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世界黃金市場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在黃金非貨幣化之前,黃金一直作為世界貨幣在發揮作用。黃金是貨幣發行的保證,是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重要手段,是國際儲備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各國政府決定黃金價格,控制國內黃金流通渠道,并大量謀取黃金,成為市場上最大的黃金需求者和供應者。黃金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黃金非貨幣化之后,黃金市場隨著黃金貨幣職能的逐步喪失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地位漸漸衰落,直到黃金最終成為貴金屬商品,黃金市場的性質起了重大變化,也必須遵循普遍商品市場供求規律。不論是商品性黃金市場,還是金融性黃金市場都得到了發展。當然,商品黃金交易與金融黃金交易在不同地區、不同市場中的表現和活躍程度還是有所不同。

一、黃金交易概況

隨著貨幣制度的發展,黃金已逐漸喪失了交易媒介和價值衡量尺度的貨幣職能,但仍在國際貿易、國際間債權債務清算以及國際儲備等方面保持著一定的貨幣特征。

當今的黃金交易分為商品性黃金交易和金融性黃金交易兩種。各國放開黃金管制不僅使商品黃金市場得以發展,同時也促使金融黃金市場迅速地發展起來。由于交易工具的不斷創新,黃金市場的規模幾十倍、上百倍地擴大。現在商品實物黃金交易額不足總交易額的3%,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黃金金融衍生物交易額,而且世界各國央行仍保留了高達3.4萬噸的黃金儲備。

截至2009年年底,地球上共挖出來總量約16萬噸黃金,這些黃金中的40%左右作為可流通的金融性儲備資產,存在于世界金融流通領域,總量為6萬多噸。其中,3萬多噸的黃金是各個國家擁有的官方金融戰略儲備,2萬多噸黃金是國際上私人和民間企業所擁有的民間金融儲備;而另外60%左右的黃金以一般性商品狀態存在,如首飾制品、歷史文物、工業產品等,如圖2-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這60%左右的黃金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隨時轉換為私人和民間力量所擁有的金融性資產,參與到金融流通領域中。

圖2-1 世界黃金存世分布比例

資料來源:中國黃金協會。

近年來,黃金市場的黃金微型化交易發展很快,各種實金形式多種多樣,且數量小,大大便利了小額資金入市投資黃金。黃金市場的交易方式亦多樣化,如黃金券和憑證等的交易,實際上代表了黃金交易憑證化的趨勢。

二、黃金市場分類

黃金市場是買賣雙方集中進行黃金買賣的交易中心,可以提供即期和遠期交易,允許交易商進行實物交易或者期權期貨等衍生品交易,以達到投機或套期保值等目的,是各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市場按照不同的條件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按照所起的作用和規模劃分可分為主導性黃金市場和區域性黃金市場

主導性黃金市場是指國際性集中的黃金交易市場,其價格水平和交易量對其他市場都有很大影響,如倫敦、蘇黎世、紐約、芝加哥和中國香港等地的黃金市場。

區域性黃金市場是指交易規模有限且集中在某地區,而且對其他市場影響不大的市場,主要滿足本地區、本國或鄰近國家的工業企業、首飾行、投資者及一般購買者對黃金交易的需要,其輻射力和影響力都相對有限,如東京、巴黎、法蘭克福等地黃金市場。

(二)按照交易類型和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黃金現貨交易市場和黃金期貨交易市場

黃金現貨交易也叫即期交易,在指成交后立即交割或者在兩天內交割。交易標的主要是金條、金錠和金幣,珠寶首飾等也在其中。

黃金期貨交易是指由交易雙方先簽訂買賣黃金期貨的合同并交付押金,規定所買賣黃金的標準量、商定價格及到期日,然后再于約定的時限(一般為3個月、6個月、1年)內辦理交割。黃金期貨交易的主要優點在于以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掌握大量的期貨,并事先轉嫁合約的價格,具有杠桿作用,能夠套期保值。期貨合約可于任一營業日平倉,具有流動性;還能在運用上選擇不同的委托形式,在不同的市場之間又可以進行套貨,具有靈活性。

