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故宮與其他世界性博物館的不同之處

前文已說明了故宮是個不可思議的博物館,從展示品的角度也可以看出這點。

臺北故宮自稱是“世界四大博物(美術)館之一”。“四大博物館”除了臺北故宮以外,還有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和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若再加上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冬宮)博物館,也有“五大博物館”的說法。無論怎么說,臺北故宮具有亞洲第一博物館的地位,這評價在世界上是屹立不搖的。

但是如果檢視收藏品的內容,我們必須指出,臺北故宮與世界其他博物館有著根本性的差異。

盧浮宮、大英、大都會等博物館,收藏的文物不僅是西洋的東西,還含括中東、亞洲、非洲等地的文物,絕非浪得“博物”之名,他們多元的收藏值得夸耀。雖說收藏品亦背負了殖民地開拓及侵略的負面歷史,但這也無損于博物館的價值。

另一方面,在臺北和北京的故宮會看到一點點歐美的繪畫或雕刻,但是幾乎看不到中華文物以外的其他亞洲各國的文物,除了一些日本、朝鮮、東南亞等使節贈送或進貢的禮物。這里有的是僅以中華文化為對象的“單一文化”博物館。

中華二字含有“璀璨世界文明中心”的意味,從各種層面,卓越的中華王朝政治向世界擴散之際,借由禮儀、道義等優良文化來感化蠻夷異族,他們便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員。這種華夷思想也是中華文化的基本概念之一。相對來說,也意味著“除了中華文化以外,其他的毫無價值可言”的排外思想,尤其在儒學上,對于華夷之別有著嚴謹的態度。

中華文化以外的東西是不能放進故宮的,這也蘊藏了中華純粹血統的思想。奇妙的是,臺北故宮的所在地是臺灣,卻很難在臺北故宮看到臺灣地方文化的任何片段。在參觀者的腦海中,可以閃過創造中華偉大歷史的文物、投注心血的藝術家及工藝家,但是跟臺灣地方的歷史、文化、民眾生活等有關的層面,卻是造訪臺北故宮所體會不到的。

清朝末年清廷在甲午戰爭敗給日本,將“化外之地”(意即沒有文明教化的地方)的臺灣割讓給日本。對于認為中原是世界中心、滿腦子中華思想的皇帝而言,臺灣地方文化沒有被放進故宮收藏是理所當然之事,所以臺灣和故宮在本質上就有不易聯結的命運。

我住在臺北期間,注意到多數的臺灣民眾并未將臺北故宮列為“值得夸耀”的對象。當國外來的客人問到“去哪里玩比較好”時,臺灣人幾乎都會回答:“去故宮。”但是當被問到“覺得故宮怎么樣”時,多數人會顯露出困惑的表情。很少人會回答“那是臺灣的驕傲”,就算是覺得“很棒”,很多臺灣人也不是基于喜愛或是驕傲的理由。

純粹從收藏品的魅力來評價的話,毫無疑問臺北故宮是世界頂級的博物館。因為沒有其他地方會集中保管只有皇帝才可以把玩的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粹。

談到政治權力和文化的關系,日本人會想到“三種神器”。瓊瓊杵尊是日本神話中的開國之神,天照大神曾授予他三種神器:鏡、玉、劍。為何這三種神器象征著歷代天皇繼承皇位呢?那是因為在神話里,擁有這三種神器的人才是真命天子。可以推斷的是,在古代日本的草創時期,這個神話里開始出現將“唯我天皇擁有三種神器”當作政治權力的證明。

例如日本南北朝時代是三種神器價值被提升到最高的時期,南朝和北朝兩方勢力互相爭奪三種神器,政治權力愈是不安定,人們愈想追求文化帶來的“公信力”。

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故宮文物就是“三種神器”。近代中國在動蕩中,展開歷史上最浩大的文物運送征程,最后還橫渡海峽。可見蔣介石之不可能將故宮文物交給毛澤東的決心。

隔一段距離來思考這樣的現象就會發現,在中華文明里,文化被定位成有特殊的意義,政治守護了文化。我想正因為有了政治的庇護,所以即使在戰亂中,也能發生守護文物的“奇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兴宁市| 铜梁县| 定西市| 宝坻区| 常熟市| 井研县| 蓬安县| 全椒县| 万安县| 潢川县| 泰和县| 五莲县| 文成县| 内丘县| 马公市| 贡觉县| 年辖:市辖区| 高淳县| 思南县| 中牟县| 武邑县| 夹江县| 任丘市| 汉阴县| 鹰潭市| 湟中县| 湘乡市| 都兰县| 寿宁县| 萨嘎县| 二连浩特市| 山丹县| 新昌县| 长岭县| 桂阳县| 和平区| 扬中市| 桑植县| 都匀市| 大英县|