并借助于一部字典自己攻研,竟讀懂了古代蘇美爾人的文字。

阿樹爾巴尼帕爾王在位是從公元前669年到公元前626年。在他之后災難發生了:內戰、叛亂、入侵。公元前612年,驕傲的尼尼微在巴比倫人、米底人和斯基泰人的聯軍攻擊之下陷落了。當時的一個學者簡短地寫道:“他們從城里掠走了財物,數目無法計算,然后他們把這個城市毀成殘破的土墩?!?/p>

巴比倫再度占了上風。尼布甲尼撒王從公元前605年到公元前562年在位,使巴比倫又開始了侵略戰爭。我們記得他,特別是因為他曾攻占并焚毀了耶路撒冷,把許多俘虜帶回巴比倫去,其中一個是年青的先知丹尼爾。

在巴比倫,尼布甲尼撒建造了他的華麗的宮殿,并為他的波斯籍皇后建筑了有名的“空中花園”??罩谢▓@實際上是個大陽臺。皇后十分懷念波斯故鄉的山水,而在巴比倫沒有那樣的景物,國王用人工為她建筑。尼布甲尼撒死后,巴比倫強盛之勢并不太長。公元前539年,巴比倫被波斯人征服了。

3.7 波斯的興起

古代波斯是北至里海、南達波斯灣的多山的伊朗高原的一部分。這個高原的另一部分是米底亞。米底人和波斯人常是合在一起提的。他們居處相鄰;他們在歷史上也同時出現;他們大概有近親關系,因而他們都自稱為伊朗人。我們統稱他們的國土為伊朗高原。

米底人 米底人經常敗于他們好戰的鄰人亞述人之手,直到公元前7世紀,這種局勢才顛倒過來。米底人的王——奇阿克薩列把他的騎兵訓練得超過了亞述人。伊朗人是熟練的騎士,他們能夠迅速地包圍敵人(正像美洲印第安人曾做過的那樣),而且在快馬飛馳的時候,還是箭無虛發。我們在前面已經看到,就是奇阿克薩列聯合了巴比倫人和斯基泰人,共同毀滅了尼尼微城。

波斯人 大約半世紀以后,即約公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魯士征服了米底亞。我們以后必須記住,波斯人一詞要包括米底人,波斯一詞也包括米底亞。居魯士精通戰術,野心勃勃,他一生的事業就是從事征掠戰爭。他征服了全部小亞細亞,并在公元前539年,就像我們已經看到的,將巴比倫變成波斯的屬國。由此,居魯士的帝國也包括了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巴比倫的敘利亞屬地。

波斯是巴比倫和亞述的后繼者 這個年輕鼎盛的波斯帝國繼承了也攫取了杰出的文化。它的文明構成因素大部分是我們已經在別的地方看到過的。從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波斯人繼承了楔形文字;從亞述人那里,直接或間接地承襲了建筑術、軍隊組織以及統治一個帝國的方法。

地圖3.2 亞述和巴比倫帝國

瑣羅亞斯德 在宗教上,波斯人卻有新的不同東西,作為對文明的貢獻。他們有自己的先知,名叫薩拉蘇什特拉,希臘語是瑣羅亞斯德,后一個稱號更為著名?,嵙_亞斯德年輕時,他所信仰的生命和光明之神,即阿胡臘·瑪士達,曾在多次異象之中,顯示給他以許多智慧的言語。這些言語以及多種圣歌和格言都記在《阿維斯陀》中,這本書可以稱為古代波斯人的“圣經”。

根據瑣羅亞斯德的說法,阿胡臘·瑪士達和一切善人,都在不停地同惡神阿利曼及一切惡人做斗爭。這樣說來,生命就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戰斗,但最后阿胡臘·瑪士達和善人一定得到勝利。每個人死后靈魂必須受到審判,如果善行多于罪惡就進入天堂;反之,就被交給阿利曼。

最初瑣羅亞斯德的皈依者人數很少,后來他的教義便迅速傳播開了?,嵙_亞斯德可能死于在為新宗教而進行的多次戰爭中的某一次,但是瑣羅亞斯德教卻成了波斯的宗教信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揭东县| 普兰店市| 商水县| 临湘市| 喜德县| 扶余县| 全椒县| 天门市| 古浪县| 藁城市| 锡林浩特市| 陕西省| 平乐县| 灵川县| 荆州市| 岳阳县| 青神县| 安仁县| 庆安县| 灵石县| 曲麻莱县| 紫阳县| 湘潭县| 乌拉特后旗| 汉源县| 灵丘县| 凤庆县| 齐齐哈尔市| 西昌市| 新民市| 雅安市| 大丰市| 常宁市| 金堂县| 郧西县| 沾益县| 原平市| 老河口市| 富平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