世界上大多數黃金市場是既有現貨交易又有期貨交易的,但有的以現貨交易為主,如倫敦黃金市場;有的以期貨交易為主,如美國的黃金市場。

(三)按有無固定場所劃分可分為無形黃金市場和有形黃金市場

無形黃金市場主要指黃金交易沒有專門指定的交易場所,是通過電話、電傳、電報、網絡等方式進行交易,如主要通過金商之間聯系網絡形成的倫敦黃金市場;以銀行為主買賣黃金的蘇黎世黃金市場;香港本地的倫敦金交易市場。

有形黃金市場主要指黃金交易是在指定地方進行交易的市場,這其中又可以分為有專門交易場所的黃金市場和設在商品交易所之內的黃金市場,前者如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上海黃金交易所等;后者如設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內的黃金市場,設在上海商品交易所內的黃金期貨市場。

(四)按交易管制程度劃分可分為自由交易黃金市場和限制交易黃金市場

自由交易黃金市場是指黃金可以自由輸出入,而且居民和非居民都可以自由買賣的黃金市場,如蘇黎世黃金市場。

限制交易黃金市場是指黃金輸出入受到限制,實行外匯管制國家的黃金市場,如倫敦黃金市場在1979年10月之前只允許非居民而不允許居民自由買賣黃金;巴黎黃金市場禁止黃金進出口,只允許居民而不允許非居民買賣黃金。

三、世界黃金市場的格局

一般來說,黃金市場的建立和發展需具備一定的條件,如該國或地區需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完善的信用制度,必須實行自由外匯制度,允許黃金自由買賣和出入境,同時亦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穩定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等。

從世界范圍來看,黃金市場演變至今,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結構,如圖2-2所示。

圖2-2 世界黃金市場結構圖

資料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www.shfe.com.cn。

世界黃金市場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以倫敦為中心的現貨和遠期市場。這個市場主要以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為主。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是全球性最大的黃金場外交易市場,通過其會員,LBMA的影響力已輻射到中國的上海和香港、日本的東京、美國的紐約以及瑞士的蘇黎世等市場。另一部分是以期貨期權為主的場內交易市場,這個市場主要是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COMEX分部、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芝加哥交易所集團的CBOT分部、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以及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

兩大世界黃金市場之間通過金融機構進行密切聯系,跨市套利的存在使得現貨和期貨兩個市場的價格不至偏離太遠。經過多年發展,目前黃金市場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倫敦金銀市場以及紐約商業交易所。

截至2015年年底,全世界大約有40多個黃金市場,其中規模較大、價格的形成及交易量的變化對其他市場有很大影響的主導性市場有倫敦、蘇黎世、紐約、芝加哥、中國香港等地。具體分布情況如表2-1所示。

表2-1 世界黃金市場分布(2015年)

資料來源:上海黃金交易所網站www.sge.sh。

這些黃金市場雖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它們之間的聯系相當緊密。首先,各市場都有共同的參與者,即國際黃金商;其次,利用各市場的差價進行的間接交易非常活躍;最后,時差因素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黃金市場連為一體,基本上形成了一個24小時進行交易的全球黃金市場。

歐洲以倫敦、蘇黎世黃金市場為代表;亞洲主要以中國香港為代表;北美主要以紐約、芝加哥和加拿大的溫尼泊為代表。全球各大黃金市場的交易時間以倫敦時間為準,形成倫敦、紐約(芝加哥)連續不停的黃金交易:倫敦每天上午10:30的早盤定價揭開北美黃金市場的序幕;紐約、芝加哥等先后開盤,當倫敦下午定價后,紐約等仍在交易,此后香港也加入進來。倫敦的收市價會影響美國的開市價,美國的收市價會影響香港的開盤價,而香港的收市價和美國的收盤價又會影響倫敦的開市價,如此循環。圖2-3為全球主要黃金市場交易時間。

圖2-3 全球主要黃金市場交易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永城市| 伊宁县| 陇川县| 太谷县| 泸溪县| 蒲江县| 吉木萨尔县| 施甸县| 吉木乃县| 团风县| 疏附县| 曲沃县| 怀仁县| 澎湖县| 台北市| 镇坪县| 阜城县| 吉安县| 龙陵县| 佛冈县| 深圳市| 敦化市| 汤原县| 牙克石市| 河东区| 孟连| 灵武市| 武威市| 曲麻莱县| 潮安县| 济源市| 长泰县| 海伦市| 乌什县| 五常市| 龙陵县| 石城县| 普兰县| 光山县|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